CN219370599U -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0599U
CN219370599U CN202320130856.5U CN202320130856U CN219370599U CN 219370599 U CN219370599 U CN 219370599U CN 202320130856 U CN202320130856 U CN 202320130856U CN 219370599 U CN219370599 U CN 219370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t matrix
pixel
lines
anode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08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磊
曹荣
刘宏俊
樊燕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08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0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0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0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包括基板、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和驱动IC,显示区域中设置有段码像素区和点阵像素区,段码像素区整体呈特定形状的段码图形,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像素点以及位于边缘的第二像素点,第一像素点与第二像素点规则排列构成所需的段码图形,第一像素点为矩形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适应于段码图形的边缘性状的三角形像素点或者多边形像素点,在段码像素区设置有第一阴极线以及第一阳极线,每根第一阴极线的端部与驱动IC处的一根COM输出端电连接,每根第一阳极线的端部与驱动IC处的一根SEG输出端电连接。本申请能够同时实现段码显示与点阵显示,用户视觉体验感好,且便于实现,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器是由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相应的电子电路组成的直显型视频显示设备,是近年来在中、小型视频显示设备中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品种。OLED可分为被动矩阵显示和主动矩阵显示两种方式。
在被动矩阵显示OLED(简称PMOLED)中,ITO玻璃和金属电极都是平行的电极条,二者相互正交,在交叉处形成发光二极管(LED),LED逐行点亮,形成一帧可视图像。由于每一行的显示时间都非常短,要达到正常的图像亮度,每一行的 LED 亮度都要足够高,例如,一个100 行的器件,每一行的LED亮度必须比平均亮度高 100 倍,这就需要高电压、大驱动电流,因此,PMOLED不适合应用在大尺寸与高分辨率面板上,尤其是在显示特定图形时,边缘会出现锯齿状,影响客户视觉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些PMOLED显示装置中采用了段码设计,也就是段码液晶屏,但是这样的段码液晶屏却无法满足点阵显示需求,如要将段码显示与点阵显示同时在一块屏体上进行,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通过分别独立设置段码显示区与点阵显示区,并且需针对每块显示区分别设置驱动IC,花费成本大;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对时序进行调整,比如说在申请号为“200610117708.0”、名称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与其驱动方法”的发明专利在2008年4月30日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图示区域与点阵区域,此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根据图示区域的亮度需求,调整图示区域的扫描线时间,然后调整图示区域中每一图示像素的驱动电流量,以调整图示区域中每一图示像素的显示亮度,其中,图示区域的扫描线时间可不同于点阵区域的扫描线时间。这种方案依靠时序控制对于图示区域的亮度控制困难,因为单根电极提供的电流强度是一定的,无法保障图示区域的正常稳定工作,且容易收到外部信号的干扰。
所以如何在一块PMOLED显示屏体上既能实现段码显示又能够实现点阵显示,同时简化控制组件是本申请所期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能够同时实现段码显示与点阵显示,用户视觉体验感好,且便于实现,成本更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在基板上设置有显示区域以及控制显示区域工作的驱动IC,显示区域中设置有段码像素区以及点阵像素区,其中:
所述段码像素区整体呈特定形状的段码图形,包括位于中部的若干个第一像素点以及位于边缘的若干个第二像素点,所述若干个第一像素点与所述若干个第二像素点规则排列构成所需的段码图形,第一像素点为矩形像素点,第二像素点为适应于段码图形的边缘性状的三角形像素点或者其他多边形像素点,在所述段码像素区设置有若干根第一阴极线以及若干根第一阳极线,第一阴极线构成所述第一像素点与第二像素点的阴极,第一阳极线构成所述第一像素点与第二像素点的阳极;
所述点阵像素区包括若干个呈矩阵状规则排列的第三像素点,在所述点阵像素区设置有若干根第二阴极线以及若干根第二阳极线,第二阴极线构成所述第三像素点的阴极,第二阳极线构成所述第三像素点的阳极;
每根第一阴极线与每根第二阴极线的端部与所述驱动IC处的一根COM输出端电连接,每根第一阳极线与每根第二阳极线的端部与所述驱动IC处的一根SEG输出端电连接。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可选地,所述段码像素区与所述点阵像素区分别独立设置,并通过局部刷新分别控制所述段码像素区与所述点阵像素区的工作。
可选地,所述若干根第一阴极线呈列或者行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一阳极线呈行或者列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一阴极线与所述若干根第一阳极线构成矩阵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第二像素点分设于第一阴极线与第一阳极线的交汇点位处。
可选地,所述若干根第二阴极线呈列或者行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二阳极线呈行或者列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二阴极线与所述若干根第二阳极线构成矩阵状的结构,所述第三像素点分设于第二阴极线与第二阳极线的交汇点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段码像素区的第一阴极线与所述点阵像素区的第二阴极线相连共用,相连后的第一阴极线与第二阴极线再和所述驱动IC处的一根COM输出端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段码像素区的第一阳极线与所述点阵像素区的第二阳极线相连共用,相连后的第一阳极线与第二阳极线再和所述驱动IC处的一根SEG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阴极线与第二阴极线采用ITO或者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阳极线与第二阳极线采用ITO或者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驱动IC采用支持灰阶调变的驱动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在一块显示屏体上实现了集段码和点阵于一体,既能够实现段码显示,也能够进行点阵的显示,解决了图形显示边缘锯齿化的问题,视觉体验感更佳。而且,段码显示将特定图形根据其外形尺寸进行分割成若干个像素,尤其是图形边缘直接设计成对应的形状而不是用常规的矩形像素点,同时本申请中分割出的段码像素区的像素点与点阵像素区用同一驱动IC,甚至共用电极,能够节约IC的成本投入同时简化控制程序。
除此之外,本申请的PMOLED显示装置,可采用支持灰阶功能的驱动芯片,结合对段码像素区外接的SEG数量及电流大小的调节实现段码像素的亮度控制,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阳极线与第二阳极线共用;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阴极线与第二阴极线共用。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基板;
2、段码像素区,21、第一像素点,22、第二像素点,23、第一阳极线,24、第一阴极线;
3、点阵像素区,31、第三像素点,32、第二阳极线,33、第二阴极线;
4、驱动IC。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首先介绍下OLED的基本结构,其一般性地是由基板、阳极、导电层、发射层和阴极组成,其中:
基板一般由透明塑料、玻璃、金属箔等材料制成,用以支撑整个OLED;
阳极,成型在基板表面,为透明,阳极在电流流过设备时消除电子,增加“空穴”;
导电层,该层一般由有机塑料分子构成,这些有机塑料分子传输由阳极而来的“空穴”,可采用聚苯胺作为OLED的导电聚合物;
发射层,又称有机发光层,设置于导电层与阴极之间,该层由有机塑料分子构成,和导电层不同,这些有机塑料分子传输从阴极而来的电子,发光过程在这一层进行,可采用聚芴作为发射层聚合物;
阴极,设置于电子输导层的外侧,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不透明,视OLED类型而定,当设备内有电流流通时,阴极会将电子注入电路并送往所述发射层。
具体发光过程如下:
OLED显示装置的电池或电源会在OLED两端施加一个电压,电流(这里的电流指电子的流动)从阴极流向阳极,并经过有机发光层,阴极向发射层输出电子,阳极吸收从导电层传来的电子,在导电层中即形成空穴。
在发射层与导电层的交界处,电子会与空穴结合,电子遇到空穴时会填充空穴,这一过程发生时,电子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也就是说在发射层处发光,进而OLED发光。
光的颜色取决于发射层的有机物分子的类型,生产商会在同一片OLED上放置几种有机薄膜,这样就能构成彩色显示器,而光的亮度或强度则取决于施加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光的亮度就越高。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在基板1上设置有显示区域以及控制显示区域工作的驱动IC4,显示区域中设置有段码像素区2以及点阵像素区3,其中:
所述段码像素区2整体呈特定形状的段码图形,包括位于中部的若干个第一像素点21以及位于边缘的若干个第二像素点22,所述若干个第一像素点21与所述若干个第二像素点22规则排列构成所需的段码图形,第一像素点21为矩形像素点,第二像素点22为适应于段码图形的边缘性状的三角形像素点或者其他多边形像素点,在所述段码像素区2设置有若干根第一阴极线24以及若干根第一阳极线23,第一阴极线24构成所述第一像素点21与第二像素点22的阴极,第一阳极线23构成所述第一像素点21与第二像素点22的阳极;
所述点阵像素区3包括若干个呈矩阵状规则排列的第三像素点31,在所述点阵像素区3设置有若干根第二阴极线33以及若干根第二阳极线32,第二阴极线33构成所述第三像素点31的阴极,第二阳极线32构成所述第三像素点31的阳极;
每根第一阴极线24与每根第二阴极线33的端部与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COM输出端电连接,每根第一阳极线23与每根第二阳极线32的端部与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SEG输出端电连接。
COM与SEG是显示驱动中的两组信号。COM可以说是“公共端”,提供稳定的供电,而SEG是指“段”(segment),也就是“扫描端”,通过COM与SEG的组合,点亮不同的显示段,从而形成文字或图形。阴极线和阳极线都是平行的电极条,二者相互正交,在交叉处位于阴极与阳极之间集成导电层与发射层形成发光二极管(LED),驱动IC通过COM输出端保持向阴极线稳定供电,而通过SEG输出端送出不同的控制驱动波形从而对每行阳极线完成扫描从而形成需要的文字或图形。
本实施例中需要显示的段码像素区的一个段码图形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三角形图形,两个三角形构成了棱形的结构,将两个三角形予以分割,可见,中部即为十二个呈矩形的第一像素点21以及四周的十二个呈三角形的第二像素点22。
本实施例中需要显示的段码像素区的一个段码图形为箭头状的结构,将其予以分割后,可见,中部即为八个呈矩形的第一像素点21以及四周边缘的四个呈三角形的第二像素点22。
当然,如果段码像素区的段码图形发生变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割,再对分割出的若干个第一像素点21与若干个第二像素点22进行刷新控制即可显示出需要的段码图形。
所述段码像素区2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分别独立设置,并通过局部刷新分别控制所述段码像素区2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的工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根第一阴极线24呈列或者行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一阳极线23呈行或者列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一阴极线24与所述若干根第一阳极线23构成矩阵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像素点21与所述第二像素点分设于第一阴极线24与第一阳极线23的交汇点位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根第二阴极线33呈列或者行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二阳极线32呈行或者列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二阴极线33与所述若干根第二阳极线32构成矩阵状的结构,所述第三像素点31分设于第二阴极线33与第二阳极线32的交汇点位处。
段码像素区2的第一阳极线23与第一阴极线24、点阵像素区3的第二阴极线33与第二阳极线32可以单独接入到驱动IC4中,也可以共用一路阴极或者阳极。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阴极线24、第二阴极线33是成列设置的,第一阳极线23与第二阳极线32是成行设置的,所述段码像素区2的第一阳极线23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的第二阳极线32相连共用,相连后的第一阳极线23与第二阳极线32再和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SEG输出端电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阴极线24、第二阴极线33是成行设置的,第一阳极线23与第二阳极线32是成列设置的,所述段码像素区2的第一阴极线24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的第二阴极线33相连共用,相连后的第一阴极线24与第二阴极线33再和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COM输出端电连接。
就如以上两个实施方式记载的结构,段码像素区2与点阵像素区3能够共用SEG或者COM,能够节约驱动IC上的SEG输出端或者COM输出端的端子数量,降低对于驱动IC的需求。
所述第一阴极线24与第二阴极线33采用ITO或者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阳极线23与第二阳极线32采用ITO或者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驱动IC4采用支持灰阶调变的驱动芯片,采用支持灰阶功能的驱动芯片,结合对段码像素区2外接的SEG数量及电流大小的调节实现段码像素的亮度控制,控制方便。所谓灰阶,是将最亮与最暗之间的亮度变化区分为若干份,以便于进行信号输入相对应的屏幕亮度管控。每张数字影像都是由许多点所组合而成的,这些点又称为像素(pixels),通常每一个像素点可以呈现出许多不同的颜色,像素点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每个像素点均由不同亮度层次的红、绿、蓝组合起来,最终形成不同的色彩。也就是说,屏幕上每一个点的色彩变化,其实都是由构成这个点的三个RGB子像素的灰阶变化所带来的。
每一个子像素,其背后的光源都可以显现出不同的亮度级别,而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这中间层级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bit panel为例,能表现2的8次方,等于256个亮度层次,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这里所说的支持灰阶调变的驱动芯片目前具有很多类型可以选用,例如PWM高灰阶恒流驱动芯片。
综上可知,本申请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在一块显示屏体上实现了集段码和点阵于一体,既能够实现段码显示,也能够进行点阵的显示,解决了图形显示边缘锯齿化的问题,视觉体验感更佳。而且,段码显示将特定图形根据其外形尺寸进行分割成若干个像素,尤其是图形边缘直接设计成对应的形状而不是用常规的矩形像素点,同时本申请中分割出的段码像素区的像素点与点阵像素区用同一驱动IC,甚至共用电极,能够节约IC的成本投入同时简化控制程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在基板(1)上设置有显示区域以及控制显示区域工作的驱动IC(4),其特征在于,显示区域中设置有段码像素区(2)以及点阵像素区(3),其中:
所述段码像素区(2)整体呈特定形状的段码图形,包括位于中部的若干个第一像素点(21)以及位于边缘的若干个第二像素点(22),所述若干个第一像素点(21)与所述若干个第二像素点(22)规则排列构成所需的段码图形,第一像素点(21)为矩形像素点,第二像素点(22)为适应于段码图形的边缘性状的三角形像素点或者其他多边形像素点,在所述段码像素区(2)设置有若干根第一阴极线(24)以及若干根第一阳极线(23),第一阴极线(24)构成所述第一像素点(21)与第二像素点(22)的阴极,第一阳极线(23)构成所述第一像素点(21)与第二像素点(22)的阳极;
所述点阵像素区(3)包括若干个呈矩阵状规则排列的第三像素点(31),在所述点阵像素区(3)设置有若干根第二阴极线(33)以及若干根第二阳极线(32),第二阴极线(33)构成所述第三像素点(31)的阴极,第二阳极线(32)构成所述第三像素点(31)的阳极;
每根第一阴极线(24)与每根第二阴极线(33)的端部与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COM输出端电连接,每根第一阳极线(23)与每根第二阳极线(32)的端部与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SEG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段码像素区(2)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分别独立设置,并通过局部刷新分别控制所述段码像素区(2)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的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根第一阴极线(24)呈列或者行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一阳极线(23)呈行或者列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一阴极线(24)与所述若干根第一阳极线(23)构成矩阵状的结构,所述第一像素点(21)与所述第二像素点分设于第一阴极线(24)与第一阳极线(23)的交汇点位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根第二阴极线(33)呈列或者行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二阳极线(32)呈行或者列设置,所述若干根第二阴极线(33)与所述若干根第二阳极线(32)构成矩阵状的结构,所述第三像素点(31)分设于第二阴极线(33)与第二阳极线(32)的交汇点位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段码像素区(2)的第一阴极线(24)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的第二阴极线(33)相连共用,相连后的第一阴极线(24)与第二阴极线(33)再和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COM输出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段码像素区(2)的第一阳极线(23)与所述点阵像素区(3)的第二阳极线(32)相连共用,相连后的第一阳极线(23)与第二阳极线(32)再和所述驱动IC(4)处的一根SEG输出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阴极线(24)与第二阴极线(33)采用ITO或者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线(23)与第二阳极线(32)采用ITO或者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IC(4)采用支持灰阶调变的驱动芯片。
CN202320130856.5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370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0856.5U CN219370599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0856.5U CN219370599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0599U true CN21937059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0856.5U Active CN219370599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0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5122B2 (en) Color display device with enhanced pixel pattern
US20210118366A1 (en)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EP2590156A1 (en) Method of sub-pixel rendering for a delta-triad structured display
US20190236997A1 (en) Display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8624804B2 (en) Method of driv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in an interlaced scanning mode in which a single frame is divided
CN111968569B (zh) 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3724653B (zh) 显示调节电路、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0433461B1 (ko) 화면보호기능이 이루어질 때 연산회로를 필요치 않는화상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1213325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8077006A1 (zh) 一种像素阵列、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65790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618574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의 구동 회로
US20220036791A1 (en)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60124486A (ko) 전자방출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20060122476A (ko) 전자방출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CN219370599U (zh) 一种可段码显示的点阵式pmoled显示装置
CN110556074B (zh) 显示装置以及控制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JP2002287664A (ja) 表示パネルとその駆動方法
CN111316345A (zh) 子像素电路、主动式电激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20150109188A1 (en)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ixel structure
KR100589785B1 (ko)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화소구조
CN115909969A (zh) 集段码和点阵一体的pmoled显示装置
US11176869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r
CN117979760A (zh) 像素阵列及显示面板
CN116564213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