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8784U -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8784U
CN219368784U CN202223336959.1U CN202223336959U CN219368784U CN 219368784 U CN219368784 U CN 219368784U CN 202223336959 U CN202223336959 U CN 202223336959U CN 219368784 U CN219368784 U CN 219368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isolation
threaded hole
false touch
tou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69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涛
史佳佳
王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Oriental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riental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riental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riental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69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8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8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8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包括两个耳板,且两个耳板上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所述耳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设备外壁上,且两个耳板关于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对称分布,两个耳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拱架;防误碰装置还包括侧隔离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耳板与防护拱架的组合结构贴合在设备上,形成遮挡框架,保护在传感器外侧,并利用卡块包裹电缆进行梳理并布局传感器的外输线缆,将其电缆端部引出并使用侧隔离部的槽口部分进行限位,外输线缆活动端输出至防护拱架外,配合侧隔离部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框架,全面保护传感器,避免其被误碰撞,或者外输电缆被牵扯导致的传感器损坏,且侧隔离部上具有散热通孔,能够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各类传感器应用在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文物保护等等极其广泛的领域。
对于传感器的安装一般固定连接在被检测的设备上,而传感器的连接电缆需要输出并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信号传输和供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连接电缆从传感器的端部引出,其容易受到碰撞导致传感器损坏,尤其连接电缆的翘起结构,容易受到牵扯导致传感器的内部线路损伤,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通过耳板与防护拱架的组合结构贴合在设备上,形成遮挡框架,保护在传感器外侧,并利用卡块包裹电缆进行梳理并布局传感器的外输线缆,将其电缆端部引出并使用侧隔离部的槽口部分进行限位,外输线缆活动端输出至防护拱架外,配合侧隔离部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框架,全面保护传感器,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包括两个耳板,且两个耳板上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所述耳板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设备外壁上,且两个耳板关于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对称分布,两个耳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拱架;
防误碰装置还包括侧隔离部,用于封闭防护拱架两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侧隔离部包括两个隔离板,且两个隔离板平行分布,两个隔离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拱架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插槽,且插槽内径与隔离板外径相匹配;
两个隔离板分别插接在两个插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梁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防护拱架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共同设置有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板表面开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板底部开设有槽口,且槽口与传感器的外输线缆直径相匹配;
传感器的外输线缆从槽口延伸出防护拱架与侧隔离部组成的结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风孔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且耳板一侧也固定连接有卡块;
传感器的外输线缆通过卡块束缚限位并引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耳板与防护拱架的组合结构贴合在设备上,形成遮挡框架,保护在传感器外侧,并利用卡块包裹电缆进行梳理并布局传感器的外输线缆,将其电缆端部引出并使用侧隔离部的槽口部分进行限位,外输线缆活动端输出至防护拱架外,配合侧隔离部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框架,全面保护传感器,避免其被误碰撞,或者外输电缆被牵扯导致的传感器损坏,且侧隔离部上具有散热通孔,能够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拆分状态)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拆分状态)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拱架与设备外壁以及传感器的安装布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耳板-1;内六角螺栓-2;防护拱架-3;螺丝-4;侧隔离部-5;卡块-6;
插槽-31;第二螺纹孔-32;
隔离板-51;横梁-52;第一螺纹孔-53;通风孔-54;槽口-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包括两个耳板1,且两个耳板1上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2,耳板1通过内六角螺栓2固定在设备外壁上,且两个耳板1关于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对称分布,两个耳板1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拱架3,防护拱架3的弯折处设置为圆弧角,且耳板1与防护拱架3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角;
防误碰装置还包括侧隔离部5,用于封闭防护拱架3两侧面,能够将传感器封闭后全方位防护,且便于散热,将传感器的连接电缆引出,并固定防止其随意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侧隔离部5包括两个隔离板51,且两个隔离板51平行分布,两个隔离板51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52,隔离板51的顶部转角处设置为弧度角,且其外侧与防护拱架3外壁贴合。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拱架3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插槽31,插槽31的长度与防护拱架3内径宽度相等,且插槽31内径与隔离板51外径相匹配;两个隔离板51分别插接在两个插槽31内部;两个插槽31对侧隔离部5进行限位,其运动时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梁52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53,防护拱架3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2,且第一螺纹孔53与第二螺纹孔32同轴设置;第一螺纹孔53和第二螺纹孔32共同设置有螺丝4,通过将螺丝4旋入第一螺纹孔53和第二螺纹孔32内部,从而将防护拱架3固定在防护拱架3上,组合成封闭的空间,全方位保护传感器,避免其被误碰撞。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离板51表面开设有通风孔54,且通风孔5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通风孔54呈矩形阵列分布,便于进行散热,且能够透过通风孔54观测到内部传感器的安装情况。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离板51底部开设有槽口55,且槽口55与传感器的外输线缆直径相匹配;传感器的外输线缆从槽口55延伸出防护拱架3与侧隔离部5组成的结构外侧;通风孔54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6,且耳板1一侧也固定连接有卡块6;传感器的外输线缆通过卡块6束缚限位并引导,槽口55和卡块6配合,将传感器的外输线缆输出防护壳体内,且线缆的端部与耳板1和防护拱架3卡接,使其稳定放置,从而避免触动线缆导致传感器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在使用时,其工作过程为:
首先根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将耳板1和防护拱架3的组合结构贴合在设备上,且位于传感器的外侧,形成遮挡框架,使用内六角螺栓2将该组合体固定在设备外壁上,此时梳理并布局传感器的外输线缆,将其电缆端部引出并使用卡块6包裹限位,外输线缆活动端输出至防护拱架3外;
进一步的,增加侧面防护,将两个隔离板51分别对应插进两个插槽31内部,此时将外输电缆卡入槽口55处,防止其随意活动,然后将螺丝4旋入第一螺纹孔53和第二螺纹孔32内部,从而将侧隔离部5固定在防护拱架3上,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框架,全方位保护传感器,避免其被误碰撞,且侧隔离部5具有散热通孔,能够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包括两个耳板(1),且两个耳板(1)上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2),所述耳板(1)通过内六角螺栓(2)固定在设备外壁上,且两个耳板(1)关于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两个耳板(1)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拱架(3);
防误碰装置还包括侧隔离部(5),用于封闭防护拱架(3)两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隔离部(5)包括两个隔离板(51),且两个隔离板(51)平行分布,两个隔离板(51)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拱架(3)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插槽(31),且插槽(31)内径与隔离板(51)外径相匹配;
两个隔离板(51)分别插接在两个插槽(3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2)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53),所述防护拱架(3)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2),且第一螺纹孔(53)与第二螺纹孔(32)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螺纹孔(53)和第二螺纹孔(32)共同设置有螺丝(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51)表面开设有通风孔(54),且通风孔(5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54)呈矩形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51)底部开设有槽口(55),且槽口(55)与传感器的外输线缆直径相匹配;
传感器的外输线缆从槽口(55)延伸出防护拱架(3)与侧隔离部(5)组成的结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54)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6),且耳板(1)一侧也固定连接有卡块(6);
传感器的外输线缆通过卡块(6)束缚限位并引导。
CN202223336959.1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Active CN219368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959.1U CN219368784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959.1U CN219368784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8784U true CN219368784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9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6959.1U Active CN219368784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8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20492B2 (ja) センサ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燃焼機関
EP3567161B1 (en) Device for installation of track sensors
CN104807549A (zh) 10千伏环网柜智能无线测温监控装置
CN219368784U (zh) 一种传感器防误碰装置
IT9022230A1 (it) Sistema di connessione per cavi di quadri industriali di strumentazione a sicurezza intrinseca
WO2011036325A1 (es) Sistema de medida de descargas parciales en líneas eléctricas
CN201434936Y (zh) 一种工业电子内窥镜
CN211061635U (zh) 故障电弧探测器
CN104848895A (zh) 一种抗强冲击和耐高压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组合装置
WO2013139105A1 (zh) 一种小型化高压电缆状态监测装置
CN204902874U (zh) 一种抗强冲击和耐高压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组合装置
WO2021137568A1 (ko) 우레탄 휠용 이상 여부 감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우레탄 휠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615446B1 (ko) 온도 이상 검출 장치
CN208015303U (zh) 母线槽监控型分接单元
CN208568135U (zh) 电连接器保持力测试装置
CN207408454U (zh) 一种传感器过压和防雷保护的双向保护回路
KR20210034533A (ko) 랙 화재 방지장치
US10935740B2 (en) Optical plug-in connector module for a modular industrial plug-in connector
WO2021029538A1 (ko) 진동신호를 이용한 제어반 모니터링 장치
CN21754394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箱的红外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GB2607143A (en) Intelligent link box with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sheath bonding system and high voltage cable accessories
CN218954563U (zh) 一种组装式探头安装件
KR102517889B1 (ko) 아크전류의 검출이 가능한 태양광 접속함용 전류 감지 모듈
JPH02181668A (ja) ガス絶縁電気機器の異常検出装置
CN220254524U (zh) 一种多端口网口指标自动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