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8581U -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8581U
CN219368581U CN202320686905.3U CN202320686905U CN219368581U CN 219368581 U CN219368581 U CN 219368581U CN 202320686905 U CN202320686905 U CN 202320686905U CN 219368581 U CN219368581 U CN 219368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ottom shell
position degree
nut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69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剑锋
代晓聪
游庆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tiv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tiv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tiv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tiv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69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8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8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8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和竖直摆放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背面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嵌件螺母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穿孔以及与衬套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内插装有第一检测销,所述第一检测销的头部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伸出并插入到嵌件螺母内,部分所述第二穿孔内插装有第二检测销,所述第二检测销的头部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伸出并穿过衬套,其余所述第二穿孔内插装有用于固定底壳的定位销;优点是操作较为简单,检测效率较高,能够满足批量生产时的检测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技术要求的提高,汽车零部件尺寸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汽车零部件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若加工误差在指定的数值范围内,不会影响后续与其他汽车零部件之间的装配,但若加工误差超出指定的数值范围,将无法与其他汽车零部件有效装配,只能报废处理。
以储能水冷系统中的底壳为例,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边缘沿周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缘11,壳体1的凹槽12内设置有多个筒体13,筒体13内固定设置有嵌件螺母14,凸缘1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5,安装孔15内嵌有环形的衬套16。底壳在出厂前,需要检测所有嵌件螺母和所有衬套的位置,常规的检测方法为采用三坐标测量仪,而三坐标测量仪操作较为复杂,检测效率较慢,且底壳上具有较多的嵌件螺母和衬套,检测一个底壳所需要的时间较久,难以满足批量生产时的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操作较为简单,检测效率较高,能够满足批量生产时的检测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和竖直摆放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背面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嵌件螺母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穿孔以及与衬套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内插装有第一检测销,所述第一检测销的头部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伸出并插入到嵌件螺母内,部分所述第二穿孔内插装有第二检测销,所述第二检测销的头部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伸出并穿过衬套,其余所述第二穿孔内插装有用于固定底壳的定位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检测销包括第一手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测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后与所述第一测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测头插入到嵌件螺母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直径大于嵌件螺母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槽,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两个侧面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穿孔内固定设置有金属套筒,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所述金属套筒,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金属套筒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穿孔内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母;所述第二检测销包括第二手柄、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测头,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螺母后与所述第二测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头穿过衬套;所述定位销包括第三手柄、第三连接杆和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的连接头,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手柄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衬套后与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部分所述连接螺母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上,底壳与所有所述支撑台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放置有通规和止规,所述通规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大于凸缘的厚度,所述止规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小于凸缘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将底壳贴到安装板的正面后,定位销穿过衬套并插装到第二穿孔内以将底壳固定,若全部的第一检测销能够插入到嵌件螺母,且全部的第二检测销能够穿过衬套,说明所有嵌件螺母和所有衬套的位置度符合要求,反之位置度未符合要求,操作较为简单;
2、本检具能够一次性检测所有嵌件螺母和所有衬套的位置,检测一个底壳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检测效率较高,能够满足批量生产时的检测需求,同时也能避免漏检。
附图说明
图1为储能水冷系统中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止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凸缘;12、凹槽;13、筒体;14、嵌件螺母;15、安装孔;16、衬套;2、底座;3、支撑架;4、安装板;41、第一穿孔;42、第二穿孔;43、金属套筒;44、连接螺母;45、支撑台;5、第一检测销;51、第一手柄;52、第一连接杆;521、环形槽;53、第一测头;6、第二检测销;61、第二手柄;62、第二连接杆;63、第二测头;7、定位销;71、第三手柄;72、第三连接杆;73、连接头;8、通规;81、第一板体;82、第一卡槽;83、第一连接孔;9、止规;91、第二板体;92、第二卡槽;93、第二连接孔。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包括底座2,底座2上设置有支撑架3和竖直摆放的安装板4,安装板4的背面通过支撑架3与底座2固定连接,安装板4上设置有与嵌件螺母14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穿孔41以及与衬套16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穿孔42,第一穿孔41内插装有第一检测销5,第一检测销5的头部从安装板4的正面伸出并插入到嵌件螺母14内,部分第二穿孔42内插装有第二检测销6,第二检测销6的头部从安装板4的正面伸出并穿过衬套16,其余第二穿孔42内插装有用于固定底壳的定位销7。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由两根支撑柱组成。
本实施例中,定位销7设置有六个,其中四个定位销7位于安装板4的四个角。
在将底壳贴到安装板4的正面后,定位销7穿过衬套16并插装到第二穿孔42内以将底壳固定,若全部的第一检测销5能够插入嵌件螺母14,且全部的第二检测销6能够穿过衬套16,说明所有嵌件螺母14和所有衬套16的位置度符合要求,反之,若有第一检测销5无法插入嵌件螺母14,或有第二检测销6无法穿过衬套16,则位置度未符合要求。
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检测销5包括第一手柄51、第一连接杆52和第一测头53,第一连接杆52的一端与第一手柄51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5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穿孔41后与第一测头53固定连接,第一测头53插入到嵌件螺母14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52的直径大于嵌件螺母14的内径,第一连接杆52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槽521,安装板4的背面位于环形槽521的两个侧面之间。当第一测头53插入到嵌件螺母14内时,第一连接杆52抵接在嵌件螺母14表面,若此时安装板4的背面位于环形槽521的两个侧面之间,说明嵌件螺母14在第一连接杆52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度符合要求,若此时安装板4的背面没有位于环形槽521的两个侧面之间,说明嵌件螺母14在第一连接杆52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度不符合要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穿孔41内固定设置有金属套筒43,第一连接杆52穿设金属套筒43,第一连接杆52与金属套筒43滑动配合,金属套筒43坚固耐用,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起到稳定的导向作用。
实施例三:如图5和图7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穿孔42内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母44。
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销6包括第二手柄61、第二连接杆62和第二测头63,第二连接杆62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母44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图中未显示),第二连接杆62的一端与第二手柄61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6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螺母44后与第二测头63固定连接,第二测头63穿过衬套16。
本实施例中,定位销7包括第三手柄71、第三连接杆72和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图中未显示)的连接头73,第三连接杆72的一端与第三手柄71部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72的另一端穿过衬套16后与连接头73固定连接,连接头73与连接螺母44螺纹配合。
需要说明的,与第二连接杆62配合的连接螺母44和与连接头73配合的连接螺母44采用不同的款式,与连接头73配合的连接螺母44的内径需小于衬套的内径。
本实施例中,部分连接螺母44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台45,支撑台45位于安装板4的正面上,底壳与所有支撑台45相抵接。进一步的,与定位销7相对应的第二穿孔42处的连接螺母44上均设置有支撑台45,安装板4通过支撑台45与底壳间接配合,避免底壳与安装板4发生干涉,确保底壳与安装板4保持平行,有利于后续进行精准的检测。
实施例四:如图2、图8和图9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底座2上放置有通规8和止规9,通规8包括第一板体81,第一板体81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卡槽82,第一卡槽82的宽度大于凸缘11的厚度,止规9包括第二板体91,第二板体91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卡槽92,第二卡槽92的宽度小于凸缘11的厚度。通过通规8和止规9测量凸缘11的厚度,确认凸缘11的厚度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有助于扩大本检具的适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第一板体8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83,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孔83相连接,第二板体9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93,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孔93相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支撑架(3)和竖直摆放的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背面通过所述支撑架(3)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与嵌件螺母(14)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穿孔(41)以及与衬套(16)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穿孔(42),所述第一穿孔(41)内插装有第一检测销(5),所述第一检测销(5)的头部从所述安装板(4)的正面伸出并插入到嵌件螺母(14)内,部分所述第二穿孔(42)内插装有第二检测销(6),所述第二检测销(6)的头部从所述安装板(4)的正面伸出并穿过衬套(16),其余所述第二穿孔(42)内插装有用于固定底壳的定位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销(5)包括第一手柄(51)、第一连接杆(52)和第一测头(53),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51)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41)后与所述第一测头(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测头(53)插入到嵌件螺母(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直径大于嵌件螺母(14)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槽(521),所述安装板(4)的背面位于所述环形槽(521)的两个侧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41)内固定设置有金属套筒(43),所述第一连接杆(52)穿设所述金属套筒(43),所述第一连接杆(52)与所述金属套筒(43)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42)内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母(44);
所述第二检测销(6)包括第二手柄(61)、第二连接杆(62)和第二测头(63),所述第二连接杆(62)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母(44)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61)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螺母(44)后与所述第二测头(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头(63)穿过衬套(16);
所述定位销(7)包括第三手柄(71)、第三连接杆(72)和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的连接头(73),所述第三连接杆(7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手柄(71)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2)的另一端穿过衬套(16)后与连接头(7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73)与所述连接螺母(44)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连接螺母(44)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台(45),所述支撑台(45)位于所述安装板(4)的正面上,底壳与所有所述支撑台(45)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放置有通规(8)和止规(9),所述通规(8)包括第一板体(81),所述第一板体(81)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卡槽(82),所述第一卡槽(82)的宽度大于凸缘(11)的厚度,所述止规(9)包括第二板体(91),所述第二板体(91)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卡槽(92),所述第二卡槽(92)的宽度小于凸缘(11)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板体(8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83),所述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83)相连接,所述第二板体(9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93),所述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93)相连接。
CN202320686905.3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Active CN219368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6905.3U CN21936858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6905.3U CN21936858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8581U true CN21936858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0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6905.3U Active CN219368581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8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7518B (zh) 一种加工异形件上两空间相交孔的镗孔夹具及加工方法
CN110936108B (zh) 一种薄壁环形机匣类零件提高装配精度的加工方法
CN205147887U (zh) 一种轴承支架的机械加工夹具
CN203292874U (zh) 弹性可涨式发动机缸体缸孔定位切削加工夹具
CN219368581U (zh) 一种底壳位置度检具
CN113941877B (zh) 一种镗床加工用气缸盖的定位支撑装置及装夹校调方法
CN110883593A (zh) 一种轴承法兰盘的加工装置
CN113399947B (zh) 一种滑轮支架加工夹具及加工方法
CN216695491U (zh) 一种球形气瓶振动试验固定装置
CN215658305U (zh) 一种用于异型喷嘴壳体深孔加工的装夹装置
CN219649262U (zh) 一种车床用工装
CN211028418U (zh) 空心轴类插齿加工用快速定位夹具
CN220153486U (zh) 一种丝杆同心度检测治具
CN220128156U (zh) 一种压迫前臂工装
CN216694762U (zh) 一种工件上大直径深孔的孔径测量工装
CN220093853U (zh) 一种精车制动鼓总成夹具
CN221065330U (zh) 一种涡轮机匣夹具
CN213106427U (zh) 一种壳体加工校验用夹具
CN113432503B (zh) 一种用于cnc加工中心机床加工件的综合检测件及检测方法
CN217413016U (zh) 一种管路定位工装夹具结构
CN219945391U (zh) 一种刀盘互换性加工装置
CN214868907U (zh) 用于加工薄盘件的工装夹具
CN219403329U (zh) 一种行星架加工轴承孔的夹具
CN219607902U (zh) 一种测量两孔中心到一平面距离的测量装置
CN217980083U (zh) 一种b5电机机座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