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8527U -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8527U
CN219368527U CN202223235659.4U CN202223235659U CN219368527U CN 219368527 U CN219368527 U CN 219368527U CN 202223235659 U CN202223235659 U CN 202223235659U CN 219368527 U CN219368527 U CN 219368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wing
baffle
lightning
grenad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56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卫士
王仰浩
赖震
张晓瑞
贾晓亮
李�杰
丁力
宋作亨
高振兴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c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Shan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2232356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8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8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8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投掷掩蔽室安装在训练场地相对平整的地面上,投掷室底部的地面挖设有雷坑,在投掷室的底板上设有投掷台,投掷台的顶部设有投掷踏板,在投掷台左、右两侧的底板上开设有连通雷坑的落雷槽,左、右落雷槽的上边对称设置有倾斜的滑板,滑块与投掷踏板的左、右两边沿留有可容手榴弹落入的缝隙,由缝隙、滑板、落雷槽和雷坑形成左、右两个可将滚落的手榴弹引入雷坑的弯曲落雷通道,爆炸漏斗设置在投掷掩蔽室的前方,投掷筒倾斜安装在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解、移动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运输到不同区域进行训练,能够极大地消除了战士的畏惧心理,降低新战士在初次投掷手榴弹时的紧张感与失误率。

Description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药使用与安全的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组合式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手榴弹是部队作战时常用的杀伤力较大的投掷弹药,是步兵攻坚和防御作战的重要武器。为提升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增强官兵战斗意识,我军一直有进行手榴弹投掷科目训练,手榴弹投掷已成为战术必备的军事技能之一。
由于手榴弹杀伤威力大,投掷风险高,失手后会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在新训时间,对于没有投掷经验的新兵训练而言,第一次投掷心理压力大,紧张、兴奋心理会使投掷风险大大增加,新战士很容易由于动作变形导致投掷骨折,或者因紧张、畏惧心理而投掷出错,造成手榴弹脱手,导致近距离爆炸的伤人事故。受部队训练条件限制及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手榴弹投掷训练主要是通过安全理论讲解和构建安全防护设施两个方式进行,但是这两种方式还是不能完全消除受训人员的畏惧心理以及避免手榴弹脱手而造成的伤人事故,这样,就增加了手榴弹投掷训练的难度。
鉴于以上原因,非常有必要研制一种适合于手榴弹投掷训练的装置,以提高手榴弹投掷的训练水平,确保手榴弹投掷训练安全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该训练装置能够根据训练的需要移动位置,可避免手榴弹投掷失误,降低爆炸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投掷掩蔽室、投掷筒和爆炸漏斗;
所述投掷掩蔽室安装在训练场地相对平整的地面上,所述投掷掩蔽室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前、后、左、右四块挡板垂直安装在底板的四个边上形成投掷掩蔽室;其中,
所述后挡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前挡板的长度,形成投掷掩蔽室的进出口,通过一块垂直安装的L形隔板将投掷掩蔽室分隔成相连通的投掷室和掩蔽室;
所述投掷室的前挡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掩蔽室的前挡板的高度,形成一个投掷口,在所述投掷室底部的地面挖设有雷坑,在所述投掷室的底板上设有投掷台,所述投掷台的顶部设有一块圆弧形的投掷踏板,所述投掷踏板的左、右两端向所述投掷室的隔板、右挡板延伸,在所述投掷台左、右两侧的底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雷坑的落雷槽,左、右两个所述落雷槽的上边对称设置有倾斜的滑板,左、右两块滑块与所述投掷踏板的左、右两边沿留有可容手榴弹落入的缝隙,由缝隙、滑板、落雷槽和雷坑形成左、右两个可将滚落的手榴弹引入所述雷坑的弯曲落雷通道;
所述爆炸漏斗设置在所述投掷掩蔽室的前方;
所述投掷筒倾斜安装在所述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板的四边上设有插孔,在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的底部的侧边分别设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插销,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边缘并通过插销插入插孔垂直固定形成顶部开口的投掷掩蔽室,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及底板均为钢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投掷掩蔽室的底部设有增高支架,以适应远距离投掷训练的需要,在所述增高支架上设有便于进入所述投掷掩蔽室的梯子。
进一步地,所述投掷台为矩形的钢质投掷台,焊接在所述投掷室底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投掷踏板为向下弯曲的圆弧形钢质投掷踏板,投掷踏板焊接在所述投掷台的顶部,在投掷踏板的顶部表面设有起防滑作用的网格纹,所述投掷踏板的左、右两端形成两个可缓冲爆炸气流从弯曲落雷通道急速冲出的阻挡屏障。
进一步地,所述爆炸漏斗为可拆卸的爆炸漏斗,通过安装架和地角螺栓安装在所述投掷室前方的地面上,所述爆炸漏斗的底部设有孔,内部的四周壁面向底部倾斜,在爆炸漏斗内装有用于起缓冲作用的沙子,所述爆炸漏斗的左、右两侧壁上沿分别设有用于搬运或吊装的凸耳。
进一步地,所述投掷筒为锥筒状结构,所述锥筒状的投掷筒并可沿其锥筒壁纵向展开为敞开式的投掷筒,所述锥筒状的投掷筒通过支撑架倾斜安装在所述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之间,所述投掷筒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投掷口,下端连接在所述爆炸漏斗上,所述投掷筒的倾斜角度为15~30°。
进一步地,所述投掷筒为拼接的凹槽型投掷筒,可根据投掷距离的远近进行增加或减少凹槽型投掷筒,所述凹槽型投掷筒通过支撑架倾斜安装在所述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之间,所述投掷筒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投掷口,下端连接在所述爆炸漏斗上,所述投掷筒的倾斜角度为15~30°。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是通过两根长立柱、两根短立柱与横梁组焊而成,其中,短立柱在前、长立柱在后,在每根立柱的底部水平设有支撑片,在两根长立柱及两根短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便于所述投掷筒安装的弧形托架。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分别倾斜设在两个落雷槽远离投掷台一侧的上边沿,左侧的滑板上端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且滑板的上端高出所述投掷踏板的左侧边沿,右侧的滑板上端连接在右挡板上,且滑板的上端高出所述投掷踏板的右侧边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爆炸漏斗、投掷筒、投掷掩蔽室均可独立拆卸安装,安装、拆解、移动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运输到不同区域进行训练。
2、训练安全可靠,将投掷掩蔽室分隔成投掷室和掩蔽室,投掷室的弧形投掷踏板两侧设有弯曲的落雷通道,误落的手榴弹不会在踏板上停留,会从弧形踏板滚入落雷通道掉入雷坑里爆炸,投掷踏板两端形成的阻挡屏障可削弱冲出的爆炸气流,保证训练员的安全;掩蔽室可供教官教学以及保证训练员投掷完毕后迅速进入掩蔽室进行安全掩蔽,极大地消除了战士的畏惧心理,降低新战士在初次投掷手榴弹时的紧张感与失误率,使战士更安全更近距离的感受爆炸,既能使战士达到训练标准又能保证战士安全。
3、投掷筒用于约束手榴弹的运动空间,将其倾斜安装,可确保手榴弹落入爆炸漏斗。
4、爆炸漏斗可承受训练用手榴弹爆炸不被破坏,爆炸漏斗底部有孔,四周壁面向底部倾斜,可保证落雷深入爆炸漏斗底部,也可使爆炸漏斗移动时,沙石自然落出,不进行训练时,爆炸漏斗可单独作为爆炸物紧急销毁作业装置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至少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产品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技术效果,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适于推广应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展开式投掷筒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凹槽型的投掷筒与增高的投掷掩蔽室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增高的投掷掩蔽室的轴测图。
图中附图标记:1-爆炸漏斗,2-投掷筒,3-支撑架,4-投掷掩蔽室,5-底板,6-前挡板,7-后挡板,8-左挡板,9-右挡板,10-隔板,11-安装架,12-地角螺栓,13-凸耳,14-立柱,15-横梁,16-支撑片,17-进出口,18-投掷口,19-投掷台,20-投掷踏板,21-缝隙,22-落雷槽,23-滑板,24-增高支架,25-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投掷掩蔽室4、投掷筒2和爆炸漏斗1。
投掷掩蔽室4安装在训练场地相对平整的地面上,投掷掩蔽室4包括底板5、前挡板6、后挡板7、左挡板8和右挡板9,前、后、左、右四块挡板垂直安装在底板5的四个边上形成投掷掩蔽室。其中,
后挡板7的长度小于前挡板6的长度,形成投掷掩蔽室的进出口17,通过一块垂直安装的L形隔板10将投掷掩蔽室分隔成相连通的投掷室和掩蔽室。
投掷室的前挡板6的高度低于掩蔽室的前挡板6的高度,形成一个投掷口18,在投掷室底部的地面向一下挖设有雷坑,在投掷室的底板5上设有投掷台19,投掷台19的顶部设有一块圆弧形的投掷踏板20,投掷踏板20的左、右两端向投掷室的隔板10、右挡板9延伸,在投掷台19左、右两侧的底板5上开设有连通雷坑的落雷槽22,左、右两个落雷槽22的上边对称设置有倾斜的滑板23,左、右两块滑块23与投掷踏板20的左、右两边沿留有可容手榴弹落入的缝隙21,由缝隙21、滑板23、落雷槽22和雷坑形成左、右两个可将滚落的手榴弹引入所述雷坑的弯曲落雷通道。
爆炸漏斗1设置在投掷掩蔽室4的前方。
投掷筒2倾斜安装在投掷室与爆炸漏斗1之间。
上述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使用:
当需要使用上述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时,将爆炸漏斗1、投掷筒2、投掷掩蔽室4的组件及支撑架3拉到训练场,在训练场的地面向下挖出预设的雷坑,把前挡板6、后挡板7、左挡板8、右挡板9的底边铰接在底板5的四个边上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长方形投掷掩蔽室,再通过L形的隔板10垂直安装好将投掷掩蔽室分隔成相通的投掷室和掩蔽室,把安装好的投掷掩蔽室的投掷室底部正对提前挖设好的雷坑放置,再把投掷筒2通过支撑架3倾斜安装,投掷筒2的上端连接在投掷室的投掷口17上,投掷筒2的下端安装爆炸漏斗1,安装完成后,训练员即可通过该投掷训练装置进行训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结构简单,爆炸漏斗、投掷筒、投掷掩蔽室均可独立拆卸安装,安装、拆解、移动、更换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运输到不同区域进行训练。训练安全可靠,将投掷掩蔽室分隔成投掷室和掩蔽室,投掷室的弧形投掷踏板两侧设有弯曲的落雷通道,误落的手榴弹不会在踏板上停留,会从弧形踏板滚入落雷通道掉入雷坑里爆炸,战士握雷站上投掷室掷弹区后,可轻松自然对准前方所视爆炸漏斗进行投掷训练。掩蔽室可供教官教学以及保证训练员投掷完毕后迅速进入掩蔽室进行安全掩蔽,极大地消除了战士的畏惧心理,降低新战士在初次投掷手榴弹时的紧张感与失误率,使战士更安全、更近距离的感受爆炸,既能使战士达到训练标准又能保证战士安全。投掷筒可约束手榴弹的运动空间,将其倾斜安装,确保手榴弹准确落入爆炸漏斗。爆炸漏斗可承受训练用手榴弹爆炸不被破坏,爆炸漏斗底部有孔,四周壁面向底部倾斜,可保证落雷深入爆炸漏斗底部,也可使爆炸漏斗移动时,沙石自然落出,不进行训练时,爆炸漏斗可单独作为爆炸物紧急销毁作业装置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在底板5的四边上设有插孔,在前挡板6、后挡板7、左挡板8、右挡板9的底部的侧边分别设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插销,前挡板6、后挡板7、左挡板8、右挡板9分别铰接在底板5的四个边缘并通过插销插入插孔垂直固定形成顶部开口的投掷掩蔽室,这样,可方便地将投掷掩蔽室组装完成,在训练结束时,也可快速的拆卸进行搬运。在左挡板8和右挡板9的顶部还可安装吊环,这样在移动场地时,可整体将投掷掩蔽室吊运至目标场地。
前挡板6、后挡板7、左挡板8、右挡板9及底板5均为钢质材料制成,这样可提高投掷掩蔽室的强度,不仅防爆,而且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投掷掩蔽室4的底部设有增高支架24,在增高支架24上设有便于进入投掷掩蔽室4的梯子25,这样,通过增高投掷点的高度以适应远距离投掷训练的需要,如图5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投掷台19为矩形的钢质投掷台,焊接在投掷室的底板5的上表面,使投掷台19更加稳固地安装在投掷室的底板5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投掷踏板20为向下弯曲的圆弧形钢质投掷踏板,投掷踏板20焊接在投掷台19的顶部,如图2中所示,投掷踏板20呈伞状焊接在投掷台19的顶部,这样,误落的手榴弹不会在圆弧形的投掷踏板20顶部停留,会顺着左或右滚入落雷通道内,在投掷踏板20的顶部表面设有起防滑作用的网格纹,起到防滑的作用,使得训练员更稳定地站立在投掷踏板20上。投掷踏板20的左、右两端形成两个可缓冲爆炸气流从弯曲落雷通道急速冲出的阻挡屏障,当发生爆炸时,可有效缓冲爆炸气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爆炸漏斗1为可拆卸的爆炸漏斗,通过安装架11和地角螺栓12安装在投掷室前方的地面上,在爆炸漏斗1的底部设有孔,内部的四周壁面向底部倾斜,可保证落雷深入爆炸漏斗1的底部,在爆炸漏斗1内装有用于起缓冲作用的沙子,手榴弹落入爆炸后,通过震落砂石化解冲击力。爆炸漏斗1的左、右两侧壁上沿分别设有用于搬运或吊装的凸耳13,不进行训练时,爆炸漏斗1可单独作为爆炸物紧急销毁作业装置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投掷筒2为锥筒状结构,通过支撑架3倾斜安装在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1之间,投掷筒2的上端连接在投掷口18,下端连接在爆炸漏斗1上,投掷筒2的倾斜角度为30°,将其倾斜安装可约束手榴弹的运动空间,可确保手榴弹落入爆炸漏斗1中。
如图3所示,锥筒状的投掷筒2可沿其锥筒壁纵向展开为敞开式的投掷筒,其安装与上述封闭式的锥筒状结构的投掷筒一样,都是倾斜安装,上端连接在投掷室的投掷口,下端连接在爆炸漏斗1上,敞开式的投掷筒视线更加开阔,在训练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封闭式的投掷筒或敞开式的投掷筒。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投掷筒2为拼接的凹槽型投掷筒,可根据投掷距离的远近进行增加或减少凹槽型的投掷筒2,凹槽型的投掷筒2通过支撑架3倾斜安装在投掷室与爆炸漏斗1之间,凹槽型的投掷筒2上端连接在投掷口18,下端连接在爆炸漏斗1上,凹槽 型的投掷筒2的倾斜角度为25°,把投掷筒2设计为凹槽型的结构,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方便进行拼接,当进行远距离投掷训练时就增加凹槽型的投掷筒2,将相邻的投掷筒拼接在一起就行,当需要进行较近距离的投掷训练时,就拆卸掉相应的凹槽型的投掷筒2。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支撑架3是通过两根长的立柱14、两根短的立柱14与横梁15组焊而成,其中,短立柱在前、长立柱在后。在每根立柱14的底部水平设有支撑片16,可使支撑架更架稳固地安装在地面上,在两根长立柱及两根短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便于所述投掷筒安装的弧形托架,这样可使投掷筒2稳固地安装在爆炸漏斗1与投掷室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滑板23分别倾斜设在两个落雷槽22远离投掷台19一侧的上边沿,左侧的滑板23上端连接在隔板10上,且滑板23的上端高出投掷踏板20的左侧边沿,右侧的滑板上端连接在右挡板9上,且滑板23的上端高出投掷踏板20的右侧边沿,这样,误落的手榴弹会顺利地从左或右的弯曲落雷通道中掉入到雷坑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投掷掩蔽室、投掷筒和爆炸漏斗;
所述投掷掩蔽室安装在训练场地平整的地面上,所述投掷掩蔽室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前、后、左、右四块挡板垂直安装在底板的四个边上形成投掷掩蔽室;其中,
所述后挡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前挡板的长度,形成投掷掩蔽室的进出口,通过一块垂直安装的L形隔板将投掷掩蔽室分隔成相连通的投掷室和掩蔽室;
所述投掷室的前挡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掩蔽室的前挡板的高度,形成一个投掷口,在所述投掷室底部的地面挖设有雷坑,在所述投掷室的底板上设有投掷台,所述投掷台的顶部设有一块圆弧形的投掷踏板,所述投掷踏板的左、右两端向所述投掷室的隔板、右挡板延伸,在所述投掷台左、右两侧的底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雷坑的落雷槽,左、右两个所述落雷槽的上边对称设置有倾斜的滑板,左、右两块滑块与所述投掷踏板的左、右两边沿留有可容手榴弹落入的缝隙,由缝隙、滑板、落雷槽和雷坑形成左、右两个可将滚落的手榴弹引入所述雷坑的弯曲落雷通道;
所述爆炸漏斗设置在所述投掷掩蔽室的前方;
所述投掷筒倾斜安装在所述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四边上设有插孔,在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的底部的侧边分别设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插销,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边缘并通过插销插入插孔垂直固定形成顶部开口的投掷掩蔽室,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及底板均为钢质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掷掩蔽室的底部设有增高支架,以适应远距离投掷训练的需要,在所述增高支架上设有便于进入所述投掷掩蔽室的梯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掷台为矩形的钢质投掷台,焊接在所述投掷室底板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掷踏板为向下弯曲的圆弧形钢质投掷踏板,投掷踏板焊接在所述投掷台的顶部,在投掷踏板的顶部表面设有起防滑作用的网格纹,所述投掷踏板的左、右两端形成两个可缓冲爆炸气流从弯曲落雷通道急速冲出的阻挡屏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漏斗为可拆卸的爆炸漏斗,通过安装架和地角螺栓安装在所述投掷室前方的地面上,所述爆炸漏斗的底部设有孔,内部的四周壁面向底部倾斜,在爆炸漏斗内装有用于起缓冲作用的沙子,所述爆炸漏斗的左、右两侧壁上沿分别设有用于搬运或吊装的凸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掷筒为锥筒状结构,所述锥筒状的投掷筒并可沿其锥筒壁纵向展开为敞开式的投掷筒,所述锥筒状的投掷筒通过支撑架倾斜安装在所述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之间,所述投掷筒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投掷口,下端连接在所述爆炸漏斗上,所述投掷筒的倾斜角度为15~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掷筒为拼接的凹槽型投掷筒,可根据投掷距离的远近进行增加或减少凹槽型投掷筒,所述凹槽型投掷筒通过支撑架倾斜安装在所述投掷室与所述爆炸漏斗之间,所述投掷筒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投掷口,下端连接在所述爆炸漏斗上,所述投掷筒的倾斜角度为15~30°。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是通过两根长立柱、两根短立柱与横梁组焊而成,其中,短立柱在前、长立柱在后,在每根立柱的底部水平设有支撑片,在两根长立柱及两根短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便于所述投掷筒安装的弧形托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分别倾斜设在两个落雷槽远离投掷台一侧的上边沿,左侧的滑板上端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且滑板的上端高出所述投掷踏板的左侧边沿,右侧的滑板上端连接在右挡板上,且滑板的上端高出所述投掷踏板的右侧边沿。
CN202223235659.4U 2022-12-05 2022-12-05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Active CN219368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5659.4U CN219368527U (zh) 2022-12-05 2022-12-05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5659.4U CN219368527U (zh) 2022-12-05 2022-12-05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8527U true CN21936852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5659.4U Active CN219368527U (zh) 2022-12-05 2022-12-05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8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308238A1 (en) Barrier system for protection against low-flying projectiles
US9746291B1 (en) Multipurpose shooting platform target and stand
US8313103B2 (en) Portable projectile trap assembly
US20060107985A1 (en) Modular shoot house facility
CN219368527U (zh)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CN116045727A (zh) 手榴弹投掷训练装置
CN1958096A (zh) 地下空间分区窒息灭火系统
US20160178329A1 (en) Portable ballistic divider wall
US10612895B2 (en) Tapered shooting range
US20160017626A1 (en) Watchtower
KR102077968B1 (ko) 사격장 피탄 방호설비
CN206609360U (zh) 一种用于靶场的飞弹防护装置
ES2977789T3 (es) Sistema de pared móvil para protección contra impactos balísticos y procedimiento para instalar dicho sistema de pared móvil
CN210400206U (zh) 一种手榴弹实弹投掷安全装置
CN109751934B (zh) 一种无柄手榴弹实弹投掷安全装置
CN109341422B (zh) 一种隐藏式军事碉堡
CN210920966U (zh) 一种能防水分散失的双桶式管路用湿式爆炸阻隔泄放装置
RU190954U1 (ru) Мише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08889076U (zh) 一种坦克自动装填系统的模拟教学装置
CN206469773U (zh) 坦克伪装防护网
CN218764868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射击棚
CN220203549U (zh) 一种手榴弹实弹投掷的安全结构
CN101514883B (zh) 双响鞭炮连续燃放器
CN206688062U (zh)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
CN205626754U (zh) 消防救济安全防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43000 No. 32 Shifu Road, Houma City, Linfe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Shanx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043000 No. 32 Shifu Road, Houma City, Linfe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CIENTIFIC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