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7817U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7817U
CN219367817U CN202223102122.0U CN202223102122U CN219367817U CN 219367817 U CN219367817 U CN 219367817U CN 202223102122 U CN202223102122 U CN 202223102122U CN 219367817 U CN219367817 U CN 219367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tank
water storage
indoor unit
humidify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21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爱荣
任克坤
郝红波
张振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21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7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7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7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加湿模块,加湿模块包括储水箱和加湿箱,储水箱设置在加湿箱的上侧,储水箱内盛放有水且与加湿箱连通,以使储水箱内的水可自然流入加湿箱中。储水箱与加湿箱之间还设置有开关,以控制储水箱内的水是否能流入加湿箱中。在加湿箱需要加水时,开关开启以使储水箱为加湿箱加水。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在加湿箱上方设置储水箱。再在加湿箱与储水箱之间设置开关,以控制储水箱内的水是否能流入加湿箱中,以在加湿箱需要加水时,控制开关开启并使储水箱为加湿箱加水。实现了加湿箱的自动加水,延长了用户人工加水的时间,用户实用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内机是一种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空调器室内机依靠其内部的水箱来对空气进行加湿,进而是实现调节环境空气的湿度的功能。在加湿过程中,水箱内的水会被损耗,这时需要用户经常将水箱从空调器室内机中取出并人工加水,操作不便,费时费力。且当水箱内缺水时,空调器室内机并不能提醒用户,导致用户并不能及时向水箱中加水,影响空调器室内机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能够自动加水,延长用户人工加水的时间间隔。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储水箱和加湿箱,
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加湿箱的上侧,所述储水箱内盛放有水且与所述加湿箱连通,以使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可自然流入所述加湿箱中。
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箱之间还设置有开关,以控制所述储水箱内的水是否能流入加湿箱中。在加湿箱需要加水时,所述开关开启以使所述储水箱为所述加湿箱加水。
可选地,所述加湿箱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加湿箱的上部。
所述加湿箱内还转动设置有打水结构,以将所述加湿箱内的水打成水汽,进而对通过所述加湿箱的气流进行清洗和/或加湿。
可选地,所述加湿箱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竖直段和从所述竖直段的上端向所述第二侧壁倾斜的倾斜段。
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倾斜段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打水结构为滚轮,所述滚轮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倾斜段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加湿箱内设置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处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将加湿箱内部分为两个空间,所述打水结构位于所述分隔结构和所述第一侧壁限定的所述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加湿箱和所述分隔结构一体成型,所述加湿箱的底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空间底板和第二空间底板。所述分隔结构包括:
第一竖向分隔板,从所述第一空间底板的靠近所述第二空间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出。
第二竖向分隔板,从所述第二空间底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空间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出。和
连接弯曲板,向上拱起,连接所述第一竖向分隔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一竖向分隔板的上端。所述连接弯曲板的最高位置高于所述滚轮的最高位置。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处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配置成显示水位标识,且在所述储水箱需要加水时,使所述水位标识闪动,以报警提醒用户加水。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内,以检测所述储水箱是否缺水。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箱内,以检测所述加湿箱内的水位,进而根据所述加湿箱内的水位使所述开关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接收加湿档位的主机控制装置,以根据接收到的湿度档位控制所述加湿模块。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所述开关和所述显示装置均与所述主机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通过先在加湿箱上方设置储水箱,使得储水箱可为加湿箱加水。再在加湿箱与储水箱之间设置开关,以控制储水箱内的水是否能流入加湿箱中,以在加湿箱需要加水时,控制开关开启并使储水箱为加湿箱加水。这样设置实现了加湿箱的自动加水,使用户仅需向储水箱中加水即可,延长了用户人工加水的时间,用户实用体验更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通过在储水箱内设置第一感应装置,以检测储水箱内是否缺水,并在空调器室内机上设置可显示水位标识的显示装置,以在第一感应装置检测到储水箱需要加水时,令水位标识闪动,以报警提醒用户加水,更加智能化。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的加湿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的加湿模块的示意性剖切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的加湿模块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的加湿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加湿模块,加湿模块包括储水箱10和加湿箱20,
储水箱10设置在加湿箱20的上侧,储水箱10内盛放有水且与加湿箱20连通,以使储水箱10内的水可自然流入加湿箱20中。
储水箱10与加湿箱20之间还设置有开关,以控制储水箱10内的水是否能流入加湿箱20中。在加湿箱20需要加水时,开关开启以使储水箱10为加湿箱20加水。
具体地,加湿箱20用于对经过加湿箱20内部的气体进行清洗或加湿,在加湿过程中,加湿箱20内的水会被损耗,当加湿箱20内的水减少到不能使加湿箱20正常工作时,即加湿箱20需要加水时,开关开启,储水箱10内的水自然流入加湿箱20内为加湿箱20加水。这样设置实现了加湿箱20的自动加水,使用户仅需向储水箱10中加水即可,延长了用户人工加水的时间,用户实用体验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箱20上还设置有最低水位刻度与最高水位刻度,其中最小水位刻度为加湿箱20能正常工作时所需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刻度为加湿箱20工作时其箱体内的水不溢出的最高水位。进一步地,当加湿箱20内的水位低于最低水位刻度时,开关开启,储水箱10为加湿箱20加水,直至水箱内的水到达最高水位刻度,此时开关关闭,储水箱10停止加水。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加湿箱20在一段时间内可正常工作,避免开关频繁开启,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箱20上还设置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设置于加湿箱20的上部。
加湿箱20内还转动设置有打水结构26,以将加湿箱20内的水打成水汽,进而对通过加湿箱20的气流进行清洗和/或加湿。进一步地,最低水位刻度为打水结构26能打起水汽所需要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刻度为打水结构26打水时水不溢出的最高水位。
参考图2,进一步地,出风口22上还设置有盖板221,盖板221竖直覆盖在出风口22上,盖板221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过风孔,以使加湿箱20内的气流可从过风孔流出加湿箱20,并阻挡部分水汽流出加湿箱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21处还设置有风扇,风扇为轴流风扇,以引导气流从进风口21进入加湿箱20内,并使气流从出风口22流出加湿箱20。
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箱20包括第一侧壁23以及与第一侧壁23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24。第一侧壁23包括竖直段和从竖直段的上端向第二侧壁24倾斜的倾斜段25。进风口21设置于倾斜段25上,出风口22设置于第二侧壁24的上部。进一步地,当风扇开始工作时,滚轮将加湿箱20内的水打成水汽,有风扇吹出的气流向下流动,使得进入加湿箱20内的气流与滚轮打出的水汽充分接触,在从出风口22流出加湿箱20。这样可以充分的清洗或加湿气流。
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打水结构26为滚轮,滚轮的至少部分处于倾斜段25的下方。进一步地,滚轮可绕平行于第一侧壁23和倾斜段25的轴线进行旋转。滚轮设置在倾斜段25的下方使得其在水中转动时,被打起的水滴更不容易从加湿箱20的进风口21溅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箱20内的箱体的垂直于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轮的驱动结构,例如电机。驱动结构还通过传动组件与滚轮传动连接。具体地,传动组件与驱动结构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27,驱动结构为电机。两个齿轮27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滚轮上并与滚轮同轴设置,两个齿轮27的另一个设置在电机上,两个齿轮27啮合,以使电机可通过两个齿轮27啮合驱动滚轮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箱20内设置有分隔结构,分隔结构处于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之间,将加湿箱20内部分为两个空间,打水结构26位于分隔结构和第一侧壁23限定的空间内。
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箱20和分隔结构一体成型,加湿箱20的底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空间底板和第二空间底板。分隔结构包括:第一竖向分隔板28,从第一空间底板的靠近第二空间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出。
第二竖向分隔板29,从第二空间底板的靠近第一空间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出。和连接弯曲板281,向上拱起,连接第一竖向分隔板28的上端和第一竖向分隔板28的上端。连接弯曲板281的最高位置高于滚轮的最高位置。
当滚轮在加湿箱20内转动时,加湿箱20内的水四处飞溅,由于分隔结构的高度高于滚轮的最高位置,这使加湿箱20内的水很难越过分隔结构从加湿箱20的出风口22溅出,若仍有水滴越过分隔结构,则水滴会落入第二空间内。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加湿箱20内的水从出风口22处溅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配置成显示水位标识,且在储水箱10需要加水时,使水位标识闪动,以报警提醒用户加水。具体地,储水箱10上设置有加水水位刻度,当储水箱10内的水位低于加水水位刻度时,水位标识显示为红色并开始闪动,空调嘀鸣三声以报警提醒用户向储水箱10加水,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感应装置,第一感应装置设置在储水箱10内,以检测储水箱10是否缺水。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设置在加湿箱20内,以检测加湿箱20内的水位,进而根据加湿箱20内的水位使开关开启或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主机控制器。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开关和显示装置均与主机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感应装置与第二感应装置均为水位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其所处容积的水位参量转化成电量信号并向发送至主机控制器。主机控制器将接受到的电信号与主机控制器内预设的水位刻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空调器室内机。具体地,当控制器判断出第一感应装置的电量信号小于加水水位刻度时,主机控制器控制显示面板上的水位标识闪动并报警提醒用户加水。当主机控制器判断出第二感应装置的电量信号小于最低水位刻度或高于最高水位刻度时,主机控制器控制开关开启或关闭。水位传感器反应灵敏,成本低。这样设置可以及时为加湿箱20加水或及时提醒用户为储水箱10加水,避免影响空调器室内机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机控制装置还可用于接受湿度挡位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湿度档位控制加湿模块。具体地,湿度挡位包括:30%湿度挡位、40%湿度挡位、50%湿度挡位、60%湿度挡位、70%湿度挡位和80%湿度挡位。两个端点档位是:30%湿度挡位和80%湿度挡位。这样设置可令用户在不同季节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湿度挡位,更加人性化,用户体验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室内风进口与新风出风口,以及换热进风口与换热出风口。新风进风口和室内风进口择一地开启,且与新风出风口之间连通有非换热风风道,加湿模块设置在非换热风风道内,以输出加湿过的新风或室内风,并调节室内环境的湿度。换热进风口与换热出风口之间连通有换热风道,换热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以及风轮,用以输出换热风,并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
新风进风口或室内风进口与加湿箱20的进风口21连通,加湿箱20的出风口22与新风出风口连通。加湿箱20的进风口21处的风扇开始工作时,风扇引导气流从新风进风口或室内风进口流入加湿箱20内,并经过打水装置打出的水汽,以对气流进行清洗和加湿,再使气流通过加湿箱20的出风口22流出,并流向新风出风口,最后,经过加湿的气流从新风出风口流出,以调节室内环境的湿度。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储水箱和加湿箱,
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加湿箱的上侧,所述储水箱内盛放有水且与所述加湿箱连通,以使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可自然流入所述加湿箱中;
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箱之间还设置有开关,以控制所述储水箱内的水是否能流入加湿箱中;在加湿箱需要加水时,所述开关开启以使所述储水箱为所述加湿箱加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箱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加湿箱的上部;
所述加湿箱内还转动设置有打水结构,以将所述加湿箱内的水打成水汽,进而对通过所述加湿箱的气流进行清洗和/或加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箱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竖直段和从所述竖直段的上端向所述第二侧壁倾斜的倾斜段;
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倾斜段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水结构为滚轮,所述滚轮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倾斜段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箱内设置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处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将加湿箱内部分为两个空间,所述打水结构位于所述分隔结构和所述第一侧壁限定的所述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箱和所述分隔结构一体成型,所述加湿箱的底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空间底板和第二空间底板;所述分隔结构包括:
第一竖向分隔板,从所述第一空间底板的靠近所述第二空间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出;
第二竖向分隔板,从所述第二空间底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空间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出;和
连接弯曲板,向上拱起,连接所述第一竖向分隔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一竖向分隔板的上端;所述连接弯曲板的最高位置高于所述滚轮的最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配置成显示水位标识,且在所述储水箱需要加水时,使所述水位标识闪动,以报警提醒用户加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内,以检测所述储水箱是否缺水;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箱内,以检测所述加湿箱内的水位,进而根据所述加湿箱内的水位使所述开关开启或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加湿档位信息的主机控制装置,以根据接收到的湿度档位控制所述加湿模块;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所述开关和所述显示装置均与所述主机控制装置电连接。
CN202223102122.0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9367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2122.0U CN21936781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2122.0U CN21936781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7817U true CN21936781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2122.0U Active CN21936781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7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5885B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112639371B (zh) 顶棚埋入式空调机
US5445214A (en) Cooling/heating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CN113518884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936781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12032848A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
KR10224697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108356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8606278U (zh) 一种调温调湿空调器
CN219713528U (zh) 挂式空调室内机
KR20170058100A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CN219367798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气调节装置
KR102443524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200047509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7235816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
CN215809050U (zh) 新风设备及空调系统
JPH1163581A (ja) 壁掛型空気調和機用の加湿器
CN217109823U (zh) 一种通过全自动切换加湿除湿的双通道恒湿机
CN218820694U (zh) 加湿器、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8544624U (zh) 加湿器、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3020009U (zh) 用于调节窗式空调底盘中水量的装置及窗式空调
CN212988802U (zh) 改进型温湿度测试设备
CN217209580U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CN219389914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新风机
CN220624223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