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2303U -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2303U
CN219362303U CN202320991723.7U CN202320991723U CN219362303U CN 219362303 U CN219362303 U CN 219362303U CN 202320991723 U CN202320991723 U CN 202320991723U CN 219362303 U CN219362303 U CN 219362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nd
bearing seat
bearing
mandrel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17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ilin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ilin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ilin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ilin Conve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17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2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2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2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包括芯轴、筒皮、轴承座、第一压盖、第二压盖、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轴承,所述轴承座外壁与所述筒皮端部内壁完全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一压盖的外圈两侧各设置一圈凸起,向内的一侧凸起压紧所述轴承外圈,向外的一侧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的结构,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一压盖的中心孔和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第一压盖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之间的所述芯轴上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本实用新型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够解决轴承座承受冲击力和载荷变形后导致密封效果降低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背景技术
托辊在皮带传送设备上起支撑作用,在各行业的皮带传送设备上均有应用,如冶金、采矿、粮食、钢铁、食品加工、水泥、水利等领域。
托辊运转是否顺畅直接影响了皮带传送的效率,而轴承对托辊能否运转顺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恶劣工作环境下对轴承的防尘防水保护效果一定要好。现有技术中对轴承的密封防护常采用迷宫密封,但是轴承座与筒皮之间接触面积小,托辊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轴承座承受了各种冲击和载荷导致其轴承座或密封零件变形,而使密封性能降低。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283108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重密封托辊,包括套设在中心轴上的外罩盖,外罩盖安装在迷宫密封圈的外侧,外罩盖的外周与轴承座过盈配合,其内周与中心轴间隙配合;在由迷宫密封圈、外罩盖和中心轴围成的空腔内安装有耐磨橡胶密封圈,此专利中增加了密封措施,但轴承座只有边翼和筒皮之间接触连接,轴承座承受了冲击和载荷后边翼易变形,其同心度也会发生变化,粉尘和水会通过缝隙进入轴承内,导致托辊寿命降低;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979664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双重密封托辊,包括设置有中轴的辊皮,辊皮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内密封、轴承、密封圈固定套、纵向迷宫内密封圈、防尘盖、卡簧,轴承与纵向迷宫内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横向迷宫外密封圈、横向迷宫内密封圈,此专利中轴承座边翼增加了折弯加大了与辊皮之间的接触面积,在焊接过程中不易变形,但是仍然存在后期工作使用中边翼承受了冲击和载荷后易变形的缺陷,当密封件或轴承座变形后粉尘和水会通过缝隙进入轴承内。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开发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能够解决轴承座承受冲击力和载荷变形后导致密封效果降低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包括芯轴、筒皮、轴承座、第一压盖、第二压盖、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轴承,所述轴承座外壁与所述筒皮端部内壁完全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一压盖的外圈两侧各设置一圈凸起,向内的一侧凸起压紧所述轴承外圈,向外的一侧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的结构,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一压盖的中心孔和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第一压盖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之间的所述芯轴上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为阶梯轴,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轴段和圆锥形的第二轴段,所述轴承内圈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盖中心孔是圆锥孔,并与所述芯轴的所述第二轴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压盖中心孔和所述芯轴端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件为O型橡胶圈,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羊毛毡环形垫。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所述轴承、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按先后顺序同轴装配到所述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和所述轴承座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座外侧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压盖向外的一侧凸起上设置的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的结构是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第一压盖的外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压盖外圈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第一压盖的内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轴承座的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多个所述第一盲孔和多个所述第二盲孔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所述轴承座外壁与筒皮端部内壁完全贴合,使其不易变形,保证同心度,增强了轴承座承受冲击力和载荷的能力,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轴承座的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所述第一压盖、所述轴承座和所述第二压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其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并在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即保证了防水效果又保证了防尘效果,从而保证了螺纹连接处的高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压盖中心孔是圆锥形,并与所述芯轴的所述第二轴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压盖中心孔和所述芯轴端部间隙配合,减小了托辊转动时与所述芯轴之间的阻力;所述第一压盖中心孔和芯轴之间设置O型橡胶圈,同时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芯轴的所述第二轴段锥密封,而锥密封的密封效果优于圆柱轴的直密封,所以要达到同样的密封效果,锥密封只要很小的预紧力即可,从而降低了托辊转动时所述压盖和所述芯轴之间的阻力。
所述第二密封件为羊毛毡环形垫,羊毛毡具有柔软与强韧的特性,纤维弹性佳,不易变形,具有很强的防尘性能,且水在羊毛毡表面不易渗透进去,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输送带托辊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输送带托辊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输送带托辊的轴承座另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芯轴;101、第一轴段;102、第二轴段;2、筒皮;3、轴承座;301、环形凸起;4、第一压盖;401第一盲孔;5、第二压盖;501、第二盲孔;6、第一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够解决轴承座承受冲击力和载荷变形后导致密封效果降低的缺陷。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输送带托辊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输送带托辊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输送带托辊的轴承座另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2所示,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包括芯轴1、筒皮2、轴承座3、第一压盖4、第二压盖5、第一密封件6、第二密封件7和轴承8。轴承座3大口朝外固定到筒皮2的端部内腔中,筒皮2和轴承座3过盈装配且端部焊接在一起。轴承座3外壁与筒皮2端部内壁完全贴合,轴承座3向外一侧的端部设置有55°管螺纹的内螺纹;第一压盖4的外圈两侧各设置一圈凸起,第一压盖4的截面呈“工”字形,向内的一侧凸起压紧轴承8外圈,向外的一侧凸起上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且都是55°管螺纹,第一压盖4的外螺纹连接轴承座3的内螺纹,第一压盖4的中心孔和芯轴1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7。第二压盖5外圈设置有55°管螺纹,并与第一压盖4的内螺纹连接。在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之间的芯轴1上设置第一密封件6,第二压盖5将第一密封件6压紧到第一压盖4外侧,使第一密封件6和芯轴1形成密封。
具体而言,轴承座3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结构,在轴承座3腔室外壁设置多个环形凸起301,环形凸起301与筒皮2过盈配合连接,环形凸起301具有增强轴承座3的抗变形能力,诸如此类型的结构不在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芯轴1为阶梯轴,包括圆柱形第一轴段101和圆锥形第二轴段102,轴承8内圈过盈配合固定在第一轴段上1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压盖4中心孔是圆锥孔,并与芯轴1的第二轴段102转动配合,第二轴段102设置有沟槽,沟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7;第二压盖5中心孔和芯轴1端部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密封件7为O型橡胶圈,其密封防水性能优良;第一密封件6为羊毛毡环形垫,羊毛毡具有柔软与强韧的特性,纤维弹性佳,不易变形,且水在羊毛毡表面不易渗透进去,具有很好的防水特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芯轴1、轴承8、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按先后顺序同轴装配到轴承座3中,轴承8和轴承座3过盈配合,轴承8外圈、筒皮2、轴承座3、第一压盖4、第二压盖5和第一密封件6同时相对芯轴1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压盖4和轴承座3的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生料带,对螺纹连接处进行密封;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生料带,对螺纹连接处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401和第二盲孔501,多个第一盲孔401和多个第二盲孔501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工作原理:轴承座3外壁与筒皮2端部内壁完全贴合并固定,轴承座3可承受冲击力和载荷能力增强;第一压盖4和轴承座3的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第一压盖4、轴承座3和第二压盖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卡钳卡入第一盲孔401中旋紧第一压盖4,然后卡钳卡入第二盲孔402中旋紧第二压盖501,即保证了防水效果又保证了防尘效果,从而保证了螺纹连接处的高密封效果,将水和粉尘阻挡在外;第一压盖4中心孔和芯轴1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7O型橡胶圈,同时第一压盖4和芯轴1的第二轴段102锥密封,可达到防水效果;第一压盖4和第二压盖5之间的芯轴1上设置第一密封件6,第一密封件6为羊毛毡环形垫,羊毛毡具有柔软与强韧的特性,纤维弹性佳,不易变形,具有很强的防尘性能,且水在羊毛毡表面不易渗透进去,同时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筒皮(2)、轴承座(3)、第一压盖(4)、第二压盖(5)、第一密封件(6)、第二密封件(7)和轴承(8),所述轴承座(3)外壁与所述筒皮(2)端部内壁完全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一压盖(4)的外圈两侧各设置一圈凸起,向内的一侧凸起压紧所述轴承(8)外圈,向外的一侧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座(3)和所述第二压盖(5)连接的结构,所述第一压盖(4)和所述轴承座(3)连接,所述第一压盖(4)的中心孔和所述芯轴(1)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7);所述第二压盖(5)和所述第一压盖(4)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盖(4)和所述第二压盖(5)之间的所述芯轴(1)上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为阶梯轴,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轴段(101)和圆锥形的第二轴段(102),所述轴承(8)内圈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段(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4)中心孔是圆锥孔,并与所述芯轴(1)的所述第二轴段(102)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压盖(5)中心孔和所述芯轴(1)端部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7)为O型橡胶圈,所述第一密封件(6)为羊毛毡环形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所述轴承(8)、所述第一压盖(4)和所述第二压盖(5)按先后顺序同轴装配到所述轴承座(3)中,所述轴承(8)和所述轴承座(3)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座(3)外侧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压盖(4)向外的一侧凸起上设置的与所述轴承座(3)和所述第二压盖(5)连接的结构是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第一压盖(4)的外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座(3)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压盖(5)外圈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第一压盖(4)的内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4)和所述轴承座(3)的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所述第一压盖(4)和所述第二压盖(5)螺纹连接处缠绕密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输送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4)和所述第二压盖(5)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盲孔(401)和第二盲孔(501),多个所述第一盲孔(401)和多个所述第二盲孔(501)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CN202320991723.7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Active CN219362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1723.7U CN21936230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1723.7U CN21936230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2303U true CN219362303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1723.7U Active CN21936230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23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3815A (zh) * 2023-08-23 2023-09-15 蒂普拓普(天津)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辊跨距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3815A (zh) * 2023-08-23 2023-09-15 蒂普拓普(天津)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辊跨距检测方法
CN116753815B (zh) * 2023-08-23 2023-11-03 蒂普拓普(天津)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辊跨距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62303U (zh)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CN209582804U (zh) 托辊的辊筒、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N201268505Y (zh) 输送机用的纳米耐磨陶瓷托辊
CN207297884U (zh) 一种双油封
CN216470450U (zh) 一种新型重载锥形托辊
CN210290480U (zh) 一种防密封圈脱落的球轴承
CN209262048U (zh) 低噪防侵型除尘设备用回转支承
CN101769298A (zh) 一种圆形座外球面滚动轴承
CN209796642U (zh) 双重密封托辊
CN203979134U (zh) 密封型轮毂轴承
CN218818121U (zh) 一种水泵密封件
CN207523820U (zh) 一种托链轮
CN209796641U (zh) 托辊轴承密封定位装置
CN201651051U (zh) 复合滚动轴承
CN206299698U (zh) 带密封条紧固装置的回转支承
CN217045992U (zh) 一种高密封性能活顶尖
CN209871430U (zh) 摩擦托辊摩擦头
CN213039684U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
CN205226080U (zh) 一种双面带密封圈深沟球轴承
CN101265949A (zh) 三唇接触式密封轴承
CN218440437U (zh) 具有弹性密封的输送链
CN216944924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的鼓形托辊
CN216842680U (zh) 高载荷密封圆柱滚子轴承
CN213655467U (zh) 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及轴承
CN213655465U (zh) 一种密封效果优良的交叉滚子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