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6278U -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6278U
CN219356278U CN202320366933.7U CN202320366933U CN219356278U CN 219356278 U CN219356278 U CN 219356278U CN 202320366933 U CN202320366933 U CN 202320366933U CN 219356278 U CN219356278 U CN 219356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uide post
flow guide
probe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69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焕淳
吕淑果
王立成
陈峻峰
陈宪
符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inan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03669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6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6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6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内部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活动插接有顶柱,顶柱的侧壁固定有侧翼,侧翼与隔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本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顶柱的侧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限位销,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气囊,顶柱的底部固定有导流柱,导流柱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导流槽,导流柱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导流槽连通,本体底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圆锥形的端帽,端帽内壁设置有第三导流槽,导流柱底面连接有探针,端帽底面设置有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微塑料样本的提取转移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十年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海洋中逐渐出现了微塑料污染,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对海洋微塑料的检测是首先使用拖网在指定海域进行打捞,将大于5mm的杂质去除后,再使用纯水冲洗拖网,并使用玻璃纤维滤膜对微塑料样本进行过滤,最后将微塑料样本从玻璃纤维滤膜转移到载玻片上进行红外鉴定。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镊子或者解剖针提取转移微塑料样本至载玻片,但是由于微塑料样本体积小重量轻,提取转移过程非常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微塑料样本的提取转移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内部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活动插接有顶柱,顶柱的顶部位于本体外侧,顶柱的底部位于隔板下方,顶柱的侧壁固定有侧翼,侧翼与隔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本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顶柱的侧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限位销,当顶柱向下移动时限位销卡入第二通孔中,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气囊,气囊连接有与本体内部连通的喷气孔,顶柱的底部固定有导流柱,导流柱与本体的内壁滑动接触,导流柱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导流槽,导流柱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导流槽连通,本体底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圆锥形的端帽,端帽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导流槽一一对应的第三导流槽,导流柱底面连接有探针,端帽底面设置有第三通孔,探针贯穿第三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外部通过支架安装有放大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通孔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斜面部。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柱的底面设置有橡胶插孔,探针插接在橡胶插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探针的底端设置有弯折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便捷的提取和转移微塑料样本,提高实验效率,降低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中:1、本体;2、隔板;3、第一通孔;4、顶柱;5、侧翼;6、第一弹簧;7、第二通孔;8、第二弹簧;9、限位销;10、气囊;11、喷气孔;12、导流柱;13、第一导流槽;14、第二导流槽;15、滑槽;16、端帽;17、第三导流槽;18、探针;19、第三通孔;20、支架;21、放大镜;22、斜面部;23、橡胶插孔;24、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中空的本体1,本体1内部固定有隔板2,隔板2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中活动插接有顶柱4,顶柱4的顶部位于本体1外侧,顶柱4的底部位于隔板2下方,顶柱4的侧壁固定有侧翼5,侧翼5与隔板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6,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7,顶柱4的侧壁通过第二弹簧8连接有限位销9,当顶柱4向下移动时限位销9卡入第二通孔7中,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气囊10,气囊10连接有与本体1内部连通的喷气孔11,顶柱4的底部固定有导流柱12,导流柱12与本体1的内壁滑动接触,导流柱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导流槽13,导流柱12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第二导流槽14,第二导流槽14与第一导流槽13连通,本体1底部设置有滑槽15,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圆锥形的端帽16,端帽16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导流槽14一一对应的第三导流槽17,导流柱12底面连接有探针18,端帽16底面设置有第三通孔19,探针18贯穿第三通孔19。通过向下按压顶柱4,使探针18伸出端帽16,限位销9卡入第二通孔7中对顶柱4进行限位。通过按压气囊10可以在第三通孔19处形成向外和向内的双向气流,通过气流辅助探针18提取未塑料样品。通过转动端帽16可以改变第三导流槽17和第二导流槽14的相对位置,从而对气流的大小进行控制(当第三导流槽17和第二导流槽14对齐时气流最大,第三导流槽17和第二导流槽14的偏差越大气流越小)。本体1外部通过支架20安装有放大镜21,便于对小体积样本的准确提取。第三通孔19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斜面部22,斜面部22对于气流起到导流作用,减少第三通孔19处的紊流。导流柱12的底面设置有橡胶插孔23,探针18插接在橡胶插孔23内,探针18的底端设置有弯折部24。探针18采用快插结构安装,便于探针18的更换,探针18的针头形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采用通用性较强的弯折形针头。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直线形、圆环形等多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按照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探针18,将探针18安装在导流柱12底部(拆装探针18时,使顶柱4位于下压状态,直接手持探针18末端进行拆装,当顶柱向上移动时,探针18整体进入端帽16内)。按压顶柱4,使探针伸出端帽16,然后配合放大镜21从玻璃纤维滤膜提取微塑料样品,提取过程中可以配合气囊10吸气对样品进行吸取。提取样品后,转移至载玻片上方,按压限位销9使探针18缩回,同时配合气囊10吹气使样品脱离探针18,转移至载玻片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本体(1),本体(1)内部固定有隔板(2),隔板(2)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中活动插接有顶柱(4),顶柱(4)的顶部位于本体(1)外侧,顶柱(4)的底部位于隔板(2)下方,顶柱(4)的侧壁固定有侧翼(5),侧翼(5)与隔板(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6),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7),顶柱(4)的侧壁通过第二弹簧(8)连接有限位销(9),当顶柱(4)向下移动时限位销(9)卡入第二通孔(7)中,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气囊(10),气囊(10)连接有与本体(1)内部连通的喷气孔(11),顶柱(4)的底部固定有导流柱(12),导流柱(12)与本体(1)的内壁滑动接触,导流柱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导流槽(13),导流柱(12)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竖向的第二导流槽(14),第二导流槽(14)与第一导流槽(13)连通,本体(1)底部设置有滑槽(15),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圆锥形的端帽(16),端帽(16)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导流槽(14)一一对应的第三导流槽(17),导流柱(12)底面连接有探针(18),端帽(16)底面设置有第三通孔(19),探针(18)贯穿第三通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外部通过支架(20)安装有放大镜(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9)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斜面部(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12)的底面设置有橡胶插孔(23),探针(18)插接在橡胶插孔(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18)的底端设置有弯折部(24)。
CN202320366933.7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Active CN219356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933.7U CN219356278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933.7U CN219356278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6278U true CN219356278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5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6933.7U Active CN219356278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6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02138B (zh) 一种针对多种类水质的自动采样分析一体化装置
CN219356278U (zh) 一种用于转移微塑料样本的装置
CN208294476U (zh) 回转绳索取心器打捞脱卡机构
CN220508533U (zh) 一种复配乳化增稠剂检测取样装置
CN221084755U (zh) 一种漂浮式上清液抽吸装置
CN208791607U (zh) 一种基因快速提取装置
CN207019872U (zh) 一种背光源光学性能检测装置
CN207352935U (zh) 一种便携便于观测的导游旗
CN207632780U (zh) 一种可调式多通道负压吸引器头
CN218803585U (zh) 一种插管导向装置
CN2593873Y (zh) 空化混悬液液萃取分离装置
CN108559696A (zh) 一种基因快速提取装置
CN208182937U (zh) 一种天然气生产用气液分离装置
CN221464966U (zh) 一种实验用多头提样装置
CN220671033U (zh) 一种液面水位跟随式浮游植物浓缩装置
CN214224641U (zh) 一种水体环境检测多样品取样装置
CN215592749U (zh) 潜水射流式曝气机
CN211862817U (zh) 真空采血管
CN213528720U (zh) 一种虹吸式血清移液管
CN217391269U (zh) 吸痰器
CN220945832U (zh) 铅笔板材软化改性处理机构
CN220385840U (zh) 一种实验室振荡膜分离萃取装置
CN209204745U (zh) 一种自动排液气液分离装置
CN217006521U (zh) 一种基于压差原理的絮体原位采集装置
CN215505749U (zh) 一种高安全性布式抽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