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5778U -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5778U
CN219355778U CN202320327110.3U CN202320327110U CN219355778U CN 219355778 U CN219355778 U CN 219355778U CN 202320327110 U CN202320327110 U CN 202320327110U CN 219355778 U CN219355778 U CN 219355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orption
circulation
activated carbon
net
carbon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71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高峰
刘伟汉
赵遥菲
曹锋
李继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ngl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engl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engl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engl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71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5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5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5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所述循环脱附圆筒的外部嵌有螺栓孔,所述循环脱附圆筒外壁上覆盖一层防护外壳体,且所述防护外壳体是通过让螺栓贯穿其表面嵌入在所述螺栓孔内部进行固定,所述循环脱附圆筒的底部安装有支承底板,而顶部则固定着顶盘,所述内筒的内部嵌入有蜂窝管,所述蜂窝管管头上设置有网孔,通过循环脱附圆筒内部顶端设有脱附网,通过循环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带动转动扇叶进行转动,并将产生的风通过循环风道将活性炭吸附网上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到活性炭网上进行活性炭的二次循环脱附,进而实现活性炭在进行催化之后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活性炭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吸附催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系统中,催化燃烧床的催化燃烧室预热升温较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20400879.X)所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系统,其中废气入口、炭罐组、吸附风机和排气筒依次连通,形成吸附通路,炭罐组、催化燃烧装置、脱附风机和混流换热器依次形成闭环连通,形成脱附循环通路,另外炭罐组还与脱附循环通路的催化燃烧装置和脱附风机之间的位置连通,形成混气支路A,脱附循环通路的炭罐组和催化燃烧装置之间的分段和混气支路A均设有比例调节阀控制通气量。
但是现有的申请号:CN202020400879.X所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首先就是现有的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过程中缺少对活性炭吸附催化过后的循环脱附结构,使得活性炭在进行催化之后无法进行循环利用进而造成了活性炭的浪费,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包括循环脱附圆筒,所述循环脱附圆筒的外部嵌有螺栓孔,所述循环脱附圆筒外壁上覆盖一层防护外壳体,且所述防护外壳体是通过让螺栓贯穿其表面嵌入在所述螺栓孔内部进行固定,所述循环脱附圆筒的底部安装有支承底板,而顶部则固定着顶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盘的外环部嵌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设有十四个,均环型阵列在所述顶盘表面,所述顶盘内部平面上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部嵌入有蜂窝管,所述蜂窝管管头上设置有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蜂窝管设有二十个均依次嵌入在所述内筒,而每个所述蜂窝管对应一个所述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脱附圆筒内部顶端设有脱附网,所述脱附网的上方安装着过滤网,而底部则固定有活性炭吸附网,所述活性炭吸附网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网,所述脱附网、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活性炭吸附网,以及所述活性炭网两侧安装有内壁,且所述内壁位于所述循环脱附圆筒内部的上半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脱附圆筒内部中心段板体安装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安装架的两侧镶嵌有T型卡板,且所述T型卡板嵌入在所述循环脱附圆筒内部侧壁上,所述电机安装架的下方安装着循环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安装架设有两个,两侧的所述T型卡板则有四个之间相互对称,并且在两所述所述电机安装架之间设有隔板,每个所述电机安装架下方安装一个所述循环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嵌套有转动扇叶,所述循环电机的外边上固定有网罩,所述内筒和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下方安装着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循环脱附圆筒内部中心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为了实现活性炭吸附催化过后的循环脱附,使得活性炭在进行催化之后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循环脱附圆筒内部顶端设有脱附网,通过循环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带动转动扇叶进行转动,并将产生的风通过循环风道将活性炭吸附网上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到活性炭网上进行活性炭的二次循环脱附,进而实现活性炭在进行催化之后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活性炭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循环脱附圆筒;2、螺栓孔;3、防护外壳体;4、支承底板;5、顶盘;6、螺纹孔;7、内筒;8、蜂窝管;9、网孔;10、脱附网;11、过滤网;12、活性炭吸附网;13、活性炭网;14、内壁;15、电机安装架;16、T型卡板;17、循环电机;18、转动轴;19、转动扇叶;20、网罩;21、隔板;22、循环风道;23、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包括循环脱附圆筒1,循环脱附圆筒1的外部嵌有螺栓孔2,循环脱附圆筒1外壁上覆盖一层防护外壳体3,且防护外壳体3是通过让螺栓贯穿其表面嵌入在螺栓孔2内部进行固定,循环脱附圆筒1的底部安装有支承底板4,而顶部则固定着顶盘5。顶盘5的外环部嵌有螺纹孔6,且螺纹孔6设有十四个,均环型阵列在顶盘5表面,顶盘5内部平面上设有内筒7,内筒7的内部嵌入有蜂窝管8,蜂窝管8管头上设置有网孔9。蜂窝管8设有二十个均依次嵌入在内筒7,而每个蜂窝管8对应一个网孔9。
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顶端设有脱附网10,脱附网10的上方安装着过滤网11,而底部则固定有活性炭吸附网12,活性炭吸附网12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网13,脱附网10、过滤网11和活性炭吸附网12,以及活性炭网13两侧安装有内壁14,且内壁14位于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的上半段。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中心段板体安装有电机安装架15,电机安装架15的两侧镶嵌有T型卡板16,且T型卡板16嵌入在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侧壁上,电机安装架15的下方安装着循环电机17。
电机安装架15设有两个,两侧的T型卡板16则有四个之间相互对称,并且在两电机安装架15之间设有隔板21,每个电机安装架15下方安装一个循环电机17。循环电机1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着转动轴18,转动轴18的外部嵌套有转动扇叶19,循环电机17的外边上固定有网罩20,内筒7和内壁14之间设置有循环风道22,循环风道22的下方安装着导流板23,且导流板23位于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中心段。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活性炭吸附催化过后的循环脱附,使得活性炭在进行催化之后进行循环利用,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顶端设有脱附网10,通过循环电机17带动转动轴18转动,通过转动轴18的转动带动转动扇叶19进行转动,并将产生的风通过循环风道22将活性炭吸附网12上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到活性炭网13上进行活性炭的二次循环脱附,进而实现活性炭在进行催化之后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活性炭的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包括循环脱附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的外部嵌有螺栓孔(2),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外壁上覆盖一层防护外壳体(3),且所述防护外壳体(3)是通过让螺栓贯穿其表面嵌入在所述螺栓孔(2)内部进行固定,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的底部安装有支承底板(4),而顶部则固定着顶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5)的外环部嵌有螺纹孔(6),且所述螺纹孔(6)设有十四个,均环型阵列在所述顶盘(5)表面,所述顶盘(5)内部平面上设有内筒(7),所述内筒(7)的内部嵌入有蜂窝管(8),所述蜂窝管(8)管头上设置有网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8)设有二十个均依次嵌入在所述内筒(7),而每个所述蜂窝管(8)对应一个所述网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顶端设有脱附网(10),所述脱附网(10)的上方安装着过滤网(11),而底部则固定有活性炭吸附网(12),所述活性炭吸附网(12)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网(13),所述脱附网(10)、所述过滤网(11)和所述活性炭吸附网(12),以及所述活性炭网(13)两侧安装有内壁(14),且所述内壁(14)位于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的上半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中心段板体安装有电机安装架(15),所述电机安装架(15)的两侧镶嵌有T型卡板(16),且所述T型卡板(16)嵌入在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侧壁上,所述电机安装架(15)的下方安装着循环电机(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架(15)设有两个,两侧的所述T型卡板(16)则有四个之间相互对称,并且在两所述电机安装架(15)之间设有隔板(21),每个所述电机安装架(15)下方安装一个所述循环电机(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电机(1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着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的外部嵌套有转动扇叶(19),所述循环电机(17)的外边上固定有网罩(20),所述内筒(7)和所述内壁(14)之间设置有循环风道(22),所述循环风道(22)的下方安装着导流板(23),且所述导流板(23)位于所述循环脱附圆筒(1)内部中心段。
CN202320327110.3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Active CN219355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110.3U CN21935577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110.3U CN21935577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5778U true CN219355778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7110.3U Active CN21935577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5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3636A (zh) 用于从大气中除去co2的旋转多整料床移动系统
CN219355778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二次循环脱附装置
CN115591353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船体空间的船舶尾气净化设备
CN113244740A (zh) 一种沸石转轮装置
CN116726672A (zh) 一种火力发电废气净化装置
CN215962853U (zh) 一种筒式沸石转轮装置
CN212409299U (zh) 一种热风循环式药材干燥装置
CN210057897U (zh) 一种新型分仓热解析式scr脱硝反应器
CN210898102U (zh) 一种可加快箱内空气流通的新型配电箱
CN210356564U (zh) 一种便捷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20999244U (zh) 一种高效水解制氢设备
CN219754847U (zh) 一种双头扇叶组合式轴流风机
CN213668559U (zh) 一种voc光氧净化器装置
CN214147934U (zh) 一种用于voc反应器的内筒结构
CN218936525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复合除湿转轮
CN211977647U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室用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3160837U (zh) 低气流阻力VOCs蜂窝式催化剂
CN213668564U (zh) 一种cs2二次吸附装置
CN217855398U (zh) 一种可控热流干扰的低露点吸附式干燥装置
CN218542469U (zh) 一种具有风力发电机组的排风装置
CN220609757U (zh) 一种筒式带再生冷却功能的旋转吸附装置
CN113403115B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净化设备
CN217990354U (zh) 一种移动式通风柜
CN219964303U (zh) 一种尾气处理设备
CN221033188U (zh) 一种工业风扇内嵌式消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