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4331U -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4331U
CN219354331U CN202320277601.1U CN202320277601U CN219354331U CN 219354331 U CN219354331 U CN 219354331U CN 202320277601 U CN202320277601 U CN 202320277601U CN 219354331 U CN219354331 U CN 219354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aint
upper limb
soft pad
glove
glo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76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奕云
翁润乔
周建仪
陈玉梅
李丹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OSPITAL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OSPITAL OF TCM filed Critical FOSHAN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3202776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4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4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4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具有前方和后方,包括:手套本体;约束机构,其连接于手套本体,约束机构和手套本体之间围设形成约束空间,约束机构用于改变约束空间的大小;软质垫,其嵌设于手套本体内,软质垫靠近于手套本体的前方。实际使用时,将人手伸入手套本体内,然后通过约束机构连接外界的固定物,固定物被限定在约束空间内,进而限定人手的位置,减少人手在治疗时乱动的情形;软质垫嵌设在手套本体内,软质垫本身为软质结构,使患者可以抓握软质垫,提高约束的舒适度,且软质垫被压缩变形时可以供手指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进而降低压疮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手套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背景技术
临床中,危重患者、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全麻手术后患者等,由于疼痛、导管刺激等因素,会导致患者躁动,使用约束用具可限制身体的活动,保障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防止坠床或抓伤。
公告号为CN207949974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约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以及与手套本体连接的腕部固定处;手套本体包括网状手背层和硬底手掌层;网状手背层上开设有一个可拆卸的输液窗口,输液窗口通过两端的魔术贴粘贴在手背层上,网状手背层与腕部固定处连接;网状手背层和硬底手掌层以及腕部固定处通过拉链连接;腕部固定处最内层为约束海绵,外侧通过魔术贴将腕部收紧,腕部固定处上还设有扁系带。
由于手套本体包括硬底手掌层,硬底手掌层的质地比较硬,部分患者手指容易在约束手套内屈曲,从而形成较多的压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肢约束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具有前方和后方,包括:手套本体;约束机构,其连接于所述手套本体,所述约束机构和所述手套本体之间围设形成约束空间,所述约束机构用于改变所述约束空间的大小;软质垫,其嵌设于所述手套本体内,所述软质垫靠近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前方。
实际使用时,将人手伸入手套本体内,然后通过约束机构连接外界的固定物,固定物被限定在约束空间内,进而限定人手的位置,减少人手在治疗时乱动的情形;且由于外界固定物的大小不确定,约束机构能改变约束空间的大小,进而能提高整体的适配性;软质垫嵌设在手套本体内,软质垫本身为软质结构,使患者可以抓握软质垫,提高约束的舒适度,且软质垫被压缩变形时可以供手指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进而降低压疮的产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掌套,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底连接片和面连接片,所述底连接片和所述面连接片之间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软质垫嵌设于所述底连接片内;上肢套,其前端与所述底连接片、所述面连接片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肢套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互连通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约束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约束机构连接于所述掌套上,其中一个所述约束机构和所述掌套形成对应所述约束空间,另一个所述约束机构连接于所述上肢套上,另一个所述约束机构和所述上肢套形成对应所述约束空间。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单独使用掌套和上肢套,或者将掌套和上肢套结合使用,即手套本体能约束手掌、上肢或者整臂,上述灵活性较高;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以保证使用时的便利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连接片和所述面连接片呈可拆卸连接。
底连接片和面连接片呈可拆卸连接,当人的手掌被约束后,在不拆卸约束机构的前提下,可以打开底连接片和面连接片以观察患者手部的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连接片呈网状结构。
面连接片呈网状结构,从外侧透过面连接片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手部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质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连接片内。
软质垫为软质材料,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形变,因此,长期使用的软质垫需要更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质垫和所述底连接片两者的其中一者连接有连接钩、另一者连接有连接扣,所述连接钩和所述连接扣卡接配合。
由于软质垫和底连接片呈可拆卸连接,为了保证软质垫能塞入底连接片内,软质垫和底连接片的内侧会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进而导致软质垫和底连接片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形,因此设置相互卡接配合的连接扣和连接钩,以限定软质垫和底连接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质垫为气囊结构,所述软质垫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独立的多个充气腔,所述软质垫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塞,多个所述密封塞与多个所述充气腔分别一一对应。
通过密封塞往充气腔内充入不同体积的气体,使软质垫表面凸起的形状可调,满足不同手型的人的需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质垫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掌套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软质垫为球状结构,所述软质垫朝靠近于所述面连接片的方向凸出。
人手的整个手掌及手腕能覆盖在软质垫上,提高约束时的舒适度;另外,软质垫呈球状结构,可以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锻炼。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连接片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连接有约束环,所述约束环的轴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
增加约束环,手指能穿过约束环,减少手掌翻转的情形,便于血氧饱和度的检测,能提高生命体征检测的准确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套本体的材料为透气棉材料。
选用透气棉材料舒适透气,能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约束手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约束手套中的上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约束手套中底连接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约束手套中底连接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约束手套中底连接片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手套本体;11、掌套;111、底连接片;1111、拆卸口;1112、约束环;112、面连接片;12、上肢套;121、上肢片;122、第二魔术子贴;123、第二魔术母贴;124、连接绳;2、约束机构;21、连接带;22、约束带;23、约束扣;3、软质垫;31、充气腔;32、密封塞;4、连接钩;5、连接扣;6、弹力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具有前方和后方,具体的,以手部伸入上肢约束手套内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即靠近手掌位置的为前方,远离手掌位置的为后方。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包括约束机构2、手套本体1和软质垫3。
约束机构2与手套本体1连接,手套本体1和约束机构2可围设形成约束空间。
具体的,约束机构2包括连接带21、约束带22、约束扣23、第一魔术子贴和第一魔术母贴,连接带21的一端连接在手套本体1上,约束带22的一端连接在手套本体1上,第一魔术子贴和第一魔术母贴均连接在连接带21上,连接带21的另一端穿设约束扣23,且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贴合位置以限定约束扣23和连接带21的相对位置,约束带22的另一端绕设在约束扣23上,即约束带22、连接带21和约束扣23围设形成约束空间;约束机构2用于改变围设形成的约束空间的大小。
软质垫3和手套本体1连接,软质垫3嵌设在手套本体1内,软质垫3位于手套本体1的前方,具体的,软质垫3可以是填充有海绵的海绵球。
实际使用时,将人手伸入手套本体1内,然后通过约束机构2与外界的固定物连接,固定物被限定在约束空间内,进而限定人手的位置,减少人手在治疗时乱动的情形。
并且由于外界固定物的大小不确定,约束机构2能改变约束空间的大小,进而能提高整体的适配性。
软质垫3嵌设在手套本体1内,软质垫3本身为软质结构,使患者可以抓握软质垫3,提高约束的舒适度,且软质垫3被压缩变形时可以供手指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进而降低压疮的产生。
进一步的,手套本体1包括掌套11和上肢套12,具体的,掌套11对应人手掌的位置,上肢套12对应人上臂和下臂的位置。
掌套11包括面连接片112和底连接片111,底连接片111和面连接片112相互连接,具体的,底连接片111与人手的手心相抵,面连接片112与人手的手背相抵。
面连接片112和底连接片111之间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具体的,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手掌;软质垫3嵌设在底连接片111内。
上肢套12的前端和底连接片111的后端呈可拆卸连接,上肢套12的前端和面连接片112的后端呈可拆卸连接,上肢套12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相互连通,具体的,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上肢,具体的,上肢套12包括上肢片121、第二魔术子贴122、第二魔术母贴123和连接绳124,上肢片121围绕形成管状的第二容纳腔,连接绳124穿设在上肢片121的后端,通过捆绑连接绳124以限定上肢片121后端与上肢之间的位置,第二魔术子贴122连接在上肢片121的一侧,第二魔术母贴123连接在上肢片121的另一侧,第二魔术子贴122和第二魔术母贴123相互贴合,上肢片121的前端和底连接片111、面连接片112呈可拆卸连接,上肢片121的前端和底连接片111、面连接片112通过拉链连接。
约束机构2设置有至少两个,具体的,约束机构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约束机构2与掌套11连接,其中一个约束机构2和掌套11围设形成对应的约束空间;另一个约束机构2与上肢套12连接,另一个约束机构2和上肢套12围设形成对应的约束空间,具体的,其中一个约束机构2对应的连接带21的一端连接在底连接片111和面连接片112之间,其中一个约束机构2对应的约束带22的一端连接在底连接片111和面连接片112之间,另一个约束机构2对应的连接带21的一端、约束带22的一端均连接在上肢片121上。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单独使用掌套11和上肢套12,或者将掌套11和上肢套12结合使用,即手套本体1能约束手掌、上肢或者整臂,上述灵活性较高;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以保证使用时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面连接片112和底连接片111呈可拆卸连接,具体的,面连接片112和底连接片111通过拉链连接。
底连接片111和面连接片112呈可拆卸连接,当人的手掌被约束后,在不拆卸约束机构2的前提下,可以打开底连接片111和面连接片112以观察患者手部的情况。
进一步的,面连接片112呈网状结构。
面连接片112呈网状结构,从外侧透过面连接片112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手部情况。
进一步的,软质垫3和底连接片111呈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底连接片111的外侧壁可开设拆卸口1111,拆卸口1111连接拉链,软质垫3通过拆卸口1111放入底连接片111内,最后通过拉链将拆卸口1111封闭,拆卸口1111背向面连接片112的一侧设置。
软质垫3为软质材料,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形变,因此,长期使用的软质垫3需要更换。
进一步的,软质垫3和底连接片111两者的其中一者连接有连接钩4,软质垫3和底连接片111两者的另一者连接有连接扣5,连接钩4与连接扣5卡接配合,具体的,连接扣5连接在底连接片111的内侧,连接钩4通过弹力条6与软质垫3连接。
由于软质垫3和底连接片111呈可拆卸连接,为了保证软质垫3能塞入底连接片111内,软质垫3和底连接片111的内侧会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进而导致软质垫3和底连接片111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形,因此设置相互卡接配合的连接扣5和连接钩4,以限定软质垫3和底连接片1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软质垫3为气囊结构,软质垫3内设置有多个独立设置的充气腔31,多个充气腔31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软质垫3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塞32,多个密封塞32和多个充气腔31分别一一对应。
通过密封塞32往充气腔31内充入不同体积的气体,使软质垫3表面凸起的形状可调,满足不同手型的人的需求。
进一步的,软质垫3的前端延伸到掌套11的前端,软质垫3的后端延伸到掌套11的后端。
软质垫3为球状设置,软质垫3朝靠近于面连接片112的方向凸出。
人手的整个手掌及手腕能覆盖在软质垫3上,提高约束时的舒适度;另外,软质垫3呈球状结构,可以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锻炼。
进一步的,底连接片111连接有约束环1112,约束环1112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约束环1112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
增加约束环1112,手指能穿过约束环1112,减少手掌翻转的情形,便于血氧饱和度的检测,能提高生命体征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手套本体1的材料为透气棉材料。
选用透气棉材料舒适透气,能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肢约束手套时,当仅需要约束手掌时,通过拉链分离掌套11和上肢套12,根据需要往对应的充气腔31内充入一定的气体,使充气后的软质垫3满足需求,将软质垫3重新放入底连接片111内,然后打开面连接片112与底连接片111之间的拉链,将人手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且使手指伸入约束环1112内,重新闭合拉链使面连接片112与底连接片111连接,最后将约束机构2绑紧在外界的固定物上。
当仅需要约束上肢时,通过拉链分离掌套11和上肢套12,将上肢片121围设在上肢的外侧,贴合第二魔术子贴122和第二魔术母贴123,且将连接绳124绑紧在上臂,最后将约束机构2绑紧在外界的固定物上。
当需要约束上肢和手掌时,通过拉链连接掌套11和上肢套12,根据需要往对应的充气腔31内充入一定的气体,使充气后的软质垫3满足需求,将软质垫3重新放入底连接片111里面,然后打开面连接片112和底连接片111之间的拉链,将人手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且使手指伸入约束环1112内,重新闭合拉链使底连接片111和面连接片112连接,最后将约束机构2绑紧在外界的固定物上;将上肢片121围设在上肢的外侧,贴合第二魔术子贴122和第二魔术母贴123,且将连接绳124绑紧在上臂,最后将约束机构2绑紧在外界的固定物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具有前方和后方,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套本体;
约束机构,其连接于所述手套本体,所述约束机构和所述手套本体之间围设形成约束空间,所述约束机构用于改变所述约束空间的大小;
软质垫,其嵌设于所述手套本体内,所述软质垫靠近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包括:
掌套,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底连接片和面连接片,所述底连接片和所述面连接片之间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软质垫嵌设于所述底连接片内;
上肢套,其前端与所述底连接片、所述面连接片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肢套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互连通的第二容纳腔;
所述约束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约束机构连接于所述掌套上,其中一个所述约束机构和所述掌套形成对应所述约束空间,另一个所述约束机构连接于所述上肢套上,另一个所述约束机构和所述上肢套形成对应所述约束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连接片和所述面连接片呈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连接片呈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连接片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和所述底连接片两者的其中一者连接有连接钩、另一者连接有连接扣,所述连接钩和所述连接扣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为气囊结构,所述软质垫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独立的多个充气腔,所述软质垫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塞,多个所述密封塞与多个所述充气腔分别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掌套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软质垫为球状结构,所述软质垫朝靠近于所述面连接片的方向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连接片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连接有约束环,所述约束环的轴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材料为透气棉材料。
CN202320277601.1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Active CN219354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7601.1U CN21935433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7601.1U CN21935433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4331U true CN219354331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7601.1U Active CN21935433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4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3796B2 (en) Inflatable splint
CN219354331U (zh) 一种上肢约束手套
CN219307095U (zh) 一种防拔管可活动性多功能约束套
CN210494352U (zh) 一种防拔管功能约束手套
CN212308170U (zh) 一种躁动病人约束装置
CN212592638U (zh) 一种防止无意识手部危险动作的约束装置及袖套
CN209563509U (zh) 一种舒适型护腰带
CN217489027U (zh) 一种防拔管约束手套
CN207125838U (zh)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约束装置
CN216060942U (zh) 一种保护性约束手套
CN209951514U (zh) 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CN214073808U (zh) 一种透明医用约束带
CN216091363U (zh) 一种一次性儿童用振动排痰仪马甲
CN216136472U (zh) 约束手套
CN216257730U (zh) 小儿洗胃用约束带
CN211863077U (zh) 一种具有锻炼功能的医用约束手套
CN211432053U (zh) 一种瘫痪病人护理枕头
CN215459156U (zh) 一种患儿胸腹约束带
CN219070879U (zh) 一种防勒伤的约束带
CN217286219U (zh) 一种妇产科用加压腹带装置
CN213491212U (zh) 一种术中输液固定装置
CN217566501U (zh) 球形约束手套
CN220213189U (zh) 一种适用于谵妄病人的约束手套
CN214231963U (zh) 一种手术用充气胸垫
CN210301112U (zh) 一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防护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