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1514U - 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 Google Patents
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51514U CN209951514U CN201920490181.9U CN201920490181U CN209951514U CN 209951514 U CN209951514 U CN 209951514U CN 201920490181 U CN201920490181 U CN 201920490181U CN 209951514 U CN209951514 U CN 2099515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oves
- finger
- cloth
- dactylotheca
- gl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和手腕部,手套本体具有可供患者手部插入的手套容腔,手套本体由上下层布料缝合形成,手套容腔朝向手腕部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手套容腔的另一端经双头拉链封口连接,手套容腔底面设有纵向延伸横向分布的四个指套,指套与手套本体的下层布料固定连接,四个指套分别包覆四个手指各自的中部指关节,手套本体的掌心侧呈拱起状,拱起弧度与手部自然放置时的弯曲弧度适配,手套本体的掌心侧连接有底层布料,底层布料与手套本体掌心侧的拱起空腔构成可供球形药包容置的药包袋,药包袋的袋口设有可拆卸式封口袋盖。本实用新型具有穿戴方便、不易挣脱、舒适度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患者非计划拔管、保护患者自伤或伤人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背景技术
在医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临床上为治疗患者的各种疾病而置入各类导管日益增多,这虽然提供了方便的治疗和抢救途径,促进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提高,但是,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 ubation,UEX)的问题也相继出现,给治疗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导致死亡。同时,临床上危重症患者常常伴有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谵妄、不配合治疗、自伤及伤人等潜在安全隐患,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大多研究认为,约束可以降低UEX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然而,传统型约束带只是固定患者的手腕处,对患者的手臂起到约束作用,但患者的手指仍能自由活动,对于胸腹处的导管离手的位置近,约束下仍会发生UEX。有研究显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约束带有10%左右未能起到防护性约束作用;另有20%以上的患者在长时间(≥12h)使用约束带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破损、肢体末梢循环受阻、肢体神经受压致感觉异常、四肢关节功能障碍。为此,国内学者在约束手套的制作与改良方面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3001199U的医用嵌插式约束手套,其包括手套,手套的一面设有A开口,A开口上设有尼龙搭扣,手套另一面设有口袋,口袋开口处设有尼龙搭扣,口袋内放置有有机玻璃,还有一组尼龙搭扣安装在手套上,系带安装在手套的一端,手套腕部两侧分别开有B开口,系带安装在B开口处,该嵌插式约束手套封闭了患者指端,掌心衬有有机玻璃板,无法完成抓握动作,不易导致拔管。但是,其约束手套虽然封闭了患者指端,但其手指之间并无封闭隔离,而且有机玻璃板因材质关系可能会造成患者自伤,再者,其约束手套使得手指长时间处于伸直状态,不处于功能位,患者容易出现不舒适感、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再如自制球拍式约束手套、透明约束手套等,但这些约束用具也存在各种不足,如掌心翻转仍可抓握,引起患者局部皮肤损伤,影响上肢血液循环,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肌肉失用性萎缩、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戴方便、不易挣脱、舒适度好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手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具有可供患者手部插入的手套容腔,手套本体由上下层布料缝合形成,手套容腔朝向手腕部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手套容腔的另一端经双头拉链封口连接,手套容腔底面设有纵向延伸横向分布的四个指套,指套与手套本体的下层布料固定连接,四个指套分别包覆四个手指各自的中部指关节,手套本体的掌心侧呈拱起状,拱起弧度与手部自然放置时的弯曲弧度适配,手套本体的掌心侧连接有底层布料,底层布料与手套本体掌心侧的拱起空腔构成可供球形药包容置的药包袋,药包袋的袋口设有可拆卸式封口袋盖。
上述结构中,手套本体与手腕部一体连接,手套容腔的开口端与手腕部联通,患者手指通过手腕部伸入手套容腔中,手套容腔中的大拇指腔与四指容腔分隔,主要是针对四指的分指设置,手套容腔的另一端(即指尖端)通过双头拉链锁合,可以选用轻软型号的拉链,便于直接观察患者肢端末梢循环,手背输液观察,也方便手部的护理操作与观察,如测血糖、测血氧饱和度等;手套本体为手掌形状结构设计,采用透气性好、材质软,不易损伤皮肤的布料如透气网眼布制成,可以适当增加1-2层的厚度,手套容腔内为了更好的对手指进行约束,采用四个指套进行分隔,尤其是指套的长度需要覆盖中手指的中部关节处,使得患者手指不能弯曲握持,但是手套本体的掌心部分的内侧设计呈拱起形状,与手部自然放置时的弯曲弧度适配,并通过底层中的球形中草药包起到保持弧形弯曲形状,药包袋断面截面呈橄榄球型,其内可以填充直径10厘米左右的球形防汗湿的中草药包,中草药包可以拆卸替换,封口袋盖可以采用魔术贴或搭扣形式锁合,该约束手套通过指套将将每个手指分开,防止患者抓、捏,手套内掌心翻转等行为,但因掌心处是球形柔软填充物,不影响五指的简单屈伸活动,避免肌肉失用性萎缩,也不会因长期制动而造成手指关节僵硬,同时,手套本体的掌心侧呈拱起设计,使其与手指自然垂放事的弧度适配,与现有技术中的完全伸直状态相比,舒适度得到大大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指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指套之间共用一隔离布带,隔离布带中设有软质支撑板,软质支撑板与隔离布带之间还设有布料填充层。
上述结构中,为了增强指套的防握持作用,指套与指套之间共用的隔离布带中增加软质支撑板,如采用塑胶材质制成的支撑板,用以保证指套的纵向延伸防止大幅度弯曲来防止患者手指的握持、抓、挠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软质支撑板的两侧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凸起,该凸起的凸起端面为圆形结构,该凸起由具有回弹性的材料制成。
上述结构中,在软质支撑板的侧面增加柔性凸起,如采用橡胶或海绵材料等制成,用以减少支撑板对手指造成的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指套包括侧边层、上部包覆层,侧边层呈左右两侧分布,上部包覆层位于左右两个侧边层中间居上位置,上部包覆层与左右两个侧边层一体连接,相邻两个指套之间的右侧侧边层和左侧侧边层相互重合。
上述结构中,指套呈倒U型结构,其开口一端与手套容腔底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指套之间则共用一侧板层,即上述的隔离布带。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层朝向手腕部的一端与上部包覆层齐平,该上部包覆层覆盖于手指中部关节和掌关节之间的位置,侧边层另一端延伸至手套本体的拉链处,所述上部包覆层朝向拉链的一端延伸至手指第一关节与手指第二关节之间,上部包覆层留有可供手指第一关节至指尖区域显露的缺口区。
上述结构中,上部包覆层覆盖了手指中部关节避免手指弯曲握持,侧边层延伸至手套本体的指尖端即拉链处,对手指与手指间进行了隔离,同时,为了便于观察患者肢端情况,上部包覆层则在手指第一关节处或指甲盖位置处进行了显露。
进一步的,所述手套本体的上层布料外侧端面设有可供放置空白卡片的透明口袋,透明口袋的开口端内侧面设有防止透明口袋内的空白卡片脱出的加厚条。
上述结构中,手套本体背面即上层布料外侧端面设有3*5厘米的透明口袋,可以放置空白卡片,可以记录信息便于查看,卡片插入透明口袋中后,其上沿刚好抵接于加厚条边缘处,可以起到防止卡片脱离出去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手腕部设有用于调节手腕口松紧度的调节带,调节带的端部经魔术贴扣合。
上述结构中,手腕部设宽度约5cm左右调节带辅助固定,并通过魔术贴封口固定,根据腕部大小进行调节约束松紧度。
进一步的,所述手腕部的正面或背面设有棉质约束带。
上述结构中,腕部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可以设置约束扣,约束扣中再固定连接一棉质约束带,对于烦躁或伤害倾向的患者,为了避免其伤到自己,可通过将棉质约束带系在床栏上约束,加固约束手套的同时增加患者肘部、腕部的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腕部的皮肤损伤,保证患者和旁人的安全。此外,约束手套的颜色选择淡蓝色,因为蓝色让人感觉沉稳,平静,可以安抚患者烦躁的心情。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具有易拆洗,方便固定在手上,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手套容腔中手指插入指套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掌心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附图1中A-A结构断面视图;
手套本体1、手腕部2、上层布料11、透明口袋3、加厚条31、下层布料12、拉链13、指套4、侧边层41、隔离布带411、支撑板412、上部包覆层42、缺口区43、药包袋5、封口袋盖51、底层布料52、草药包6、调节带21、魔术贴22、约束扣2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是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1和手腕部2,手套本体1与手腕部2一体连接,手套本体1具有可供患者手部插入的手套容腔,手套本体1由上下层布料12缝合形成,手套容腔朝向手腕部2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手套容腔的开口端与手腕部2联通,患者手指通过手腕部2伸入手套容腔中,手套容腔的另一端经双头拉链13封口连接,手套容腔底面设有纵向延伸横向分布的四个指套4,指套4与手套本体1的下层布料12固定连接,四个指套4分别包覆四个手指各自的中部指关节,手套容腔中的大拇指腔与四指容腔分隔,主要是针对四指的分指设置,手套容腔的另一端(即指尖端)通过双头拉链13锁合,可以选用轻软型号的拉链13,便于直接观察患者肢端末梢循环,手背输液观察,也方便手部的护理操作与观察,如测血糖、测血氧饱和度等;手套本体1为手掌形状结构设计,采用透气性好、材质软,不易损伤皮肤的布料如透气网眼布制成,可以适当增加1-2层的厚度,手套容腔内为了更好的对手指进行约束,采用四个指套4进行分隔,尤其是指套4的长度需要覆盖中手指的中部关节处,使得患者手指不能弯曲握持。但是手套本体1的掌心部分的内侧设计呈拱起形状,与手部自然放置时的弯曲弧度适配,并通过底层中的球形中草药包6起到保持弧形弯曲形状,药包袋5断面截面呈橄榄球型,其内可以填充直径10厘米左右的球形防汗湿的中草药包6,中草药包6可以拆卸替换,封口袋盖51可以采用魔术贴22或搭扣形式锁合,该约束手套通过指套4将将每个手指分开,防止患者抓、捏,手套内掌心翻转等行为,但因掌心处是球形柔软填充物,不影响五指的简单屈伸活动,避免肌肉失用性萎缩,也不会因长期制动而造成手指关节僵硬,同时,手套本体1的掌心侧呈拱起设计,使其与手指自然垂放事的弧度适配,与现有技术中的完全伸直状态相比,舒适度得到大大提升。具体地,手套本体1的掌心侧呈拱起状,手套本体1的掌心侧连接有底层布料52,底层布料52与手套本体1掌心侧的拱起空腔构成可供球形药包容置的药包袋5,药包袋5的袋口设有可拆卸式封口袋盖51。
上述结构为了增强指套4的防握持作用,指套4与指套4之间共用的隔离布带411中增加软质支撑板412,如采用塑胶材质制成的支撑板412,用以保证指套4的纵向延伸防止大幅度弯曲来防止患者手指的握持、抓、挠动作,四个指套4中的任意两个相邻指套4之间共用一隔离布带411,隔离布带411中设有软质支撑板412,软质支撑板412与隔离布带411之间还设有布料填充层。软质支撑板412的两侧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凸起,该凸起的凸起端面为圆形结构,该凸起由具有回弹性的材料制成。在软质支撑板412的侧面增加柔性凸起,如采用橡胶或海绵材料等制成,用以减少支撑板412对手指造成的损伤。
进一步的,指套4包括侧边层41、上部包覆层42,侧边层41呈左右两侧分布,上部包覆层42位于左右两个侧边层41中间居上位置,上部包覆层42与左右两个侧边层41一体连接,相邻两个指套4之间的右侧侧边层41和左侧侧边层41相互重合。指套4呈倒U型结构,其开口一端与手套容腔底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指套4之间则共用一侧板层,即上述的隔离布带411和支撑板412,四指最左侧的侧边层41和最右侧的侧边层41可以设计呈隔离布带41和支撑板412配合的结构,也可以如图4中,只在中间三个侧边层41按照隔离布带41结合支撑板412的结构设计。侧边层41朝向手腕部2的一端与上部包覆层42齐平,该上部包覆层42覆盖于手指中部关节和掌关节之间的位置,侧边层41另一端延伸至手套本体1的拉链13处,上部包覆层42朝向拉链13的一端延伸至手指第一关节与手指第二关节之间,上部包覆层42留有可供手指第一关节至指尖区域显露的缺口区43。上部包覆层42覆盖了手指中部关节避免手指弯曲握持,侧边层41延伸至手套本体1的指尖端即拉链13处,对手指与手指间进行了隔离,同时,为了便于观察患者肢端情况,上部包覆层42则在手指第一关节处或指甲盖位置处进行了显露。
手套本体1的上层布料11外侧端面设有可供放置空白卡片的透明口袋3,透明口袋3的开口端内侧面设有防止透明口袋3内的空白卡片脱出的加厚条31。手套本体1背面即上层布料11外侧端面设有3*5厘米的透明口袋3,可以放置空白卡片,可以记录信息便于查看,卡片插入透明口袋3中后,其上沿刚好抵接于加厚条31边缘处,可以起到防止卡片脱离出去的作用。
进一步的,手腕部2设有用于调节手腕口松紧度的调节带21,调节带21的端部经魔术贴22扣合。手腕部2设宽度约5cm左右调节带21辅助固定,并通过魔术贴22封口固定,根据腕部大小进行调节约束松紧度。腕部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可以设置约束扣23,约束扣23中再固定连接一棉质约束带,对于烦躁或伤害倾向的患者,为了避免其伤到自己,可通过将棉质约束带系在床栏上约束,加固约束手套的同时增加患者肘部、腕部的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腕部的皮肤损伤,保证患者和旁人的安全。此外,约束手套的颜色选择淡蓝色,因为蓝色让人感觉沉稳,平静,可以安抚患者烦躁的心情。
使用方式如下:
使用前检查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各部位是否牢固。使用时,打开约束带处魔术贴22,直接将手套入,各手指分开,拉上指侧两端拉链13,按腕部大小贴住魔术贴22,松紧度以能放入1指为宜,将约束带轻轻系在床栏处,留出一定活动空间,使腕部、肘部活动基本不受限。每2h放松手套1次,每次5-10min;观察指端血运或进行指端护理操作时,将需要暴露的指侧拉链13拉开,观察或操作完毕时将拉链13拉合;严格做好床头交接班;及时评估病情,尽早停用保护性约束。另外,还需要注意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不建议使用本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①戴上本品后患者由安静变烦躁;
②戴上本品后患者有使用约束侧敲打自己行为;
③对本品布料、材料等严重过敏;
④约束侧皮肤或肢体损伤、出血较严重者。
Claims (8)
1.一种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手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具有可供患者手部插入的手套容腔,手套本体由上下层布料缝合形成,手套容腔朝向手腕部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手套容腔的另一端经双头拉链封口连接,手套容腔底面设有纵向延伸横向分布的四个指套,指套与手套本体的下层布料固定连接,四个指套分别包覆四个手指各自的中部指关节,手套本体的掌心侧呈拱起状,拱起弧度与手部自然放置时的弯曲弧度适配,手套本体的掌心侧连接有底层布料,底层布料与手套本体掌心侧的拱起空腔构成可供球形药包容置的药包袋,药包袋的袋口设有可拆卸式封口袋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指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指套之间共用一隔离布带,隔离布带中设有软质支撑板,软质支撑板与隔离布带之间还设有布料填充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支撑板的两侧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凸起,该凸起的凸起端面为圆形结构,该凸起由具有回弹性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包括侧边层、上部包覆层,侧边层呈左右两侧分布,上部包覆层位于左右两个侧边层中间居上位置,上部包覆层与左右两个侧边层一体连接,相邻两个指套之间的右侧侧边层和左侧侧边层相互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层朝向手腕部的一端与上部包覆层齐平,该上部包覆层覆盖于手指中部关节和掌关节之间的位置,侧边层另一端延伸至手套本体的拉链处,所述上部包覆层朝向拉链的一端延伸至手指第一关节与手指第二关节之间,上部包覆层留有可供手指第一关节至指尖区域显露的缺口区。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的上层布料外侧端面设有可供放置空白卡片的透明口袋,透明口袋的开口端内侧面设有防止透明口袋内的空白卡片脱出的加厚条。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部设有用于调节手腕口松紧度的调节带,调节带的端部经魔术贴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部的正面或背面设有棉质约束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0181.9U CN209951514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0181.9U CN209951514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51514U true CN209951514U (zh) | 2020-01-17 |
Family
ID=69241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90181.9U Active CN209951514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51514U (zh) |
-
2019
- 2019-04-12 CN CN201920490181.9U patent/CN2099515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61152B2 (en) | Gastrostomy garment | |
US8523796B2 (en) | Inflatable splint | |
WO2009017717A2 (en) | Restraint free garment | |
CN210811879U (zh) | 一种一体式约束带 | |
US20040133963A1 (en) | Protective garment for a patient | |
CN209951514U (zh) | 分指防握持约束手套 | |
CN212308170U (zh) | 一种躁动病人约束装置 | |
CN206214254U (zh) | 一种安全约束脚套 | |
CN209301436U (zh) | 一种反扣式约束手套 | |
CN210076619U (zh) | 一种小儿重症治疗用多用病员服 | |
CN206151655U (zh) | 医用防拔管反穿约束服 | |
CN219184428U (zh) | 一种约束保护服 | |
CN215739778U (zh) | 一种新型不限制病人关节活动的约束袖手套 | |
CN217489027U (zh) | 一种防拔管约束手套 | |
CN221469141U (zh) | 一种精神病人用约束衣 | |
CN205144831U (zh) | 一种新型医用束缚手套 | |
CN218515851U (zh) | 一种无束缚医用多功能防拔管套 | |
CN218979390U (zh) |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 |
CN216628860U (zh) | 保护性约束手套 | |
CN211300592U (zh) | 一种手部束缚装置 | |
CN215385017U (zh) | 一种烦躁病人约束装置 | |
CN210903578U (zh) | 一种约束手套 | |
CN214677753U (zh) | 一种消肿用手套 | |
CN213607296U (zh) | 一种防护约束手套 | |
CN212877754U (zh) | 一种约束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