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9390U -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79390U CN218979390U CN202222353989.7U CN202222353989U CN218979390U CN 218979390 U CN218979390 U CN 218979390U CN 202222353989 U CN202222353989 U CN 202222353989U CN 218979390 U CN218979390 U CN 2189793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ding
- fixedly connected
- fixing
- waistcoat
- pat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涉及护理束缚带技术领域,包括假人,所述假人的外侧设置有衣体组件,所述衣体组件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束手组件,所述衣体组件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衣体组件采用抗菌面料与耐磨面料,可产生抗菌杀菌、防霉防臭、抗拉耐磨、经久耐用等优点,使病人穿着更加舒适卫生,并且质量良好,束手组件的束手机构穿入卡紧机构锁定可将病人手部固定限制,能够防止病人手臂乱动,便于医生进行医治措施,还可进行调节,固定组件的固定卡钩与病床栏杆等固定处锁合,可将病人肢体与病床形成连接固定,对其形成束缚限制,有效防止病人躁动时突然起身和坠床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束缚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背景技术
病人在住院治疗过程中经常处在昏迷或神志不清醒的状态,特别是在没有家属陪护的时候,神志不清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跌落到床下或扯断输液滴管等影响到生命安全和医疗效果的情况,特别是在医院病房满员时,一些用临时的简易病床住在走廊上的病人更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一些不良后果,因此需要用到束缚带,束缚带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保护病人安全。其尤其用于认知存在障碍、意识不清或躁动患者,这些患者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保证治疗护理得以顺利进行。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00780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包括保暖布和位于保暖布外侧中部的输液管,所述保暖布的两侧均缝接有弹性条,所述保暖布的左右两端相互通过扣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保暖布在输液管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输液加热机构;所述输液加热机构包括粘接在输液管左侧、保暖布外侧的粘接母面和缝接在输液管右侧、保暖布外侧的封口布。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不方便将病人与病床联和固定,束缚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包括假人,所述假人的外侧设置有衣体组件,所述衣体组件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束手组件,所述衣体组件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
所述衣体组件包括衣体机构和面料机构,所述衣体机构的内外两表面固定连接有面料机构。
所述束手组件包括束手机构和卡紧机构,所述束手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卡紧机构。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放置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靠内一侧设置有放置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衣体机构包括束缚马甲和拉链,所述假人的外侧设置有束缚马甲,所述束缚马甲的背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面料机构包括抗菌面料和耐磨面料,所述束缚马甲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面料,所述束缚马甲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面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束手机构包括束手带和调节孔,所述束手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的正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束手带的中部开设有七个所述调节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紧座和卡接头,所述卡紧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的背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卡紧座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的卡头端设置在调节孔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带和固定卡钩,所述连接带的靠内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的正面中部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带的靠外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卡钩。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放置机构包括魔术贴条和放置兜,两个所述魔术贴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的正面中部靠上一侧,两个所述放置兜的靠内一端固定安装在束缚马甲的正面中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本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设置了衣体组件,衣体组件的衣体机构可在病人穿着后通过束手组件和固定组件联和对病人进行束缚,面料机构采用抗菌面料与耐磨面料,可产生抗菌杀菌、防霉防臭、高强吸湿、透气排汗,以及抗拉耐磨、经久耐用等优点,使病人穿着更加舒适卫生,并且质量良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本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设置了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方便将病人与病床联和固定的问题,将其固定机构的固定卡钩与病床栏杆等固定处锁合,可将病人肢体与病床形成连接固定,对其形成束缚限制,能有效防止病人躁动时突然起身和坠床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衣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假人;2、衣体组件;21、束缚马甲;22、拉链;23、抗菌面料;24、耐磨面料;3、束手组件;31、束手带;32、调节孔;33、卡紧座;34、卡接头;4、固定组件;41、连接带;42、固定卡钩;43、魔术贴条;44、放置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包括假人1,假人1的外侧设置有衣体组件2,衣体组件2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束手组件3,衣体组件2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4。
需要说明的是,衣体组件2包括衣体机构和面料机构,衣体机构的内外两表面固定连接有面料机构,束手组件3包括束手机构和卡紧机构,束手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卡紧机构,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机构和放置机构,固定机构的靠内一侧设置有放置机构。
假人1可在本束缚带不用时进行放置承托,衣体组件2的设置,其衣体机构可在病人穿着后通过束手组件3和固定组件4联和对病人进行束缚,面料机构采用抗菌面料23与耐磨面料24,可产生抗菌杀菌、防霉防臭、高强吸湿、透气排汗,以及抗拉耐磨、经久耐用等优点,使病人穿着更加舒适卫生,并且质量良好,束手组件3的设置,将其束手机构穿入卡紧机构锁定可将病人手部固定限制,能够防止病人手臂乱动,便于医生进行医治措施,还可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病人手臂宽度,固定组件4的设置,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方便将病人与病床联和固定的问题,操作其固定机构的固定卡钩42与病床栏杆等固定处锁合,可将病人肢体与病床形成连接固定,对其形成束缚限制,能有效防止病人躁动时突然起身和坠床现象发生,束手组件3与固定组件4联和可产生良好的固定束缚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衣体机构包括束缚马甲21和拉链22,假人1的外侧设置有束缚马甲21,束缚马甲21的背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拉链22。
进一步的,面料机构包括抗菌面料23和耐磨面料24,束缚马甲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面料23,束缚马甲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面料24。
束缚马甲21用于使病人穿着后产生束缚效果,并固定束手组件3和固定组件4,拉链22用于便于病人穿脱束缚马甲21,抗菌面料23具有抗菌杀菌、防霉防臭、高强吸湿、透气排汗等优点,耐磨面料24具有抗拉耐磨、经久耐用等优点,面料机构可以使病人穿着更加舒适卫生,并且质量良好。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束手机构包括束手带31和调节孔32,束手带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下部左右两侧,束手带31的中部开设有七个调节孔32。
进一步的,卡紧机构包括卡紧座33和卡接头34,卡紧座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背面下部左右两侧,卡紧座33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卡接头34,卡接头34的卡头端设置在调节孔32的内部。
束手带31可捆绑病人手部,将其一端穿入卡紧座33内,使卡接头34的柱形卡头穿入调节孔32与卡紧座33卡接,即可将病人手部固定,如需调节可松开卡接头34,切换调节孔32重新卡接即可。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带41和固定卡钩42,连接带41的靠内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中部左右两侧,连接带41的靠外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卡钩42。
进一步的,放置机构包括魔术贴条43和放置兜44,两个魔术贴条4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中部靠上一侧,两个放置兜44的靠内一端固定安装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中部。
揭开魔术贴条43,从放置兜44内拉出连接带41,将固定卡钩42扣接在病床栏杆或床腿等固定处,可将病人固定束缚,不用时,可把连接带41与固定卡钩42卷起放入放置兜44内,魔术贴条43的上端与束缚马甲21为一体式设计,其靠内一层有魔术贴,其和束缚马甲21相贴紧,可以将固定机构进行固定限制,防止固定机构从放置兜44内脱出,图1即为固定组件4收好状态。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需要对病人束缚时,使病人穿上衣体组件2,将病人手部穿入束手组件3内,并捆绑锁定,此时病人手部受到固定限制,而后将固定组件4拉出展开,使其固定机构和病床锁合连接,病人即可得到束缚限制,无法突然起身或坠落病床。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包括假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人(1)的外侧设置有衣体组件(2),所述衣体组件(2)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束手组件(3),所述衣体组件(2)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4);
所述衣体组件(2)包括衣体机构和面料机构,所述衣体机构的内外两表面固定连接有面料机构;
所述束手组件(3)包括束手机构和卡紧机构,所述束手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卡紧机构;
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机构和放置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靠内一侧设置有放置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机构包括束缚马甲(21)和拉链(22),所述假人(1)的外侧设置有束缚马甲(21),所述束缚马甲(21)的背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拉链(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机构包括抗菌面料(23)和耐磨面料(24),所述束缚马甲(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面料(23),所述束缚马甲(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面料(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手机构包括束手带(31)和调节孔(32),所述束手带(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束手带(31)的中部开设有七个所述调节孔(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紧座(33)和卡接头(34),所述卡紧座(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背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卡紧座(33)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卡接头(34),所述卡接头(34)的卡头端设置在调节孔(3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带(41)和固定卡钩(42),所述连接带(41)的靠内一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中部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带(41)的靠外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卡钩(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包括魔术贴条(43)和放置兜(44),两个所述魔术贴条(4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中部靠上一侧,两个所述放置兜(44)的靠内一端固定安装在束缚马甲(21)的正面中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53989.7U CN218979390U (zh) | 2022-09-05 | 2022-09-05 |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53989.7U CN218979390U (zh) | 2022-09-05 | 2022-09-05 |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79390U true CN218979390U (zh) | 2023-05-09 |
Family
ID=8621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53989.7U Active CN218979390U (zh) | 2022-09-05 | 2022-09-05 |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79390U (zh) |
-
2022
- 2022-09-05 CN CN202222353989.7U patent/CN2189793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61161Y (zh) | 肩胸约束带 | |
US20130019882A1 (en) | Restraint for a bedfast patient | |
CN210811879U (zh) | 一种一体式约束带 | |
US20040133963A1 (en) | Protective garment for a patient | |
CN218979390U (zh) |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束缚带 | |
CN213250210U (zh) | 一种神经内科用约束带 | |
CN212308170U (zh) | 一种躁动病人约束装置 | |
CN210096039U (zh) | 一种连袖可拆卸式约束手套 | |
CN213310758U (zh) | 一种新型束缚衣装 | |
CN210747414U (zh) | 一体式易换式患服 | |
CN112641554A (zh) | 一种新型束缚衣装 | |
CN216821922U (zh) | 协助偏瘫患者翻身病号服 | |
CN212186827U (zh) | 一种防拔管反穿式手肩一体约束服 | |
CN215080562U (zh) | 一种多功能约束马甲 | |
CN209864227U (zh) | 新型约束带 | |
CN219184428U (zh) | 一种约束保护服 | |
CN219307090U (zh) | 一种多用途约束衣 | |
CN215606707U (zh) | 一种临床患者约束衣 | |
CN217938490U (zh) | 一种全身用安全约束及保暖装置 | |
CN215080547U (zh) | 约束调节保护服 | |
CN219020301U (zh) | 简易过床服 | |
CN210248504U (zh) | 无痛人流手术病员裤 | |
CN219743066U (zh) | 一种新型球状约束手套 | |
CN214258079U (zh) | 一种新型尿袋裤 | |
CN211658464U (zh) | 一种全身约束的连体式束缚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