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9084U -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9084U
CN219349084U CN202320753492.6U CN202320753492U CN219349084U CN 219349084 U CN219349084 U CN 219349084U CN 202320753492 U CN202320753492 U CN 202320753492U CN 219349084 U CN219349084 U CN 219349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battery cell
module
transvers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34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烨
胡华超
韦忠辉
陆理方
李波
姜德志
王勇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34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9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9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9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轨道,电芯通过托盘放置在轨道上;托盘的上方设有一测试机构,测试机构包括连接于横板的多组极柱探针,且每组极柱探针双并联,横板连接于线性模组,通过线性模组能够驱动极柱探针竖直上下运动;还包括位于测试机构下方的绝缘测试组件,绝缘测试组件包括横向模组和连接于横向模组的侧板探针,横向模组能够驱动侧板探针线性运动;托盘的下方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托盘之间存在抵接或分离两种状态;升降组件与托盘抵接时,能够驱动位于托盘上的电芯向上运动,极柱探针和侧板探针对电芯测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频繁使用继电器切换线路繁琐。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OCV是指电池开路电压,也是电池不开放电路时的正负极电压差,为了提高检测效率,企业在对电池模组OCV进行耐压检测时,同时需要对电池模组的OCV进行检测,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耐压装置内部设有ocv检测装置,耐压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因此针对耐压装置内部的OVC检测进行改进。
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在对电池模组进行检测作业时,通常采用的逐个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或者人工对电芯逐个检测,使得检测效率较低。同样的,常规OCV检测考虑到一次测试数量问题,采用单通道多次切换测试,频繁使用继电器切换,线路繁琐,频繁切换易造成干扰,且总体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该设备采用多通道同时检测,并且加入电芯间绝缘测试,保证产品整体的可靠性,同时缩短整体测试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轨道,电芯通过托盘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托盘的上方设有一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连接于横板的多组极柱探针,且每组所述极柱探针双并联,所述横板连接于线性模组,通过所述线性模组能够驱动所述极柱探针竖直上下运动;
还包括位于测试机构下方的绝缘测试组件,所述绝缘测试组件包括横向模组和连接于所述横向模组的侧板探针,所述横向模组能够驱动侧板探针线性运动;
所述托盘的下方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之间存在抵接或分离两种状态;
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抵接时,能够驱动位于托盘上的电芯向上运动,所述极柱探针和侧板探针对电芯测试;
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分离时,位于托盘上的电芯通过轨道输送至下一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设有两个通风管道,两个所述通风管道连接于位于框架的除湿机。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通风管道对称式设置于所述横板。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包括放置电芯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立柱、连接于所述立柱的固定块以及通过连杆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线性模组包括两滑柱、连接于两滑柱的横杆以及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滑柱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承压块,所述承压块的下方设有一驱动件。
进一步的,所驱动件位于两所述滑柱之间,且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承压块,并能够驱动连接板沿着滑柱的高度方向竖直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测试组件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柱,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于横向模组,所述横向模组连接于侧板探针。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测试组件设有2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配合所述托盘使用的顶升平台,所述顶升气缸连接于所述顶升平台,并能够带动托盘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通过线性模组能够将极柱和侧板探针于电芯连接,同步测试电芯的电阻、电压以及绝缘性,采用多通道同时检测,规避线路复杂需切换造成的干扰,缩短了整体测试周期。
2、检测的同时使用除湿风机对整个测试环境除湿,避免对产品测试造成干扰。
3、通过托盘和升降组件相互配合使用,以能够将位于托盘上的电芯定位固定,保证测试的精度。
4、线性模组通过相关部件连接极柱和侧板探针,能够保证测试过程的同步性。
5、多个极柱之间采用双并联的方式连接,防止因接触不良而导致的误判。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机构和绝缘测试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放置于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0、框架;200、轨道;300、测试机构;310、极柱;311、横板;320、滑柱;321、横杆;322、连接板;323、承压块;324、驱动件;400、绝缘测试组件;410、连接块;420、横向模组;430、侧板探针;500、托盘;501、限位块;502、立柱;503、固定块;504、抵接块;505、连杆;506、弹簧;510、电芯;600、通风管道;610、除湿机;710、顶升平台;720、顶升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施例记载的以及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芯510OCV自动测试设备,包括框架100,所述框架100内设有轨道200,电芯510通过托盘500放置在所述轨道200上;所述托盘500的上方设有一测试机构300,所述测试机构300包括连接于横板311的多组极柱310探针,且每组所述极柱310探针双并联,所述横板311连接于线性模组,通过所述线性模组能够驱动所述极柱310探针竖直上下运动;
还包括位于测试机构300下方的绝缘测试组件400,所述绝缘测试组件400包括横向模组420和连接于所述横向模组420的侧板探针430,所述横向模组420能够驱动侧板探针430线性运动;
所述托盘500的下方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500之间存在抵接或分离两种状态;
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500抵接时,能够驱动位于托盘500上的电芯510向上运动,所述极柱310探针和侧板探针430对电芯510测试;
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500分离时,位于托盘500上的电芯510通过轨道200输送至下一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510设有多块,多块电芯510组成一个电芯510模组放置在托盘500上,通过托盘500在轨道200上将电芯510模组运输;
轨道200将托盘500内的电芯510模组运输到设备内的指定位置后,通过升降组件与托盘500抵接,并对托盘500进行定位抬升,避免电芯510模组进行测试时发生位置偏移,导致测试数据异常。
其中升降组件位于轨道200中间,且位于托盘500的下方,工作时,通过升降组件对托盘500抵接,并将托盘500升起一定的高度,当托盘500内的电芯510模组到达指定高度后,位于电芯510模组上方的线性模组通过横板311驱动极柱310竖直上下运动,以对托盘500上的电芯510进行电压电阻测试。
同样的,位于测试机构300下方且连接于线性模组的绝缘测试组件400,同步对电芯510的绝缘电阻与电流的测试,测试所有电芯510正极(负极)与端板之间的绝缘电阻与电流。
如图1和图2所示,绝缘测试组件400包括横向模组420和侧板探针430,横向模组420驱动侧板探针430抵接于端板,配合极柱310同步测试电芯510的情况。
另,极柱310探针设有多组,每组极柱310探针与电芯510一一对应,且每组探针使用双并联,防止因接触不良而导致误判。
再者,轨道200之间还设有定位组件,通过定位组件能够保证托盘500到达指定的位置,从而保证极柱310和侧板探针430能够准确的对电芯510进行测试。
定位组件为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了,在此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所述横板311设有两个通风管道600,两个所述通风管道600连接于位于框架100的除湿机610。
其中,通风管道600通过伸缩风管连接于除湿机610,除湿机610位于框架100的顶端,当线性模组驱动横板311竖直上下移动时,同步带动通风管道600移动,以对测试环境以及电芯510模组除湿,避免环境因数对产品测试造成干扰。
两个所述通风管道600对称式设置于所述横板311,在检测过程中,电芯510模组位于两个通风管道600之间,不会对通风管道600造成干扰。
所述托盘500包括放置电芯510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块501。
对电芯510放置时,电芯510的一端与限位块501抵接,电芯510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抵接,以保证运输或者测试过程中电芯510位于托盘500上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立柱502、连接于所述立柱502的固定块503以及通过连杆505连接于所述固定块503的抵接块504,所述抵接块504与固定块503之间设有弹簧506。
其中,抵接块504的一端与电芯510模组抵接,抵接块504的另一端通过连杆505滑动连接于固定块503,并能够相对于固定块503线性移动。另,弹簧506的一端连接于抵接块504,弹簧506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503,利用弹簧506的弹性使得抵接块504能够紧靠电芯510模组的一端,以将电芯510模组定位于托盘500内,保证电芯510模组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如图2收拾,所述线性模组包括两滑柱320、连接于两滑柱320的横杆321以及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滑柱320的连接板322,所述连接板3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板311,所述连接板322的一端连接于承压块323,所述承压块323的下方设有一驱动件324。
横杆321以将两滑柱320固定,连接板322套设于两滑柱320并能够沿着滑柱320的高度方向竖直上下运动,连接板322和横板311相连接,同时,横板311连接于多个极柱310,进而能够带动多个极柱310上下移动,以对电芯510的表面测试。
连接板322的下方设有承压块323,通过驱动件324与承压块323抵接,以带动连接板322移动。
所驱动件324位于两所述滑柱320之间,且所述驱动件324连接于所述承压块323,并能够驱动连接板322沿着滑柱320的高度方向竖直上下运动。
所述绝缘测试组件400还包括连接块410,所述连接块4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柱320,所述连接块410的另一端连接于横向模组420,所述横向模组420连接于侧板探针430。
连接块4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柱320,连接块410的另一端连接横向模组420,通过横向模组420连接侧板探针430并驱动侧板弹性线性移动,以对电芯510模组一端的端板连接,从而配合极柱310一起测试电芯510的绝缘电阻和电压。
同样的,当横板311竖直上下移动时并不会对连接块410造成干扰。
所述绝缘测试组件400设有2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升气缸720和配合所述托盘500使用的顶升平台710,所述顶升气缸720连接于所述顶升平台710,并能够带动托盘500移动。
其中,顶升气缸720和顶升平台710均位于轨道200的中间,当托盘500载着电芯510到达设备指定位置时,顶升气缸720驱动顶升平台710竖直向下运动,避免顶升平台710和托盘500干涉。
当托盘500到达指定位置后,顶升气缸720驱动顶升平台710竖直向上运动,使得顶升平台710和托盘500抵接并定位,保证在测试过程中托盘500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当测试结束后,通过顶升气缸720驱动顶升平台710竖直向下运动,将托盘500放置在轨道200上,以通过轨道200将托盘500上的电芯510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另,通过设置升降组件,避免横板311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对连接块410造成干扰,同时避免测试过程中将向下的压力传递到轨道200上。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所述框架(100)内设有轨道(200),电芯(510)通过托盘(500)放置在所述轨道(200)上;所述托盘(500)的上方设有一测试机构(300),所述测试机构(300)包括连接于横板(311)的多组极柱(310)探针,且每组所述极柱(310)探针双并联,所述横板(311)连接于线性模组,通过所述线性模组能够驱动所述极柱(310)探针竖直上下运动;
还包括位于测试机构(300)下方的绝缘测试组件(400),所述绝缘测试组件(400)包括横向模组(420)和连接于所述横向模组(420)的侧板探针(430),所述横向模组(420)能够驱动侧板探针(430)线性运动;
所述托盘(500)的下方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500)之间存在抵接或分离两种状态;
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500)抵接时,能够驱动位于托盘(500)上的电芯(510)向上运动,所述极柱(310)探针和侧板探针(430)对电芯(510)测试;
所述升降组件与托盘(500)分离时,位于托盘(500)上的电芯(510)通过轨道(200)输送至下一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11)设有两个通风管道(600),两个所述通风管道(600)连接于位于框架(100)的除湿机(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风管道(600)对称式设置于所述横板(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510)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500)包括放置电芯(510)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块(5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立柱(502)、连接于所述立柱(502)的固定块(503)以及通过连杆(505)连接于所述固定块(503)的抵接块(504),所述抵接块(504)与固定块(503)之间设有弹簧(5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模组包括两滑柱(320)、连接于两滑柱(320)的横杆(321)以及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滑柱(320)的连接板(322),所述连接板(3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板(311),所述连接板(322)的一端连接于承压块(323),所述承压块(323)的下方设有一驱动件(3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驱动件(324)位于两所述滑柱(320)之间,且所述驱动件(324)连接于所述承压块(323),并能够驱动连接板(322)沿着滑柱(320)的高度方向竖直上下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测试组件(400)还包括连接块(410),所述连接块(4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柱(320),所述连接块(410)的另一端连接于横向模组(420),所述横向模组(420)连接于侧板探针(4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测试组件(400)设有2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升气缸(720)和配合所述托盘(500)使用的顶升平台(710),所述顶升气缸(720)连接于所述顶升平台(710),并能够带动托盘(500)移动。
CN202320753492.6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Active CN219349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3492.6U CN21934908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3492.6U CN21934908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9084U true CN21934908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2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3492.6U Active CN21934908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9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59927U (zh) 一种单板测试装置
CN218240294U (zh) 整流桥批量做绝缘耐压测试的装置
CN219349084U (zh) 一种电芯ocv自动测试设备
CN211554170U (zh) 功率分配机器人的检测装置
CN203117290U (zh) 电阻测试治具
CN204631176U (zh) 一种电池短路测试机
CN106646153B (zh) 一种温水坐便器便盖的热性能检测线及其操作方法
CN115864099B (zh) 一种变压器测量自动接线机器人
CN212321803U (zh) 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电池组生产线
CN116125114A (zh) 一种电路板电性测试用针床
CN212622987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温度和电流测试机构
CN205454380U (zh) 用于pcb半成品的测试装置
CN111398680B (zh) 一种精度高的智能受电弓碳滑板加工成型后电阻测试系统
CN213457148U (zh) 一种针床检测机构及电池生产线
CN209044043U (zh)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的短路测试机构
CN204479722U (zh) 电池快速检测装置及电池快速检测系统
CN203216947U (zh) 自动功能的测试夹具
CN219915884U (zh) 一种用于双侧极柱电池ocv测试设备
CN208721755U (zh) 一种电芯测试机构
CN220602780U (zh) 一种隔离开关脱扣力测试装置
CN102590740B (zh) 交流接触器开距和超程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0720677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的电压内阻检测装置
CN219799700U (zh) 一种高兼容性电芯ocv测试机构
CN220323503U (zh) Ocv测试装置
CN212932850U (zh) 能检测多拓扑单元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