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1850U -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1850U
CN219341850U CN202320234050.0U CN202320234050U CN219341850U CN 219341850 U CN219341850 U CN 219341850U CN 202320234050 U CN202320234050 U CN 202320234050U CN 219341850 U CN219341850 U CN 219341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embrane
membrane tank
heigh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40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保
赵新辉
刘白
张红贵
袁长峰
祝书英
耿源
赵志超
荆所会
王恩同
张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uadong Industr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dong Industr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dong Industr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dong Industr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40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1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1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1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膜池、曝气组件、反冲洗组件,膜池内设置有放置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产水膜箱,曝气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分别连通产水膜箱,产水膜箱上设置有产水泵,膜池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回水口包括下位通道、位于下位通道上方且与下位通道连通的上位通道,上位通道的宽度大于下位通道的宽度,上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下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进水口的面积小于回水口的面积,上位通道面积和下位通道面积均小于进水口的面积。本装置出水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污水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对污水处理的质量也要求的越来越高,所以膜处理工艺应用的越来越普遍。在膜处理系统的建造及自动控制方面虽然技术比较成熟,但传统的膜池构造及该构造下的控制方法有以下缺点:
有些膜池系统控制方法是直接根据厂区污水总进水量做某些运算后算出每一个膜池处理系统产水泵的产水量,该方法因为污水中水与杂质的比例不容易精准测算并且污水中水与杂质的比例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再加上总进水口与膜池系统之间还有其他水处理系统,从而导致该种方法只能算出一个粗略的结果,使得在实际生产时要么膜池的水超过回水口回流出去,要么产水时液位不断下降从而触发停机保护,只能等待液位上升后重新开始生产。
有些膜池系统控制方法是保持膜池内液位恒定,但是液位只能是低于回水口,因为回水口与进水口设计的形状尺寸基本相同(或回水口略大与进水口)且为矩形,一旦液位上升到回水口便会有大量的水回流出去,很难提高控制液位。当膜池的液位控制在回水口以下时,在产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膜池内污水杂质的较快浓缩而导致需要更频繁的进行反洗,从而造成过多净水的浪费。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膜池系统出水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水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包括膜池、曝气组件、反冲洗组件,膜池内设置有放置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产水膜箱,曝气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分别连通产水膜箱,产水膜箱上设置有产水泵,膜池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回水口包括下位通道、位于下位通道上方且与下位通道连通的上位通道,上位通道的宽度大于下位通道的宽度,上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下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进水口的面积小于回水口的面积,上位通道面积和下位通道面积均小于进水口的面积。
优选地,曝气组件连接产水膜箱的曝气接口至膜池底部高度和反冲洗组件连接产水膜箱的反洗接口至膜池底部高度均等于进水口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进水口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等于产水膜箱的自身高度,进水口的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高于产水泵自身高度,回水口底部至膜池底部的高度大于产水膜箱顶部至膜池底部的高度。
优选地,进水口呈矩形,下位通道和上位通道均设置为矩形,回水口整体呈“T”型。
优选地,膜池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两个,任意膜池内均设置有产水膜箱和安设于产水膜箱上的产水泵,曝气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均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
优选地,曝气组件设置有一对,反冲洗组件设置有一对,一对曝气组件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一对反冲洗组件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包括膜池、曝气组件、反冲洗组件,膜池内设置有放置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产水膜箱,曝气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分别连通产水膜箱,产水膜箱上设置有产水泵,膜池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回水口包括下位通道、位于下位通道上方且与下位通道连通的上位通道,上位通道的宽度大于下位通道的宽度,上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下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进水口的面积小于回水口的面积,上位通道面积和下位通道面积均小于进水口的面积,下位通道和上位通道任意均处处等宽便于液体流量的控制,而上宽下窄的结构便于当水即将溢出膜池时加快液体的排出以降低液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渗滤液膜系统的整体配合关系图;
图2为回水口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口;2、回水口;3、反冲洗组件;4、曝气组件;5、超声波液位计;6、产水膜箱;7、产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的组成部件与现有系统基本一致,渗滤液膜系统包括膜池、曝气组件4、反冲洗组件3,膜池内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产水膜箱6,曝气组件4和反冲洗组件3分别连通产水膜箱6,产水膜箱6上设置有产水泵7,膜池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和回水口2,回水口2包括下位通道、位于下位通道上方且与下位通道连通的上位通道,上位通道的宽度大于下位通道的宽度,上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下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上位通道主要作为反洗时回水用,下位通道主要作为当产水过程需要时刻保持部分水回流时恒液位控制用。进水口1的尺寸面积小于回水口2的尺寸面积,上位通道的尺寸面积和下位通道的尺寸面积均小于进水口1的面积。
曝气组件4连接产水膜箱6的曝气接口至膜池底部高度和反冲洗组件3连接产水膜箱6的反洗接口至膜池底部高度均等于进水口1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进水口1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等于产水膜箱6的自身高度,进水口1的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高于产水泵7自身高度,回水口2底部至膜池底部的高度大于产水膜箱6顶部至膜池底部的高度。
进水口1呈矩形,下位通道和上位通道均设置为矩形,回水口2整体呈“T”型。
膜池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两个,任意膜池内均设置有产水膜箱6和安设于产水膜箱6上的产水泵7,曝气组件4和反冲洗组件3均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6。
曝气组件4设置有一对,反冲洗组件3设置有一对,一对曝气组件4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6,一对反冲洗组件3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6。
曝气组件4设置为曝气管,反冲洗组件3包括反洗泵、连接反吸泵和产水膜箱6的反洗管。
进一步的,膜池进水口1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定义为H1,产水泵7泵体高度定义为H2,H1=H2+10,产水膜箱6基础高度等于H1(检修修时可以把水抽到检修作业面以下,管道连接件便于更换修复。产水膜箱6基座中央设置产水泵7凹槽,便于产水泵7放置。回水口2的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定义为H3,产水膜箱6本体高度加基座本体的高度之和定义为H4,H3 大于H4。(产水模箱充分在膜池的滤液,处理不了的滤液或者根据进水量自动调节并保证冲洗水的水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通过回水口2连通膜池的次池塘,当产生泵超过最大产水量时,次池塘通过回水口2向膜池回水,以保持膜池的液位恒定,从而自动调节进水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膜池内安设有超声波液位计5,产水泵7设置为变频产水泵7,进水口1与外界进水管道相连通,且进水管道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其通闭的阀门,膜池配套对应一个CPU,CPU分别电连超声波液位器、曝气组件4的曝气管阀门、反冲洗组件3的反冲洗阀门、产水泵7,以控制曝气管阀门进行曝气,控制反冲洗阀门进行水冲洗,控制产水泵7产水排走。
本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当膜池进水的水质较好不需要保持回流状态时,液位保持在整个T型口的下方。当膜池进水的水质较差需要时刻有部分水回流时,液位保持在T型口的竖口高度范围内,当需要回流出去的水较多时,恒液位的设定值设定的高些。因为水位越高压力越大,并并且水位越高通过的T型口竖口的截面积越大,所以在竖口的高度范围内,水位越高回流水量越大,水位越低回流水量越小。而T型口横口的低高度设计,相对于传统的膜池围墙高度,新型的膜池围墙高度几乎不需要改变。
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需要保持膜池的水时刻回流的情况下,回流水的水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膜池恒液位的设定高度来进行控制,而传统的回流口一旦达到其高度就会导致大量的水回流,所以无法比较精细的控制回流水水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包括膜池、曝气组件、反冲洗组件,膜池内设置有放置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产水膜箱,曝气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分别连通产水膜箱,产水膜箱上设置有产水泵,膜池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回水口包括下位通道、位于下位通道上方且与下位通道连通的上位通道,上位通道的宽度大于下位通道的宽度,上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下位通道的任意高度的宽度处处相等,进水口的面积小于回水口的面积,上位通道面积和下位通道面积均小于进水口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组件连接产水膜箱的曝气接口至膜池底部高度和反冲洗组件连接产水膜箱的反洗接口至膜池底部高度均等于进水口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进水口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等于产水膜箱的自身高度,进水口的底部至膜池底部高度高于产水泵自身高度,回水口底部至膜池底部的高度大于产水膜箱顶部至膜池底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呈矩形,下位通道和上位通道均设置为矩形,回水口整体呈“T”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其特征在于,膜池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两个,任意膜池内均设置有产水膜箱和安设于产水膜箱上的产水泵,曝气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均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组件设置有一对,反冲洗组件设置有一对,一对曝气组件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一对反冲洗组件分别连通位于任意膜池内的产水膜箱。
CN202320234050.0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Active CN219341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4050.0U CN219341850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4050.0U CN219341850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1850U true CN219341850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7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4050.0U Active CN219341850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1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9803Y (zh) 装有自动补液装置的电解储液箱
CN114212927B (zh) 一种切片废水资源化处理回用装置及方法
CN219341850U (zh) 一种新型渗滤液膜系统
CN113072180B (zh) 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CN203355377U (zh) 一种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系统
CN215105927U (zh) 可变模式运行的调蓄排水泵站
CN213348086U (zh) 一种含煤废水初期过滤装置
CN208916955U (zh) 浓水回收增速装置的反渗透装置
CN113877876B (zh) 一种用于清洗金刚线药液的清洗水槽
CN219983997U (zh) 一种降低反冲洗废水对回用水池上清液扰动的结构
CN220345174U (zh) 一种保持小型石英砂滤池恒量出水的管道系统
CN220573142U (zh) 膜过滤器自动化清洗装置
CN216539864U (zh) 一种金刚线药液清洗水槽
CN207525300U (zh) 一种废水中金的回收系统
CN217016112U (zh) 压力式超滤中的节能产水池
CN110752172A (zh) 一种晶硅电池制绒槽用辅助设备
CN210206799U (zh) 一种锂电池前驱体材料生产用浓缩系统
CN21189870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用制药机供水系统
CN217868430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水源调配系统
CN216106235U (zh) 一种整体式mbr污水处理设备
CN213715781U (zh) 液体浓度检测配比器
CN215483306U (zh) 自来水管线增压系统
CN220432447U (zh) 可移动式水处理系统
CN214513008U (zh) 一种电镀装置
CN220597141U (zh) 一种高效污水膜处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