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2442U - 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2442U
CN219332442U CN202222420078.1U CN202222420078U CN219332442U CN 219332442 U CN219332442 U CN 219332442U CN 202222420078 U CN202222420078 U CN 202222420078U CN 219332442 U CN219332442 U CN 219332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rotary
heads
massag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00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林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00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2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2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2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的第一按摩组、第二按摩组、动力机构和两个传动机构,主体具有近肤侧;第一按摩组包括两个旋转按摩头,两个旋转按摩头沿近肤侧的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按摩组与第一按摩组沿近肤侧的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按摩组包括两个推拿按摩头,两个推拿按摩头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动力机构与两个旋转按摩头传动连接;每个旋转按摩头均通过一个传动机构与一个推拿按摩头连接,每个旋转按摩头在转动时可带动对应的推拿按摩头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揉捏按摩和推拿按摩,且推拿按摩头有更大的按摩行程和按摩幅度。

Description

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按摩器,例如按摩腰靠,通常通过电机带动按摩头旋转、滚动或振动等的方式进行按摩,实现按压、揉捏、敲击等按摩手法,但是存在按摩手法同质化问题。而且,现有按摩器的按摩区域有限,按摩头的按摩幅度较小,按摩行程小,按摩面积小,存在按摩舒适度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器的按摩手法同质化和按摩舒适度不佳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装置,包括:主体,具有近肤侧;
第一按摩组,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按摩组包括两个旋转按摩头,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沿所述近肤侧的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第二按摩组,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按摩组与所述第一按摩组沿所述近肤侧的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按摩组包括两个推拿按摩头,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传动连接;
两个传动机构,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通过一个所述传动机构与一个所述推拿按摩头连接,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用于在转动时带动对应的所述推拿按摩头往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区别,所述第二按摩组还包括两个导向件,每个所述导向件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导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推拿按摩头滑动设置于一个所述导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导向件相对于所述近肤侧呈直线延伸或呈曲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动设置,以使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可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和/或,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动设置,以使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可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柄连接于所述旋转按摩头,所述旋转按摩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曲柄转动,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曲柄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拿按摩头活动连接;或者,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推拿按摩头与所述传动齿条连接;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连接有传动齿轮,每个所述传动齿轮与一个所述传动齿条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动力机构布置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所述动力机构具有两个驱动锥齿轮,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一个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或者,
所述动力机构布置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所述动力机构具有两个转动蜗杆,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连接有蜗轮,每个所述蜗轮与一个所述转动蜗杆啮合;或者,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轮、两个从动轮以及两个传动带,所述驱动轮布置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每个所述从动轮连接于一个所述旋转按摩头,每个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轮与一个所述从动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主体包括安装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按摩组以及所述第二按摩组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所述旋转按摩头包括基座和多个按摩触头,所述基座具有自转轴线,多个所述按摩触头均连接于所述基座伸出所述近肤侧的一端,并围绕所述自转轴线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按摩触头具有多种尺寸和/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旋转按摩头和两个推拿按摩头,能够同时实现揉捏按摩手法和推拿按摩手法,使得按摩者体验到不同的按摩效果,实现更多的按摩手法和功能,解决按摩手法同质化问题;通过设置传动机构连接旋转按摩头与推拿按摩头,动力机构能够同时驱动旋转按摩头进行旋转揉捏按摩和推拿按摩头进行推拿按摩,可以单一动力机构输出多种按摩手法,减少动力装置数量,降低成本,动力机构结构简单,有利于按摩装置小型化,方便用户使用;而且旋转按摩头与推拿按摩头的运动相互分离,避免干涉,推拿按摩头可以有更大的按摩行程和按摩幅度,按摩更舒适有效;通过设置旋转按摩头与推拿按摩头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实现对用户身体不同部位的按摩,按摩区域更广,进一步增加按摩面积和按摩行程,有效提高用户按摩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按摩装置的第一按摩组与动力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按摩组、第二按摩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按摩组、第二按摩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按摩装置处于倒放状态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2:第一按摩组;21:旋转按摩头;211:基座;212:按摩触头;22:旋转轴;23:从动锥齿轮;24:蜗轮;3:第二按摩组;31:推拿按摩头;32:导向件;4:动力机构;41:驱动锥齿轮;42:电机及减速箱组件;43:输出轴;44:转动蜗杆;5:传动机构;51:曲柄;52:连杆;53: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
参考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按摩装置的第一按摩组与动力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一按摩组、第二按摩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按摩组、第二按摩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按摩组2、第二按摩组3、动力机构4和两个传动机构5。其中,主体1具有近肤侧,第一按摩组2设置于主体1,第一按摩组2包括两个旋转按摩头21,两个旋转按摩头21沿近肤侧的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按摩组3设置于主体1,第二按摩组3与第一按摩组2沿近肤侧的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按摩组3包括两个推拿按摩头31,两个推拿按摩头31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动力机构4设置于主体1内,并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传动连接;每个旋转按摩头21均通过一个传动机构5与一个推拿按摩头31连接,每个旋转按摩头21在转动时可带动对应的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可以相区别,“相区别”是指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同面相交或者异面相交。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近肤侧是指按摩装置使用时主体1靠近或者接触用户身体的一侧。第一按摩组2设置于主体1,旋转按摩头21伸出主体1的近肤侧,以与用户身体相接触;动力机构4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传动连接,以驱动旋转按摩头21旋转运动,进行旋转揉捏按摩;两个旋转按摩头21沿近肤侧的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使得第一按摩组2能够对用户身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个部位进行揉捏按摩。
第二按摩组3设置于主体1,推拿按摩头31伸出主体1的近肤侧,以与用户身体相接触;推拿按摩头31与旋转按摩头21通过传动机构5连接,旋转按摩头21转动时带动对应的推拿按摩头31沿近肤侧的第二方向往复运动,以沿第二方向进行推拿按摩;两个推拿按摩头31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使得第二按摩组3能够对用户身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个部位进行推拿按摩。
第二按摩组3与第一按摩组2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区别,使得按摩装置能够对用户身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个部位进行按摩,旋转按摩头21和推拿按摩头31对应人体的部位不同,实现用户身体不同部位的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旋转按摩头21和两个推拿按摩头31,能够同时实现揉捏按摩手法和推拿按摩手法,使得按摩者体验到不同的按摩效果,实现更多的按摩手法和功能,解决按摩手法同质化问题;通过设置传动机构5连接旋转按摩头21与推拿按摩头31,动力机构4能够同时驱动旋转按摩头21进行旋转揉捏按摩和推拿按摩头31进行推拿按摩,可以单一动力机构4输出多种按摩手法,减少动力装置数量,降低成本,动力机构4结构简单,有利于按摩装置小型化,方便用户使用;而且旋转按摩头21与推拿按摩头31的运动相互分离,避免干涉,推拿按摩头31可以有更大的按摩行程和按摩幅度,按摩更舒适有效;通过设置旋转按摩头21与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实现对用户身体不同部位的按摩,按摩区域更广,进一步增加按摩面积和按摩行程,有效提高用户按摩体验,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器的按摩手法同质化和按摩舒适度不佳的缺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为主体1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主体1的高度方向。按摩装置使用时,主体1的近肤侧朝向用户身体,使第一方向沿用户身体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沿用户身体的高度方向,则推拿按摩头31沿用户身体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实现沿用户身体高度方向进行推拿按摩。
此外,第一方向也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装置可以是按摩腰靠;第一按摩组2的两个旋转按摩头21用于对人体腰部两侧进行旋转揉捏按摩,可以揉捏腰眼/筋膜;第二按摩组3的两个推拿按摩头31用于对人体脊柱两侧进行推拿按摩,可以推拿竖脊肌/肾俞穴。
具体地,沿第一方向,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推拿按摩头31之间的距离不同,使得旋转按摩头21与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呈非对称分布;使用时,通过在第二方向上调换按摩装置的摆放方向,旋转按摩头21和推拿按摩头31均能够调整按摩位置,以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从而进一步扩大按摩区域;同时,由于沿第一方向两个旋转按摩头21的间距与两个推拿按摩头31的间距不同,使得推拿按摩头31与旋转按摩头21在第二方向上呈错位布置,形成避让空间,推拿按摩头31可以有更大的运动行程,从而进一步增加按摩面积和按摩行程,按摩更舒适有效,提升用户按摩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5,图5是图1中按摩装置处于倒放状态的简化结构示意图。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推拿按摩头31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推拿按摩头31之间的距离较小,两个推拿按摩头31可以布局在脊柱两侧,实现对竖脊肌/肾俞穴的推拿按摩。具体地,按摩装置可以有两种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按摩装置处于正放状态,此时沿按摩装置的高度方向旋转按摩头21位于推拿按摩头31下侧,旋转按摩头21可以用于揉捏按摩腰眼/筋膜,推拿按摩头31可以用于推拿按摩肾俞穴/筋膜;如图5所示,按摩装置处于倒放状态,此时沿按摩装置的高度方向旋转按摩头21位于推拿按摩头31上侧,旋转按摩头21可以用于揉捏按摩肾俞穴/背阔肌,推拿按摩头31可以用于推拿按摩竖脊肌/腰阳关。从而通过沿高度方向翻转使用按摩装置,推拿按摩头31和旋转按摩头21可以对应人体的不同部位,实现按摩位置的调整,使用更加灵活。
此外,通过设置两个推拿按摩头31之间的距离较小,两个推拿按摩头31可以对应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的区域,这样推拿按摩头31的部分行程可以利用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的区域,在保证推拿按摩头31的总行程不变的前提下,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主体1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此外,在主体1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推拿按摩头31的部分行程还可以延伸至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的区域,这样可以增加推拿按摩头31的总行程。
在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推拿按摩头31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两个推拿按摩头31之间的距离较大,两个推拿按摩头31可以布局在腰部两侧,实现对背阔肌的推拿按摩。
可选地,适配于旋转按摩头21和推拿按摩头31的非对称分布结构,可以设置主体1呈沿第二方向非对称的形状,可以减小主体1的体积,按摩装置结构更紧凑,有利于按摩装置小型化,方便用户使用。
例如,参考图1和图5,主体1在对应于旋转按摩头21位置的宽度大于在对应于推拿按摩头31位置的宽度,使得主体1的整体形状呈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按摩装置的使用状态,控制器与检测组件、第一按摩组2、第二按摩组3和动力机构4均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按摩装置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按摩组2、第二按摩组3和动力机构4的工作状态。通过设置检测组件和控制器,例如检测组件包括陀螺仪,按摩装置能够自动识别正放状态和倒放状态,控制器根据按摩装置的当前使用状态,对应控制第一按摩组2、第二按摩组3和动力机构4的工作状态,以自动匹配多种按摩手法和力度自适应等,使用户感受到最佳的按摩效果,使用操控简单,方便用户使用,有效提升用户按摩体验。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5,第二按摩组3还包括两个导向件32,每个导向件32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导向件32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推拿按摩头31滑动设置于一个导向件3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件32,推拿按摩头31沿导向件32往复滑动运动,以对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的往复运动进行导向限位,推拿按摩头31运动平稳可靠,提升按摩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32可以是滑轨或滑槽,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滑轨或滑槽的滑块,推拿按摩头31固定连接于滑块,滑块带动推拿按摩头31沿滑轨或滑槽往复滑动。
具体地,导向件32相对于近肤侧呈直线延伸或呈曲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件32相对于主体1的近肤侧呈直线延伸,推拿按摩头31沿导向件32滑动时具有直线的运动轨迹,即推拿按摩头31的推拿轨迹为直线,可以实现平直稳定的推拿效果。
其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导向件32相对于主体1的近肤侧倾斜延伸,可以提供力度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推拿按摩手法。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件32相对于主体1的近肤侧呈曲线延伸,推拿按摩头31沿导向件32滑动时具有曲线的运动轨迹,即推拿按摩头31的推拿轨迹为曲线,可以实现具有丰富变化的推拿按摩手法和推拿效果。
例如,设置导向件32呈朝向主体1内凹的弧形,可以提供力度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推拿按摩手法,模拟人工按摩,提升按摩舒适度。此外,可以设置导向件32呈平面状的曲线,并且曲线沿人体的肌肉和/或经络的方向,可以引导推拿按摩头31沿人体的肌肉和/或经络的方向进行推拿按摩,按摩效果更好。
具体地,两个推拿按摩头31相对于主体1可滑动设置,以使两个推拿按摩头31可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和/或,两个旋转按摩头21相对于主体1可滑动设置,以使两个旋转按摩头21可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推拿按摩头31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以调整两个推拿按摩头31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两个旋转按摩头21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以调整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按摩面积和按摩位置可调,按摩区域更广,可以适应不同用户体型以及不同部位的按摩需求,适用性更强,使用更加方便灵活,有效提升用户按摩体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导向件32设置于主体1,并能够相对于主体1沿第一方向滑动,以带动两个推拿按摩头31相对于主体1沿第一方向滑动相互靠近或远离。
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包括曲柄51和连杆52,曲柄51连接于旋转按摩头21,旋转按摩头21转动时可带动曲柄51转动;连杆52一端与曲柄5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推拿按摩头31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按摩头21转动时带动曲柄51转动,曲柄51转动带动连杆52运动,连杆52带动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往复滑动,从而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实现旋转按摩头21转动时带动对应的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实现循环往复运动,成本更低,而且有利于按摩装置小型化。
可选地,传动机构5还包括偏心轮53,偏心轮53与旋转按摩头21的旋转轴22偏心连接,曲柄51与偏心轮53的外周连接,旋转轴22转动时带动偏心轮53偏心转动,偏心轮53转动时带动曲柄51和连杆52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进而带动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推拿按摩头31可以有更大的按摩行程和按摩幅度,按摩更舒适有效。
在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包括传动齿条,传动齿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传动齿条与推拿按摩头31连接;每个旋转按摩头21均连接有传动齿轮,每个传动齿轮与一个传动齿条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按摩头21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当旋转按摩头21沿两个不同的方向往复转动时,传动齿轮会驱动传动齿条往复运动,传动齿条带动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从而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实现旋转按摩头21转动时带动对应的推拿按摩头31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结构简单可靠。
具体地,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机构4布置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动力机构4具有两个驱动锥齿轮41,每个旋转按摩头21均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3,每个从动锥齿轮23与一个驱动锥齿轮41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动力机构4布置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占用空间,有利于按摩装置小型化;通过设置驱动锥齿轮41和从动锥齿轮23,动力机构4驱动两个驱动锥齿轮41转动,驱动锥齿轮41转动时带动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3转动,从动锥齿轮23转动时带动对应连接的旋转按摩头21转动,从而动力机构4采用锥齿轮传动结构同时驱动两个旋转按摩头21转动,能够改变传动方向,传动结构简单,进一步减少动力机构4的占用空间,而且传动稳定可靠,保证旋转按摩头21转动稳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两个旋转按摩头21对称布置于动力机构4的两端,旋转按摩头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动力机构4可以包括电机及减速箱组件42,电机及减速箱组件42的两端对称设置输出轴43,输出轴43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个输出轴43与一个驱动锥齿轮41同轴固定连接,电机及减速箱组件42驱动输出轴43转动,输出轴43转动时带动驱动锥齿轮41转动。
参考图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机构4布置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动力机构4具有两个转动蜗杆44,每个旋转按摩头21均连接有蜗轮24,每个蜗轮24与一个转动蜗杆44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蜗杆44和蜗轮24,动力机构4驱动两个转动蜗杆44转动,转动蜗杆44转动时驱动啮合的蜗轮24转动,蜗轮24转动时带动对应连接的旋转按摩头21转动,从而动力机构4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同时驱动两个旋转按摩头21转动,能够改变传动方向,传动结构简单,进一步地减少动力机构4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按摩装置小型化,而且传动平稳,传动比大,噪音小,确保旋转按摩头21转动稳定可靠,保证按摩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机及减速箱组件42的两端对称伸出转动蜗杆44,且转动蜗杆44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两端的蜗轮蜗杆传动配合,当单电机转动时同时驱动两个旋转按摩头21转动。
在又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动力机构4包括驱动轮、两个从动轮以及两个传动带,驱动轮布置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每个从动轮连接于一个旋转按摩头21,每个传动带传动连接于驱动轮与一个从动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布置于两个旋转按摩头21之间,结构紧凑,节省占用空间,有利于按摩装置小型化;通过设置驱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驱动轮转动时带动两个传动带运动,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时带动对应连接的旋转按摩头21转动,从而动力机构4采用带传动结构同时驱动两个旋转按摩头21转动,例如传动带可以是同步带,传动更加平稳,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主体1包括安装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图中未示出),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安装部的两侧,第一按摩组2以及第二按摩组3设于安装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按摩装置在使用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安装部,以使安装部贴靠用户身体,进而使旋转按摩头21和推拿按摩头31能够接触用户身体,实现对人体的按摩操作。
具体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可伸缩地设置于安装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伸缩运动,可以调节对安装部的高度,例如,第一支撑部相对于安装部伸长时,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摆放面上时,安装部距离摆放面的高度可以升高,这样可以调整旋转按摩头21和推拿按摩头31在高度的位置,以适配不同身长比例的人群,此外,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高度位置的按摩,丰富产品的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5,旋转按摩头21包括基座211和多个按摩触头212,基座211具有自转轴线,多个按摩触头212均连接于基座211伸出近肤侧的一端,并围绕自转轴线间隔布置,多个按摩触头212具有多种尺寸和/或形状。其中,多个为至少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旋转按摩头21具有多个按摩触头212,且多个按摩触头212的尺寸形状不同,旋转按摩头21绕基座211的自转轴线转动时,可带动多个按摩触头212转动,实现非对称揉捏按摩,按摩更舒适有效,这样不同的按摩触头212对人体具有不同的按摩强度或体感。
可选地,按摩装置还包括红光加热组件,例如红外热炙,可以实现红外加热功能,按摩更舒适有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具有近肤侧;
第一按摩组,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按摩组包括两个旋转按摩头,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沿所述近肤侧的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第二按摩组,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按摩组与所述第一按摩组沿所述近肤侧的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按摩组包括两个推拿按摩头,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传动连接;
两个传动机构,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通过一个所述传动机构与一个所述推拿按摩头连接,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用于在转动时带动对应的所述推拿按摩头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之间的距离;或者,
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区别,所述第二按摩组还包括两个导向件,每个所述导向件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导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推拿按摩头滑动设置于一个所述导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相对于所述近肤侧呈直线延伸或呈曲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动设置,以使所述两个推拿按摩头可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和/或,
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动设置,以使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可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柄连接于所述旋转按摩头,所述旋转按摩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曲柄转动,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曲柄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拿按摩头活动连接;或者,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推拿按摩头与所述传动齿条连接;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连接有传动齿轮,每个所述传动齿轮与一个所述传动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布置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所述动力机构具有两个驱动锥齿轮,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一个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或者,
所述动力机构布置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所述动力机构具有两个转动蜗杆,每个所述旋转按摩头均连接有蜗轮,每个所述蜗轮与一个所述转动蜗杆啮合;或者,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轮、两个从动轮以及两个传动带,所述驱动轮布置于所述两个旋转按摩头之间,每个所述从动轮连接于一个所述旋转按摩头,每个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轮与一个所述从动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安装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按摩组以及所述第二按摩组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按摩头包括基座和多个按摩触头,所述基座具有自转轴线,多个所述按摩触头均连接于所述基座伸出所述近肤侧的一端,并围绕所述自转轴线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按摩触头具有多种尺寸和/或形状。
CN202222420078.1U 2022-09-13 2022-09-13 按摩装置 Active CN219332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0078.1U CN219332442U (zh) 2022-09-13 2022-09-13 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0078.1U CN219332442U (zh) 2022-09-13 2022-09-13 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2442U true CN219332442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0078.1U Active CN219332442U (zh) 2022-09-13 2022-09-13 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2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31146B1 (ko) 의자형 안마기
CN104352341B (zh) 一种按摩器的按摩机芯
CN108125782B (zh) 一种凸轮式便携腰椎按摩仪及其按摩方法
KR101267052B1 (ko) 의자형 안마기
CN202665925U (zh) 机械式下肢按摩器
CN111870474A (zh) 一种脊柱护理用按摩装置
KR20130078553A (ko) 단일 구동부로 넓은 면적의 안마가 가능한 안마장치
CN208626119U (zh) 凸轮式脊柱按摩床
CN219332442U (zh) 按摩装置
CN213788805U (zh) 一种护理用腰部慢性疼痛康复按摩器
CN107648007A (zh) 凸轮式脊柱按摩床及其按摩方法
KR200371889Y1 (ko) 안마부위의 위치조절이 가능한 안마장치
CN205054793U (zh) 一种薄型按摩机芯
CN109549837A (zh) 手臂按摩器
CN216629122U (zh) 一种具有腰部按摩功能的理疗机器人
CN212235260U (zh) 一种凸轮式便携腰椎按摩仪
CN202446458U (zh) 循环式背部按摩器
CN210494556U (zh) 按摩机构及其按摩控制装置、按摩机
CN114948664A (zh) 一种抖动筋膜按摩手
CN113995612A (zh) 一种中医临床推拿用辅助装置
CN2855403Y (zh) 新型振动式按摩器
CN204274951U (zh) 一种按摩器的按摩机芯
CN109481257A (zh) 三轴移动按摩机构及经筋调理装置
CN1239144C (zh) 床式动静板按摩理疗机
CN101066237A (zh) 温疗保健按摩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