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2165U -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2165U
CN219332165U CN202222812551.0U CN202222812551U CN219332165U CN 219332165 U CN219332165 U CN 219332165U CN 202222812551 U CN202222812551 U CN 202222812551U CN 219332165 U CN219332165 U CN 219332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imiting
belt
shaft roller
coi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25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
朱夷畅
张柳柳
智晓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8125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2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2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2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包括限制锁紧盒,限制锁紧盒内缠绕有限位带,限位带的外端头安装有捆绑带,限制锁紧盒的尾端安装有报警固定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锁紧盒与限位带、捆绑带和报警固定器的配合使用,相比较直接用布带将其手部捆绑于床架上而言,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而在病人应激反应快速移动手部拔管时,安装盘会与惯性圈配合产生迟滞移动,致使挤压杆会与卡块尾端发生挤压,卡块转动时会卡入齿板的内环齿内,与此同时,固定带会受到拉力,固定带会拉动重力传感器,控制蜂鸣器和信号发射器启动进行报警,从而相比较现今的使用捆绑带将其病人的肢体捆绑于床架而言,可及时的进行报警,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插胃管对患者进行注入食物和水以满足无法吞咽的患者治疗的需求,插胃管也就是口饲或鼻饲,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人工把胃管经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是临床医护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非计划性拔管(unp1anned9xtubation,UEX)是指留置的导管在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被拔出或意外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造成患者机体组织损伤,延长住院天数,还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鼻孔插管的方式导入胃部更加方便患者口腔部位的质量,而鼻孔插管为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应性,导致患者易习惯性的用手拨动插管后的导管,同时患者身体的活动同样会影响插管后的导管的稳定性,一旦导管拔出对患者带来严重的人身安全。
而现今处理防拔管方式通常是使用捆绑带将其病人的肢体捆绑于床架上,从而导致了其舒适度较低,并且缺少必备的报警功能,不能及时的在病人拔管时进行报警,使之医护人员对此种现象进行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包括限制锁紧盒,所述限制锁紧盒内缠绕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外端头安装有捆绑带,所述限制锁紧盒的尾端安装有报警固定器。
优选的,所述限制锁紧盒包括壳体和卷簧,所述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齿板和卷簧盒,所述壳体的内部套接有轴辊,所述轴辊的外侧壁位于齿板处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转动安装于壳体的内部,所述轴辊的后端与卷簧盒转动安装,所述卷簧的外端头与卷簧盒的外缘相卡接,所述卷簧的内端头与轴辊相卡接,所述齿板的内环齿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限位板转动安装,所述卡块与轴辊的相对端固定安装有弹片,所述卡块的外侧壁位于弹片的相对端挤压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外侧壁套接有开设于限位板上的弧形槽,所述挤压杆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轴辊转动安装,所述安装盘的外端面嵌入有惯性圈,所述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轴辊与限位带相缠绕。
优选的,所述捆绑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外侧壁缝合有OK布,所述带体的一端与限位带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所述带体的另一端开设有让位口,且带体的外端头缝合有魔术贴勾面贴,所述魔术贴勾面贴与OK布相粘合。
优选的,所述报警固定器包括开设于壳体尾端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蜂鸣器、信号发射器、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外端头贯穿安装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固定带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螺接有限位钉,所述拉杆的外侧壁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壳体固定安装,所述重力传感器与蓄电池、蜂鸣器、信号发射器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护士台接收终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倒角处一体成型有钝化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锁紧盒与限位带、捆绑带和报警固定器的配合使用,将报警固定器上的固定带缠绕于床架上,然后通过限位钉与拉杆配合使之拉杆固定安装于限位环上,此时限制锁紧盒被固定在床架上,然后将其带体缠绕于病人的手腕上,并通过魔术贴勾面贴与OK布相粘合的方式,将带体固定安装于病人的手腕上,在病人有自主意识时,可缓慢移动手部,则限位带可被缓慢拉出,从而不会对其病人手部进行位置限位,从而相比较直接用布带将其手部捆绑于床架上而言,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而在病人应激反应快速移动手部拔管时,轴辊会快速转动,安装盘会与惯性圈配合产生迟滞移动,此时安装盘会使之挤压杆迟滞移动,致使挤压杆会与卡块尾端发生挤压,使之卡块转动,卡块转动时会卡入齿板的内环齿内,此时轴辊不会发生转动,限位带将不会被拉出,与此同时,固定带会受到拉力,固定带会拉动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会接收到拉力,控制蜂鸣器和信号发射器启动进行报警,从而相比较现今的使用捆绑带将其病人的肢体捆绑于床架而言,具有在出现应急拔管时,可及时的进行报警,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捆绑带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限制锁紧盒1、壳体101、卷簧102、齿板103、卷簧盒104、轴辊105、限位板106、卡块107、弹片108、挤压杆109、弧形槽110、安装盘111、惯性圈112、端盖113、限位带2、捆绑带3、带体31、OK布32、让位口33、魔术贴勾面贴34、报警固定器4、安装腔41、蓄电池42、蜂鸣器43、信号发射器44、重力传感器45、固定带46、拉杆47、限位钉48、限位环49、钝化倒角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包括限制锁紧盒1,限制锁紧盒1内缠绕有限位带2,限位带2的外端头安装有捆绑带3,限制锁紧盒1的尾端安装有报警固定器4。
限位带2长度介于20-25厘米之间,放置过程,病人手部可与食管接触。
具体而言,限制锁紧盒1包括壳体101和卷簧102,壳体1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齿板103和卷簧盒104,壳体101的内部套接有轴辊105,轴辊105的外侧壁位于齿板103处安装有限位板106,限位板106转动安装于壳体101的内部,轴辊105的后端与卷簧盒104转动安装,卷簧102的外端头与卷簧盒104的外缘相卡接,卷簧102的内端头与轴辊105相卡接,齿板103的内环齿卡接有卡块107,卡块107与限位板106转动安装,卡块107与轴辊105的相对端固定安装有弹片108,卡块107的外侧壁位于弹片108的相对端挤压有挤压杆109,挤压杆109的外侧壁套接有开设于限位板106上的弧形槽110,挤压杆109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有安装盘111,安装盘111与轴辊105转动安装,安装盘111的外端面嵌入有惯性圈112,壳体101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端盖113,轴辊105与限位带2相缠绕。
具体而言,捆绑带3包括带体31,带体31的外侧壁缝合有OK布32,带体31的一端与限位带2的外端头固定安装,带体31的另一端开设有让位口33,且带体31的外端头缝合有魔术贴勾面贴34,魔术贴勾面贴34与OK布相32粘合。
具体而言,报警固定器4包括开设于壳体101尾端的安装腔41,安装腔41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2、蜂鸣器43、信号发射器44、重力传感器45,重力传感器4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带46,固定带46的外端头贯穿安装腔41延伸至壳体101的外部,固定带41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有拉杆47,拉杆47的两端螺接有限位钉48,拉杆47的外侧壁套接有限位环49,限位环49与壳体101固定安装,重力传感器45与蓄电池42、蜂鸣器43、信号发射器44电连接,信号发射器44与护士台接收终端信号连接。
具体而言,壳体101的外侧壁倒角处一体成型有钝化倒角5。
钝化倒角5,可避免病人与壳体1接触时,对其病人造成损伤的问题。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锁紧盒1与限位带2、捆绑带3和报警固定器4的配合使用,将报警固定器4上的固定带41缠绕于床架上,然后通过限位钉48与拉杆47配合使之拉杆47固定安装于限位环49上,此时限制锁紧盒1被固定在床架上,然后将其带体31缠绕于病人的手腕上,并通过魔术贴勾面贴34与OK布相32粘合的方式,将带体31固定安装于病人的手腕上,在病人有自主意识时,可缓慢移动手部,则限位带2可被缓慢拉出,从而不会对其病人手部进行位置限位,从而相比较直接用布带将其手部捆绑于床架上而言,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而在病人应激反应快速移动手部拔管时,轴辊105会快速转动,安装盘111会与惯性圈112配合产生迟滞移动,此时安装盘111会使之挤压杆109迟滞移动,致使挤压杆109会与卡块107尾端发生挤压,使之卡块107转动,卡块107转动时会卡入齿板103的内环齿内,此时轴辊105不会发生转动,限位带2将不会被拉出,与此同时,固定带41会受到拉力,固定带41会拉动重力传感器45,重力传感器45会接收到拉力,控制蜂鸣器43和信号发射器44启动进行报警,从而相比较现今的使用捆绑带将其病人的肢体捆绑于床架而言,具有在出现应急拔管时,可及时的进行报警,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包括限制锁紧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锁紧盒(1)内缠绕有限位带(2),所述限位带(2)的外端头安装有捆绑带(3),所述限制锁紧盒(1)的尾端安装有报警固定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锁紧盒(1)包括壳体(101)和卷簧(102),所述壳体(1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齿板(103)和卷簧盒(104),所述壳体(101)的内部套接有轴辊105,所述轴辊105的外侧壁位于齿板(103)处安装有限位板(106),所述限位板(106)转动安装于壳体(101)的内部,所述轴辊105的后端与卷簧盒(104)转动安装,所述卷簧(102)的外端头与卷簧盒(104)的外缘相卡接,所述卷簧(102)的内端头与轴辊105相卡接,所述齿板(103)的内环齿卡接有卡块(107),所述卡块(107)与限位板(106)转动安装,所述卡块(107)与轴辊105的相对端固定安装有弹片(108),所述卡块(107)的外侧壁位于弹片(108)的相对端挤压有挤压杆(109),所述挤压杆(109)的外侧壁套接有开设于限位板(106)上的弧形槽(110),所述挤压杆(109)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有安装盘(111),所述安装盘(111)与轴辊105转动安装,所述安装盘(111)的外端面嵌入有惯性圈(112),所述壳体(101)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端盖(113),所述轴辊105与限位带(2)相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带(3)包括带体(31),所述带体(31)的外侧壁缝合有OK布(32),所述带体(31)的一端与限位带(2)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所述带体(31)的另一端开设有让位口(33),且带体(31)的外端头缝合有魔术贴勾面贴(34),所述魔术贴勾面贴(34)与OK布(32)相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固定器(4)包括开设于壳体(101)尾端的安装腔(41),所述安装腔(41)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2)、蜂鸣器(43)、信号发射器(44)、重力传感器(45),所述重力传感器(4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带(46),所述固定带(46)的外端头贯穿安装腔(41)延伸至壳体(101)的外部,所述固定带41的外端头固定安装有拉杆(47),所述拉杆(47)的两端螺接有限位钉(48),所述拉杆(47)的外侧壁套接有限位环(49),所述限位环(49)与壳体(101)固定安装,所述重力传感器(45)与蓄电池(42)、蜂鸣器(43)、信号发射器(44)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44)与护士台接收终端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外侧壁倒角处一体成型有钝化倒角(5)。
CN202222812551.0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Active CN219332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2551.0U CN219332165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2551.0U CN219332165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2165U true CN219332165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2551.0U Active CN219332165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2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9186B2 (en) Compression device and pressure sensor for treatment of abnormal 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functionality
JP2005110816A (ja) オキシメーターのプローブ、プローブカバー及びカバー付きプローブ
CN219332165U (zh) 一种非计划性拔管智能管控固定器
CN203329157U (zh) 一种可分离式气管插管口咽通气道固定器
CN200991490Y (zh) 气管插管固定带
CN210301954U (zh) 重症患者使用的插管固定装置
CN211536144U (zh) 鼻胃管固定带
CN208726306U (zh) 胃管固定装置
CN201441724U (zh) 一种鼻饲管固定带
CN215024515U (zh) 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牙垫
CN111973460A (zh)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鼻饲管快速固定装置
CN215961653U (zh) 一种可视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20877470U (zh)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带
CN217067072U (zh) 一种消化科食道插管固定装置
CN219517199U (zh) 一种具有防误拔报警功能的胃管
CN219049590U (zh) 一种新型胃管
CN213374716U (zh) 一种针对皮肤病症湿敷药物用防水套
CN214129511U (zh)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CN217526009U (zh) 一种口咽通气道
CN220714536U (zh) 一种避免损伤牙龈的气管插管牙垫
CN219110267U (zh) 一种胃管固定器
CN219614649U (zh) 一种具有口腔保护以及插管限定功能的气管插管套件
CN213698363U (zh) 一种儿童患者静脉注射用肘部固定器
CN21724562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鼻饲管
CN214859351U (zh) 一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胃管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