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1830U -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1830U
CN219331830U CN202223370864.1U CN202223370864U CN219331830U CN 219331830 U CN219331830 U CN 219331830U CN 202223370864 U CN202223370864 U CN 202223370864U CN 219331830 U CN219331830 U CN 219331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body
connecting ring
blind hole
but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08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
李育
王垦
温俊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Zhi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Zhi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Zhi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Zhir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08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1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1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1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针体,针体包括针尖端和平头端,针体表面设有显影槽,针体的平头端固定有针座,针座和针体连通,针座开设圆形的盲孔,针体的平头端位于盲孔内;针座的盲孔内插有连接环,连接环套设在针体,且连接环固定有电连接插孔,连接环的内壁固定有抵触针体外壁的金属弹片,电连接插孔和金属弹片电连接,采用插合的方式可以在显影穿刺针中增加电磁刺激功能,使得两者性能可以依据医生需要自由切换。

Description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背景技术
在麻醉穿刺中发展具有电刺激穿刺和超声显影两个发展阶段。
电刺激穿刺它使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到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将引起混合神经的去极化,运动神经更容易去极化,发生支配性肌颤动,从而可以按照肌颤反应进行定位。
超声显影穿刺它使用穿刺针在超声下显影的性能,使得穿刺深度可视化。
电刺激穿刺会伤害一定神经,虽然在医疗效果中依旧是利大于弊,但是超声显影穿刺对患者伤害更加小,因此,超声显影穿刺为现阶段主流穿刺手段。
但是,超声显影穿刺也有他的弊端,针体插入人体越深,人体组织对超声隔挡越明显,显影效果就越差;一般在插入人体2-3cm的深度,超声显影的效果比较良好,如果穿刺针在进一步插入到人体内部,穿刺针很难清晰显示穿刺针和神经的定位关系。
因此,市面缺少一种能够自由切换电刺激穿刺和显影穿刺的穿刺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采用插合的方式可以在显影穿刺针中增加电磁刺激功能,使得两者性能可以依据医生需要自由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包括针体,针体包括针尖端和平头端,针体表面设有显影槽,针体的平头端固定有针座,针座和针体连通,针座开设圆形的盲孔,针体的平头端位于盲孔内;针座的盲孔内插有连接环,连接环套设在针体,且连接环固定有电连接插孔,连接环的内壁固定有抵触针体外壁的金属弹片,电连接插孔和金属弹片电连接。
优选的,平头端低于盲孔的孔端。
优选的,盲孔的内壁设置有内齿轮,连接环的外壁固定有外齿轮,内齿轮和外齿轮彼此插入以实现连接环和针座定位。
优选的,连接环的外壁固定有支杆,电连接插孔位于支杆。
优选的,金属弹片从连接环的下方朝上方弯曲设置。
优选的,显影槽为菱形槽。
优选的,显影槽临近针尖端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设计的优点在于,没有改变传统显影结构,仅仅在针座位置进行设计改良,因此在显影穿刺的操作中不会改变医生的操作习惯。
(2)由于连接环是插入在盲孔中,因为可以进行自由的拔插处理,当不需要电刺激功能时,连接环可以限制,并且,穿刺针的针体是一次性的,而连接环因为不接触患者,是可以在消毒后重复使用的,可以减少医疗的成本。
(3)平头端位于盲孔内,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医生,针体的平头端还是比较锋利的,因此将其隐藏的盲孔内,医生在握持针座进行穿刺动作时不易接触平头端。
(4)内、外齿轮的插合具有定位连接环的作用,避免连接环自由摆动。
(5)支杆的设计可以便于连接环相对盲孔的拔插动作,也领域电刺激仪器和电连接插的插合。
(6)金属弹片弯曲设置是为了在进入盲孔时,金属弹片的弯曲面朝向针体,使得金属弹片和针体外壁的抵触动作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连接环安装在针体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连接环和针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连接环和针体安装后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中连接环和针体剖开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针体;11、针尖端;12、平头端;13、显影槽;
2、针座;21、盲孔;
3、连接环;31、支杆;32、电连接插孔;33、金属弹片;
41、内齿轮;42、外齿轮;
5、电刺激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5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种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参照图1-图2,包括针体1,针体1包括针尖端11和平头端12,针体1为金属材质,针体1的针尖端11用于穿刺动作。
针体1的平头端12固定有针座2,针座2为塑料座,针座2的平头端12位置和针体1连通。
针座2开设圆形的盲孔21,针体1的平头端12位于盲孔21内;针体1和盲孔21之间具有圆环形的间隙。
针座2的盲孔21内插有连接环3,连接环3套设在针体1外部,显然塑料制成的连接环3套设在针体1和盲孔21之间的间隙处。
连接环3可以在针座2上进行自由的拔插动作。
而连接环3的作用是给到针体1脉冲电流,原理是,连接环3和针体1的平头端12连接,连接环3固定有电连接插孔32,电刺激仪器5和电连接插孔32可以插接,电刺激仪器5的脉冲电流通过连接环3的传递给到针体1。
上述结构实现了穿刺针的电刺激定位,而穿刺针的显影定位依靠以下结构:
如图3所示,针体1的外表面设有显影槽13,显影槽13为三菱形槽,显影槽13临近针尖端11设置。在超声设备下,显影槽13的发射作用会在超声设备下显影。
参照图4和图5,对连接环3和针座2的结构进一步描述。
连接环3的内壁固定有抵触针体1外壁的金属弹片33,金属弹片33可以是铜片;电连接插孔32和金属弹片33通过内置的金属线电连接;而金属弹片33从连接环3的下方朝上方弯曲设置,当连接环3朝向针体1的平头端12插入时,金属弹片33的弯曲部可以和针体1的平头端12挤压,使得是金属弹片33发生进一步的弯曲,金属弹片33可以贴合针体1的外壁,同时金属弹片33滑入到盲孔21的动作也更加的顺畅。
盲孔21时一端封堵的孔体,盲孔21的内壁设置有内齿轮41,内齿轮41位于盲孔21的底部,针体1将盲孔21的底部贯穿。
连接环3的外壁固定有外齿轮42,外齿轮42和内齿轮41彼此配合插合。
当连接环3插入到盲孔21内,内齿轮41和外齿轮42彼此插入以实现连接环3和针座2定位,此时连接环3在盲孔21内时无法饶着针体1的轴线转动的。
但在内齿轮41和外齿轮42啮合前,连接环3可以盲孔21内绕着的针体1的轴线转动以调整位置。
连接环3的外壁固定有支杆31,支杆31为塑料杆,电连接插孔32位于支杆31。
连接管可以自由调整和针座2的定位角度,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配合支杆31,因为不同医生的操作习惯不同,有的医生惯用手可能是左侧,这使得支杆31的朝向不同,会影响医生对连接环3的拔出顺畅性能,因此采用可以调整支杆31和针座2的定位角度,也是处于医生便于操作的考虑。
其次,本设计中,针体1的平头端12低于盲孔21的孔端;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医生,针体1的平头端12还是比较锋利的,因此将其隐藏的盲孔21内,医生在握持针座2进行穿刺动作时不易接触平头端12。
工作原理:当穿刺针穿刺位置较浅时,医生采用显影功能完成穿刺,此时,连接环3可以不采用。
而当穿刺针穿刺的较深,当通过显影的初步穿刺完成,进一步插入无法判断是否到达神经位置时,此时可以将连接环3插入针体1的针座2,在将电刺激仪器5和连接环3连接,可以使得穿刺针的针体1具备电刺激的作用。
该设计,显然结构简单,而且连接环3在不需要时可以闲置,并且连接环3可以消毒后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医疗成本。特别是对于初学的麻醉医生,本设计产品的显影和电刺激定位自由切换的方式,可以有利于器更加熟悉和全面的掌握穿刺定位的手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包括针体(1),针体(1)包括针尖端(11)和平头端(12),针体(1)表面设有显影槽(13),针体(1)的平头端(12)固定有针座(2),针座(2)和针体(1)连通,其特征是:针座(2)开设圆形的盲孔(21),针体(1)的平头端(12)位于盲孔(21)内;
针座(2)的盲孔(21)内插有连接环(3),连接环(3)套设在针体(1),且连接环(3)固定有电连接插孔(32),连接环(3)的内壁固定有抵触针体(1)外壁的金属弹片(33),电连接插孔(32)和金属弹片(3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其特征是:平头端(12)低于盲孔(21)的孔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其特征是:盲孔(21)的内壁设置有内齿轮(41),连接环(3)的外壁固定有外齿轮(42),内齿轮(41)和外齿轮(42)彼此插入以实现连接环(3)和针座(2)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其特征是:连接环(3)的外壁固定有支杆(31),电连接插孔(32)位于支杆(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其特征是:金属弹片(33)从连接环(3)的下方朝上方弯曲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其特征是:显影槽(13)为菱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其特征是:显影槽(13)临近针尖端(11)设置。
CN202223370864.1U 2022-12-13 2022-12-13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Active CN219331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0864.1U CN219331830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0864.1U CN219331830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1830U true CN219331830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7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0864.1U Active CN219331830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1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7718B (zh) 鼻刺激装置和方法
US20150119965A1 (en) Lead anchor with pivotable paddl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the lead anchor
CN105007881A (zh) 阴茎缩窄装置
TR201807672T4 (tr) Elektrostimülasyon için tedavi döngüsüne sahip kendi kendine yeterli cihaz.
CN219331830U (zh) 电刺激显影穿刺针组合
US20040254507A1 (en) Hand-held massage device with removable handle
CN214176267U (zh) 连接器
US20100112514A1 (en) Wireless dental handpiece
CN214129941U (zh) 一种鼻炎治疗仪
CN209916671U (zh) 悬挂式磁接头
CN215080660U (zh) 具有加热功能的挂脖式耳机按摩器
CN220558013U (zh) 一种多功能针电极
CN213157599U (zh) 眼部护理设备的疏通按摩头
CN203647336U (zh) 一种顶按式电极夹
CN209864538U (zh) 智能眼保仪
CN202553977U (zh) 便携式电子听诊器
CN220256493U (zh) 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CN215914842U (zh) 一种具有压力感应及显示的气腹针
CN215841087U (zh) 一种头戴式助眠器
CN218900182U (zh) 一种导电式揿针治疗仪
CN215025270U (zh) 一种兼顾检测和电刺激的患者肢体神经治疗仪
CN220158716U (zh) 一种可弯折定型的双头按摩设备
CN214971150U (zh) 一种带金属公扣的针电极
CN213606487U (zh) 一种神经外科检查装置
CN215536560U (zh) 一种改良电针温灸仪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