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1565U -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1565U
CN219331565U CN202320170215.2U CN202320170215U CN219331565U CN 219331565 U CN219331565 U CN 219331565U CN 202320170215 U CN202320170215 U CN 202320170215U CN 219331565 U CN219331565 U CN 219331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load
circuit
load control
ze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02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杰
叶涵玉
陈志彬
沈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itchen 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itchen 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itchen 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itchen 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02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1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1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1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检测交流电压的过零点,进而可以改善负载控制装置的控制性能。包括:过零检测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负载控制开关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于交流电的一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控制端用于电连接负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洗碗机加热管等负载控制场景中。

Description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大多会采用给洗涤水加热,使用高温热水对餐盘进行清洁,通常会使用大功率继电器来控制加热负载,如电阻丝加热器等。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目前加热负载控制电路比较简单,但由于继电器本身的机械构造导致其触点的导通和关断与控制信号之间有一定的延迟,该延迟时间一般从5ms到20ms不等,且又因交流供电情况下,当交流电压处于波峰的时候两触点电压差最大,此时导通或者关闭均存在触点拉弧现象。
因此,继电器的触点在交流电压处于过零时刻闭合,继电器触点间的电压差最小,此时导通或者关闭继电器触点不存在较大的电势差,导通电流也很小,进而可以便于避免触点拉弧。当前洗碗机采用的加热负载控制装置,由于电路拓扑组成所限,无法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交流电压过零点继电器触点闭合技术的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从结构组成上进行改进,通过增加检测部件,便于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进而可以改善负载控制装置的控制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控制装置,包括:过零检测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负载控制开关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于交流电,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控制端用于电连接负载。
优选的,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整流元件、第一光耦隔离开关及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于交流电,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且在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同时电连接有所述第一上拉电阻。
优选的,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反向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入端与交流电之间。
优选的,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驱动三极管及继电器;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驱动三极管的基极,所述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与交流电的相线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电连接所述负载,并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端。
优选的,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反向并联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负载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压反馈电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负载的两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三限流电阻、第二整流元件、第二光耦隔离开关及第二上拉电阻;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端到所述负载的第一端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负载的第二端;所述负载的第二端连接交流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且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所述第二上拉电阻。
优选的,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输出端还反向连接有第二钳位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开关量配置为交流电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导通或关闭。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组件,包括:热负载及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所述热负载电连接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控制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实施例提供一种洗碗机,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内设有清洗水箱及液体加热组件,所述清洗水箱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进液管内的液体加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通过从结构组成上进行改进,设置过零检测电路,并与其它组成电路按照一定的电信号传递关系通过线路连接在一起,便于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在此基础上,由于可以采集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发送至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使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能够实现在过零点时刻,关闭或导通负载控制开关电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开关触点拉弧现象,由此改善负载控制装置的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负载控制装置在一个应用示例中的电路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负载控制装置在一个应用示例中的电路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负载控制装置在一个应用示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热组件在一个应用示例中的电路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更加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的具体实施例中描述了众多技术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其中的某些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另外,为了凸显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主旨,涉及的一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手段、零部件及其应用等未作详细描述,但是,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在洗碗机的加热负载控制装置,依靠继电器实现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案中,由于继电器本身的机械构造导致其触点的导通和关断与控制信号之间有一定的延迟,该延迟时间一般从5ms到20ms不等,且又因交流供电情况下,当交流电压处于波峰时两触点电压差最大,此时导通或者关闭均存在触点拉弧现象,拉弧会对绝缘体产生损坏,如电弧的高温会使绝缘体融化或碎裂,进而导致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容易受到影响。
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工程实践中创造性地发现:当交流电压处于过零时刻时,继电器触点间的电压差最小,此时导通或者关闭因为不存在较大的电势差,所以导通电流也很小,进而可以便于避免触点拉弧存在避免拉弧,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然而,当前洗碗机采用的加热负载控制装置,由于电路拓扑组成所限,无法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进而也就较难实现在过零点时刻导通或关闭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通或关断加热负载时的拉弧现象。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负载控制装置的电路拓扑组成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便于实现继电器在交流电过零点进行导通与关断的负载控制装置,便于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进而可以改善负载控制装置的控制性能。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负载控制装置在一个应用示例中的电路示意框图;请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装置100,包括:过零检测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及负载控制开关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于交流电AC,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控制端用于电连接负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装置,通过从结构组成上进行改进,设置过零检测电路,并与其它组成电路按照一定的电信号传递关系通过线路连接在一起,便于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在此基础上,由于可以采集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发送至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使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在检测到过零点信号时,延迟交流电1/2周期-5ms的时间控制负载开关电路导通,使得继电器线圈得电,5ms后继电器触点刚好在交流电过零点闭合(5ms为继电器线圈得电到触点闭合的延迟时间,与继电器的参数、使用环境、温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开关触点拉弧现象,由此改善负载控制装置的控制性能。
其中,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可以采用GD32F系列单片机,例如,GD32F427VGT6微处理器,当然,也可以采用STM32F427VGT6微处理器,或者根据需要采用市场上成熟的其它微处理器也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为:用于接收过零检测电路发送至P1端的过零检测信号;在过零时刻点控制负载控制开关电路导通或关闭。
微处理器(MCU)控制电路是整个装置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外部信号反馈以及驱动负载开关控制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用于采集市电过零点的信息,并提供给MCU控制电路;负载开关控制电路是整个装置的核心部件,通过导通与关断的切换,控制负载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开关量配置为交流电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导通或关闭。这样,当交流电压处于过零时刻时,继电器触点间的电压差最小,在该时刻导通或者关闭,不存在较大的电势差,导通电流也很小,进而可以避免触点拉弧现象。
请参看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整流元件D1、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及第一上拉电阻R1,所述第一整流元件D1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于交流电,所述第一整流单元D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MCU的第一输入端,且在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所述第一上拉电阻R1。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用于将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输出端的电信号钳位在高电平信号状态,具体为5V。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整流桥输出电压过大,损坏光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反向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出端。这样,通过在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出端设置第一钳位二极管,将第一整流元件输出端的电位拉低,从而可以防止整流桥输出电压过大,以实现保护第一光耦隔离开关(俗称“光耦”)PC1的目的。
请继续参看图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入端与交流电之间,用于防止输入第一整流元件的电流过大,以保护第一整流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元件D1为整流二极管或整流桥。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整流元件D1为整流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单向直流电输出。
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现结合图3对其进行说明如下:所述交流电为220V交流(一般以“AC”标识符)市电,其L(相线)端连接第一限流电阻R2的一端,第一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整流元件整流桥D1的一个输入端;第一限流电阻R2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的市电进行限流以及降压;第一整流元件整流桥D1的作用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实现正向电流时导通和负向电流时关断,从而达到交流到直流的整流效果;第一整流元件整流桥D1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市电的N端及加热管的一端相连,第一整流元件整流桥D1的输出正端连接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入端1脚和第一钳位二极管D2的阴极2脚;第一整流元件整流桥D1的输出负端连接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入端2脚和第一钳位二极管D2的正极1脚。第一钳位二极管D2的作用是防止整流桥输出电压过大,损坏光耦。
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入端P1,且在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所述第一上拉电阻R1。
具体的,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出端3脚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入端P1以及第一上拉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出端4脚连接电源地GND;第一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5V电源。
具体的,过零检测电路11工作时,220Vac交流市电经过第一限流电阻R2的限流以及降压,并经过第一整流元件整流桥D1的全桥整流,加在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入二极管两端,使光耦二极管间歇性导通,当交流市电在过零时刻光耦二极管截至,其他时刻光耦二极管导通;从而在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输出端4脚产生一个幅度为5V的周期性脉冲,该脉冲即为过零检测信号;在过零时刻,该脚电压为高,其他时刻为低;当交流市电未接通时,该脚电压持续为高。
请继续参看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R4、驱动三极管Q1及继电器K1,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4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4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驱动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驱动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为12V;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与交流电的相线端L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输出端用于电连接所述负载,该负载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加热管,并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端N。
请继续参看图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13包括:第二限流电阻R4、驱动三极管Q1、继电器K1及续流二极管D3。其中,所述继电器K1的触点在线圈得电时闭合,在线圈断电时断开。具体的,所述续流二极管D3并联在继电器K1线圈的两端。
可以理解的是,线圈在通过电流时,会在其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当电流消失时,其感应电动势会对电路中的元件产生反向电压。当反向电压高于元件的反向击穿电压时,会使电路中的元件,如三极管等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续流二极管并联在线圈两端,当流过线圈中的电流消失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二极管和线圈构成的回路做功而消耗掉,从而保护了电路中的其它电子元件的安全。
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4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P2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4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驱动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驱动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输出端与交流电的相线端L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输出端用于电连接所述负载,并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端。
所述续流二极管D3反向并联于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端之间,以在继电器触点断开时,保护电路中的其它电子元器件。
具体的,继电器K1的一个输出端与220V交流市电的相线端L端连接,另一个输出端连接热负载及电压检测模块14的整流桥D5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继电器K1的一个控制端接+12V电源,另一个控制端连接驱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及续流二极管D3的正端;续流二极管D3的负端接+12V电源;驱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地GND相连,基极与第二限流电阻R4的一端相连;第二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P2端。
具体的,负载控制开关电路13工作时,当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P2端输出高电平时,驱动三极管Q1导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三极管为NPN型,NPN型三极管在基极为高电平时导通;进而使继电器K1的控制端两端加上12V电压,继电器K1的触点闭合,热负载两端被加上了220Vac交流电压,并开始加热;当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P2端输出低电平时,驱动三极管Q1关闭,继电器K1控制端线圈断电,进而继电器K1的触点断开、热负载停止加热。
如图2所示,所述负载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压反馈电路,用于采集负载端的电压并将信息提供给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以使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用于判断继电器的导通与关闭的状态;另外,电压反馈电路提供的信息,还用于使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修正延迟时间,以在过零点时刻导通或关闭负载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负载的两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检反馈电路和过零检测电路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所不同的是电压检反馈电路和过零检测电路所采集的电压位置不同。
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三限流电阻R6、第二整流元件D5、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第二上拉电阻R5及第二钳位二极管D4。
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热负载的两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P3脚。
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6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端到所述热负载的第一端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6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D5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整流元件D5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热负载的第二端;所述负载的第二端连接交流电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整流元件D5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P3,且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所述第二上拉电阻R5。
所述第二整流元件D5的输出端还反向连接有第二钳位二极管D4。
具体的,第三限流电阻R6一端与220Vac交流市电的零线端N端及热负载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整流元件整流桥D5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第二整流元件整流桥D5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热负载的另一端及继电器K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整流桥D5的输出正端接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1脚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4的阴极2脚;整流桥D5的输出负端接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2脚第二钳位二极管D4的正极1脚;钳位二极管D4的作用是防止整流桥输出电压过大,损坏光耦;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4脚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P3脚以及第二上拉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3脚连接电源地GND;第一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接+5V电源。
具体的,电压反馈电路工作时,当继电器K1的触点闭合即处于导通状态后,热负载两端被加上了220V交流电压,该电压经过第三限流电阻R6的限流以及降压及整流桥D5的全桥整流后,加在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输入二极管两端,使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输入二极管间歇性导通,当热负载两端的电压在过零时刻时光耦二极管截至,其它时刻光耦二极管导通;从而在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3脚产生一个幅度为5V的周期性脉冲,该脉冲即为电压检测信号,在过零时刻时,该脚电压为高,其它时刻为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装置,可应用于洗碗机加热管等其它负载控制场景中,通过增加过零检测电路,并与其它电路按照一定的电信号传递关系通过线路连接在一起,便于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在此基础上,由于可以将采集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的高电平电传输至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使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在检测到过零点信号时,延迟交流电1/2周期-5ms的时间控制负载开关电路导通,使得继电器线圈得电,5ms后继电器触点刚好在交流电过零点闭合(5ms为继电器线圈得电到触点闭合的延迟时间,与继电器的参数、使用环境、温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开关触点拉弧现象,由此改善负载控制装置的控制性能。
实施例二
请参看4所示,基于与实施例一具有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体加热组件300,所述加热组件300包括:热负载200及实施例一任一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100,所述热负载200电连接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控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负载为电阻丝加热负载,例如为电阻丝加热管,当两端加上额定电压时会持续加热。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洗碗机,包括:壳体,在所述机壳内设有清洗水箱及前述的液体加热组件,所述清洗水箱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进液管内的液体加热。
请参看图3所示,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体加热组件300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现对其电路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当市电接通时,市电经过过零检测电路,在过零时刻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光耦二极管截至,在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4脚产生一个幅度为5V的周期性脉冲,该脉冲即为过零检测信号,在过零时刻,该脚电压为高,其他时刻为低;由于第一光耦隔离开关PC1的4脚连接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入端P1,在过零时刻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P1接收到过零检测信号时,即P1端为高电平时,延迟交流电1/2周期-5ms的时间控制负载开关电路13导通,使得继电器K1控制端两端加上12V电压,5ms后继电器K1的长开触点刚好在交流电过零点闭合,负载加热管开始加热;当继电器K1的触点闭合即继电器K1的输出端导通后,负载加热管两端被加上了220Vac交流电压,该电压经过第三限流电阻R6的限流以及降压及整流桥D5的全桥整流后,加在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输入二极管两端,使光耦输入二极管间歇性导通,在过零时刻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光耦二极管截至,其他时刻光耦二极管导通;从而在过零时刻时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3脚产生一个幅度为5V的周期性脉冲,该脉冲即为电压检测信号;而第二光耦隔离开关PC2的3脚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第二输入端P3,此时MCU的第二输入端P3接收到电压检测信号,根据该信号可以判断继电器K1导通及关闭是否在零点。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通过过零检测电路11检测出的过零检测信号,根据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可以在下一个过零点到来前延迟一段时间去控制继电器K1的触点闭合,而由于继电器本身的机械构造导致其触点的闭合与控制信号之间有就一定的延迟,该延迟时间从5ms到20ms不等;我们的市电通常为50Hz,半个周期时间为10ms;我们只需控制这两个延迟时间的和是市电半个周期10ms的整数倍,就可以实现继电器K1的触点在过零时刻闭合;并根据电压反馈电路14反馈过来的电压检测信号使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修正延迟时间。
根据上述公开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装置及液体加热组件,可应用于洗碗机中,通过增加过零检测电路,并与其它电路按照一定的电信号传递关系通过线路连接在一起,便于检测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在此基础上,由于可以将采集到交流电压的过零点发送至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使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在检测到过零点信号时,延迟交流电1/2周期-5ms的时间控制负载开关电路导通,使得继电器线圈得电,5ms后继电器触点刚好在交流电过零点闭合(5ms为继电器线圈得电到触点闭合的延迟时间,与继电器的参数、使用环境、温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开关触点拉弧现象,由此改善负载控制装置的控制性能。进一步地,由于能够避免开关触点拉弧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对开关器件的损坏,所述开关器件例如为继电器,从而能够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商用洗碗机的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零检测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及负载控制开关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于交流电的第一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控制端用于电连接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整流元件、第一光耦隔离开关及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于交流电,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且在所述第一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所述第一上拉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反向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整流元件的输入端与交流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驱动三极管及继电器,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驱动三极管的基极,所述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与交流电的相线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电连接所述负载,并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反向并联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压反馈电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负载的两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三限流电阻、第二整流元件、第二光耦隔离开关及第二上拉电阻;
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端到所述负载的第一端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负载的第二端;所述负载的第二端连接交流电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且所述第二光耦隔离开关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所述第二上拉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元件的输出端还反向连接有第二钳位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开关量配置为交流电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导通或关闭。
11.一种液体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负载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所述热负载电连接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控制端。
12.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内设有清洗水箱及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加热组件,所述清洗水箱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进液管内的液体加热。
CN202320170215.2U 2023-02-09 2023-02-09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Active CN219331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0215.2U CN219331565U (zh) 2023-02-09 2023-02-09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0215.2U CN219331565U (zh) 2023-02-09 2023-02-09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1565U true CN219331565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1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0215.2U Active CN219331565U (zh) 2023-02-09 2023-02-09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1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206048A1 (zh) 单火线电子开关和负载特性检测和控制方法
CN103405161A (zh) 电炊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WO2018090972A1 (zh) 继电器的触点保护电路及包含该触点保护电路的供电控制装置
CN203561857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控制系统
CN203561847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电路控制系统
CN219331565U (zh) 负载控制装置、液体加热组件及洗碗机
CN108667316A (zh) 交流输入型开关电源
CN213185491U (zh) 一种智能开关继电器的过零检测保护电路
CN110416009B (zh) 无电弧长寿命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及控制器
CN210469748U (zh) 一种用于ptc/ntc发热线的温度控制及保护装置
CN201479393U (zh) 用双向可控硅控制mch发热体的电路
CN101188158B (zh) 一种直流电磁制动器的电源模块
CN112531643B (zh) 用户冷地线检测电路及应用其的电器设备
CN210270579U (zh) 一种新型的加热丝保护电路
CN210515053U (zh) 一种冲泡设备及其控制电路
CN203787687U (zh) 切断式节电插座
CN111884191A (zh) 一种停电保护电路及其应用
CN201601084U (zh) 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CN219936044U (zh) 一种继电器通断电检测电路及家电产品
CN215180780U (zh) 交流负载检测电路及家电设备
CN109185539A (zh) 一种带过流保护自动节能电磁阀控制电路
CN218866332U (zh) 一种发热装置的控制电路
CN213960038U (zh) 一种复合开关
CN215300144U (zh) 一种电压缺相检测开关电路
CN215067905U (zh) 一种毛巾架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