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1084U - 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01084U CN201601084U CN2010201159506U CN201020115950U CN201601084U CN 201601084 U CN201601084 U CN 201601084U CN 2010201159506 U CN2010201159506 U CN 2010201159506U CN 201020115950 U CN201020115950 U CN 201020115950U CN 201601084 U CN201601084 U CN 2016010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contactor
- cpu chip
- transistor
- intelligent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含有CPU芯片U1,在CPU芯片U1的输入端接有启动开关S1,关闭开关S2,其中,CPU芯片U1的输出端接有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接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小型继电器线包J2接电源Vc,在CPU芯片U1的输入端还分别接有电流互感器A1、电压互感器A2和温度传感器A3,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的开关,不误动作,使交直流两用接触器有效工作,节电省电。本实用新型小型化,可直接安装在交直流两用接触器上,使用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具有过电流、过电压、缺相过热保护功能,可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及电器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控制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电气控制使用的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接触器种类很多,无论在电子、机械、化工、纺织轻工等各行各业都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各类电器的通断及自动控制。其工作原理是接触器线圈通电后,使其动触头动作,与定触头触点相接,给负载提供能源,从而达到控制目的。其特点是简单、实用。由于线圈所用电能有交直流之分,接触器分为交流、直流两大类。但是传统接触器同时也有以下主要缺陷,其一触点接通时线圈必须始终需要用电,线圈长时间通电会产生很多热量,因此经常烧毁线圈,降低了接触器的可靠性。其二线圈长时间通电会消耗大量电能源。为了克服现有接触器正常工作时线圈要消耗电能、经常烧毁线圈的不足,本申请人曾申请了“交直流两用接触器”专利(专利号:94224082.0),该接触器不但能起到分断、闭合的作用,而且正常工作时线圈不需要维持电流,即线圈不消耗电能。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接触器的定铁芯和动铁芯之间有一个机械自锁结构,线圈得电后,动触头动作,动触点与定出点闭合后,机械结构自锁保持动、定触点动作,同时停止对线圈的供电,接触器完成吸合动作。接触器需要分断时,线圈再次得电,机械自锁机构退出自锁状态,接触器分断,停止对线圈的供电,分段动作完成,“交直流两用接触器”专利设计巧妙,节电节能。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在工作中突然停电,停电后,交直流两用接触器还在工作状态,如果来电再启动,会使交直流两用接触器达到分断状态,这样会产生误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工作时线包断电的交直流两用接触器会出现误工作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实现的:
一种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含有CPU芯片U1,在CPU芯片U1的输入端接有启动开关S1,关闭开关S2,其中,CPU芯片U1的输出端接有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接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小型继电器线包J2接电源Vc。
进一步,在CPU芯片U1的输入端还分别接有电流互感器A1、电压互感器A2和温度传感器A3。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的开关,不误动作,使交直流两用接触器有效工作,节能省电。
2、本实用新型可小型化,可直接安装在交直流两用接触器上,工作使用方便可靠。
3、本实用新型具有过电流、过电压、缺相过热保护功能,可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及电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可以看出,本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含有CPU芯片U1,为一般电脑芯片,在CPU芯片U1的输入端接有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的启动开关S1,关闭开关S2,在U1的输出端接有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接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小型继电器线包J2,小型继电器线包J2另一端接电源Vc,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过电流、过电压、缺相过热保护,进一步,在U1的输入端还接有电流互感器A1、电压互感器A2和温度传感器A3,电流互感器A1、电压互感器A2和温度传感器A3或安装在交直流两用接触器控制的总电源上,或使用在需要安装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的仪器或设备上。
使用时,按下启动开关S1,CPU芯片U1输出一脉冲信号,使晶体管Q1开通,小型继电器线包J2通电工作,接通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线包J1电源,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工作,此时,Q1的状态已经和S1的状态无关(只和软件有关),脉冲宽度达到预定值以后断开启动开关S1时,CPU芯片U1不输出脉冲信号,晶体管Q1断开,小型继电器线包J2断开不工作,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的线包断电,从而达到节电目的,由于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内设机械自锁装置处于自锁状态,交直流两用接触器仍处于工作状态。
若按下关闭开关S2,CPU芯片U1输出一固定脉冲宽度信号,使晶体管Q1工作,小型继电器线包J2通电工作,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线包J1得电,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吸合,交直流两用接触器机械自锁装置脱离自锁状态,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晶体管Q1截止,小型继电器线包J2端电压为零。
若在工作中突然停电,停电后,交直流两用接触器还在工作状态,按下关闭开关S2,CPU芯片U1输出一脉冲信号,使晶体管Q1工作,小型继电器线包J2通电工作,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线包J1得电,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吸合,交直流两用接触器机械自锁装置脱离自锁状态,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如果来电再启动,由于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处于分断状态,这样就不会产生误动作。
若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处于工作状态,总电源或者仪器、设备过电流、过电压、缺相过热,则电流互感器A1、电压互感器A2、温度传感器A3,输出一电信号到CPU芯片U1,CPU芯片U1输出一脉冲信号使晶体管Q1工作,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线包J1得电工作,再使小型继电器线包J2得电,也即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吸合,交直流两用接触器机械自锁装置脱离自锁状态而断开,达到保护电源或仪器、设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电子元器件无特殊要求,市场有售。
Claims (2)
1.一种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含有CPU芯片U1,在CPU芯片U1的输入端接有启动开关S1,关闭开关S2,其特征在于:CPU芯片U1的输出端接有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接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小型继电器线包J2接电源V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CPU芯片U1的输入端还分别接有电流互感器A1、电压互感器A2和温度传感器A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59506U CN201601084U (zh) | 2010-02-22 | 2010-02-22 | 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59506U CN201601084U (zh) | 2010-02-22 | 2010-02-22 | 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01084U true CN201601084U (zh) | 2010-10-06 |
Family
ID=4281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1595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1084U (zh) | 2010-02-22 | 2010-02-22 | 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010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2096A (zh) * | 2011-07-26 | 2012-04-11 | 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交流接触器磁系统 |
CN106206159A (zh) * | 2016-08-26 | 2016-12-07 |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可靠的交流接触器装置 |
-
2010
- 2010-02-22 CN CN2010201159506U patent/CN2016010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2096A (zh) * | 2011-07-26 | 2012-04-11 | 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交流接触器磁系统 |
CN106206159A (zh) * | 2016-08-26 | 2016-12-07 |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可靠的交流接触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61857U (zh) | 一种低功耗待机控制系统 | |
CN102790375B (zh) | 一种直流欠压脱扣器和断路器 | |
CN202794915U (zh) | 一种隔离式待机零功耗电路 | |
CN203561847U (zh) | 一种低功耗待机电路控制系统 | |
CN201601084U (zh) | 智能节能交直流接触器控制器 | |
CN201556975U (zh) | 一种智能安全节能的待机自动断电装置 | |
CN202206319U (zh) | 电源装置 | |
CN202975669U (zh) | 一种低待机功耗控制电路 | |
CN203027136U (zh) | 直流插座 | |
CN104698899A (zh) | 一种洗碗机待机功耗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202076772U (zh) | 一种智能电源转换器 | |
CN202435637U (zh) |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零功耗待机控制电路 | |
CN203617935U (zh) | 小功率电机重载启动的控制装置 | |
CN201374463Y (zh) | 节能插座 | |
CN203673280U (zh) | 一种继电器控制的低功耗控制系统 | |
CN202549726U (zh) | 交流接触器组合指令开关电路 | |
CN202373812U (zh) | 节能降耗电源插座 | |
CN201490913U (zh) | 多功能轻触式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 |
CN205123623U (zh) | 一种电机智能软启动控制系统 | |
CN203689040U (zh) | 新型电路控制开关 | |
CN204696962U (zh) | 一种三相电机启动控制器 | |
CN202917748U (zh) | 一种智能节能的安全插座 | |
CN201766341U (zh) | 一种过压保护空气开关 | |
CN202917397U (zh) | 节能器 | |
CN203398751U (zh) | 一种由电子电路控制的空气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