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1417U -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 Google Patents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1417U
CN219331417U CN202320862346.7U CN202320862346U CN219331417U CN 219331417 U CN219331417 U CN 219331417U CN 202320862346 U CN202320862346 U CN 202320862346U CN 219331417 U CN219331417 U CN 219331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side plates
jacks
plug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23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聿斌
王兰昌
李学帅
李怀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ear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ear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ear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ear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23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1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1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1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 Y02A40/924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A40/928Cooking stoves using biomas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它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其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口,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插口;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其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插口,第三插口与第一插口相配合,其下部还开设有第一横向槽口;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其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四插口,第四插口与第二插口相配合,其上部开设有第二横向槽口;插板;其中,第一横向槽口与第二横向槽口对齐,插板穿过第一横向槽口和第二横向槽口;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插板共同围成敞口的盒体结构。烧烤炉包括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和炭网。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和支撑板锁紧在一起,结构更加简洁。

Description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烤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一些便携式烧烤炉,有的结构较为复杂,对于炭火高温、油渍溅飞的使用环境来说,长期、多次使用存在变形、油灰黏附等,容易导致不能使用的情况。有的开口外敞,不能有效聚热,受热不均匀,且外形偏离传统烧烤炉过大。
为此,如图1所示,申请人已申请的“便携式烧烤炉”专利(申请号:202222343216.0,未公开,并非现有技术)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插式侧板、两个相对设置上插式侧板和插板,所述下插式侧板和上插式侧板插接后围成带四周侧壁的炉腔,所述下插式侧板的下端向内弯折形成第一托边,所述上插式侧板上开有与所述插板相配合的横向槽口,所述插板位于所述炉腔内且插板的两端穿出两个上插式侧板的横向槽口,插板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一托边的上方且与第一托边相配合;所述下插式侧板和上插式侧板其中之一为长侧板,其中之二为短侧板,所述长侧板竖向设置,所述短侧板倾斜设置,即两个短侧板的下端靠近、上端远离,所述长侧板两端具有与短侧板平行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组装和拆卸方便、外观辨识度高且结实耐用,受到了消费者青睐。但当申请人生产大尺寸的该型号炉子时,发现缺少配套的支腿,使得炉身整体过于低矮,放在桌子上比较舒适,若在庭院或野外使用,稍有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两侧的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口,第一侧板两侧的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插口;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插口,所述第三插口与所述第一插口相配合,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开设有第一横向槽口;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四插口,所述第四插口与所述第二插口相配合,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开设有第二横向槽口;插板;其中,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插接后,以及所述支撑板与第一侧板插接后,所述第一横向槽口与第二横向槽口对齐,所述插板穿过第一横向槽口和第二横向槽口;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插板共同围成敞口的盒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向内弯折形成托边,所述插板位于所述托边的上方且与托边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向下延伸形成支撑腿。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之一为长侧板,其中之二为短侧板,所述长侧板竖向设置,所述短侧板倾斜设置,即两个短侧板的下端靠近、上端远离。
可选的,所述长侧板的两端具有与短侧板平行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烧烤炉,包括:上述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和插板共同围成四周带侧壁的炉腔;炭网,所述炭网的设置方法选自以下两种之一:方式一:所述炭网设在所述炉腔内,且炭网与插板之间具有间隙;方式二:所述插板上带有镂空的网孔,所述插板形成该炭网。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至少其中之一向上延伸形成挡边。
可选的,所述挡边内镂空形成手提口。
可选的,当炭网采用方式一设置时,所述插板的两端靠近第二侧板处均设有一定位孔,所述炭网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支撑边,支撑边的下端具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通过第二侧板和支撑板上的插口与第一侧板连接一起,并通过穿过第二侧板和支撑板上对应的横向槽口的插板,实现将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和支撑板锁紧在一起。该结构既可以从长侧板穿插板,也可以从短侧板穿插板。同时,也避免了将第二侧板折弯,结构更加简洁。作为该结构的一个附加效果,支撑板向下延伸还能形成支撑腿,使用更加方便,造型更加美观。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作为特别定义,所谓“烧烤炉”,不限于传统的炭火烧烤,也包括木材、酒精、电烤、太阳能烘烤等形式;所谓“烧烤”,不限于只用于烧烤食材,也包括煮水、取暖等采用放置于一容器(炉身)的热源所具有功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申请人申请的第一代烧烤炉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烧烤炉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仰视图;
图6是图2的侧视图;
图7是第一侧板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第二侧板的主视图;
图10是插板的产视图;
图11是第二侧板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侧视图;
图13是支撑板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侧板1;第一插口11;第二插口12;托边13;
第二侧板2;第三插口21;第一横向槽口22;挡边23;手提口24;
支撑板3;第四插口31;第二横向槽口32;支撑腿33;
插板4;定位孔41;
炭网5;支撑边51;定位片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申请人的第一代烧烤炉的炭网(插板)是从其第一侧板(即长侧板)插入的。申请人发现,这对于大尺寸的炉子来说,由于生产的插板尺寸过大,容易发生弯曲变形,这就使得插板无法插入其横向槽口。因此对于大尺寸烧烤炉,申请人谨慎使用采用该种方式。因此,申请人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更加方便的插接式烧烤炉的安装方式。
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明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适用于所有插接式盒体的固定。因此,虽然背景技术及说明书全文是围绕“烧烤炉”展开的,但申请人并非将该发明构思局限在“烧烤炉”的范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也必然在阅读本说明书后明确地知悉发明人的意志,这种意志即是将“盒体”作广义上的理解,以获得一种大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盒体插接固定结构
一种盒体插接固定结构,指的是采用板材插接方式连接而形成盒体,该盒体具有四周侧壁,下部通常具有一底板,上部还可以具有盖板,但底板和盖板并非本专利解决实现插接式盒体的必要技术特征。比如,假如这个盒体是烧烤炉的炉身,那么底板就是接灰板,盖板就是烤网,但显然,接灰板和烤网并非烧烤炉所必需。
下是本实施例的结构阐述:
下面参照附图2-14烧烤炉的结构来描述本实施例,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所述第一侧板1两侧的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口11,第一侧板1两侧的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插口12;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2,所述第二侧板2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插口21,所述第三插口21与所述第一插口11相配合,所述第二侧板2的下部开设有第一横向槽口22;
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四插口31,所述第四插口31与所述第二插口12相配合,所述支撑板3的上部开设有第二横向槽口32;
插板4;
其中,所述第二侧板2与第一侧板1插接后,以及所述支撑板3与第一侧板1插接后,所述第一横向槽口22与第二横向槽口32对齐,所述插板4穿过第一横向槽口22和第二横向槽口32;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和插板4共同围成敞口的盒体结构。
该结构中,第一插口11和第三插口21插接配合,使得第二侧板2不会相对于第一侧板1前后左右晃动。第二插口12和第四插口31配合,同样使得支撑板3不会相对于第一侧板1前后左右晃动。就当下状态,第二侧板2和支撑板3还是会沿着插口方向滑动。因此,通过插入插板4,将第二侧板2和支撑板3紧固在一起,使得二者都不能再滑动。当两个第一侧板1、两个第二侧板2和两个支撑板3插接后,再将插板4横向穿过位于盒体两端的槽口,整个盒体就组装完成了。此时,理论上插板4还可以水平滑动,但由于插板4在正常状态是水平的,且无论是放置和提起,支撑板3和第二侧板2在重力作用下,会挤压插板4,增强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盒体结构是不会自动打开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所述第一侧板1的下端向内弯折形成托边13,插板4位于托边13的上方且与托边13相贴合。该结构主要目的在于托边13封堵插板4与第一侧板1之间的间隙,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底板。对于烧烤炉来说,其能够用于作为接灰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所述支撑板3向下延伸形成支撑腿33。这就巧妙地解决了盒体(大尺寸烧烤炉)的支撑腿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支撑腿是一个实现发明目的顺带解决的问题,虽然对于烧烤炉而言,将其带有支撑腿33,是一种完美的产品方案,但对于本专利而言,支撑腿问题只是一个附加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2-6所示,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其中之一为长侧板,其中之二为短侧板,所述长侧板竖向设置,所述短侧板倾斜设置,即两个短侧板的下端靠近、上端远离。倾斜设置使得盒体整体具有倾斜的视觉效果,而并非中规中矩的长方体,增加了辨识度。进一步,长侧板的两端具有与短侧板平行的边缘,这进一步增加使倾斜效果,也能够减少材料用量。
对于烧烤炉而方,这种倾斜设置有别于任何一种现有烧烤炉产品,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从技术角度来说,其效果是:长侧板竖向设置,是为了便于聚热,而且也与传统的烧烤炉结构相符。短侧板倾斜设置一方面使其手提口24(手提口24在实施例记载)远离热源,既减少受热温度,又减少油渍沾染,再一方面,使靠近短侧板的部分,因远离热源,可以暂时放置烤得较熟的食物。比如这样的场景,在若干支肉串同时烤时,若烤得不均,如一支或几支肉串烤得过熟,而另外一些过生,则可将过熟的肉串摆放在边缘,过生的肉串摆放在靠里的位置。另一方面,使炉体整体上形成上宽下窄的“元宝形”,外形更加美观,辨识度非常高。
实施例2第三代便携式烧烤炉
如图2-14,它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和炭网5。
其中,两个第一侧板1、两个第二侧板2和插板4共同围成四周带侧壁的炉腔。炭网5的设置方法选自以下两种之一:方式一:所述炭网5设在所述炉腔内,且炭网5与插板4之间具有间隙;方式二:所述插板上带有镂空的网孔,插板即形成该炭网。
附图所示即方式一的设计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至少其中之一向上延伸形成挡边23。图示是其短侧板向上延伸,这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挡边23内镂空形成手提口24。该挡边23不但是开设手提口24的载体,还可以将挡住食物,如肉串不会从侧边掉下来。这一点在使用时具有很好的体验。
作为本实施例的炭网5的一个具体设置示例,所述插板4的两端靠近第二侧板2处均设有一定位孔41,所述炭网5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支撑边51,支撑边51的下端具有定位片52,所述定位片52伸入到所述定位孔41内。这使得插板4在炉体内被定位,即便炉体有较大的倾斜,插板4也不会滑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两侧的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口,第一侧板两侧的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插口;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插口,所述第三插口与所述第一插口相配合,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开设有第一横向槽口;
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四插口,所述第四插口与所述第二插口相配合,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开设有第二横向槽口;
插板;
其中,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插接后,以及所述支撑板与第一侧板插接后,所述第一横向槽口与第二横向槽口对齐,所述插板穿过第一横向槽口和第二横向槽口;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插板共同围成敞口的盒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向内弯折形成托边,所述插板位于所述托边的上方且与托边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向下延伸形成支撑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之一为长侧板,其中之二为短侧板,所述长侧板竖向设置,所述短侧板倾斜设置,即两个短侧板的下端靠近、上端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板的两端具有与短侧板平行的边缘。
6.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盒体插接固定结构,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和插板共同围成四周带侧壁的炉腔;
炭网,所述炭网的设置方法选自以下两种之一:
方式一:所述炭网设在所述炉腔内,且炭网与插板之间具有间隙;
方式二:所述插板上带有镂空的网孔,所述插板形成该炭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至少其中之一向上延伸形成挡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内镂空形成手提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当炭网采用方式一设置时,所述插板的两端靠近第二侧板处均设有一定位孔,所述炭网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支撑边,支撑边的下端具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
CN202320862346.7U 2023-04-12 2023-04-12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Active CN219331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2346.7U CN219331417U (zh) 2023-04-12 2023-04-12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2346.7U CN219331417U (zh) 2023-04-12 2023-04-12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1417U true CN219331417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2346.7U Active CN219331417U (zh) 2023-04-12 2023-04-12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1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96706A (en) Portable smokeless broiler and oven assembly
CN202950548U (zh) 多功能烧烤炉
CN219331417U (zh) 盒体插接固定结构及包含它的烧烤炉
CN204862759U (zh) 一种便携易拆洗的烧烤炉
CN219680401U (zh) 烧烤炉
CN219680400U (zh) 可拆卸支腿的烧烤炉
CN210961594U (zh) 一种具有升降烤架的烤面包炉
CN211049144U (zh) 一种多功能烧烤箱
CN220423787U (zh) 一种可拆卸的烧烤炉
CN205006693U (zh) 电烤箱
CN212912918U (zh) 一种空气炸锅用披萨烤架
CN219680405U (zh) 一种手提式多功能无烟碳烤炉
EP2149323A1 (en) Barbecue
CN207220709U (zh) 家用易清洁烧烤炉
CN221599726U (zh) 一种便携榫卯结构围炉
CN215899459U (zh) 一种可拆卸烧烤架
CN218457951U (zh) 一种多功能烧烤炉
CN220898507U (zh) 一种可拆卸式的烹饪架
CN212815926U (zh) 一种易拆卸式烧烤炉
CN217827588U (zh) 一种烧烤架
CN220494864U (zh) 一种烧烤炉桌灶结构及多功能烹饪组件
CN214906128U (zh) 一种便携卡片组合式多功能炉具
CN208652620U (zh) 一种可拆卸的加热装置
CN217524246U (zh) 一种用于烧烤桌子上的桌板
CN210204486U (zh) 一种具有竹子外壳的多功能烤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