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9061U - 火灾探测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火灾探测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9061U
CN219329061U CN202223557853.4U CN202223557853U CN219329061U CN 219329061 U CN219329061 U CN 219329061U CN 202223557853 U CN202223557853 U CN 202223557853U CN 219329061 U CN219329061 U CN 219329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larm
fire detection
bas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78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idun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ingdun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ingdun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ingdun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78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9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9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9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re Alarm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灾探测报警器,包括壳体、电路板及警报单元,电路板及警报单元均安装于壳体内,其中,电路板与警报单元信号连接;电路板上集成有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各自工作并分别产生反馈信号,且电路板能够根据对应的反馈信号控制警报单元启/闭。通过将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电路板根据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湿度的反馈信号综合判定是否开启警报单元,降低了火灾探测报警器误报的概率;同时,红外传感器的设置使火灾探测报警器兼具防盗和监护功能,实现多功能合一,节约成本,拓展了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火灾探测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智能火灾探测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灾探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对九小场所、沿街商铺的安全防范要求的力度不断提升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发展,火灾探测报警器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火灾探测报警器主要通过探测阴燃初期弥漫在空间里的烟雾粒子达到火灾探测报警目的。然而,目前大部分产品并不具备辨别烟雾粒子的能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因素比如弥漫水雾的环境等也会造成火灾探测报警器报警,给使用者带来困扰,且功能单一,仅作为火灾探测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火灾误报发生概率且兼具防盗监护功能的火灾探测报警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灾探测报警器,包括壳体、电路板及警报单元,所述电路板及所述警报单元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警报单元信号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各自工作并分别产生反馈信号,且所述电路板能够根据对应的所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警报单元启/闭。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电路板根据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湿度的反馈信号综合判定是否开启报警单元,降低了火灾探测报警器误报的概率;同时,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使火灾探测报警器兼具防盗和监护功能,实现多功能合一,节约成本,拓展了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应用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检测窗口和第二检测窗口,所述第一检测窗口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窗口与所述烟雾传感器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对应设置;
所述红外传感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窗口向外进行红外感应;所述烟雾传感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检测窗口向外进行烟雾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检测窗口向外进行温度及湿度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窗口便于红外传感器对监控区域内进行人体感应检测,通过设置第二检测窗口便于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对监控区域内进行火灾探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单元包括蜂鸣片及第一连接器,所述蜂鸣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蜂鸣片谐振腔,所述蜂鸣片谐振腔匹配于所述蜂鸣片设置,且所述蜂鸣片设置于所述蜂鸣片谐振腔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蜂鸣片,具体实现警报单元的声音报警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蜂鸣片以胶水粘粘的方式固定至所述蜂鸣片谐振腔的腔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胶粘固定蜂鸣片,具体实现蜂鸣片在火灾探测报警器上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还集成有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能够与外置设备信号连接,以将所述电路板工作时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发送至所述外置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通讯单元,使火灾探测报警器能够与外置设备信号连接,从而发送火灾预警信息或警报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上盖及安装板,所述上盖及所述安装板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其中,所述电路板及所述警报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电池组,用以给所述电路板及所述警报单元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底座、上盖及安装板,便于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各个零件的安装布置并组成一个整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火灾探测报警器还包括防拆触发机构,所述防拆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能够感应所述安装板是否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发送相应信息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根据所述相应信息控制开启所述警报单元并将信息发送至所述外置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拆触发机构,提升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安装可靠性,使用户能够及时发现火灾探测报警器脱离安装位置,避免火灾探测报警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脱离工作状态,保障用户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拆触发机构包括防拆开关和第二连接器,所述防拆开关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防拆开关通过所述安装板开启或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拆开关和第二连接器,以此具体实现防拆触发机构在火灾探测报警器上的一个实施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火灾探测报警器还包括防电池未装卡簧,所述防电池未装卡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电池仓,所述防电池未装卡簧能够检测所述电池组是否安装于所述电池仓内并能够阻止所述安装板装配至所述底座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电池未装卡簧,避免用户在忘记装电池的情况下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保证火灾探测报警器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保障用户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电池未装卡簧包括卡簧凸点和止挡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凸点孔洞和槽口,所述凸点孔洞与所述电池仓连通,使所述卡簧凸点伸入所述电池仓内并相对于所述电池仓仓底部分伸出;所述止挡部相对于所述槽口部分伸出,用以阻挡所述安装板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卡簧凸点和凸点孔洞,使得防电池未装卡簧能够检测到电池仓内的电池组安装状态,通过设置止挡部和槽口,使得止挡部起到阻挡安装板安装的作用。
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火灾探测报警器,通过将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电路板根据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湿度的反馈信号共同判定是否开启报警单元,降低了由水雾粒子等造成的误报的概率;同时,还集成了红外传感器,使火灾探测报警器兼具防盗和监护功能,达到不同的安防目的,实现多功能合一,节约成本,丰富了火灾探测报警器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火灾探测报警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火灾探测报警器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底座和安装板未安装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底座和安装板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火灾探测报警器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火灾探测报警器;10、壳体;11、底座;111、安装立柱;112、凸块;113、槽口;114、安装卡槽;115、凸点孔洞;116、定位柱;12、上盖;121、第一检测窗口;122、第二检测窗口;123、安装孔;13、安装板;131、安装卡扣;132、滑槽;14、电池仓;141、电池组;142、电池触簧;15、蜂鸣片谐振腔;16、螺丝;20、电路板;21、红外传感器;211、热释电传感器;22、烟雾传感器;23、温湿度传感器;24、通讯单元;30、警报单元;31、蜂鸣片;40、防拆触发机构;41、防拆开关;50、防电池未装卡簧;51、卡簧凸点;52、止挡部;5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火灾探测报警器100,应用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中,用于预警或警报火灾。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火灾探测报警器100,包括壳体10、电路板20及警报单元30,电路板20及警报单元30均安装于壳体10内,其中,电路板20与警报单元30信号连接;电路板20上集成有烟雾传感器22、温湿度传感器23及红外传感器21,烟雾传感器22、红外传感器21及温湿度传感器23能够各自工作并分别产生反馈信号,且电路板20能够根据对应的反馈信号控制警报单元30启/闭。通过将烟雾传感器22和温湿度传感器23集成在一起,电路板20根据温湿度传感器23采集的温度和湿度的反馈信号综合判定是否开启警报单元30,降低了火灾探测报警器100误报的概率;同时,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21,使火灾探测报警器100兼具防盗和监护功能,实现多功能合一,节约成本,拓展了火灾探测报警器100的应用范围。
壳体10包括底座11、上盖12及安装板13,上盖12及安装板13均安装于底座11上,电路板20及警报单元30设置于底座11与上盖12之间。底座11下方开设有电池仓14,电池仓14用于容纳安装电池组141,电池仓14内设置有电池触簧142,电池触簧142用于固定电池组141并为电池组141通电。安装板13安装于底座11上开设电池仓14的一侧,用户通过固定安装板13将火灾探测报警器100安装在指定位置。电池组141装配在底座11和安装板13之间,用以给电路板20及警报单元30供电,便于各个元件在壳体10内工作并组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壳体10上开设有第一检测窗口121和第二检测窗口122,第一检测窗口121和第二检测窗口122具体开设于上盖12上,第一检测窗口121与红外传感器21对应设置,第二检测窗口122与烟雾传感器22及温湿度传感器23对应设置,使得上盖12与底座11安装后,红外传感器21、烟雾传感器22和温湿度传感器23能够通过第一检测窗口121和第二检测窗口122对监控区域进行检测。其中,红外传感器21能够通过第一检测窗口121向外进行红外感应,烟雾传感器22能够通过第二检测窗口122向外进行烟雾检测,温湿度传感器23能够通过第二检测窗口122向外进行温度及湿度检测,从而起到火灾探测和防盗监护的作用。
电路板20大致呈圆盘状,烟雾传感器22设置于电路板20中间,红外传感器21、温湿度传感器23及通讯单元24围绕烟雾传感器22分布在电路板20上。
其中,红外传感器21可以切换防盗模式或监护模式,由用户自行选择。当红外传感器21工作在防盗模式时,若监控区域内有人员进入,将触发红外传感器21发送反馈信号至电路板20,电路板20将开启警报单元30,同时通过通讯单元24发送警报信息至外置设备以警示用户,避免不明人员入侵监控范围进而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红外传感器21工作在监护模式时,若在设定时间段内没有人员进入监控范围,则红外传感器21将被触发,发送反馈信号至电路板20,电路板20将开启警报单元30,同时通过通讯单元24发送警报信息至外置设备以警示用户,避免被监护人例如家中老人发生意外而不能及时发现等这些情况。设定时间段的长度可由用户自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21设置为热释电传感器211,以此具体实现红外传感器21在电路板20上的一个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21还可以设置为热电堆传感器,以此具体实现红外传感器21在电路板20上的另一个实施例,热电堆传感器还能够实时监控环境温度变化,与烟雾传感器22配合提高火灾探测报警器100的监测范围及警报精确性。
进一步地,电路板20上还集成有通讯单元24,通讯单元24能够与外置设备信号连接,以将电路板20工作时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发送至外置设备,使火灾探测报警器100能够与外置设备信号连接,从而发送火灾预警信息或警报信息。通讯单元24具体可设置为4G、WiFi、蓝牙、LoRa、RF、Zigbee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烟雾传感器22检测监测区域内的烟雾粒子浓度时,烟雾传感器22不能对烟雾粒子和水雾粒子进行区分,若仅根据烟雾传感器22检测到的烟雾粒子浓度进行警报,当监测区域内的水雾粒子浓度突然增大时,烟雾传感器22可能会误判为烟雾粒子浓度增大,导致火灾探测报警器100误报。因此,本方案将烟雾传感器22和温湿度传感器23集成在一起,综合温度和湿度的反馈信号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判定是否开启警报单元30。
具体地,烟雾传感器22内设定有第一预警阈值、电路板20内设定有温度预设变化阈值和湿度预设变化阈值,当烟雾传感器22检测到检测区域内的烟雾粒子浓度达到设定的第一预警阈值时,电路板20将开启通讯单元24,通过通讯单元24将预警信息发送至外置设备,此时,警报单元30尚未开启。于此同时,电路板20将温湿度传感器23采集的温度变化数值和湿度变化数值分别与温度预设变化阈值和湿度预设变化阈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分以下三种情况:一、若温度变化数值和湿度变化数值均达到或超过预设变化阈值,电路板20将通过通讯单元24发送警报信息至外置设备,且警报单元30开启,起到火灾警报的作用;二、若温度变化数值稳定但湿度变化数值达到或超过预设变化阈值,此时电路板20将第一预警阈值提高至第二预警阈值,避免烟雾传感器22将水雾粒子误检为烟雾粒子而导致火灾误报;三、若仅温度变化数值达到或超过预设变化阈值,则电路板20判定为发生火灾从而开启警报单元30。此外,当在设定短时间内烟雾传感器22检测到烟雾粒子浓度达到或超过第二预警阈值,电路板20将开启警报单元30并发送警报信息至外置设备,该设定短时间可以是一分钟或两分钟等,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如图2所示,底座11上设置有安装立柱111,上盖12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123,安装立柱111与安装孔123连通,使得螺丝16能够穿过安装立柱111和安装孔123,以将底座11和上盖12固定连接。安装立柱111和安装孔123之间设置有凸块112,凸块112的厚度相当于一个电路板20的厚度,使得螺丝16安装在安装立柱111和安装孔123后,底座11和上盖12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容纳空间,电路板20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警报单元30包括蜂鸣片31及第一连接器(图未示),蜂鸣片31通过第一连接器与电路板20电气连接;其中,壳体10上开设有蜂鸣片谐振腔15,蜂鸣片谐振腔15具体开设于壳体10中的上盖12中间,蜂鸣片谐振腔15的形状匹配于蜂鸣片31设置,使得蜂鸣片31能够安装至蜂鸣片谐振腔15内,从而实现警报单元30的声音警报功能。
进一步地,蜂鸣片31以胶水粘粘的方式固定至蜂鸣片谐振腔15的腔壁上,从而具体实现蜂鸣片31在蜂鸣片谐振腔15内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警报单元30不局限于上述设置,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可以通过设置闪光灯进行闪光报警,或者通过设置闪光灯和蜂鸣片31组合进行声光警报,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火灾探测报警器100还包括防拆触发机构40,防拆触发机构40设置于底座11上,电路板20与防拆触发机构40信号连接,使得当安装板13脱离底座11时,电路板20能够接受到相应信号并开启警报单元30、将信息发送至外置设备,从而提升火灾探测报警器100的安装可靠性,使用户能够及时发现火灾探测报警器100脱离安装位置,避免火灾探测报警器100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脱离工作状态,保障用户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地,防拆触发机构40包括防拆开关41和第二连接器(图未示),防拆开关41设置于底座11上并通过第二连接器与电路板20连接,通过安装板13开启或关闭防拆开关41,以此具体实现防拆触发机构40在火灾探测报警器100上的一个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火灾探测报警器100还包括防电池未装卡簧50,防电池未装卡簧50设置于底座11上,防电池未装卡簧50能够检测到电池组141是否安装于电池仓14内,当电池组141未安装在电池仓14内时,防电池未装卡簧50能够阻止安装板13装配至底座11上,从而避免用户在忘记装电池组141的情况下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100,保证火灾探测报警器100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保障用户安全。其中,防电池未装卡簧50的数量对应电池组141中电池的数量,使得防电池未装卡簧50能够对应检测电池组141内每个电池的安装状态。
进一步地,防电池未装卡簧50上设置有卡簧凸点51、止挡部52和定位孔53,底座11上设置有与定位孔53相匹配的定位柱116,防电池未装卡簧50通过定位孔53和定位柱116之间的定位连接固定至底座11上。底座11上还开设有与卡簧凸点51相匹配的凸点孔洞115,以及与止挡部52相匹配的槽口113。
具体地,底座11上开设有安装卡槽114,安装板13上开设有与安装卡槽114相匹配的安装卡扣131,底座11与安装板13之间通过旋转使安装卡槽114和安装卡扣131相互扣合,达到底座11和安装板13安装的目的。当电池组141未安装时,卡簧凸点51穿设于凸点孔洞115并部分伸出至电池仓14内,同时止挡部52也穿设于槽口113并部分伸出。安装板13上还开设有滑槽132,当安装板13扣在底座11上时,滑槽132的位置与槽口113的位置相匹配,使得止挡部52能够伸出滑槽132外,如图5所述,此时止挡部52被滑槽132的槽壁挡住,导致底座11和安装板13之间不能顺利旋拧扣合。当电池组141安装至电池仓14内时,电池组141将伸出凸点孔洞115的卡簧凸点51下压,从而带动防电池未装卡簧50向远离电池组141的一侧移动,进而使止挡部52的端面下降离开滑槽132,最终使安装板13和底座11之间能够顺利旋拧通过安装卡槽114和安装卡扣131扣合在一起。
如图6所示,外置设备具体可以设置为服务平台或运营商、手机APP等,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装载相应的手机APP用来接收火灾探测报警器100发送的预警信息或警报信息,方便用户能够及时接收信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电路板(20)及警报单元(30),所述电路板(20)及所述警报单元(30)均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其中,所述电路板(20)与所述警报单元(30)信号连接;
所述电路板(20)上集成有烟雾传感器(22)、红外传感器(21)及温湿度传感器(23),所述烟雾传感器(22)、所述红外传感器(21)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3)能够各自工作并分别产生反馈信号,且所述电路板(20)能够根据对应的所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警报单元(30)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第一检测窗口(121)和第二检测窗口(122),所述第一检测窗口(121)与所述红外传感器(2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窗口(122)与所述烟雾传感器(22)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3)对应设置;
所述红外传感器(2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窗口(121)向外进行红外感应;所述烟雾传感器(22)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检测窗口(122)向外进行烟雾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检测窗口(122)向外进行温度及湿度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单元(30)包括蜂鸣片(31)及第一连接器,所述蜂鸣片(3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20)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蜂鸣片谐振腔(15),所述蜂鸣片谐振腔(15)匹配于所述蜂鸣片(31)设置,且所述蜂鸣片(31)设置于所述蜂鸣片谐振腔(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31)以胶水粘粘的方式固定至所述蜂鸣片谐振腔(15)的腔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0)上还集成有通讯单元(24),所述通讯单元(24)能够与外置设备信号连接,以将所述电路板(20)工作时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发送至所述外置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底座(11)、上盖(12)及安装板(13),所述上盖(12)及所述安装板(13)均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
其中,所述电路板(20)及所述警报单元(30)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与所述上盖(12)之间,所述安装板(13)与所述底座(11)之间设置有电池组(141),用以给所述电路板(20)及所述警报单元(30)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报警器还包括防拆触发机构(40),所述防拆触发机构(40)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并能够感应所述安装板(13)是否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并发送相应信息至所述电路板(20),所述电路板(20)根据所述相应信息控制开启所述警报单元(30)并将信息发送至所述外置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触发机构(40)包括防拆开关(41)和第二连接器,所述防拆开关(41)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靠近所述安装板(13)的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20)连接,所述防拆开关(41)通过所述安装板(13)开启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报警器还包括防电池未装卡簧(50),所述防电池未装卡簧(50)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底座(11)上开设有电池仓(14),所述防电池未装卡簧(50)能够检测所述电池组(141)是否安装于所述电池仓(14)内并能够阻止所述安装板(13)装配至所述底座(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池未装卡簧(50)包括卡簧凸点(51)和止挡部(52),所述底座(11)上开设有凸点孔洞(115)和槽口(113),所述凸点孔洞(115)与所述电池仓(14)连通,使所述卡簧凸点(51)伸入所述电池仓(14)内并相对于所述电池仓(14)仓底部分伸出;所述止挡部(52)相对于所述槽口(113)部分伸出,用以阻挡所述安装板(13)安装。
CN202223557853.4U 2022-12-27 2022-12-27 火灾探测报警器 Active CN219329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7853.4U CN219329061U (zh) 2022-12-27 2022-12-27 火灾探测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7853.4U CN219329061U (zh) 2022-12-27 2022-12-27 火灾探测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9061U true CN219329061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7853.4U Active CN219329061U (zh) 2022-12-27 2022-12-27 火灾探测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9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6595B2 (en) Temporary security bypas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321301B2 (en) Wireless children's safety light in a security system
US4167733A (en) Tamper-proof security alarm system
CN108986365B (zh) 移动报警装置
US5705976A (en) Antitheft alarm system for a car and a car stereo having a removable panel
CA2254695A1 (en) Anti-theft alarm for portable electrically operated devices
WO2003038940A1 (en) On-vehicle battery
CN105261149B (zh) 防止幼童被遗忘在汽车内的装置及方法
CN219329061U (zh) 火灾探测报警器
WO2019015555A1 (zh) 随身物品的防盗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A2451879C (en) Automatic siren silencing device for false alarms
JP2007321362A (ja) 補助錠監視システム
US20020173348A1 (en) Alarming device of a vehicle mobile phone hand-free device
CN217598517U (zh)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CN210574183U (zh) 一种烟雾报警器底座的防拆装置
US20070109140A1 (en) Smoke detector that plug into electrical outlet
CN202275492U (zh) 感应声音的报警器
CN110599733A (zh) 一种烟雾报警器底座的防拆装置及其工作步骤
US11127276B2 (en) Emergency alarm system for restricted spaces
CN210570788U (zh) 感应件及传感器装置
US20240062645A1 (en) Portable alarm system
CN113715701A (zh) 安全座椅状态侦测手持提醒器组件、安全座椅和儿童乘坐状态的提醒方法
AU5197801A (en) User ale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with security systems
KR200171071Y1 (ko) 홈 가드 시스템
CA2007777C (en) Portable alarm system with sealed enclo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8, Fengyuan Road,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400

Patentee after: Ningbo Kaidun Electronic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8, Fengyuan Road,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40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Kingdun Electronic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