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7170U -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7170U
CN219327170U CN202320873569.3U CN202320873569U CN219327170U CN 219327170 U CN219327170 U CN 219327170U CN 202320873569 U CN202320873569 U CN 202320873569U CN 219327170 U CN219327170 U CN 21932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impeller
arc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35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太忠
朱成煜
匡帅
殷梦秋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35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7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7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所述的井室的中间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跌水室、蓄水室,其中,隔板的左侧上端固定有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顶端与主进水管下沿保持齐平;隔板的下端预留槽内部活动卡接有叶轮;主进水管排水通过弧形导流板沿着隔板向下流淌与叶轮发生撞击带动叶轮进行旋转,叶轮逆时针旋转带动跌水室内部水流加速向蓄水室流淌进行淤泥冲刷。它在传统跌水井的内部增加了导流隔板和输送叶轮结构,使排水能够驱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水流加速输送体提高出水速度,同时对蓄水室底部进行冲刷清淤,能够减少人工清淤的周期,延长管网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跌水井是市政排水管网系统中的重要设施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上游高程较高的排水管道的来水消能后排入下游高程较低的排水管道中,排水跌水井对于减少上游高势能来水对下游排水管道的冲击具有一定的作用。传统的排水跌水井主要存在的问题:
1、跌水井的方式将势能差消减,传统单腔体消能效果较差,而且会需要排水跌水井尺寸偏大,另外,跌水过程容易使夹杂的泥沙加速下坠沉积,影响跌水井正常使用;
2、排水管道中的水流在跌水井内跌落的过程中常会卷入大量的空气,导致这些空气随着水流进入下游排水管道中,而这些空气往往会与水中的污染物质共同作用对排水管道形成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它使排水能够驱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水流加速输送体提高出水速度,同时对蓄水室底部进行冲刷清淤,能够减少人工清淤的周期,延长管网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井室、隔板、跌水室、蓄水室、主进水管、出水管、弧形导流板、叶轮、阶梯式盖座、井盖板、井筒;所述的井室的中间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跌水室、蓄水室,跌水室的左侧上端连接有主进水管,蓄水室的右下端连接有出水管,其中,隔板的左侧上端固定有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顶端与主进水管下沿保持齐平;所述隔板的下端预留槽内部活动卡接有叶轮;主进水管排水通过弧形导流板沿着隔板向下流淌与叶轮发生撞击带动叶轮进行旋转,叶轮逆时针旋转带动跌水室内部水流加速向蓄水室流淌进行淤泥冲刷。
作为优选,所述的井室的上端连接有阶梯式盖座,阶梯式盖座的左端矮侧设置有井盖板,阶梯式盖座右端高侧设置有井筒。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板的上端超出主进水管的上沿5-10cm。
作为优选,所述的跌水室的左端为圆弧形结构,且主进水管两侧还连接有一对副进水管,且副进水管轴向对准弧形导流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板的左侧表面设置有内凹的导流槽,导流槽与弧形导流板相互配合进行地跌水导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在传统跌水井的内部增加了导流隔板和输送叶轮结构,将进水与出水进行分离;将势能转换为动能,利用排水下坠带动驱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水流加速输送体提高出水速度,同时对蓄水室底部进行冲刷清淤,能够减少人工清淤的周期,延长管网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2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井室1、隔板2、跌水室3、蓄水室4、主进水管5、出水管6、弧形导流板7、叶轮8、阶梯式盖座9、井盖板10、井筒11、副进水管51、导流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井室1、隔板2、跌水室3、蓄水室4、主进水管5、出水管6、弧形导流板7、叶轮8、阶梯式盖座9、井盖板10、井筒11;所述的井室1的中间设置有隔板2,将其分隔成跌水室3、蓄水室4,跌水室3的左侧上端连接有主进水管5,蓄水室4的右下端连接有出水管6,其中,隔板2的左侧上端固定有弧形导流板7,弧形导流板7顶端与主进水管5下沿保持齐平;所述隔板2的下端预留槽内部活动卡接有叶轮8;主进水管5排水通过弧形导流板7沿着隔板2向下流淌与叶轮8发生撞击带动叶轮8进行旋转,叶轮8逆时针旋转带动跌水室3内部水流加速向蓄水室4流淌进行淤泥冲刷。
其中,所述的井室1的上端连接有阶梯式盖座9,阶梯式盖座9的左端矮侧设置有井盖板10,阶梯式盖座9右端高侧设置有井筒11;所述的隔板2的上端超出主进水管5的上沿5-10cm。
另外,所述的跌水室3的左端为圆弧形结构,且主进水管5两侧还连接有一对副进水管51,且副进水管51轴向对准弧形导流板7;所述的隔板2的左侧表面设置有内凹的导流槽21,导流槽21与弧形导流板7相互配合进行地跌水导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主进水管5与副进水管51内部的排水呈抛物线状态沿弧形导流板7导入内凹状态的导流槽21,并沿着导流槽21下坠冲击叶轮8使其发生旋转,导流槽21限制下坠水流的外扩,使下坠水流更加集中;旋转的叶轮8加速水流的输送,同时加速的排水冲刷蓄水室4内部沉积的淤泥,伴随出水一起带走。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在传统跌水井的内部增加了导流隔板和输送叶轮结构,将进水与出水进行分离;将势能转换为动能,利用雨水下坠带动驱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雨水加速输送体提高出水速度,同时对蓄水室底部进行冲刷清淤能够减少人工清淤的周期,延长管网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井室、隔板、跌水室、蓄水室、主进水管、出水管、弧形导流板、叶轮、阶梯式盖座、井盖板、井筒;所述的井室的中间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跌水室、蓄水室,跌水室的左侧上端连接有主进水管,蓄水室的右下端连接有出水管,其中,隔板的左侧上端固定有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顶端与主进水管下沿保持齐平;所述隔板的下端预留槽内部活动卡接有叶轮;主进水管排水通过弧形导流板沿着隔板向下流淌与叶轮发生撞击带动叶轮进行旋转,叶轮逆时针旋转带动跌水室内部水流加速向蓄水室流淌进行淤泥冲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室的上端连接有阶梯式盖座,阶梯式盖座的左端矮侧设置有井盖板,阶梯式盖座右端高侧设置有井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的上端超出主进水管的上沿5-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跌水室的左端为圆弧形结构,且主进水管两侧还连接有一对副进水管,且副进水管轴向对准弧形导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的左侧表面设置有内凹的导流槽,导流槽与弧形导流板相互配合进行地跌水导流。
CN202320873569.3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Active CN219327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3569.3U CN21932717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3569.3U CN21932717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7170U true CN219327170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3569.3U Active CN21932717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7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0904U (zh) 翻板式污水截流井
CN103590484B (zh)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跳越堰初期雨水截流井和截流方法
WO2020062879A1 (zh) 一种通过泵站回笼水管实现管道沉积物自动清除的装置
CN106121004B (zh) 一种可调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804200A (zh) 一种分片截流在线处理排放系统
CN107675787A (zh) 一种水力自动翻转斗初期雨水弃流井装置
CN219327170U (zh) 一种具有清淤效果的跌水井结构
CN206385597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201850643U (zh) 一种截流深井自虹吸水力清淤装置
CN112717493A (zh) 一种基于旋流沉砂原理的管网径流净化装置
CN207878628U (zh) 一种雨水分离装置
CN212534384U (zh) 一种防淤积雨污分离器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212317114U (zh) 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截污雨水井
CN203498994U (zh) 一种偏心沙漏式导流渠
CN2328722Y (zh) 防积淤式排水管
CN208501857U (zh) 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
CN202248219U (zh) 带有杠杆式截流闸门的截流井
CN208389555U (zh) 基于既有排水系统的对称式净化截污装置
CN207553195U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
CN101892705B (zh) 一种截流深井自虹吸水力清淤装置
CN106013409A (zh) 一种水泵用预旋装置
CN206616660U (zh)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CN215906946U (zh) 一种自控式弃流过滤井
CN213062314U (zh) 一种无阻力管渠杂物快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