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1264U - 一种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1264U
CN219321264U CN202320248806.7U CN202320248806U CN219321264U CN 219321264 U CN219321264 U CN 219321264U CN 202320248806 U CN202320248806 U CN 202320248806U CN 219321264 U CN219321264 U CN 219321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magnetic
movable iron
movab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88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智
钟叔明
曾小坚
王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88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1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1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1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穿设在壳体上且延伸到壳体内部的接线端、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磁路部分,接线端端部为静触点,磁路部分包括线圈、静铁芯、动铁芯、与动铁芯固定连接的推杆、以及轭铁板,推杆端部设有动簧片,动铁芯和静铁芯的间隙外侧设有永磁体,轭铁板和动铁芯之间设有导磁筒,线圈未激励时,导磁筒和动铁芯具有磁吸面,且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具有一定的夹角,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经静铁芯、轭铁板、导磁筒、动铁芯回到永磁体而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导磁筒对动铁芯远端形成远离静铁芯的磁吸力。线圈未激励时,动铁芯受到导磁筒的磁吸力,避免动铁芯抖闭,维持主触点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穿设在壳体上且延伸到壳体内部的静触点、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磁路部分,磁路部分包括线圈、动簧片、穿设在线圈内的静铁芯和动铁芯、以及与动铁芯固定连接的推杆,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动簧片设置在推杆端部,动簧片由导电材料制成,线圈未激励时,动铁芯与静铁芯在复位弹性件作用下保持一定的间隙,动簧片与静触点在推杆作用下保持断开的状态。线圈通电激励时,在动静铁芯之间产生电磁吸力,动铁芯克服复位弹性件的弹力与静铁芯吸合,推杆及动簧片随着动铁芯运动,从而动簧片与静触点闭合。随着使用环境越来越复杂,恶劣振动工况下且线圈非激励状态时推动杆部分要为多组辅助触点的常闭触点提供触点压力,仅承受复位弹性件的弹力的动铁芯会抖动,从而导致主触点和辅助触点振动失效,这种断电状态下的影响主触点闭合的抖动称为抖闭。为了克服主触点和辅助触点振动失效的缺陷,通常会把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值设计得较大从而保证初始返回力较大,进而保证在触点状态不改变。但是初始返回力设计大就会造成接触器加电时无法动作或者需要加大动作电压增加线圈功耗,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接触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动铁芯在线圈非激励状态下的抖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静触点、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磁路部分,磁路部分包括线圈、设置在线圈内的静铁芯和动铁芯、穿设在静铁芯和动铁芯中心并与动铁芯固定连接的推杆,推杆端部设有动簧片,动簧片上设置动触点,动铁芯和静铁芯的靠近对方的一端为近端,与近端相对的远离对方的一端为远端,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性件,轭铁板由导磁材料制成;
线圈未激励时,在第一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保持一定的距离,且动簧片与静触点断开;线圈通电激励时,动铁芯沿轴向运动与静铁芯吸合,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
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间隙外侧设有永磁体,动铁芯远端设有导磁筒,线圈未激励时,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具有相向的磁吸面,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具有一定的夹角,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使导磁筒对动铁芯远端形成远离静铁芯的磁吸力,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形成的夹角使磁吸面的磁吸力在动铁芯轴向上具有的分量,以防止线圈未激励时所述动铁芯发生抖闭。
由于动铁芯是沿其轴向运动,线圈未激励时,磁吸力在动铁芯轴向上的分量与第一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共同作用使动铁芯远离静铁芯的力,从而避免动铁芯抖闭,维持主触点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同轴布置,线圈未激励时,导磁筒的与动铁芯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导磁筒的端面,动铁芯的与导磁筒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动铁芯远端的端面,使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垂直,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分别穿过导磁筒和动铁芯的磁吸面,从而在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形成沿动铁芯轴向的磁吸力。
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采用端面作为磁吸面,且导磁筒是与动铁芯的远端形成磁吸,形成沿轴向从近端到远端的磁吸力,而动铁芯是沿轴向从远端到近端运动,使得磁吸力方向与动铁芯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对动铁芯形成远离静铁芯的力,有利于维持动铁芯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同轴布置,线圈未激励时,导磁筒的与动铁芯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导磁筒的端面,动铁芯为中空直筒形,其中部和远端端部之间具有直径突变点,从而在直径突变点形成径向凸起的台阶,动铁芯的台阶或者端面是其与导磁筒形成磁吸的磁吸面,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分别穿过导磁筒和动铁芯的磁吸面,从而在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形成沿动铁芯轴向的磁吸力。
在动铁芯设置台阶,相当于将原本的端面一分为二,减小了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的磁吸面积,在磁场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减小二者之间的磁吸力,从而降低线圈的启动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同轴布置,动铁芯的与导磁筒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动铁芯远端的端面,导磁筒为中空直筒形,其中部和端部之间具有直径突变点,从而在直径突变点形成径向凸起的台阶,导磁筒的台阶或者端面是其与动铁芯形成磁吸的磁吸面,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分别穿过导磁筒和动铁芯的磁吸面,从而在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形成沿动铁芯轴向的磁吸力。
由于动铁芯上连接有推杆,且动铁芯是活动的,如果改变动铁芯的结构应考虑对推杆和动铁芯运动的影响,改变的空间较小,而导磁筒是固定的,且与其连接的零件较少,改变其结构对整体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导磁筒设置台阶更便于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抵接,从而导磁筒的磁吸面为其与动铁芯抵接的接触面,动铁芯的磁吸面为其与导磁筒抵接的接触面。
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的间隙越小,二者之间的磁阻就越小,产生的磁吸力就越大,有利于维持动铁芯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筒的靠近动铁芯的方向上设有第一套接结构,所述动铁芯的靠近导磁筒的方向上设有第二套接结构,第一套接结构和第二套接结构套接形成导磁筒和动铁芯的套接连接。
导磁筒和动铁芯套接连接,在安装时,第一套接结构和第二套接结构能够给导磁筒和动铁芯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安装更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接结构是从导磁筒的靠近动铁芯的端部轴向延伸出来的第一套接部,从而导磁筒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结构是从动铁芯远端端部轴向延伸出来的第二套接部,从而动铁芯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一套接部的用于与第二套接部套接的表面为第一套接面,第二套接部的与第一套接面相向设置的表面为第二套接面,第一套接面与第二套接面的延伸方向与动铁芯的运动方向平行,线圈通电激励时,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的长度使导磁筒和动铁芯始终套接,从而通电线圈发出的磁力线穿过第一套接面和第二套接面,使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在动铁芯。
线圈通电激励时,随着动铁芯向着静铁芯的方向运动,动铁芯和导磁筒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二者之间的磁阻增大,为了维持动铁芯的运动,需加大线圈功耗,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能够维持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较小的距离,避免磁阻增大导致的线圈功耗增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接面与第一主体部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套接面与第二主体部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面;导磁筒与动铁芯形成至少一组磁吸面,当第一套接部与动铁芯形成磁吸时,第一套接部的端面和动铁芯的第二连接面形成一组磁吸面;当第二套接部与导磁筒形成磁吸时,第二套接部的端面与导磁筒的第一连接面形成一组磁吸面。
第一套接结构和第二套接结构分别是从导磁筒和动铁芯上延伸形成的,所以二者均为可导磁结构,并在动铁芯和导磁筒之间设置至少一组磁吸面,实现了磁吸和导向的结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接部套设在第二套接部外侧,第一套接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主体部的内径,第二套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主体部的外径,第一套接部的内侧面形成第一套接面,第二套接部的外侧面形成第二套接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接部套设在第二套接部内侧,第一套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主体部的外径,第二套接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二主体部的内径,第一套接部的外侧面形成第一套接面,第二套接部的内侧面形成第二套接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延伸到壳体内部的接线端,接线端的末端为所述静触点,接线端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垂直,静触点与动触点相对设置。
推杆和接线端的延伸方向垂直,从而能够将推杆横置,降低接触的高度,而静触点与动簧片均设置在推杆的一端,且静触点与动簧片在推杆的同一端,因此推杆运动可直接推动动簧片与静触点接触,无需在动簧片和推杆之间增设连接件,提高动簧片的控制精度,简化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筒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直筒形,所述推杆的远离动簧片的一端穿过导磁筒两端伸出到导磁筒外。
推杆贯穿导磁筒并伸出到导磁筒外,为推杆的远离动簧片的一端预留出与其他零件连接的空间,从而使该其他零件与动铁芯形成连接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的远离动簧片的一端与第二复位弹性件连接,当线圈通电激励时,推杆挤压第二复位弹性件使第二复位弹性件变形,第二复位弹性件对推杆施加促使推杆恢复原位的弹力。
线圈通电时,推杆受到促使其恢复原位的弹力,当线圈由通电切换为断电时,第二复位弹性件加快推杆恢复原位,从而有助于动铁芯和静铁芯分开,加快接触器的断电响应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设有非铁磁材料制成的隔磁件,线圈通电激励时,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端面均与隔磁件抵接。
隔磁件由于不导磁,所以能够减小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的磁吸力,当线圈由通电切换为断电时,有助于动铁芯和静铁芯分开,加快接触器的断电响应时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在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的永磁体,以及设置在轭铁板和动铁芯之间的导磁筒,在线圈断电未激励状态下,形成永磁体、静铁芯、轭铁板、导磁筒、动铁芯、永磁体的磁场回路,且导磁筒与动铁芯的磁吸面与动铁芯的运动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因此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对动铁芯形成远离静铁芯的磁吸力,从而将动铁芯维持在远离静铁芯的位置,防止动铁芯断电抖闭。
2、由于导磁筒是两端贯通的中空直筒形,因此穿设在其中的推杆可以向两端延伸,又由于主触点设置在推杆的一端,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负载的需求,可以在另一端设置辅助触点,能够增加触点数量以适应需要多组触点来同时控制的负载。
3、导磁筒和动铁芯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套接部,在实现断电时触点稳定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优化通电时节省线圈功耗的作用,更好的形成磁回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6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9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四;
图10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五;
图11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六;
图12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七;
图13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八;
图14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九;
图15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十;
图16是其他实施例的动铁芯和导磁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十一;
图1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E;
其中:1壳体、2接线端、21静触点、31线圈、32静铁芯、33动铁芯、331第二台阶、332第二套接部、333第二主体部、34推杆、341推动件、35轭铁板、351U形轭铁、352平板轭铁、36动簧片、37第一复位弹性件、38永磁体、39导磁筒、391第一台阶、392第一套接部、393第一主体部、4隔磁件、5反力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参阅图1-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1、穿设在壳体1上且延伸到壳体1内部的接线端2,接线端2的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为静触点2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磁路部分。磁路部分包括线圈31、设置在线圈31内的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穿设在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中心并与动铁芯33固定连接的推杆34、以及轭铁板35。推杆34端部设有动簧片36,动簧片36与静触点21具有一定的间隙,动簧片36的与静触点相对的表面设有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对应,静触点21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静触点21位于靠近推杆34的设有动簧片36的端部,动簧片36随着线圈通电断电而切换位置,由于动簧片36和静触点21设置在推杆34的同一端,因此推杆运动可直接推动动簧片靠近静触点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无需在动簧片和推杆之间增设连接件,提高动簧片的控制精度,简化结构。本例中,静触点21具有两个,两个静触点21分别通过接线端2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当动簧片36上的动触点和静触点21闭合时,两个静触点21接通,当动触点和静触点21断开时,两个静触点21的连接断开。静触点21接线端2的延伸方向与推杆34的延伸方向垂直,由于本例中接线端2是纵向延伸的,因此推杆34呈横向延伸,相对于接线端2和推杆34均为纵向延伸,推杆34横向延伸能够降低接触器的高度。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靠近对方的一端为近端,与近端相对的远离对方的一端为远端,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近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性件37,本例中第一复位弹性件37采用弹簧。线圈31未激励时,在第一复位弹性件37的作用下,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近端保持一定的距离,动簧片36在推杆34和动铁芯33的作用下与静触点21断开;线圈31通电激励时,动铁芯33沿轴向运动与静铁芯32吸合,推杆34与动簧片36随着动铁芯33运动而切换至与静触点21接触的位置,此时两个静触点21接通。轭铁板35由导磁材料制成,轭铁板35包括U形轭铁351和平板轭铁352,二者合围成具有上下左右四个侧面的方形框轭铁板35,轭铁板35将线圈31、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包裹在其中,在图示方向上,轭铁板35的左右两侧面与线圈31轴向平行,轭铁板35的上下两侧面与线圈31的端面对应,且轭铁板35的上下两侧面分别与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的远端形成连接。
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近端间隙外侧设有环形永磁体38,轭铁板35和动铁芯33远端之间设有导磁筒39,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均为中空直筒形,且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抵接。线圈31未激励时,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有两条可选择的导通路径,参阅图4闭合虚线所示,分别是:路径一、永磁体38-静铁芯32-动铁芯33-永磁体38;路径二、永磁体38-静铁芯32-轭铁板35-导磁筒39-动铁芯33-永磁体38,但是根据磁阻最小原则(磁通总是沿着磁阻最小的路径闭合),路径一的空气间隙比较大所以磁阻比较大,所以永磁体38的磁通会选择路径二导通,使导磁筒和动铁芯相吸。而导磁筒是固定的,所以动铁芯会趋向于靠近导磁筒的方向运动,从而导磁筒对动铁芯有远离静铁芯的吸力F磁1,此时第一复位弹性件的弹力F和磁吸力F磁1方向相同,二者共同作用在动铁芯上,动铁芯不容易发生抖闭(如果通过增加弹簧的力来压紧动铁芯避免抖闭,那通电时线圈的功耗损耗会变多)。本实施例中,路径一与路径二之间的磁阻是通过空气间隙来调节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导磁材料的导磁性能不同,因此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导磁材料来调节路径一与路径二之间的磁阻大小,或者导磁材料与空气间隙的结合来调节路径一与路径二之间的磁阻大小也是可行的。由于永磁体的磁力线是沿路径一闭合的,因此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之间的相向的表面分别为二者的磁吸面。又由于动铁芯33是沿其轴向运动的,为了避免动铁芯33抖闭,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之间的磁吸力应在动铁芯33的轴向上形成一定的分量以防止线圈未激励时动铁芯33发生抖闭,因此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应具有一定的夹角。
本实施例中,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同轴布置且导磁筒39端面与动铁芯33远端的端面抵接,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相互抵接的接触面为磁吸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磁吸面可以具有一定的距离,只要保证线圈未激励时能够在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之间形成远离静铁芯32的磁吸力即可。导磁筒与动铁芯的接触面分别是二者的端面,从而接触面与动铁芯轴向垂直。通电时,动铁芯是沿轴向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运动,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的端面与动铁芯33的运动方向垂直,磁力线经过端面形成的磁吸力F磁1是沿动铁芯的轴向从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也就是说动铁芯受到的磁吸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从而磁吸力F磁1是促使动铁芯远离静铁芯的,使动铁芯在振动工况下不容易抖闭,从而维持触点稳定,提高接触性工作的可靠性。
线圈未激励时,动铁芯33承受的远离静铁芯的力F1是第一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和永磁体环38作用下的磁吸力F磁1的合力,即F1=F+F磁1。当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力F磁2需克服第一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和磁吸力的合力F1,在第一复位弹性件不变的情况下,要降低线圈功耗只能减小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沿轴向的磁吸力F磁1的大小。
减小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沿轴向的磁吸力F磁1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磁吸力F磁1和轴向之间的夹角实现。参阅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之间的接触面与动铁芯轴向形成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此时磁吸力与动铁芯33轴向形成一定的夹角,磁吸力可以分解为沿动铁芯轴向的分力和垂直于动铁芯轴向的分力,沿动铁芯轴向的分力具有使动铁芯远离静铁芯的作用,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也能够维持触点的稳定。夹角越大,对维持触点稳定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接触面与动铁芯轴向之间的夹角来控制沿轴向方向的磁吸力F磁1的大小,从而降低线圈的功耗。又由于导磁筒与动铁芯是同轴布置的中空直筒形,当二者的接触面与轴向具有一定的夹角时,接触面能够产生一定的导向面的作用,有助于导磁筒与动铁芯之间的装配和定位。
减小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沿轴向的磁吸力F磁1的大小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积实现,优选的通过减小与动铁芯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相对面积。为了减小对接触器其他零件的影响,无法改变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的整体尺寸,所以难以通过减小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的外径实现减小接触面积的目的。因此,改变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或者二者其一的局部尺寸,通过在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或者仅在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之间选择其一的端部设置直径突变形成台阶以减小端面的面积,从而减小接触面的面积。由于台阶是通过直径突变形成,因此台阶和端面是平行的,除了端面接触外,选择台阶作为接触面也是可行的。以下列举几个在端部设置台阶以减小接触面积的实施例:
参阅图5所示,导磁筒39的中部内径小于端部的内径,且导磁筒39的中部具有内径突变点,从而在导磁筒39内部形成向内凸起的第一台阶391,动铁芯33插入导磁筒39内,其端面与导磁筒39的第一台阶391抵接,此时接触面分别是导磁筒39的第一台阶391和动铁芯33的端面。为了动铁芯33更好地插入导磁筒39内与第一台阶391配合,将动铁芯33的外周面削去一部分,使动铁芯33与导磁筒39配合部分的外径与导磁筒39端部的内径对应。这种结构能够将原本的端面一分为二,完整的端面与端面接触改为台阶与端面接触,从而缩小接触面的面积,在磁场强度相同的前提下,接触面积越小,磁吸力F磁1也就越小,在保证动铁芯稳定的基础上减小磁吸力,进而减小动铁芯33受到的力F1,从而减小线圈的功耗。
由于导磁筒39设置第一台阶391减小了端面的面积,此时采用导磁筒的端面作为与动铁芯的接触面也能够起到减小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磁吸力F磁1的作用。当导磁筒的端面作为接触面时,动铁芯33可以设置第二台阶331也可以保持原结构不变(图7、图8),若设置第二台阶331,则将动铁芯33的端部插入到导磁筒内直至动铁芯33的第二台阶331与导磁筒39端面接触(图7);若保持原结构不变,则动铁芯33与导磁筒39的端面抵接即可(图8)。
减小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接触面积的结构除了上述在导磁筒内侧设置台阶外,还可以在导磁筒的外侧设置台阶,此时导磁筒端部的外径小于中部的外径,且导磁筒39中部具有外径突变点,在突变点处形成第一台阶391。动铁芯可以相应地设置第二台阶331(图9、图10)也可以不改变其原本的结构(图11),当动铁芯设置第二台阶331时,动铁芯33的第二台阶331设置在内侧,可以选择动铁芯的第二台阶331与导磁筒39端面为接触面(图9),也可以选择动铁芯的端面与导磁筒39台阶为接触面(图10)。
除了上述在导磁筒设置台阶以外,还可以仅在动铁芯设置第二台阶331而导磁筒的结构保持不变,动铁芯的第二台阶331可以设置在内侧(图12)也可以设置在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动铁芯33还是导磁筒39,只有在台阶面作为接触面的时候才需要将台阶设置为与端面平行,其他情况下台阶则不限制在与端面平行。
参阅图5所示,为了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之间的装配更简单,在导磁筒39的靠近动铁芯33的方向上设置第一套接结构,在动铁芯33的靠近导磁筒39的方向上设置第二套接结构,第一套接结构和第二套接结构套接形成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的套接连接。导磁筒39的第一台阶391与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套接部392,从而导磁筒39分为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一主体部393,第一台阶391和导磁筒39的远离动铁芯的端面之间形成为第一主体部393。动铁芯33的外侧面设有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动铁芯33的端部之间为第二套接部332,从而动铁芯33分为第二套接部332和第二主体部333,斜面和动铁芯近端端面之间形成为第二主体部333。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套接形成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的套接连接,从而第一套接部392形成第一套接结构,第二套接部332形成第二套接结构。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的套接连接能够为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之间的装配提供导向,从而使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的安装更简单。
继续参阅图5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相互套接的表面分别为第一套接面和第二套接面,第一套接面和第二套接面平行且二者均平行于动铁芯33的运动方向,从而使得动铁芯33在通电线圈作用下运动时,第一套接面和第二套接面的距离不变,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使得动铁芯运动时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保持套接。图4所示这种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端面抵接的方案,当线圈通电激励时,线圈发出的磁力线穿过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随着动铁芯33向着静铁芯32的方向运动,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之间的间距增大使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之间的磁阻变大,为了维持动铁芯33的运动,线圈的功耗随之增大。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使得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具有一段轴向上重合的交叉段,动铁芯33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套接,通电线圈发出的磁力线经过第一套接面和第二套接面,再经过动铁芯33、静铁芯32、轭铁板35、导磁筒39形成闭合回路,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之间的磁阻不变,线圈的功耗也不需要因此而增大。
继续参阅图5所示,动铁芯33的第二主体部333和第二套接部332之间具有斜面,该斜面为连接第二主体部333和第二套接部332的第二连接面,导磁筒39的第一主体部393和第一套接部392之间是台阶面,该台阶面为连接第一连接部392与第一主体部393的第一连接面,从而连接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
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二者只要形成套接,可以是第一套接部392是套接在第二套接部332外(图5、图7、图14、图16),第一套接部392的内侧面形成第一套接面393,第二套接部332的外侧面形成第二套接面333。也可以是第一套接部392是套接在第二套接部332内(图9、图10、图13、图15),第一套接部392的内侧面形成第一套接面393,第二套接部332的外侧面形成第二套接面333。且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分别是从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轴向延伸形成的,所以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均可导磁。线圈断电时,可导磁的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套接,永磁体38产生的磁场能够在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之间形成磁吸,从而使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形成磁吸。即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既有使导磁筒39和动铁芯33套接的作用,还能使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形成磁吸。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的结构:
参阅图5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外,第一套接部392是第一主体部393端部凸出的圆环,第一套接部392的外径等于第一主体部393的外径,即第一套接部392的外侧面与第一主体部393的外侧面重合,第一连接面是第一主体部393的端面。第二套接部392是第二主体部333端部凸出的圆环,第二套接部332的外径小于第二主体部333的外径,第二套接部332外侧面和第二主体部333外侧面之间形成与动铁芯轴向不平行的第二连接面。第一套接部392的长度小于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因此第一连接面与第二套接部332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这种结构能够只改变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的结构而不改变现有接触器结构及尺寸,并具有套接和减小磁吸的功能。
参阅图7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外,与图5不同的是,第一套接部392的长度大于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且第二连接面是与第二套接部332的端面平行的平面,此时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相等,那么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套接部端面以及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端面分别形成抵接,此时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具有两组磁吸面。又由于套接关系存在一定的间隙,两组磁吸面共同组成的磁吸面面积也小于图4这种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端面抵接的磁吸面面积,因此这种结构依然具有减小动铁芯33受到的磁吸力的作用。这种结构能够只改变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的结构而不改变现有接触器结构及尺寸,并具有套接和减小磁吸的功能。
参阅图14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外,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一主体部393是一体的,此时第一套接部392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主体部393的内外径,第一连接面是第一主体部393的端面。第二套接部392是第二主体部333内侧面端部凸出的圆环,第二套接部332的外径小于第二主体部333的外径,第二套接部332外侧面和第二主体部333外侧面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面。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只需大于等于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间距,此时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二连接面和第一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这种结构只需改变动铁芯33的结构,而不需要改变导磁筒39的结构,若要减小磁吸力,在保证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套接的基础上减小导磁筒39直径即可。
参阅图16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外,图16是与图14是相反的结构,第二套接部332和第二主体部333为一体,第一套接部为第一主体部393端面凸出的圆环,此时第二套接部332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二主体部333的内外径,第一套接部392的外径等于第一主体部393的外径。第一主体部内侧面和第一套接部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是第二主体部的端面。第一套接部392的长度只需大于等于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间距,此时第一连接面与第二套接部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这种结构只需改变导磁筒39的结构,而不需要改变动铁芯33的结构,若要减小磁吸力,在保证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套接的基础上减小动铁芯33直径即可。
参阅图9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内,第一套接部392是第一主体部393端部凸出的圆环,第一套接部392的外径小于第一主体部393的外径,第一套接部392外侧面和第一主体部393外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连接面。第二套接部392是第二主体部333端部凸出的圆环,第二套接部332的外径等于第二主体部333的外径,第二连接面是第二主体部333的端面。第一套接部392的长度小于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因此第一连接面与第二套接部332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这种结构能够只改变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的结构而不改变现有接触器结构及尺寸,并具有套接和减小磁吸的功能。
参阅图10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内,与图9不同的是,第一套接部392的长度大于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此时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相等,那么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套接部端面以及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端面分别形成抵接,此时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具有两组磁吸面。又由于套接关系存在一定的间隙,两组磁吸面共同组成的磁吸面面积也小于图4这种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端面抵接的磁吸面面积,因此这种结构依然具有减小动铁芯33受到的磁吸力的作用。这种结构能够只改变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的结构而不改变现有接触器结构及尺寸,并具有套接和减小磁吸的功能。
参阅图13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内,第二套接部332和第二主体部333为一体,第一套接部为第一主体部393端面凸出的圆环,此时第二套接部332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二主体部333的内外径,第一套接部392的外径小于第一主体部393的外径。第一主体部外侧面和第一套接部外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是第二主体部的端面。第一套接部392的长度只需大于等于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间距,此时第一连接面与第二套接部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一连接面和第二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这种结构只需改变导磁筒39的结构,而不需要改变动铁芯33的结构,若要减小磁吸力,在保证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套接的基础上减小动铁芯33直径即可。
参阅图15所示,第一套接部392套设在第二套接部332内,图15是与图13是相反的结构,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一主体部393是一体的,此时第一套接部392的内外径分别等于第一主体部393的内外径,第一连接面是第一主体部393的端面。第二套接部392是第二主体部333外侧面端部凸出的圆环,第二套接部332的内径大于第二主体部333的内径,第二套接部332内侧面和第二主体部333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面。第二套接部332的长度只需大于等于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间距,此时第二连接面与第一套接部的端面抵接形成磁吸,即第二连接面和第一套接部的端面为磁吸面。这种结构只需改变动铁芯33的结构,而不需要改变导磁筒39的结构,若要减小磁吸力,在保证第一套接部392和第二套接部332套接的基础上减小导磁筒39直径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套接部392套接在第二套接部332内(图9、图10),此时动铁芯33端部的内径大于中部的内径,导磁筒39端部的外径小于中部的外径,动铁芯33中部的内径变化位置可以是斜面(图9)也可以是台阶面(图10)。在图5及图9-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套接部392形成第一套接结构,第二套接部332形成第二套接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套接结构和第二套接结构还可以是单独的零件,且第一套接结构与导磁筒39固定连接,第二套接结构与动铁芯固定连接。
本例中,永磁体38为环形磁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多个块状的永磁体环绕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近端间隙外侧布置,永磁体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隙,也可以紧密贴合,块状的永磁体间隔布置能够减少永磁体的用量,且块状比环状的永磁体更容易获得,成本更低,因此使用块状永磁体能够在保证磁场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参阅图4所示,当线圈31通电激励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将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磁化,从而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之间产生磁吸力F磁2吸合。此外,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根据磁阻不同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性地导通,分别是:路径一、永磁体38-静铁芯32-动铁芯33-永磁体38;路径二、永磁体38-静铁芯32-轭铁板35-导磁筒39-动铁芯33-永磁体38,根据磁阻最小原则(磁通总是沿着磁阻最小的路径闭合),当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吸合时,随着静铁芯32与动铁芯33的间距缩小,永磁体38的磁通会改为经路径一导通,此时动铁芯33受到靠近静铁芯32方向(图中方向向上)的磁吸力F磁3,此时动铁芯33受到的力F2=F磁2+F磁3。参阅图13所示,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之间设有非铁磁材料制成的不导磁的隔磁件4,隔磁件4夹在静铁芯32近端和动铁芯33近端之间,减小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之间的磁吸力F磁2和F磁3,即减小动铁芯33受到的力F2。当线圈31从通电转换为断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同时F磁2消失,第一复位弹性件的弹力F克服F磁3以及触点的粘接力,使动铁芯33恢复原位。由上述内容可知隔磁件能够减小永磁体产生的静铁芯32和动铁芯33之间的磁吸力F磁3,所以隔磁件能够使线圈31断电后动铁芯33更快恢复原位,提高接触器的断电响应时间。
参阅图2-4所示,由于导磁筒39是两端贯通的,且动铁芯33及动簧片36均设置在导磁筒39的一端,因此可以在导磁筒39的另一端设置其他的零件与动铁芯33或者动簧片36形成连接关系。推杆34穿设在动铁芯33内且与动铁芯33过盈配合,推杆34的一端与动簧片36连接,另一端贯穿导磁筒39伸出到平板轭铁352外。推杆34的伸出平板轭铁352外的一端与第二复位弹性件连接,具体为:第二复位弹性件为反力簧片5,反力簧片5一端固定在,平板轭铁352上,推杆34一端设有与推杆34相对固定的推动件341,反力簧片5另一端设置在推动件341的一侧,当线圈通电激励时,推杆34随着动铁芯33向着静铁芯32运动(图中方向为向上运动),推动件341挤压反力簧片5使其变形,反力簧片5对推动件341施加向下的反弹力,从而促使推杆和动铁芯恢复原位,当线圈断电时,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加快动铁芯33和推杆34恢复原位,提高接触器的断电响应速度。反力簧片5与隔磁件4结合,进一步提高接触器的断电响应速度。本例中,推杆34的伸出轭铁板35的一端是与反力簧片5连接从而提高接触器的断电响应速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推杆34的伸出轭铁板35的一端连接辅助触点,通过推杆34控制辅助触点的通断,且辅助触点与主触点使用同一套电磁系统,控制简单,还能够增加触点的数量,从而增加一个接触器可同时控制的负载数量。而触点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器结构即可增加辅助触点,其具体的结构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
参阅图4所示,动铁芯33在第一复位弹性件37的作用下与静铁芯32保持一定的间距,且动铁芯33的远端与导磁筒39抵接。永磁体38有两条路径(图4虚线所示的路径一、路径二)可以导通,根据磁阻最小原则(磁力线总是沿着磁阻最小的路径闭合),路径一的空气间隙比较大所以磁阻比较大,所以永磁体38的磁力线会选择路径二导通,使导磁筒对动铁芯有向下的吸力,动铁芯不容易发生抖闭。
当线圈31通电激励产生磁场时,使静铁芯32对动铁芯33产生向上磁吸力F磁2。永磁体38的磁力线路径分两阶段变化:
(1)阶段一:动铁芯33刚与导磁筒39分断向上运动,动静铁芯间距大于动铁芯33和导磁筒39间距,路径一磁阻大于路径二,此时永磁体38的磁力线仍然是经路径二导通闭合,动铁芯受到永磁体环38作用向下的磁吸力F磁1
(2)阶段二:线圈31持续作用,随着动铁芯33逐渐向上移动,动静铁芯间距减小、动铁芯33与导磁筒39的间距增大,当路径一磁阻小于路径二时,永磁体38的磁通改经路径一导通闭合,永磁体38使动铁芯33受到向上的磁吸力F磁3,永磁体38与线圈31共同作用使动静铁芯吸合,此时动簧片36随着动铁芯33和推杆34向上运动与静触点21闭合。
当线圈31再次断电时,动铁芯33在反力簧片5和第一复位弹性件37的作用下与静铁芯32断开,随着动铁芯33和静铁芯32的间距越来越大,永磁体38使动铁芯33受到的磁吸力向下,当动铁芯33恢复原位后,在第一复位弹性件37以及永磁体38和导磁筒39的作用下保持在原位。隔磁件4和反力簧片5均能加快动铁芯33与静铁芯32分断的速度,从而使动簧片36与静触点21更快断开,提高接触器的断电响应速度。
上述实施例说明的是包括推杆在内的磁路部分横置的方案,图3至图13是为了说明方便将结构旋转90°,实际方向是图1和图2所示磁路部分横置的卧式接触器。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磁路部分纵置的立式接触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静触点、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磁路部分,磁路部分包括线圈、设置在线圈内的静铁芯和动铁芯、穿设在静铁芯和动铁芯中心并与动铁芯固定连接的推杆,推杆端部设有动簧片,动簧片上设置动触点,动铁芯和静铁芯的靠近对方的一端为近端,与近端相对的远离对方的一端为远端,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性件;
线圈未激励时,在第一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保持一定的距离,且动簧片与静触点断开;线圈通电激励时,动铁芯沿轴向运动与静铁芯吸合,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间隙外侧设有永磁体,动铁芯远端设有导磁筒,线圈未激励时,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具有相向的磁吸面,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具有一定的夹角,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使导磁筒对动铁芯远端形成远离静铁芯的磁吸力,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形成的夹角使磁吸面的磁吸力在动铁芯轴向上具有的分量,以防止线圈未激励时所述动铁芯发生抖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同轴布置,线圈未激励时,导磁筒的与动铁芯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导磁筒的端面,动铁芯的与导磁筒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动铁芯远端的端面,使磁吸面与动铁芯轴向垂直,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分别穿过导磁筒和动铁芯的磁吸面,从而在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形成沿动铁芯轴向的磁吸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同轴布置,线圈未激励时,导磁筒的与动铁芯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导磁筒的端面;
动铁芯为中空直筒形,其中部和远端端部之间具有直径突变点,从而在直径突变点形成径向凸起的台阶,动铁芯的台阶或者端面是其与导磁筒形成磁吸的磁吸面,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分别穿过导磁筒和动铁芯的磁吸面,从而在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形成沿动铁芯轴向的磁吸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同轴布置,动铁芯的与导磁筒形成磁吸的磁吸面为动铁芯远端的端面;
导磁筒为中空直筒形,其中部和端部之间具有直径突变点,从而在直径突变点形成径向凸起的台阶,导磁筒的台阶或者端面是其与动铁芯形成磁吸的磁吸面,永磁体发出的磁力线分别穿过导磁筒和动铁芯的磁吸面,从而在导磁筒和动铁芯之间形成沿动铁芯轴向的磁吸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筒和动铁芯抵接,从而导磁筒的磁吸面为其与动铁芯抵接的接触面,动铁芯的磁吸面为其与导磁筒抵接的接触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筒的靠近动铁芯的方向上设有第一套接结构,所述动铁芯的靠近导磁筒的方向上设有第二套接结构,第一套接结构和第二套接结构套接形成导磁筒和动铁芯的套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结构是从导磁筒的靠近动铁芯的端部轴向延伸出来的第一套接部,从而导磁筒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结构是从动铁芯远端端部轴向延伸出来的第二套接部,从而动铁芯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一套接部的用于与第二套接部套接的表面为第一套接面,第二套接部的与第一套接面相向设置的表面为第二套接面,第一套接面与第二套接面的延伸方向与动铁芯的运动方向平行,线圈通电激励时,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的长度使导磁筒和动铁芯始终套接,从而通电线圈发出的磁力线穿过第一套接面和第二套接面,使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在动铁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面与第一主体部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套接面与第二主体部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面;
导磁筒与动铁芯形成至少一组磁吸面,当第一套接部与动铁芯形成磁吸时,第一套接部的端面和动铁芯的第二连接面形成一组磁吸面;当第二套接部与导磁筒形成磁吸时,第二套接部的端面与导磁筒的第一连接面形成一组磁吸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部套设在第二套接部外侧,第一套接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主体部的内径,第二套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主体部的外径,第一套接部的内侧面形成第一套接面,第二套接部的外侧面形成第二套接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部套设在第二套接部内侧,第一套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主体部的外径,第二套接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二主体部的内径,第一套接部的外侧面形成第一套接面,第二套接部的内侧面形成第二套接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延伸到壳体内部的接线端,接线端的末端为所述静触点,接线端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垂直,静触点与动触点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筒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直筒形,所述推杆的远离动簧片的一端穿过导磁筒两端伸出到导磁筒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远离动簧片的一端与第二复位弹性件连接,当线圈通电激励时,推杆挤压第二复位弹性件使第二复位弹性件变形,第二复位弹性件对推杆施加促使推杆恢复原位的弹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设有非铁磁材料制成的隔磁件,线圈通电激励时,动铁芯和静铁芯的近端端面均与隔磁件抵接。
CN202320248806.7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接触器 Active CN219321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806.7U CN219321264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8806.7U CN219321264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1264U true CN219321264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8806.7U Active CN219321264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1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05438B1 (ko) 전자(電磁) 개폐 장치
US8659375B2 (en) Reed switch
US5815057A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witching device
KR200488063Y1 (ko) 릴레이
JP2012094435A (ja) 電磁ソレノイド
CN103247481A (zh) 螺线管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H0239846B2 (zh)
JP2000331587A (ja) ソレノイドを利用したスイッチ
US8362858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WO2019065692A1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CN107527768B (zh)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N219321264U (zh) 一种接触器
JP2008091272A (ja)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CN102779611A (zh) 永磁回复型高速开关电磁铁
CN116110746A (zh) 一种接触器
US973497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080042788A1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provided with a packing capable of suppressing wobbling motions of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KR101669613B1 (ko) 액추에이터
CN210575745U (zh) 推动式双控继电器
CN104364858A (zh) 电磁调节设备
CN103515050A (zh) 凹槽阶梯面自回复式电磁铁
CN207381331U (zh) 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
CN100403474C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
US8824117B2 (en) Re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lay
CN214254302U (zh) 电磁摆动装置及电磁继电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