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0421U -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0421U
CN219320421U CN202222957740.7U CN202222957740U CN219320421U CN 219320421 U CN219320421 U CN 219320421U CN 202222957740 U CN202222957740 U CN 202222957740U CN 219320421 U CN219320421 U CN 219320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locking
fixing
hook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77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威
李旭
廖家威
刘昕昊
罗威
莫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angc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angc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angc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angcab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77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0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0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0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包括:接地箱,其开设有电缆接入口,电缆接入口用于将电缆接入接地箱中,接地箱前侧可拆卸连接有盖板;电缆固定装置,设于接地箱内部侧壁上,电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缆;电流检测装置,设于接地箱内部,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缆的泄漏电流;采集箱体,穿设有第二信号连接装置;采集处理装置,设于采集箱体内部,用于接收泄漏电流并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第一信号连接装置和第二信号连接装置皆用于穿过采集处理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之间的连接信号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能将电缆牢靠固定在接地箱中,不易脱落,避免出现电力事故,接地箱体积小,接线简单,便于电路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输电领域的不断发展,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成本低、损耗小、没有无功功率等优势,在长距离输电中已被广泛采用,高压直流电缆作为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安全运行对于高压输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电缆正常运行时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0年左右,然而,在运送、施工过程中电缆可能遭受外力破坏,电缆在制造过程中还可能有绝缘质量问题,电缆敷设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对电缆也可能造成损伤和腐蚀,上述情况都会使电缆绝缘水平下降,造成电缆寿命降低,故对电缆绝缘状态的检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对电缆绝缘状态进行检测前,需要将电缆接入接地箱中接好线,再通过接地箱中的检测装置对电缆进行绝缘状态检测。而传统接地箱中没有对电缆采取固定措施,电缆存在脱落风险,可能会出现电力事故。且传统接地箱中电气元件众多,导致传统接地箱的体积大,且内部接线复杂,不便于电路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能够将电缆牢靠固定在接地箱中,不易脱落,避免出现电力事故,且接地箱体积小,接线简单,便于电路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包括:
接地箱,其开设有电缆接入口,所述电缆接入口用于将电缆接入所述接地箱中,所述接地箱前侧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接地箱上还穿设有第一信号连接装置;
电缆固定装置,设于所述接地箱内部侧壁上,所述电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电缆;
电流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接地箱内部,所述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缆的泄漏电流;
采集箱体,其穿设有第二信号连接装置;
采集处理装置,设于所述采集箱体内部,所述采集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泄漏电流并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所述第一信号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装置皆用于穿过所述采集处理装置和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之间的连接信号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拆下接地箱前侧的盖板,并将电缆从电缆接入口伸入至接地箱,通过电缆固定装置可以将电缆固定在接地箱内。通过将采集处理装置单独设置在接地箱外的采集箱体中,可以减小接地箱的体积,简化接地箱内部接线,便于电路维修。通过电流检测装置可以检测电缆的泄漏电流,并发送至采集处理装置,通过采集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可以实时监控电缆的运行状态,若泄漏电流超过预设阈值,则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能够将电缆牢靠固定在接地箱中,不易脱落,避免出现电力事故,且接地箱体积小,接线简单,便于电路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缆固定装置采用锁扣式固定组件,所述锁扣式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夹座,与所述接地箱内部侧壁连接,所述固定夹座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一端沿伸至所述固定夹座的上表面,另一端沿伸至所述固定夹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侧壁上还开设有勾型锁紧槽;
锁紧夹座,与所述固定夹座转动连接,所述锁紧夹座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共同用于卡设所述电缆;所述电缆贯穿所述固定夹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所述锁紧夹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所述锁紧夹座还贯穿开设有锁紧过孔,所述锁紧过孔和所述勾型锁紧槽皆与所述电缆垂直;
勾型锁定机构,穿过所述锁紧过孔可转动设于所述勾型锁紧槽中,所述勾型锁定机构远离所述勾型锁紧槽的一端具有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用于将所述勾型锁定机构限位至所述锁紧过孔中,所述勾型锁定机构用于锁紧所述固定夹座和所述锁紧夹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过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孔段位于靠近所述固定夹座的一侧;
所述勾型锁定机构包括:
勾型锁定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可转动设于所述勾型锁紧槽中;
弹性锁紧结构,设于所述勾型锁定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孔段中;
第一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勾型锁定件远离所述固定夹座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弹性锁紧结构限位在所述勾型锁定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缆固定装置采用旋转式固定组件,所述旋转式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底座,其侧壁与所述接地箱内部侧壁连接,所述固定底座具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固定底座下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面积;
电缆锁紧套,设于所述固定底座内部,所述电缆锁紧套靠近所述第一开口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所述电缆锁紧套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电缆锁紧套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电缆固定套,其外侧壁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固定底座的内侧壁活动连接,内侧壁与所述电缆锁紧套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电缆固定套靠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所述第一开口一侧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电缆固定套靠近所述电缆锁紧套一侧的开口处,与所述电缆固定套上横截面积等于所述电缆锁紧套的横截面积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缆锁紧套的长度,所述电缆固定套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底座的长度;
第二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电缆固定套的外侧壁和所述固定底座的内侧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缆锁紧套包括:
限位环,设于所述固定底座内部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所述限位环的外环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
弹性锁紧结构,设于所述固定底座内部,所述弹性锁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环的内环边缘连接,另一端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弹性锁紧结构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锁紧结构包括多个弹性条,每个所述弹性条的一端皆与所述限位环的内环边缘连接,另一端皆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环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且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条之间具有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设于所述电缆的电缆接头内部,所述测温装置与所述采集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缆的温度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地箱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采集箱体前侧可拆卸连接有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采集箱体和所述封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锁扣式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锁扣式固定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锁扣式固定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固定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锁紧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勾型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旋转式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旋转式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缆锁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缆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测温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号:
接地箱100、盖板110、第一密封圈120、第一信号连接装置130;
电缆200;
锁扣式固定组件300、固定夹座310、第一固定槽311、勾型锁紧槽312、连接结构313、锁紧夹座320,第二固定槽321、锁紧过孔322、勾型锁定件331、弹性锁紧结构332、第一限位结构333、销轴340;
旋转式固定组件400、固定底座410、第一开口411、第二开口412、限位环421、弹性条422、电缆固定套430;
电流检测装置500;
采集箱体610、第二信号连接装置611、封板612、采集处理装置620、第二密封圈630、蓄电池640;
测温装置700;
电缆接头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非全部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包括接地箱100、电缆固定装置、电流检测装置500、采集箱体610和采集处理装置620。接地箱100,其开设有电缆接入口,电缆接入口用于将电缆200接入接地箱100中,接地箱100前侧可拆卸连接有盖板110,接地箱100上还穿设有第一信号连接装置130;电缆固定装置,设于接地箱100内部侧壁上,电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缆200;电流检测装置500,设于接地箱100内部,电流检测装置500用于检测电缆200的泄漏电流;采集箱体610,其穿设有第二信号连接装置611;采集处理装置620,设于采集箱体610内部,采集处理装置620用于接收泄漏电流并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第一信号连接装置130和第二信号连接装置611皆用于穿过采集处理装置620和电流检测装置500之间的连接信号线。
接地箱100内部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用于安装电缆固定装置。采集箱体610内部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板,用于安装采集处理装置620。接地箱100的信息可以无线传输或者通过第一信号连接装置130与采集处理装置620上的连接信号线连接,实现接地箱100与采集处理装置620之间的信号传输。
电缆200穿过电流检测装置500,电流检测装置500采用电磁原理对电缆200的泄露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采集处理装置620进行处理后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可以实时监控电缆200的运行状态,若泄漏电流超过预设阈值,则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对电缆200进行维修,及时发现电缆200的运行问题,保护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有效防止突然停电情况的发生,减少因停电和停电维护造成的损失。电流检测装置500的具体器件型号在此不作限定。另外,电磁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采集箱体610内部还设有蓄电池640。采集处理装置620具有采集、处理、转换、信号传输等功能,负责接入电源、输入输出信号的转换及传输,蓄电池640负责将接入电源的电能储存并提供给采集处理装置620内的功能元器件,接入电源可以是220V电源、太阳能及风能等。采集处理装置620的信号收集主要靠无线或者安装在采集箱体610上的第二信号连接装置611与其他设备通过连接信号线传输。采集处理装置620与其他设备连接的发送和接收设备采用天线。工作时,采集处理装置620接收到其他设备输入的信号后,会经过处理转换及时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如有采集数据异常或者超过预设值,远程监控平台会及时报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拆下接地箱100前侧的盖板110,并将电缆200从电缆接入口伸入至接地箱100,通过电缆固定装置可以将电缆200固定在接地箱100内。通过将采集处理装置620单独设置在接地箱100外的采集箱体610中,可以减小接地箱100的体积,简化接地箱100内部接线,便于电路维修。通过电流检测装置500可以检测电缆200的泄漏电流,并发送至采集处理装置620,通过采集处理装置620进行处理后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可以实时监控电缆200的运行状态,若泄漏电流超过预设阈值,则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对电缆200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能够将电缆200牢靠固定在接地箱100中,不易脱落,避免出现电力事故,且接地箱100体积小,接线简单,便于电路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至图9,电缆固定装置采用锁扣式固定组件300,锁扣式固定组件300包括固定夹座310、锁紧夹座320和勾型锁定机构。
固定夹座310,与接地箱100内部侧壁连接,固定夹座310具有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11,第一固定槽311的一端沿伸至固定夹座310的上表面,另一端沿伸至固定夹座310的下表面,第一侧壁上还开设有勾型锁紧槽312;
锁紧夹座320,与固定夹座310转动连接,锁紧夹座320具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21,第一固定槽311与第二固定槽321相互对称,第一固定槽311与第二固定槽321共同用于卡设电缆200;电缆200贯穿固定夹座3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锁紧夹座3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锁紧夹座320还贯穿开设有锁紧过孔322,锁紧过孔322和勾型锁紧槽312皆与电缆200垂直;
勾型锁定机构,穿过锁紧过孔322可转动设于勾型锁紧槽312中,勾型锁定机构远离勾型锁紧槽312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限位端用于将勾型锁定机构限位至锁紧过孔322中,勾型锁定机构用于锁紧固定夹座310和锁紧夹座320。
勾型锁定机构具有竖直锁定段和勾型锁定段,勾型锁紧槽312具有竖直槽段和勾型槽段,竖直槽段和勾型槽段的高度以及锁紧过孔322的高度皆大于勾型锁定段的长度,以使得勾型锁定机构可以伸入锁紧过孔322和勾型锁紧槽312中,并能将勾型锁定段转动至勾型槽段中。
固定电缆200的具体操作过程为:转动锁紧夹座320,使锁紧夹座320的第二固定槽321与固定夹座310上的第一固定槽311处于分离状态,将电缆200置入第一固定槽311中,再转动锁紧夹座320,使第二固定槽321与第一固定槽311拼接后卡住电缆200,再将勾型锁定机构调整为竖直锁定段和勾型锁定段皆处于竖直平面上,再将勾型锁定机构穿过锁紧过孔322伸入至勾型锁紧槽312的竖直槽段后,转动勾型锁定机构,可以使得勾型锁定机构的勾型锁定段伸入勾型锁紧槽312的勾型槽段中,通过勾型锁定段与勾型槽段的勾紧力抵消电缆200对锁紧夹座320的反作用力,从而将固定夹座310和锁紧夹座320锁定,以固定电缆200。
松开电缆200的具体操作为:反向转动勾型锁定机构,使勾型锁定机构的勾型锁定段从勾型锁紧槽312的勾型槽段中脱离至竖直槽段,从而可以将勾型锁定机构依次从竖直槽段和锁紧过孔322中抽出,再转动锁紧夹座320,使锁紧夹座320的第二固定槽321与固定夹座310上的第一固定槽311处于分离状态,将电缆200抽出。
锁紧夹座320与固定夹座310通过销轴340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转动销轴340进一步固定锁紧夹座320和固定夹座310,需要抽离电缆200时,再转动销轴340松开锁紧夹座320和固定夹座31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能使锁紧夹座320和固定夹座310转动即可,不能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固定夹座310具有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位于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第三侧壁上设有连接结构313,连接结构313用于将固定夹座310固定在接地箱100内部侧壁上。连接结构313可以为螺纹槽,通过槽内螺纹与接地箱100上的螺母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只要能将固定夹座310固定在接地箱100上即可,不能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缆200的半径需要大于第一固定槽311和第二固定槽321的深度,以卡住电缆200,但电缆200的半径、第一固定槽311和第二固定槽321的深度以及第一固定槽311和第二固定槽321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卡住电缆200即可。限位端的具体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勾型锁定段锁定在勾型锁紧槽312的勾型槽段中时,限位端可以位于锁紧过孔322中,也可以位于锁紧过孔322外,只要能抵住锁紧夹座320,使锁紧夹座320不会与勾型锁定机构脱离,无法固定住固定夹座310和锁紧夹座320即可。
当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时,需要停电对电缆200或者接地箱100进行更换,而传统接地箱100中电缆200的固定措施是通过扎带捆绑的方式将电缆200固定在接地箱100中,耗时长,效率低,不方便后期的运行维护,且扎带有脱落风险,并不能将电缆200稳定地固定在接地箱100中,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固定,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检测效率。采用锁扣式固定组件300操作更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快速将电缆200更牢靠地固定在接地箱100中,且不易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锁紧过孔322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积,第二孔段位于靠近固定夹座310的一侧;勾型锁定机构包括勾型锁定件331、弹性锁紧结构332和第一限位结构333。勾型锁定件331,分别穿过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可转动设于勾型锁紧槽312中;弹性锁紧结构332,设于勾型锁定件331上,且位于第一孔段中;第一限位结构333,设于勾型锁定件331远离固定夹座310的一端,第一限位结构333用于将弹性锁紧结构332限位在勾型锁定件331上。
弹性锁紧结构332设于勾型锁定件331上,弹性锁紧结构332和勾型锁定件331的整体横截面积要大于勾型锁定件331,将勾型锁定件331依次伸入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后,弹性锁紧结构332会被限制在第一孔段中,此时弹性锁紧结构332处于未变形状态,且勾型锁定件331还未伸入至勾型锁紧槽312处。继续向里推动勾型锁定件331,直至将勾型锁定件331推动至勾型锁紧槽312处,并转动勾型锁定件331,使得勾型锁定件331的勾型锁定段伸入勾型锁紧槽312的勾型槽段中,此时弹性锁紧结构332处于已变形状态,利用弹性锁紧结构332的弹力加大锁紧夹座320对电缆200的作用力,并通过勾型锁定段与勾型锁紧槽312的勾紧力抵消电缆200对锁紧夹座320的反作用力和弹性锁紧结构332的弹力,从而固定电缆200,对电缆200的夹紧力大,不易脱落,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弹性锁紧结构332即可,且易于操作,固定速度快。若出现锁紧力不够的情况,也只需要更换弹性锁紧结构332,不需整体更换,维修效率高,且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至图14,电缆固定装置采用旋转式固定组件400,旋转式固定组件400包括固定底座410、电缆锁紧套、电缆固定套430和第二限位结构。
固定底座410,其侧壁与接地箱100内部侧壁连接,固定底座410具有空腔,空腔靠近固定底座410上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411,空腔靠近固定底座410下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412,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小于固定底座410的上表面面积;
电缆锁紧套,设于固定底座410内部,电缆锁紧套靠近第一开口411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电缆锁紧套远离第一开口411的一端可沿靠近或远离电缆锁紧套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电缆固定套430,其外侧壁通过第二开口412与固定底座410的内侧壁活动连接,内侧壁与电缆锁紧套的外侧壁活动连接,电缆固定套430靠近第一开口411一侧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第一开口411一侧的横截面积,且电缆固定套430靠近电缆锁紧套一侧的开口处,与电缆固定套430上横截面积等于电缆锁紧套的横截面积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电缆锁紧套的长度,电缆固定套430的长度大于固定底座410的长度;
第二限位结构,设于电缆固定套430的外侧壁和固定底座410的内侧壁之间。
电缆固定套430的内侧壁为锥面,便于电缆固定套430在向靠近电缆锁紧套的方向调整时,电缆锁紧套远离第一开口411的一端随着电缆固定套430横截面积的缩小不断地向电缆锁紧套的中心轴的方向收紧,直至电缆锁紧套远离第一开口411的一端无法变形为止,并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将电缆固定套430固定在该位置,从而可以将电缆200稳固地固定在接地箱100中。电缆固定套430的内侧壁采用光滑面,可以使得电缆锁紧套在电缆固定套430内部移动,便于收紧电缆锁紧套远离第一开口411的一端。
电缆固定套430的长度大于固定底座410的长度,电缆固定套430远离固定底座410的一端位于固定底座410外,可以作为拧紧件,便于调整电缆固定套430向靠近或远离固定底座410的方向移动。电缆固定套430位于固定底座410外的部分的外圈可以不设置第二限位结构。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可以将电缆固定套430固定在固定底座410内部侧壁上的不同位置,具体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定。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和电缆锁紧套的横截面积皆可以设置为略大于电缆200的横截面积,可以使电缆200穿过且能更快地将电缆200的锁紧力调整至预设的锁紧力大小。电缆固定套430横截面积最小值大于电缆200的横截面积,使电缆200可以穿过电缆固定套430,通过将电缆固定套430向靠近电缆锁紧套的方向调整,从而带动电缆锁紧套远离第一开口411的一端随着电缆固定套430横截面积的缩小不断地向电缆锁紧套的中心轴的方向收紧,从而固定住电缆200。
当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时,需要停电对电缆200或者接地箱100进行更换,传统接地箱100中电缆200的固定措施是通过扎带捆绑的方式将电缆200固定在接地箱100中,耗时长,效率低,不方便后期的运行维护,且扎带有脱落风险,并不能将电缆200稳定地固定在接地箱100中,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固定,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检测效率。采用旋转式固定组件400操作更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快速将电缆200更牢靠地固定在接地箱100中,且不易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和图13,电缆锁紧套包括限位环421和弹性锁紧结构332。限位环421,设于固定底座410内部且位于靠近第一开口411的一端,限位环421的外环面积大于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弹性锁紧结构332,设于固定底座410内部,弹性锁紧结构332的一端与限位环421的内环边缘连接,另一端可沿靠近或远离弹性锁紧结构332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限位环421的上表面与固定底座410上端平行,弹性锁紧结构332上升至第一开口411处时,由于限位环421的外环面积大于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可以使得限位环421抵在固定底座410上,弹性锁紧结构332无法再继续上升,由于电缆固定套430靠近第一开口411一侧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第一开口411一侧的横截面积,随着继续将电缆固定套430向靠近电缆锁紧套的方向调整,电缆锁紧套远离第一开口411的一端随着电缆固定套430横截面积的缩小不断地向电缆锁紧套的中心轴的方向收紧,直至电缆锁紧套远离第一开口411的一端无法变形为止,并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将电缆固定套430固定在该位置,从而可以将电缆200稳固地固定在接地箱10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和图13,弹性锁紧结构332包括多个弹性条422,每个弹性条422的一端皆与限位环421的内环边缘连接,另一端皆可沿靠近或远离限位环421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且相邻两个弹性条422之间具有间隔。相邻两个弹性条422之间具有间隔,便于多个弹性条422的形变和恢复,可以在将电缆固定套430向靠近电缆锁紧套的方向调整时,多个弹性条422随着电缆固定套430横截面积的缩小不断地向电缆锁紧套的中心轴的方向收紧,直至相邻两个弹性条422之间没有间隔,此时多个弹性条422对电缆200的锁紧力达到最大值,可以将电缆200稳固地固定住。可以通过调整弹性条422的数量和相邻两个弹性条422之间的间隔大小来调整弹性条422对电缆200的锁紧力。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条422的具体数量、形状、材质、相邻两个弹性条422之间的具体间隔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不能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5,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还包括测温装置700,测温装置700设于电缆200的电缆接头800内部,测温装置700与采集处理装置620电性连接,测温装置700用于检测电缆200的温度数据。测温装置700安装在电缆接头800内最接近电缆200的金属件上,可以精确地检测到电缆200的温度变化,可使用注耐高温胶等手段,确保测温装置700可以稳定安全的连接在金属件上。电缆接头800的浇注体内安装有天线装置,测温装置700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通过无线信号或者穿过接头外壳的信号传输线传输给采集处理装置620,采集处理装置620经过处理后反馈给远程监控平台,如有采集数据异常或者超过预设值,远程监控平台会及时报警。
电缆200在运行过程中,因为缺陷和老化的原因,会存在过度运行的情况,过度运行会造成电缆200老化,具体表现在电缆200发热,电缆接头800处因经过改装,存在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是电缆200发热可能性最高的位置,当电缆200的表面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能会发生火灾,造成停电及线路损毁。而人工巡查的方式耗时长,成本高,及时性差,电缆200敷设环境复杂,巡检难度高。在电缆接头800处安装测温装置700,可以实时反馈电缆200的运行温度,及时进行高温预警,保护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有效防止突然停电情况的发生,减少因停电和停电维护造成的损失。需要说明的是,测温装置700还可以安装在电缆接头800外部,只要能检测到电缆200的温度数据即可,不能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接地箱100和盖板1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20。当盖板110盖上的时候通过压缩第一密封圈120使接地箱100密封,可以增加接地箱100的防护等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采集箱体610前侧可拆卸连接有封板612。封板612的设置可以便于拆卸后对采集箱体610内的采集处理装置620进行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采集箱体610和封板61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630。当封板612盖上的时候通过压缩第二密封圈630使采集箱体610密封,可以增加采集箱体610的防护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圈120和第二密封圈630需要可以产生形变,具体材质在此不作限定。另外,接地箱100和采集箱体610中皆设有限位凸台,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圈120和第二密封圈63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箱(100),其开设有电缆接入口,所述电缆接入口用于将电缆(200)接入所述接地箱(100)中,所述接地箱(100)前侧可拆卸连接有盖板(110),所述接地箱(100)上还穿设有第一信号连接装置(130);
电缆固定装置,设于所述接地箱(100)内部侧壁上,所述电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电缆(200);
电流检测装置(500),设于所述接地箱(100)内部,所述电流检测装置(500)用于检测所述电缆(200)的泄漏电流;
采集箱体(610),其穿设有第二信号连接装置(611);
采集处理装置(620),设于所述采集箱体(610)内部,所述采集处理装置(620)用于接收所述泄漏电流并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所述第一信号连接装置(130)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装置(611)皆用于穿过所述采集处理装置(620)和所述电流检测装置(500)之间的连接信号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装置采用锁扣式固定组件(300),所述锁扣式固定组件(300)包括:
固定夹座(310),与所述接地箱(100)内部侧壁连接,所述固定夹座(310)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11),所述第一固定槽(311)的一端沿伸至所述固定夹座(310)的上表面,另一端沿伸至所述固定夹座(310)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侧壁上还开设有勾型锁紧槽(312);
锁紧夹座(320),与所述固定夹座(310)转动连接,所述锁紧夹座(320)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321),所述第一固定槽(311)与所述第二固定槽(321)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固定槽(311)与所述第二固定槽(321)共同用于卡设所述电缆(200);所述电缆(200)贯穿所述固定夹座(3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所述锁紧夹座(3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所述锁紧夹座(320)还贯穿开设有锁紧过孔(322),所述锁紧过孔(322)和所述勾型锁紧槽(312)皆与所述电缆(200)垂直;
勾型锁定机构,穿过所述锁紧过孔(322)可转动设于所述勾型锁紧槽(312)中,所述勾型锁定机构远离所述勾型锁紧槽(312)的一端具有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用于将所述勾型锁定机构限位至所述锁紧过孔(322)中,所述勾型锁定机构用于锁紧所述固定夹座(310)和所述锁紧夹座(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过孔(322)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孔段位于靠近所述固定夹座(310)的一侧;
所述勾型锁定机构包括:
勾型锁定件(331),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可转动设于所述勾型锁紧槽(312)中;
弹性锁紧结构(332),设于所述勾型锁定件(33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孔段中;
第一限位结构(333),设于所述勾型锁定件(331)远离所述固定夹座(310)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33)用于将所述弹性锁紧结构(332)限位在所述勾型锁定件(3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装置采用旋转式固定组件(400),所述旋转式固定组件(400)包括:
固定底座(410),其侧壁与所述接地箱(100)内部侧壁连接,所述固定底座(410)具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固定底座(410)上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411),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固定底座(410)下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412),所述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固定底座(410)的上表面面积;
电缆锁紧套,设于所述固定底座(410)内部,所述电缆锁紧套靠近所述第一开口(411)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所述电缆锁紧套远离所述第一开口(411)的一端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电缆锁紧套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电缆固定套(430),其外侧壁通过所述第二开口(412)与所述固定底座(410)的内侧壁活动连接,内侧壁与所述电缆锁紧套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电缆固定套(430)靠近所述第一开口(411)一侧的横截面积大于远离所述第一开口(411)一侧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电缆固定套(430)靠近所述电缆锁紧套一侧的开口处,与所述电缆固定套(430)上横截面积等于所述电缆锁紧套的横截面积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缆锁紧套的长度,所述电缆固定套(430)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底座(410)的长度;
第二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电缆固定套(430)的外侧壁和所述固定底座(410)的内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锁紧套包括:
限位环(421),设于所述固定底座(410)内部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开口(411)的一端,所述限位环(421)的外环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411)的开口面积;
弹性锁紧结构(332),设于所述固定底座(410)内部,所述弹性锁紧结构(33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环(421)的内环边缘连接,另一端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弹性锁紧结构(332)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结构(332)包括多个弹性条(422),每个所述弹性条(422)的一端皆与所述限位环(421)的内环边缘连接,另一端皆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环(421)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且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条(422)之间具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缆监测装置还包括测温装置(700),所述测温装置(700)设于所述电缆(200)的电缆接头(800)内部,所述测温装置(700)与所述采集处理装置(620)电性连接,所述测温装置(700)用于检测所述电缆(200)的温度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箱(100)和所述盖板(1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体(610)前侧可拆卸连接有封板(6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电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体(610)和所述封板(61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630)。
CN202222957740.7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Active CN219320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7740.7U CN2193204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7740.7U CN2193204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0421U true CN219320421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7740.7U Active CN2193204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0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57077U (zh) 智能故障指示器及指示系统
CN219320421U (zh) 一种直流电缆监测装置
CN216848080U (zh) 一种站用电源智慧监测装置
CN211829652U (zh) 一种配电柜故障报警装置
CN112067859B (zh)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信息采集与识别终端
CN115377711A (zh) 一种压力检测式可监测挂线状态的接地线压紧机构
CN214674065U (zh) 一种变电设备绝缘水平在线监测装置
CN215764448U (zh) 一种机电模拟平台用远程监控装置
CN209387146U (zh) 一种监测断路器触头温度的装置
CN220066439U (zh) 接头运行温度检测式环网柜
CN117310519B (zh) 一种新能源航标的储能电池防漏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7521294U (zh)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
CN219329594U (zh) 一种旋转式电缆固定装置及接地箱
CN215896855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的电气插拔连接器
CN218729334U (zh) 一种可以自动发送报警信号的监控检测设备
CN216740929U (zh) 一种复合横担
CN214153677U (zh) 一种低压柜内固定安装式计量柜
CN112230090A (zh) 一种电缆接头检测数据记录黑盒、系统以及方法
CN214893820U (zh) 一种高集成度水压监测装置
CN216562743U (zh) 一种sf6电流互感器检测口下移装置
CN215061362U (zh) 一种油气田长输管线安全监测装置
CN218331820U (zh) 一种便携式开关柜局部放电特征气体监测装置
CN214096021U (zh) 一种铁路通信铁塔监控装置
CN211264429U (zh) 矿用烟雾传感器
CN210376507U (zh) 一种智能交流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