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0353U -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 Google Patents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0353U
CN219320353U CN202223608217.XU CN202223608217U CN219320353U CN 219320353 U CN219320353 U CN 219320353U CN 202223608217 U CN202223608217 U CN 202223608217U CN 219320353 U CN219320353 U CN 219320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roove
support member
connecting piec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82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兴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82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0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0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0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该支撑构件包括支撑主体、转动机构和卡位机构,支撑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沿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主体的第一侧,第二连接件沿第二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主体的第一侧,第一轴和第二轴平行设置,卡位机构与支撑主体的第二侧固定连接,卡位机构与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槽和第二滑动卡槽,第一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一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第二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二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便于安装,并且防滑脱效率高,避免了相关技术中支撑构件容易滑脱的情况。

Description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测试用电池包内,用于非电性能测试工况的支撑构件,其通常设计状态为规则立方体,中间做镂空处理,虽然成本较低,但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没有设计限位结构,导致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支撑构件容易产生松动,甚至存在支撑构件容易滑脱的情况,不仅防滑脱效果低,同时不便于安装和拆卸。
因此亟需一种应用于测试用电池包内,且具有高防滑脱效率的新的支撑构件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支撑构件容易滑脱的情况,不仅防滑脱效果低,同时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构件,包括:
支撑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第二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平行设置;
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槽和第二滑动卡槽,所述第一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支撑主体为矩形壳状结构,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二侧设置有开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卡位垫,所述卡位垫固定连接于所述开槽内,所述卡位垫与所述开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动卡槽和所述第二滑动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凹槽开设有第一过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
所述第二凹槽开设有第二过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过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
所述第一转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凹槽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凹槽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
所述开槽内开设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所述卡位垫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过孔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过孔的位置相配合;
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三过孔,所述第四螺栓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四过孔,所述卡位垫通过所述第三螺栓和所述第四螺栓与所述开槽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卡位垫的高度等于所述开槽的深度,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方向上,所述卡位垫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中,所述第一滑动卡槽的形状为楔形,所述第二滑动卡槽的形状为楔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模组,包括至少两上述任一所述的支撑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模组中,在相邻所述支撑构件中,一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连接件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滑动卡槽内,一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二连接件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二滑动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主体、转动机构和卡位机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第二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平行设置,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槽和第二滑动卡槽,所述第一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便于安装,并且防滑脱效率高,避免了相关技术中支撑构件容易滑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结合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支撑主体10、转动机构20和卡位机构30,所述支撑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所述转动机构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1沿第一轴W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一侧10A,所述第二连接件22沿第二轴W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一侧10A,所述第一轴W1和所述第二轴W2平行设置,所述卡位机构30与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二侧10B固定连接,所述卡位机构30与所述支撑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槽13A和第二滑动卡槽13B,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楔形,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为楔形,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楔形,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楔形;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为第一楔形槽,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为第二楔形槽,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为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为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楔形槽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二楔形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楔形槽的形状相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现有测试用电池包内,用于非电性能测试工况的支撑构件,其通常设计状态为规则立方体,中间做镂空处理,虽然成本较低,但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没有设计限位结构,导致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支撑构件容易产生松动,甚至存在支撑构件容易滑脱的情况,不仅防滑脱效果低,同时不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便于安装,并且防滑脱效率高,避免了相关技术中支撑构件容易滑脱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10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一侧10A设置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二侧10B设置有开槽13;所述第一连接件2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12内;所述卡位机构30包括卡位垫31,所述卡位垫31固定连接于所述开槽13内,所述卡位垫31与所述开槽1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和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10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钢以及其他高延展性金属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的合金,所述第一凹槽11的深度小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厚度,所述第一凹槽11贯穿所述支撑主体10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凹槽12的深度小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厚度,所述第二凹槽12贯穿所述支撑主体10的上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凹槽12的侧壁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侧壁间隔设置,从而便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凹槽12的侧壁间隔设置,从而便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之间的夹角可以在0°至α°之间变化,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凹槽12之间的夹角可以在0°至α°之间变化,本实施例对所述α°的大小不做具体限制,同时,为了便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之间的夹角大小、以及控制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凹槽12之间的夹角大小,可以在所述支撑构件1上设置手工位,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12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12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内,从而提升所述支撑构件1的完整性,无割裂感,提升所述支撑构件1整体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主体10的长度、所述支撑主体10厚度、所述支撑主体10高度、所述第一凹槽11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12的深度、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高度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高度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第一转轴41和第二转轴42;所述第一凹槽11开设有第一过孔11A,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转轴41位于所述第一过孔11A内,所述第一连接件21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1;所述第二凹槽12开设有第二过孔12A,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转轴42位于所述第二过孔12A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42。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21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1,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支撑主体10的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2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42,从而实现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支撑主体10的转动连接,并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21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1,提升了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固定稳定性,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2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42,提升了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固定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52,所述第一转轴41开设有第一通孔41A,所述第一通孔41A与所述第一过孔11A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一螺栓5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A和所述第一过孔11A,所述第一转轴41通过所述第一螺栓51与所述第一凹槽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2开设有第二通孔42A,所述第二通孔42A与所述第二过孔12A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二螺栓5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2A和所述第二过孔12A,所述第二转轴4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52与所述第二凹槽12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采用所述第一螺栓51实现所述第一转轴41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固定连接,从而提升了所述第一转轴41与所述第一凹槽11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固定稳定性,采用所述第二螺栓52实现所述第二转轴42与所述第二凹槽12的固定连接,从而提升了所述第二转轴42与所述第二凹槽12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固定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螺栓51和所述第二螺栓52均包括但不限于内六角沉头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第三螺栓61和第四螺栓62;所述开槽13内开设有第三过孔13C和第四过孔13D,所述卡位垫31开设有第三通孔31A和第四通孔31B,所述第三通孔31A与所述第三过孔13C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四通孔31B与所述第四过孔13D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三螺栓61穿过所述第三通孔31A和所述第三过孔13C,所述第四螺栓62穿过所述第四通孔31B和所述第四过孔13D,所述卡位垫31通过所述第三螺栓61和所述第四螺栓62与所述开槽13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采用所述第三螺栓61和所述第四螺栓62实现所述卡位垫31与所述开槽13的固定连接,从而提升了所述卡位垫31与所述开槽13连接的固定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螺栓61和所述第四螺栓62均包括但不限于沉头固定螺栓。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位垫31的高度等于所述开槽13的深度,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卡位垫3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槽13内,从而提升所述支撑构件1的完整性,无割裂感,提升所述支撑构件1整体的稳定性。
请结合图1和图4;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撑模组,所述支撑模组2包括至少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构件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构件1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以所述支撑模组2包括四个所述支撑构件1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模组2包括第一支撑构件1A、第二支撑构件1B、第三支撑构件1C以及第四支撑构件1D;在相邻所述支撑构件1中,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连接件21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滑动卡槽13A内,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连接件22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滑动卡槽13B内;即,相邻所述支撑构件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1、所述第二连接件22、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以及所述卡位垫31实现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在相邻所述支撑构件1中,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连接件21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滑动卡槽13A内,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连接件22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滑动卡槽13B内,从而对所述支撑构件1的多个方向进行限位,进而提高所述支撑模组2的防滑脱效率,避免了相关技术中支撑构件1容易滑脱的情况;同时,通过设置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连接件21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滑动卡槽13A内,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连接件22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滑动卡槽13B内,从而使所述支撑构件1不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主体、转动机构和卡位机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第二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平行设置,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槽和第二滑动卡槽,所述第一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卡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构件便于安装,并且防滑脱效率高,避免了相关技术中支撑构件容易滑脱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
转动机构(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1)沿第一轴(W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一侧(10A),所述第二连接件(22)沿第二轴(W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一侧(10A),所述第一轴(W1)和所述第二轴(W2)平行设置;
卡位机构(30),所述卡位机构(30)与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二侧(10B)固定连接,所述卡位机构(30)与所述支撑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槽(13A)和第二滑动卡槽(13B),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0)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一侧(10A)设置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主体(10)的第二侧(10B)设置有开槽(13);
所述第一连接件(2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12)内;
所述卡位机构(30)包括卡位垫(31),所述卡位垫(31)固定连接于所述开槽(13)内,所述卡位垫(31)与所述开槽(1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和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凹槽(12)的侧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第一转轴(41)和第二转轴(42);
所述第一凹槽(11)开设有第一过孔(11A),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转轴(41)位于所述第一过孔(11A)内,所述第一连接件(21)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41);
所述第二凹槽(12)开设有第二过孔(12A),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转轴(42)位于所述第二过孔(12A)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52);
所述第一转轴(41)开设有第一通孔(41A),所述第一通孔(41A)与所述第一过孔(11A)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一螺栓(5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A)和所述第一过孔(11A),所述第一转轴(41)通过所述第一螺栓(51)与所述第一凹槽(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42)开设有第二通孔(42A),所述第二通孔(42A)与所述第二过孔(12A)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二螺栓(5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2A)和所述第二过孔(12A),所述第二转轴(4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52)与所述第二凹槽(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
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12)的深度,且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第三螺栓(61)和第四螺栓(62);
所述开槽(13)内开设有第三过孔(13C)和第四过孔(13D),所述卡位垫(31)开设有第三通孔(31A)和第四通孔(31B),所述第三通孔(31A)与所述第三过孔(13C)的位置相配合,所述第四通孔(31B)与所述第四过孔(13D)的位置相配合;
所述第三螺栓(61)穿过所述第三通孔(31A)和所述第三过孔(13C),所述第四螺栓(62)穿过所述第四通孔(31B)和所述第四过孔(13D),所述卡位垫(31)通过所述第三螺栓(61)和所述第四螺栓(62)与所述开槽(1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垫(31)的高度等于所述开槽(13)的深度,在垂直于所述支撑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卡位垫(3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槽(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卡槽(13A)的形状为楔形,所述第二滑动卡槽(13B)的形状为楔形。
10.一种支撑模组(2),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撑构件(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模组(2),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所述支撑构件(1)中,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连接件(21)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一滑动卡槽(13A)内,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连接件(22)可滑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支撑构件(1)的第二滑动卡槽(13B)内。
CN202223608217.XU 2022-12-30 2022-12-30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Active CN219320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8217.XU CN219320353U (zh) 2022-12-30 2022-12-30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8217.XU CN219320353U (zh) 2022-12-30 2022-12-30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0353U true CN219320353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8217.XU Active CN219320353U (zh) 2022-12-30 2022-12-30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0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68357C (en) Solar panel rooftop mounting and grounding device
CN106769013A (zh) 一种电作动器的加载惯量测试装置
CN219320353U (zh) 支撑构件及支撑模组
CN113734746A (zh) 等相集成模块承载定位工装
CN107907293B (zh) 一种试验用冲击夹具
CN102878162B (zh) 连接装置、led显示单元及led显示系统
CN205748241U (zh) 联轴器对中测量装置
CN206854861U (zh) 取向硅钢片夹具及取向硅钢片激光刻痕装置
CN216029100U (zh) 一种侧倾装置
CN110552512B (zh) 辅助网架安装的防滑动装置
CN211151305U (zh) 电气柜就位用工装小车
CN211143879U (zh) 一种多台面可拆卸式升降舞台
CN201755765U (zh) 可拆卸工装底座
CN210405865U (zh) 一种新型电气柜支架
CN202886103U (zh) 一种轴承寿命的测试装置
CN215923622U (zh) 等相集成模块承载定位工装
CN216145336U (zh) 模型展示装置
CN211234251U (zh) 轴承圈椭圆度及高度检测仪
CN215721742U (zh) 一种Hexapod振动台的安装底座机构
CN209793655U (zh) 一种瓦楞辊维修用检修架
CN216682099U (zh) 一种光伏发电站运维检修装置
CN215819488U (zh) 一种农业大棚骨架结构连接装置
CN211415159U (zh) 一种桁架式机器人横梁安装用旋转平台
CN214560485U (zh) 一种一体机盖板密封条装配工装
CN211599974U (zh) 一种设备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