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5777U -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5777U
CN219315777U CN202223288245.8U CN202223288245U CN219315777U CN 219315777 U CN219315777 U CN 219315777U CN 202223288245 U CN202223288245 U CN 202223288245U CN 219315777 U CN219315777 U CN 219315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plate
protective cover
draina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82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萍
王献明
沈利江
沈翔
裘桥伟
史建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F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F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FE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F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82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5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5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5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排水技术领域,公开了基坑集中排水设备,所述防护罩架的箱架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脚轮组件,且防护罩架的箱架内部位于底端位置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抽水泵、前置过滤组件,所述抽水泵与前置过滤组件之间通过导流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抽水泵的进水口加设前置过滤组件,能够对基坑积水中的杂质、污泥等进行过滤隔离工作,避免杂质、污泥堵塞抽水泵及其后续管道,确保排水设备的不间断排水性能,而在利用前置过滤组件对杂质、污泥等进行过滤隔离时,通过利用其内部分隔板的循环转动,能够将隔离出的杂质、污泥等自主卸料排出,且不会影响排水设备的循环排水性能。

Description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背景技术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的空间,由于基坑的施工过程较长、且之后的建筑建造过程也很长,施工建造过程当遇到雨水天气,基坑中则会积留大量的水量,对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基坑施工后需要做好排水工作,而当基坑内出现积水情况时,通常采用水泵设备对积水进行排水工作。
现有排水设备在对基坑进行排水工作时,通常将抽水管的一端探入积水中,另一端与水泵设备相连,继而利用水泵设备对积水进行抽取,然而此类直接对积水抽取的方式,积水中的杂质、污泥等极易随积水一同抽入水泵设备中,导致水泵和其后续管道出现杂质堆积堵塞,一方面极易烧坏排水设备,另一方面不利于基坑积水的排水工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基坑集中排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坑集中排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包括防护罩架,所述防护罩架的箱架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脚轮组件,且防护罩架的箱架内部位于底端位置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抽水泵、前置过滤组件,所述抽水泵与前置过滤组件之间通过导流管连通;
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防护罩架箱架内部的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罐体内侧位于下半部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板、下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的板面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下密封板的板面错开过滤网板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开口,所述上密封板与下密封板的板架中部贯穿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部输出端贯穿过滤罐与驱动电机连接,且驱动轴的下半部输出端正对于上密封板与下密封板之间对称设置有多组分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轮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防护罩架箱架下方两端位置处的支撑板架,所述支撑板架的支架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推送脚轮,且支撑板架的板架中部贯穿设置有锚杆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杆机构包括贯穿安装在支撑板架中部的拧接螺套,所述拧接螺套的丝套内部贯穿拧接有伸缩螺杆,所述伸缩螺杆的杆体顶端设置有旋钮手柄,且伸缩螺杆的杆体底端设置有锚固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与排水阀管连通,所述过滤罐的罐体下半部且与过滤网板保持同一方向连通有进水阀管,且过滤罐的罐体上半部设置有与导流管相连通的引流阀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多组所述分隔板相对于驱动轴的轴心呈扇形对称排列,所述过滤网板与排污开口均为扇形结构,相邻的两组所述分隔板之间的扇面大小分别与过滤网板的扇面、排污开口的扇口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罐的罐体底部正对于排污开口的开口端连通有排污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架的箱架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用于支撑抽水泵、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抽水泵的进水口加设前置过滤组件,能够对基坑积水中的杂质、污泥等进行过滤隔离工作,避免杂质、污泥堵塞抽水泵及其后续管道,确保排水设备的不间断排水性能,而在利用前置过滤组件对杂质、污泥等进行过滤隔离时,通过利用其内部分隔板的循环转动,能够将隔离出的杂质、污泥等自主卸料排出,且不会影响排水设备的循环排水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脚轮组件,具有良好的推送、止位性能,当进行排水工作时,将排水设备推送至基坑积水旁,利用锚杆机构对土壤的锚固定位,确保排水设备的稳定伫立性,当排水完毕后,通过将锚杆机构从土壤内部抽出,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排水设备进行推送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坑集中排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坑集中排水设备中前置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坑集中排水设备中锚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罩架;2、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4、推送脚轮;5、支撑板架;6、锚杆机构;61、拧接螺套;62、伸缩螺杆;63、旋钮手柄;64、锚固锥杆;7、抽水泵;8、排水阀管;9、导流管;10、进水阀管;11、过滤罐;12、排污管口;13、引流阀管;14、驱动电机;15、驱动轴;16、上密封板;17、过滤网板;18、分隔板;19、排污开口;20、下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包括防护罩架1,防护罩架1的箱架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脚轮组件,脚轮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防护罩架1箱架下方两端位置处的支撑板架5,支撑板架5的支架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推送脚轮4,且支撑板架5的板架中部贯穿设置有锚杆机构6,锚杆机构6包括贯穿安装在支撑板架5中部的拧接螺套61,拧接螺套61的丝套内部贯穿拧接有伸缩螺杆62,伸缩螺杆62的杆体顶端设置有旋钮手柄63,且伸缩螺杆62的杆体底端设置有锚固锥杆64,在利用排水设备对基坑积水进行排水工作时,利用推送脚轮4的推送位移,将排水设备推送至基坑积水旁,继而工作人员转动旋钮手柄63,推动伸缩螺杆62在拧接螺套61内螺旋转动,将锚固锥杆64螺旋锚固入土壤深处,对排水设备进行稳定伫立,而在抽水完毕后,工作人员只需将锚固锥杆64从土壤内部反向拧出,即可将排水设备推出基坑。
防护罩架1的箱架内部位于底端位置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抽水泵7、前置过滤组件,防护罩架1的箱架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用于支撑抽水泵7、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在对基坑积水进行排水过程中,通过在抽水泵7的进水口加设前置过滤组件,能够对基坑积水中的杂质、污泥等进行过滤隔离工作,避免杂质、污泥堵塞抽水泵及其后续管道,确保排水设备的不间断排水性能。
抽水泵7与前置过滤组件之间通过导流管9连通,前置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防护罩架1箱架内部的过滤罐11,过滤罐11的罐体内侧位于下半部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板16、下密封板20,上密封板16的板面设置有过滤网板17,抽水泵7的排水端与排水阀管8连通,过滤罐11的罐体下半部且与过滤网板17保持同一方向连通有进水阀管10,且过滤罐11的罐体上半部设置有与导流管9相连通的引流阀管13,在利用排水设备对基坑积水排水过程中,当将排水设备位移至积水旁后,将抽水管的一端探入积水中,另一端与过滤罐11上的进水阀管10连通,同步的将排水管与抽水泵7上的排水阀管8连通,继而抽水泵7开始工作,利用其强大的抽取力,将积水通过进水阀管10抽送至过滤罐11内部相邻的两组分隔板18之间,积水经过滤网板17的过滤后,将污泥、杂质等过滤在相邻的两组分隔板18之间,过滤后的积水经引流阀管13流入导流管9内,继而被抽取至抽水泵7内,通过排水阀管8将积水循环抽送至排水管内,利用排水管将积水排出基坑。
下密封板20的板面错开过滤网板17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开口19,上密封板16与下密封板20的板架中部贯穿设置有驱动轴15,驱动轴15的顶部输出端贯穿过滤罐11与驱动电机14连接,且驱动轴15的下半部输出端正对于上密封板16与下密封板20之间对称设置有多组分隔板18,多组分隔板18相对于驱动轴15的轴心呈扇形对称排列,过滤网板17与排污开口19均为扇形结构,相邻的两组分隔板18之间的扇面大小分别与过滤网板17的扇面、排污开口19的扇口大小相同,过滤罐11的罐体底部正对于排污开口19的开口端连通有排污管口12,在对基坑积水进行排水过程中,当正对于过滤网板17的相邻两组分隔板18之间过滤出较多的杂质、污泥后,驱动电机14开始工作,带动驱动轴15转动,将堆积有污泥、杂质等的两组分隔板18旋转推送至排污开口19正上方,使污泥、杂质等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污管口12自主落出,而新的两组分隔板18重新旋转至过滤网板17正下方,对积水中的污泥、杂质等进行再次过滤收集工作,使排水设备能够对污泥、杂质等进行不停机形式的过滤、自主排放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利用排水设备对基坑积水进行排水工作时,利用推送脚轮4的推送位移,将排水设备推送至基坑积水旁,继而工作人员转动旋钮手柄63,推动伸缩螺杆62在拧接螺套61内螺旋转动,将锚固锥杆64螺旋锚固入土壤深处,对排水设备进行稳定伫立,且当将排水设备位移至积水旁后,将抽水管的一端探入积水中,另一端与过滤罐11上的进水阀管10连通,同步的将排水管与抽水泵7上的排水阀管8连通,继而抽水泵7开始工作,利用其强大的抽取力,将积水通过进水阀管10抽送至过滤罐11内部相邻的两组分隔板18之间,积水经过滤网板17的过滤后,将污泥、杂质等过滤在相邻的两组分隔板18之间,过滤后的积水经引流阀管13流入导流管9内,继而被抽取至抽水泵7内,通过排水阀管8将积水循环抽送至排水管内,利用排水管将积水排出基坑,进一步的当正对于过滤网板17的相邻两组分隔板18之间过滤出较多的杂质、污泥后,驱动电机14开始工作,带动驱动轴15转动,将堆积有污泥、杂质等的两组分隔板18旋转推送至排污开口19正上方,使污泥、杂质等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污管口12自主落出,而新的两组分隔板18重新旋转至过滤网板17正下方,对积水中的污泥、杂质等进行再次过滤收集工作,使排水设备能够对污泥、杂质等进行不停机形式的过滤、自主排放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包括防护罩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架(1)的箱架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脚轮组件,且防护罩架(1)的箱架内部位于底端位置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抽水泵(7)、前置过滤组件,所述抽水泵(7)与前置过滤组件之间通过导流管(9)连通;
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防护罩架(1)箱架内部的过滤罐(11),所述过滤罐(11)的罐体内侧位于下半部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板(16)、下密封板(20),所述上密封板(16)的板面设置有过滤网板(17),所述下密封板(20)的板面错开过滤网板(17)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开口(19),所述上密封板(16)与下密封板(20)的板架中部贯穿设置有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的顶部输出端贯穿过滤罐(11)与驱动电机(14)连接,且驱动轴(15)的下半部输出端正对于上密封板(16)与下密封板(20)之间对称设置有多组分隔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组件包括对称安装在防护罩架(1)箱架下方两端位置处的支撑板架(5),所述支撑板架(5)的支架下方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推送脚轮(4),且支撑板架(5)的板架中部贯穿设置有锚杆机构(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机构(6)包括贯穿安装在支撑板架(5)中部的拧接螺套(61),所述拧接螺套(61)的丝套内部贯穿拧接有伸缩螺杆(62),所述伸缩螺杆(62)的杆体顶端设置有旋钮手柄(63),且伸缩螺杆(62)的杆体底端设置有锚固锥杆(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7)的排水端与排水阀管(8)连通,所述过滤罐(11)的罐体下半部且与过滤网板(17)保持同一方向连通有进水阀管(10),且过滤罐(11)的罐体上半部设置有与导流管(9)相连通的引流阀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分隔板(18)相对于驱动轴(15)的轴心呈扇形对称排列,所述过滤网板(17)与排污开口(19)均为扇形结构,相邻的两组所述分隔板(18)之间的扇面大小分别与过滤网板(17)的扇面、排污开口(19)的扇口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1)的罐体底部正对于排污开口(19)的开口端连通有排污管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集中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架(1)的箱架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用于支撑抽水泵(7)、前置过滤组件的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
CN202223288245.8U 2022-12-08 2022-12-08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Active CN219315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8245.8U CN219315777U (zh) 2022-12-08 2022-12-08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8245.8U CN219315777U (zh) 2022-12-08 2022-12-08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5777U true CN219315777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8245.8U Active CN219315777U (zh) 2022-12-08 2022-12-08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5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8270B (zh) 一种用于市政的污水抽取装置
CN205954812U (zh) 一种雨水排水泵站结构
CN208533550U (zh) 深井降水装置
CN219315777U (zh)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CN112502174A (zh) 一种深基坑快速降水装置
CN208219620U (zh)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处理集水强排水管结构
CN110700295A (zh) 基坑积水排除装置
CN112177132B (zh) 一种基于城市生态系统道路的智能截污排水装置及方法
CN214809133U (zh) 一种城市给排水用的泵站
CN214364008U (zh) 一种适用于污水井的固体垃圾分离装置
CN207484631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水利排污管道
CN212801606U (zh) 一种岩石地基深基坑承压水降排水系统
CN220058038U (zh) 一种建筑基坑积水清理装置
CN21990902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施工排水结构
CN214784564U (zh) 一种市政用便于清理的下水道排水装置
CN21442339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排水装置
CN218991993U (zh) 一种隧道施工抽排水装置
CN214940799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1929814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排水装置
CN112814000B (zh) 一种基坑降水与排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862905U (zh) 一种深基坑基底的集水井装置
CN212835460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
CN216360776U (zh) 一种地下人防排水系统
CN215781813U (zh) 非综合性组合共建消防排水系统
CN214090229U (zh) 一种市政下水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