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6349U -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6349U
CN219306349U CN202223277001.XU CN202223277001U CN219306349U CN 219306349 U CN219306349 U CN 219306349U CN 202223277001 U CN202223277001 U CN 202223277001U CN 219306349 U CN219306349 U CN 219306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armrest
rebound
sp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70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nda Kehong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nda Kehong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nda Kehong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nda Kehong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70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6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6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6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包括靠背、扶手组件,扶手组件内安装有回弹组件,靠背与扶手组件转动连接,通过将靠背直接装配在扶手组件上,便于简化本靠背的结构,提高靠背的装配效率,靠背、扶手组件与回弹组件连接,通过回弹组件对靠背提供一定的回弹力,在回弹组件的作用下,使得靠背具有一定的追背效果,便于对用户在追背范围内提供背部支撑,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背景技术
现在室内办公人群越来越多,久坐情况越来越普遍,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对人体的腰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目前市面上的办公椅的靠背大多不具有追背的功能。
申请号为CN202220587110.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座椅,包括坐垫结构、按压式开关、气弹簧开关、气弹簧、长连接杆、短连接杆、靠背安装组件、上部靠背垫、下部靠背垫和钢丝绳,所述坐垫结构的下部转轴安装有按压式开关,且按压式开关的端部通过钢丝绳与气弹簧开关的侧部相连接,所述气弹簧的一端通过转轴与长连接杆的下端相连接;上述座椅的缺点在于,(1)实现追背功能的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座椅的生产成本;(2)上述座椅的靠背与座椅的凳面配合才能实现追背功能,导致座椅的装配难度增加,影响座椅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通过靠背和扶手组件配合,实现靠背的追背功能,结构简单,大大简化了装配难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包括靠背、扶手组件,扶手组件内安装有回弹组件,靠背与扶手组件转动连接,且扶手组件、靠背与回弹组件连接,用于驱动靠背回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回弹组件包括扭力弹簧和弹簧座,弹簧座与扶手组件连接,扭力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上,且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靠背、弹簧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弹簧座包括弹簧基板、连接柱和限位头,连接柱、限位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弹簧基板上,扭力弹簧套设在连接柱上,扭力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弹簧基板上设有扶手连接孔,用于连接弹簧基板、扶手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靠背侧壁上设有回弹腔,回弹组件安装在回弹腔内,回弹腔侧壁上设有弹簧限位槽,回弹组件通过弹簧限位槽与靠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回弹腔的一侧设有盖板,通过盖板将回弹组件限位在回弹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盖板上设有靠背连接孔和回弹组件连接孔,用于安装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扶手组件上连接有连接转轴,扶手组件通过连接转轴与靠背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和扶手连接架,扶手固定在扶手连接架上,连接转轴连接在扶手连接架的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靠背下边缘与扶手连接架之间设有调节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回弹组件对靠背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在回弹组件的作用下,使得靠背具有一定的追背效果,便于对用户在追背范围内提供背部支撑,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2)通过将靠背直接装配在扶手组件上,便于简化本靠背的结构,提高靠背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弹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靠背1,回弹腔1-1,弹簧限位槽1-2,盖板1-3,靠背连接孔1-4,回弹组件连接孔1-5,扶手组件2,连接转轴2-1,扶手2-2,扶手连接架2-3,回弹组件3,扭力弹簧3-1,弹簧座3-2,弹簧基板3-3,连接柱3-4,限位头3-5,扶手连接孔3-6,调节间隙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包括靠背1、扶手组件2,扶手组件2内安装有回弹组件3,靠背1与扶手组件2转动连接,通过将靠背1直接装配在扶手组件2上,便于简化本靠背的结构,提高靠背的装配效率,靠背1、扶手组件2与回弹组件3连接,通过回弹组件3对靠背1提供一定的回弹力,在回弹组件3的作用下,使得靠背具有一定的追背效果,便于对用户在追背范围内提供背部支撑,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回弹组件3包括扭力弹簧3-1和弹簧座3-2,弹簧座3-2与扶手组件2连接,扭力弹簧3-1安装在弹簧座3-2上,且扭力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靠背1、弹簧座3-2连接,当靠背1、扶手组件2发生相对转动时,扭力弹簧3-1被扭转,从而产生一定的回弹力,回弹力的一端作用在靠背1上,另一端通过弹簧座3-2传递至扶手组件2上,从而实现靠背的追背效果。
为便于弹簧座3-2安装扭力弹簧3-1,同时便于扭力弹簧3-1的作用力传递至扶手组件2上,弹簧座3-2包括弹簧基板3-3、连接柱3-4和限位头3-5,连接柱3-4、限位头3-5固定连接在弹簧基板3-3上,扭力弹簧3-1套设在连接柱3-4上,通过连接柱3-4固定扭力弹簧3-1的相对位置,扭力弹簧3-1的一端与限位头3-5连接,扭力弹簧3-1产生的回弹力作用在限位头3-5上。
弹簧座3-2可以相对回弹腔1-1进行转动,弹簧座3-2受到扭力弹簧3-1的作用,驱动弹簧座3-2回弹,从而对靠背1提供一定的回弹力,达到追背效果。
弹簧基板3-3上设有扶手连接孔3-6,螺栓安装在扶手连接孔3-6内,用于将弹簧基板3-3和扶手组件2的连接转轴2-1连接,从而便于将弹簧座3-2上的回弹力传递至扶手组件2上。
靠背1侧壁上设有回弹腔1-1,回弹组件3安装在回弹腔1-1内,回弹腔1-1侧壁上设有弹簧限位槽1-2,扭力弹簧3-1的一端固定在弹簧限位槽1-2内,将扭力弹簧3-1的回弹力传递至靠背1上。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为便于对扭力弹簧3-1进行安装,限位头3-5、弹簧限位槽1-2布设在两个相对侧上。
回弹腔1-1的一侧为通孔,用于安装连接转轴2-1,回弹腔1-1的另一侧为开口,用于将扭力弹簧3-1和弹簧座3-2安装至回弹腔1-1内,为便于将回弹组件3固定在回弹腔1-1内,在回弹腔1-1的开口处设有盖板1-3。
为便于盖板1-3将回弹腔1-1、弹簧限位槽1-2完全封闭,盖板1-3的形状与回弹腔1-1、弹簧限位槽1-2的连接形状一致,且面积大于回弹腔1-1、弹簧限位槽1-2的连接形状。
盖板1-3上设有靠背连接孔1-4和回弹组件连接孔1-5,通过固定螺栓将靠背连接孔1-4与靠背1上的螺栓孔连接,通过螺栓将回弹组件连接孔1-5、连接柱3-4连接,从而实现盖板1-3的安装。
为防止用于连接回弹组件连接孔1-5、连接柱3-4的螺栓与盖板1-3之间产生干磨,在安装时,螺栓的内侧端面与盖板1-3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为进一步提高盖板1-3的安装稳定性,可以在间隙内安装推力轴承或者垫片,保证螺栓可以相对盖板1-3进行转动。
为进一步调高扶手组件2、靠背1转动连接的稳定性,在扶手组件2上连接有连接转轴2-1,扶手组件2通过连接转轴2-1与靠背1转动连接,即,连接转轴2-1伸入回弹腔1-1的一侧通孔设置。
扶手组件2包括扶手2-2和扶手连接架2-3,两个扶手2-2分别固定在扶手连接架2-3上,连接转轴2-1连接在扶手连接架2-3的内侧壁上,保证扶手组件2的两个扶手2-2一致处于同一高度内。
为防止靠背1、扶手组件2相对摆动过程中不发生干涉,在靠背1下边缘与扶手连接架2-3之间设有调节间隙4。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1)、扶手组件(2),扶手组件(2)内安装有回弹组件(3),靠背与扶手组件(2)转动连接,且靠背(1)、扶手组件(2)与回弹组件(3)连接,用于驱动靠背(1)回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回弹组件(3)包括扭力弹簧(3-1)和弹簧座(3-2),弹簧座(3-2)与扶手组件(2)连接,扭力弹簧(3-1)安装在弹簧座(3-2)上,且扭力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靠背(1)、弹簧座(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弹簧座(3-2)包括弹簧基板(3-3)、连接柱(3-4)和限位头(3-5),连接柱(3-4)、限位头(3-5)分别固定连接在弹簧基板(3-3)上,扭力弹簧(3-1)套设在连接柱(3-4)的上,扭力弹簧(3-1)的一端与限位头(3-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弹簧基板(3-3)上设有扶手连接孔(3-6),用于连接弹簧基板(3-3)、扶手组件(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靠背(1)侧壁上设有回弹腔(1-1),回弹组件(3)安装在回弹腔(1-1)内,回弹腔(1-1)侧壁上设有弹簧限位槽(1-2),回弹组件(3)通过弹簧限位槽(1-2)与靠背(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回弹腔(1-1)的一侧设有盖板(1-3),通过盖板(1-3)将回弹组件(3)限位在回弹腔(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盖板(1-3)上设有靠背连接孔(1-4)和回弹组件连接孔(1-5),用于安装盖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扶手组件(2)上连接有连接转轴(2-1),扶手组件(2)通过连接转轴(2-1)与靠背(1)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扶手组件(2)包括扶手(2-2)和扶手连接架(2-3),扶手(2-2)固定在扶手连接架(2-3)上,连接转轴(2-1)连接在扶手连接架(2-3)的内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其特征在于,靠背(1)下边缘与扶手连接架(2-3)之间设有调节间隙(4)。
CN202223277001.X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Active CN219306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7001.XU CN219306349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7001.XU CN219306349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6349U true CN219306349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4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7001.XU Active CN219306349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6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97482A1 (zh) 一种具备弹性锁止功能的腰托座椅
CN219306349U (zh) 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靠背
CN107397369B (zh) 一种座具
CN111772403A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调节式现代办公转椅
CN20988354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座椅腰靠
KR200495992Y1 (ko) 다각도 조절 헤드 레스트를 구비하며 공간 활용성이 증대된 기능성 소파
CN213909345U (zh) 一种靠背调节机构
CN108294516A (zh) 一种办公椅
CN212521270U (zh) 坐椅微调机构
CN219323292U (zh) 一种拼装式座椅底座
CN211795471U (zh) 一种沙发
CN220966871U (zh) 一种办公座椅用金属支架
CN219895150U (zh) 一种坐具
CN220109436U (zh) 一种腰靠调节装置
CN220403537U (zh) 一种具有联动功能的椅架结构
CN219661263U (zh) 一种新型办公座椅
CN218419077U (zh) 一种椅背背高调节装置
CN220966872U (zh) 一种可调节旋转角度的扶手
CN219895147U (zh) 办公椅靠背支撑角度调节结构
CN220694838U (zh) 一种自适应腰托支架及其座椅
KR200383047Y1 (ko) 헤드레스트를 가지는 의자
CN219661286U (zh) 一种可拆装椅背结构、椅架结构及座椅
CN116035376A (zh) 一种拼装式座椅结构
CN220777903U (zh) 一种沙发靠背调节装置
CN217243445U (zh) 一种电动头腰一体的沙发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