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0734U -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0734U
CN219300734U CN202320782167.2U CN202320782167U CN219300734U CN 219300734 U CN219300734 U CN 219300734U CN 202320782167 U CN202320782167 U CN 202320782167U CN 219300734 U CN219300734 U CN 219300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line
combustion
combustion ai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21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明
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auss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auss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auss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auss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21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0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0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0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涉及气体制备装置技术及热处理气氛孔领域。该燃气加热发生器在燃烧室前增设气体管道,气体管道分为燃气体管道和助燃空气管道,在气体主管道中将可燃气体和助燃空气混合后,再将混合气体输入燃烧室内燃烧加热,为发生器提供加热动力。同时增加气体混合的充分程度,使气体燃烧更为完全,减少燃气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气氛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背景技术
DX发生器,是指放热式气氛反应装置,在原料气生成产品气的过程当中,不需要从外界吸热,而是释放热量。DX气体是以甲烷或丙烷等天然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和空气作用进行不充分燃烧,分解生成混合气体。
制成的气体可广泛用于金属制材的无氧化退火、防氧化保护,空调压缩机定转子的发蓝处理等的加热保护。以提高金属材料结构的致密性,增加金属材料的稳定性。
一般的气体发生器,在燃烧前大多是分别通入甲烷或乙烷等可燃气体,以及压缩空气等助燃空气进入燃烧室,点燃后进行燃烧;该种燃烧方式和结构容易造成可燃气体和助燃空气混合不均匀,导致燃烧室中气体燃烧不完全,造成可燃气体的浪费,还会影响燃烧效率和气体通入的速率,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技术效果:在燃烧室前增设气体管道,气体管道分为燃气体管道和助燃空气管道,在气体主管道中将燃气和助燃空气混合后,再将混合气体输入燃烧室内燃烧,为发生器提供加热动力;在管道内输送气体的同时混合气体能够提升气体混合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增加气体混合的充分程度,使气体燃烧更为完全,减少燃气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包括用于燃烧制备保护氛围气体的气体发生部,以及用于向气体发生部输送混合气体的主管道;
主管道包括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体管道和用于输送压缩空气的助燃空气管道,以及燃烧时用于提供空气的辅助空气管道;
气体发生部包括用于实现燃烧过程的燃烧器、用于排出燃烧废气的废气管道和用于收集燃烧后成品气体的成品气体管道;
燃气体管道连通至燃烧器内,助燃空气管道连通至燃气体管道上。
进一步的,燃气体管道上依次设有燃气切断阀、气体过滤器、压力计安全电磁阀和燃气压力开关,用于控制燃气质量并调控气体输入量,燃气的输入气体压力为75~90mbar。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助燃空气管道连通至燃气体管道上位于安全电磁阀与气体发生部之间的位置,助燃空气管道上设有助燃空气切断阀,助燃空气的输入压力为45~51mbar。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主管道上位于助燃空气管道与气体发生部之间依次设有总切断阀、中压减压阀、总压力计和压力开关,混合气体的气体压力为80~95mbar。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燃烧器设有并联设置的若干台,主管道与燃烧器之间设有测量喷嘴和加热气体切断阀,燃烧器上还设有双热电偶。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废气管道末端连通有废气监测计和用于冷却废气的冷却器,冷却器内设有冷却气体监测计。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辅助空气管道末端设有助燃空气风机,助燃空气风机与燃烧器的燃烧口之间设有助燃空气压力开关和助燃空气压力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主管道中首先通入天然气、甲烷、丙烷等可燃气体,在主管道中端部位,由助燃空气管道通入压缩空气,燃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后通入燃烧器中点燃进行燃烧;此时辅助空气管道中通入由助燃空气风机送入的助燃空气,点燃时能够使得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完全;混合气体燃烧后,制得的二氧化碳、氮气等保护氛围气体通过成品气体管道输出,而产生的废气则通过废气管道排出;废气进入废气管道后,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后再进行处理,避免对后续管道产生较大的腐蚀;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燃气切断阀、气体过滤器、压力计和安全电磁阀,能够有效控制卡燃气体的输送量和管道内的压力,保证燃气的输入气体压力为75~90mbar;设置总切断阀、中压减压阀、总压力计和压力开关则能够保证混合气体的压力控制在80~95mbar;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若干台燃烧器能够提升燃烧效率,提高保护氛围气体的制备效率;测量喷嘴和加热气体切断阀的设置能够保证燃烧过程的安全正常进行,配合双热电偶对燃烧器中燃烧反应的及时调控;
(4)本实用新型中,在燃烧室前增设气体管道,气体管道分为燃气体管道和助燃空气管道,在气体主管道中将燃气和助燃空气混合后,再将混合气体输入燃烧室内燃烧,为发生器提供加热动力;在管道内输送气体的同时混合气体能够提升气体混合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增加气体混合的充分程度,使气体燃烧更为完全,减少燃气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主管道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辅助空气管道及气体发生部的结构图。
其中:1、气体发生部;11、燃烧器;12、废气管道;13、成品气体管道;14、测量喷嘴;15、加热气体切断阀;16、双热电偶;2、主管道;21、燃气体管道;211、燃气切断阀;212、气体过滤器;213、压力计;214、安全电磁阀;215、燃气压力开关;22、助燃空气管道;221、助燃空气切断阀;23、辅助空气管道;231、助燃空气风机;232、助燃空气压力开关;233、助燃空气压力计;24、总切断阀;25、中压减压阀;26、总压力计;27、压力开关;3、冷却器;31、冷却气体监测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用于燃烧产生保护氛围气体的气体发生部1,以及用于向气体发生部1输送混合气体的主管道2;其中,主管道2包括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体管道21和用于输送压缩空气的助燃空气管道22,以及燃烧时用于提供空气的辅助空气管道23。
燃气体管道21上依次设有燃气切断阀211、气体过滤器212、压力计213、安全电磁阀214和燃气压力开关215,用于控制燃气质量并调控气体输入量,燃气的输入气体压力为75~90mbar。
助燃空气管道22连通至燃气体管道21上位于安全电磁阀214与气体发生部1之间的位置,助燃空气管道22上设有助燃空气切断阀221,助燃空气的输入压力为45~51mbar。主管道2上位于助燃空气管道22与气体发生部1之间依次设有总切断阀24、中压减压阀25、总压力计26和压力开关27,混合气体的气体压力为80~95mbar。
气体发生部1包括用于实现燃烧过程的燃烧器11、用于排出燃烧废气的废气管道12和用于收集燃烧后成品气体的成品气体管道13;燃烧器11设有并联设置的若干台,主管道2与燃烧器11之间设有测量喷嘴14和加热气体切断阀15,燃烧器11上还设有双热电偶16。
燃气体管道21连通至燃烧器11内,助燃空气管道22连通至燃气体管道21上。废气管道12末端连通有废气监测计和用于冷却废气的冷却器3,冷却器3内设有冷却气体监测计31。辅助空气管道23末端设有助燃空气风机231,助燃空气风机231与燃烧器11的燃烧口之间设有助燃空气压力开关232和助燃空气压力计233。
具体实施过程:主管道2中首先通入天然气、甲烷、丙烷等燃气,在主管道2中端部位,由助燃空气管道22通入压缩空气,燃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后通入燃烧器11中点燃进行燃烧;此时辅助空气管道23中通入由助燃空气风机231送入的助燃空气,点燃时能够使得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完全;混合气体燃烧后,制得的二氧化碳、氮气等保护氛围气体通过成品气体管道13输出,而产生的废气则通过废气管道12排出;废气进入废气管道12后,进入冷却器3中冷却后再进行处理,避免对后续管道产生较大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前增设气体管道,气体管道分为燃气体管道21和助燃空气管道22,在气体主管道2中将燃气和助燃空气混合后,再将混合气体输入燃烧室内燃烧,为发生器提供加热动力;在管道内输送气体的同时混合气体能够提升气体混合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增加气体混合的充分程度,使气体燃烧更为完全,减少燃气的浪费。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燃烧制备保护氛围气体的气体发生部(1),以及用于向所述气体发生部(1)输送混合气体的主管道(2);
所述主管道(2)包括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体管道(21)和用于输送压缩空气的助燃空气管道(22),以及燃烧时用于提供空气的辅助空气管道(23);
所述气体发生部(1)包括用于实现燃烧过程的燃烧器(11)、用于排出燃烧废气的废气管道(12)和用于收集燃烧后成品气体的成品气体管道(13);
所述燃气体管道(21)连通至所述燃烧器(11)内,所述助燃空气管道(22)连通至所述燃气体管道(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体管道(21)上依次设有燃气切断阀(211)、气体过滤器(212)、压力计(213)、安全电磁阀(214)和燃气压力开关(215),用于控制燃气质量并调控气体输入量,燃气的输入气体压力为75~90mba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空气管道(22)连通至所述燃气体管道(21)上位于安全电磁阀(214)与所述气体发生部(1)之间的位置,所述助燃空气管道(22)上设有助燃空气切断阀(221),助燃空气的输入压力为45~51mba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2)上位于助燃空气管道(22)与气体发生部(1)之间依次设有总切断阀(24)、中压减压阀(25)、总压力计(26)和压力开关(27),混合气体的气体压力为80~95mba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1)设有并联设置的若干台,所述主管道(2)与燃烧器(11)之间设有测量喷嘴(14)和加热气体切断阀(15),所述燃烧器(11)上还设有双热电偶(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管道(12)末端连通有废气监测计和用于冷却废气的冷却器(3),冷却器(3)内设有冷却气体监测计(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空气管道(23)末端设有助燃空气风机(231),助燃空气风机(231)与燃烧器(11)的燃烧口之间设有助燃空气压力开关(232)和助燃空气压力计(233)。
CN202320782167.2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Active CN219300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2167.2U CN21930073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2167.2U CN21930073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0734U true CN219300734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2167.2U Active CN21930073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0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4233B2 (en) Combin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fuel cell and a gas turbine engine
US6726875B2 (en) Combined instal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teel work gases
CZ282731B6 (cs) Způsob výroby elektrické energie a zařízení provádění tohoto způsobu
CN101270235B (zh) 一种制造软质炭黑的反应炉
KR960015458B1 (ko) 연소가스터빈에서 저칼로리가스를 점화시킬때 과잉압축공기의 경제적인 이용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595568B (zh) 高纯度废氨气焚烧炉、系统及工艺
CN107090530A (zh) 加热高炉热风炉的方法
CN203112858U (zh) 冶金生产中的放散氧气再利用装置
CN219300734U (zh) 一种燃气加热发生器
CN105509036A (zh) 煤粉锅炉纯氧燃烧无氮无二氧化碳排放的系统
CN114777124A (zh) 一种天然气和布朗气混合燃烧方法及燃烧系统
CN210219807U (zh) 高浓度有机废气燃烧装置
CN210786892U (zh) 一种配带二次混风的scr脱硝烟气加热装置
CN210241597U (zh) 一种低氮脱硝热解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103343964B (zh) 使用醇基清洁燃料提高工业炉窑热效率的燃烧方法
CN113091056A (zh) 一种还原炉天然气纯氧燃烧系统
CN215610478U (zh) 一种氧化铝焙烧炉联合烟气脱硝系统
CN201909332U (zh) 可实现纯氧洁净燃烧的燃煤发电供氧系统
CN105889902A (zh) 一种双向厌氧型生物质节能锅炉
CN212102690U (zh) 一种炭化炉和连续式炭化装置
CN217948179U (zh) 一种热风炉和生球烘干装置
CN114410870B (zh) 一种热风炉烧焦炉煤气的控排烟系统及方法
CN220287494U (zh) 一种燃气热风炉余热回收系统
JPS6471075A (en) Reaction air supply method of fuel cell
CN216114730U (zh) 一种双燃料低氮燃气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