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8604U -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8604U
CN219298604U CN202320119914.4U CN202320119914U CN219298604U CN 219298604 U CN219298604 U CN 219298604U CN 202320119914 U CN202320119914 U CN 202320119914U CN 219298604 U CN219298604 U CN 21929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tch
connecting piece
tile
photovoltai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99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ken Green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ken Green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ken Green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ken Green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99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8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建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包括光伏瓦和金属瓦;光伏瓦的一侧边设有呈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光伏瓦的另一侧边设有呈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金属瓦的两侧边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扣接后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相贴合的左右定位部,且扣接后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相抵接的上下定位部。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无需破坏屋面原有的防水层,防水效果好,也不会增加屋面的承重压力,且能使连接后的光伏瓦与金属瓦之间基本无高度落差,更美观、安全,结构更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瓦屋面安装光伏瓦时,大多是以BAPV(building-attachedphotovoltaics,即在现有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的方式安装,具体参见公开号CN217105851U提供的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所示,这种安装方式也称为“后安装型”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如光伏瓦)。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后续在建筑屋面安装用于铺设光伏组件的龙骨支撑系统,而安装龙骨支撑系统时,由于需要将龙骨支撑系统穿过屋面原有的防水层后连接于屋面结构上,所以会破坏屋面原有的防水层,故而其防水效果不好;而且,龙骨支撑系统还会增加原有屋面的承重压力;此外,光伏组件还会高出屋面,与屋面形成高低落差,这不仅影响屋面美观,还会带来安全性隐患(如光伏组件坠落)。
另外,现有金属瓦屋面安装光伏瓦时,也有直接以光伏板的形式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在建筑屋面上,具体参见公开号CN217680107U提供的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及建筑。这种安装方式会使屋面配套的瓦片与光伏组件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而通常屋面配套的瓦片与光伏瓦的模数、高度及防水连接结构不一样,所以也会影响建筑整体美观,还容易带来漏水隐患,导致其防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无需破坏屋面原有的防水层,防水效果好,也不会增加屋面的承重压力,且能使屋面整体基本无高度落差,更美观、安全,结构更简单。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包括光伏瓦和金属瓦;所述光伏瓦的一侧边设有呈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光伏瓦的另一侧边设有呈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所述金属瓦的两侧边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
扣接后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还形成有至少两个相互贴合的左右定位部,且扣接后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相互抵接的上下定位部。
优选地,扣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水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一连接板的同一表面的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和第三贴板,所述第二贴板设于第一贴板与第三贴板之间,且第一贴板连接光伏瓦,而第三贴板远离光伏瓦,所述第一贴板的内侧还连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延板;
所述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和/或第三贴板的侧面,与第二连接件的侧面贴合以形成所述左右定位部;所述第一内延板的表面与第二连接件抵接以形成所述上下定位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贴板的端部还连有朝第二贴板侧横向延伸的加强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倒山字型或正山字型。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且连接金属瓦的第二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二连接板的第四贴板和第五贴板,第四贴板远离金属瓦,而第五贴板设于第四贴板与金属瓦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板能覆盖第一连接件的正山字型或倒山字型的开口,第四贴板贴合第一贴板的内侧面、并抵接第一内延板的表面,第五贴板与第二贴板的侧面贴合,金属瓦与第三贴板的外侧面贴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七贴板和第八贴板,所述第七贴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一端部,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第八贴板的端部,且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金属瓦;
所述第三连接板覆盖第一连接件的正山字型或倒山字型的开口,第七贴板与第一贴板的内侧面贴合,第四连接板与第一内延板的表面接触,第八贴板与第二贴板的侧面贴合,金属瓦与第三贴板的外侧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瓦的金属侧边经弯折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光伏瓦的左右边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金属瓦的左右边缘;相邻的光伏瓦的第一连接件的开口与相邻的金属瓦的第二连接件的开口方向相反。
优选地,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还包括设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下方的导水板,且导水板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位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外侧的至少一个阻水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不仅结构简单,且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扣接,即可提高其防水效果,无需在屋面上安装用于铺设光伏瓦或光伏组件的龙骨支撑系统,也不会增加原有屋面的承重压力;再通过至少两个左右定位部的配合,能有效防止连接后的光伏瓦与金属瓦发生左右横移,以确保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连接和防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通过至少一个上下定位部的配合,当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上时,能使相同模数的金属瓦与光伏瓦连接后不出现高低落差,故而能有效避免因雨水大量聚集在高度小的瓦上而导致高度小的瓦防水压力大的现象,均匀分散横向防水压力,提高屋面整体的防水效果,还能有效避免如坠物的安装隐患,并能提高屋面整体的美观性能。因此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能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中第一连接件呈正山字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中第一连接件呈倒山字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中第一连接件呈正山字型、且第二连接件为另一种弯折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中第一连接件呈倒山字型、且第二连接件为另一种弯折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中第一连接件呈正山字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横向防水瓦组合体中第一连接件呈倒山字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光伏瓦1;第一连接件11;第一连接板111;第一贴板112;第一内延板113;第二贴板114;第三贴板115;加强板116;第一导水槽12;第二导水槽13;金属瓦2;第二连接件21;第二连接板211;第四贴板212;第五贴板213;第六贴板214;第三连接板215;第四连接板216;第七贴板217;第八贴板218;第九贴板219;第三导水槽22;第四导水槽23;第五导水槽24;左右定位部3;上下定位部4;导水板5;阻水凸部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参见图1-2,包括左右相邻的光伏瓦1和金属瓦2。为使左右相邻的光伏瓦1与金属瓦2之间能实现防水连接,并简化光伏瓦1与金属瓦2的连接结构,该光伏瓦1的两侧边设有第一连接件11,对应地,金属瓦2的两侧边设有第二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件11之间能实现扣接、优选为无缝扣接,以防连接后的光伏瓦1与金属瓦2漏水,进而能提高防水效果。
其中,光伏瓦1的一侧边的第一连接件11呈正山字型,而光伏瓦1的另一侧边的第一连接件11呈倒山字型。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1包括横向(即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11、以及纵向(即上下方向)连于第一连接板111的同一表面的第一贴板112、第二贴板114和第三贴板115,第二贴板114设于第一贴板112与第三贴板115之间,第三贴板115连于第一连接板111的远离光伏瓦1的一侧,且第一贴板112连于第一连接板111的靠近光伏瓦1的另一侧。
如此,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一贴板112、第二贴板114及第三贴板115连接,能形成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11或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11。当第一连接件11呈正山字型时,其开口朝上(如图3、5);反之,当第一连接件11呈正山字型时,其开口朝下(如图2、4、6)。而第一贴板112的内侧还连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延板113;第一贴板112与光伏瓦1密封连接,以防光伏瓦1漏水。
对应地,第二连接件21也呈倒山字型或正山字型。实际中,第一连接件11设于光伏瓦1的左右边框上,而第二连接件21设于金属瓦2的左右边缘,且相邻的光伏瓦1的第一连接件11的开口与相邻的金属瓦2的第二连接件21的开口方向相反。如此,当第一连接件11呈正山字型时,呈倒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优选为覆盖第一连接件11的正山字型的开口,进而第二连接件21能与第一连接件11实现无缝扣接;而当第一连接件11呈倒山字型时,呈正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优选为覆盖第一连接件11的倒山字型的开口,进而第二连接件21能与第一连接件11实现无缝扣接。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1包括横向设置且连接金属瓦2的第二连接板211、以及纵向连于第二连接板211的第四贴板212和第五贴板213,第四贴板212连于第二连接板211的远离金属瓦2的一侧,而第二连接板211的另一侧连接金属瓦2,第五贴板213位于第四贴板212与金属瓦2之间。
如此,当第二连接件21呈倒山字型时,第二连接板211直接连接金属瓦2,则第二连接板211与金属瓦2的侧面、第四贴板212及第五贴板213连接以形成该呈倒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此时,呈倒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的开口朝下(如图3、5)。而当第二连接件21呈正山字型时,第二连接板211通过纵向设置的第六贴板214连接金属瓦2,故而第二连接板211与第四贴板212、第五贴板213及第六贴板214连接以形成该呈正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此时,呈正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的开口朝上(如图2、4、6)。
当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11与倒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扣接时,参见图3和5,第二连接板211覆盖第一连接件11的正山字型的开口,第四贴板212的外侧面与第一贴板112的内侧面贴合,且第四贴板212的下端部抵接第一内延板113的上表面,而第五贴板213的左侧面与第二贴板114的右侧面贴合,金属瓦2的右侧面优选为与第三贴板115的外侧面贴合。
而且,参见图3和5,在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件11扣接后,由于第四贴板212的外侧面与第一贴板112的内侧面贴合,且第五贴板213的左侧面与第二贴板114的右侧面贴合,所以金属瓦2和/或光伏瓦1无法左右移动了,因此第五贴板213的左侧面与第二贴板114的右侧面之间通过相互贴合形成了一个左右定位部3,且第四贴板212的外侧面与第一贴板112的内侧面之间也通过相互贴合形成了一个左右定位部3;故而这两个左右定位部3配合,能有效防止连接后的光伏瓦1与金属瓦2发生左右横移,以确保连接和防水的稳定性。
参见图3和5,与此同时,在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件11扣接后,由于第四贴板212的下端部抵接第一内延板113的上表面,所以,第二连接件21无法带着金属瓦2继续向下移动,且第一连接件11也无法带着光伏瓦1继续向上移动,因此第四贴板212的下端部与第一内延板113的上表面的抵接形成了一个上下定位部4;当采用相同模数的金属瓦2与光伏瓦1连接时,该上下定位部4能确保连接后的金属瓦2与光伏瓦1不会出现高低落差,因此既不会出现如光伏瓦1局部零件坠落的安装隐患,又不会出现因雨水大量聚集在高度小瓦上而导致高度小的瓦的防水压力大的现象,故而能均匀分散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防水压力,提高整体的防水效果,使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能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并能提高屋面整体的美观性能。
当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11与正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扣接时,参见图2、4、6,第二连接板211覆盖第一连接件11的倒山字型的开口,第四贴板212的外侧面优选为与第一贴板112的内侧面贴合,且第四贴板212的上端部抵接第一内延板113的下表面,而第五贴板213的右侧面与第二贴板114的左侧面贴合,第六贴板214的内侧面与第三贴板115的外侧面贴合。
相似地,第四贴板212的外侧面与第一贴板112的内侧面之间通过相互贴合形成了一个左右定位部3,且第五贴板213的右侧面与第二贴板114的左侧面之间通过相互贴合形成了一个左右定位部3,第六贴板214的内侧面与第三贴板115的外侧面之间通过相互贴合也形成了一个左右定位部3;如此,形成了三个左右定位部3,这三个左右定位部3配合,能有效防止连接后的光伏瓦1与金属瓦2发生左右横移,以确保连接和防水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第四贴板212的上端部抵接第一内延板113的下表面,形成了一个上下定位部4,以使相同模数的金属瓦2与光伏瓦1连接后不会出现高低落差。
综上,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通过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件11的扣接、至少两个左右定位部3、及至少一个上下定位部4的相互配合,当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上时,不仅能确保金属瓦2与光伏瓦1的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还无需在屋面上安装固定光伏瓦1的支架,所以不会破坏原有屋面的防水结构,也不会增加原有屋面承重,且相同模数的金属瓦2与光伏瓦1连接后,还不能使屋面的金属瓦2与光伏瓦1不出现高低落差,故而既能有效避免如坠物的安装隐患,又能均匀分散横向防水压力,提高屋面整体的防水效果,能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并能提高屋面整体的美观性能。
进一步,为提供防水效果,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11或第二连接件21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水槽。
具体地,参见图3、5,当第一连接件11呈正山字型时,第一贴板112、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贴板114依次连接以形成第一导水槽12。通常,为了快速将雨水排出屋面,屋面是从后侧至前侧向下倾斜设置,对应地,设于屋面的金属瓦2和光伏瓦1也均是从后侧至前侧向下倾斜设置;故而该第一导水槽12能将从第一贴板112与第四贴板212之间流入的少量雨水向下倾斜导出,以提高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防水效果。
而且,第二贴板114、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三贴板115依次连接还形成了第二导水槽13。即便降雨量很大时,该第二导水槽13也能将通过毛细现象从第二贴板114与第五贴板213之间流入的极少量雨水向下倾斜导出,以进一步提高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防水效果。
此外,尤其当第一连接件11呈正山字型时,由于倒山字型的第二连接件21扣接在第一连接件11上,所以呈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11需要承受第二连接件21的重量。基于此,参见图3、5,使该第三贴板115的端部连有朝第二贴板114侧的横向延伸的加强板116,来提高第一连接件11的力学强度,进而提高第一连接件11的承重能力,以免扣接后第一连接件11发生变形而影响防水效果。
相似地,参见图4、6,当第二连接件21呈正山字型时,第五贴板213、第二连接板211和第六贴板214依次连接以形成第四导水槽23;该第四导水槽23能将从第三贴板115与第六贴板214之间流入的少量雨水向下倾斜导出,以提高防水效果。而第四贴板212、第二连接板211和第五贴板213依次连接还形成了第三导水槽22;该第三导水槽22能将通过毛细现象从第二贴板114与第五贴板213之间进入的极少量雨水向下倾斜导出,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实际中,第二连接件21优选为金属瓦2的金属侧边经弯折形成的一体式结构,这样,第二连接件21的加工比较方便,结构简单,且防水性能更好。金属瓦2的金属侧边可通过多种弯折方式来形成一体式结构的第二连接件21。如图1-4示出了金属瓦2的金属侧边的一种弯折方式;又如图5-6示出了金属瓦2的金属侧边的另一种弯折方式。当然,金属瓦2的金属侧边还可通过其他弯折方式来形成一体式结构的该第二连接件21。
更进一步,参见图5-6,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还包括设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的下方的导水板5。如此,即便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因老化等出现局部漏水,该导水板5也能将这部分水向下倾斜排出。
优选为,导水板5的左右两侧至少横向延伸出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的外侧,且导水板5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阻水凸部51(如图5所示),且导水板5的左右两边均至少有一个阻水凸部51位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21的外侧。如此,阻水凸部51能防止导水板5表面的雨水左右横移,促使雨水快速排出,并能防止雨水从导水板5的左右两端溢出,提高该横向防水瓦组合体的防水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参见图7-8,其具体结构参见实施例1,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第二连接件21的具体结构不同。具体如下:第二连接件21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三连接板215和第四连接板216、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七贴板217和第八贴板218,第七贴板217的两端部分别弯折连接第三连接板215的一侧和第四连接板216的一侧,第四连接板216的另一侧连接第八贴板218的一端部。而且,参见图7,当第二连接件21的开口朝下时,第三连接板215的另一侧直接连接金属瓦2;参见图8,而当第二连接件21的开口朝上时,第三连接板215的另一侧通过纵向设置的第九贴板219来连接金属瓦2。
当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11与开口朝下的第二连接件21扣接时,参见图7,第三连接板215覆盖第一连接件11的正山字型的开口,第七贴板217的外侧面与第一贴板112的内侧面之间相互贴合以形成一个左右定位部3,第四连接板216的下表面与第一内延板113的上表面相互接触以形成一个上下定位部4,第八贴板218的左侧面与第二贴板114的右侧面之间相互贴合以形成一个左右定位部3,金属瓦2的右侧面优选为与第三贴板115的外侧面相贴合。
当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11与开口朝上的第二连接件21扣接时,参见图8,第三连接板215覆盖第一连接件11的倒山字型的开口,第七贴板217的外侧面优选为与第一贴板112的内侧面之间相互贴合以形成一个左右定位部3,第四连接板216的上表面与第一内延板113的下表面相互接触以形成一个上下定位部4,第八贴板218的右侧面与第二贴板114的左侧面之间相互贴合以形成一个左右定位部3,第九贴板219的内侧面与第三贴板115的外侧面相贴合以形成一个上下定位部4。
以上形成的左右定位部3及上下定位部4的作用请参见实施例1,故此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21优选为金属瓦2的金属侧边经弯折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参见图8,当第二连接件21的开口朝上时,第九贴板219、第三连接板215和第七贴板217依次连接还形成了第五导水槽24;该第五导水槽24能将从第三贴板115与第九贴板219之间进入的极少量雨水向下倾斜导出,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瓦和金属瓦;所述光伏瓦的一侧边设有呈正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光伏瓦的另一侧边设有呈倒山字型的第一连接件;所述金属瓦的两侧边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
扣接后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还形成有至少两个相互贴合的左右定位部,且扣接后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相互抵接的上下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扣接后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一连接板的同一表面的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和第三贴板,所述第二贴板设于第一贴板与第三贴板之间,且第一贴板连接光伏瓦,而第三贴板远离光伏瓦,所述第一贴板的内侧还连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延板;
所述第一贴板、第二贴板和/或第三贴板的侧面,与第二连接件的侧面贴合以形成所述左右定位部;所述第一内延板的表面与第二连接件抵接以形成所述上下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贴板的端部还连有朝第二贴板侧横向延伸的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倒山字型或正山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且连接金属瓦的第二连接板、以及纵向连于第二连接板的第四贴板和第五贴板,第四贴板远离金属瓦,而第五贴板设于第四贴板与金属瓦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板能覆盖第一连接件的正山字型或倒山字型的开口,第四贴板贴合第一贴板的内侧面、并抵接第一内延板的表面,第五贴板与第二贴板的侧面贴合,金属瓦与第三贴板的外侧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七贴板和第八贴板,所述第七贴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一端部,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第八贴板的端部,且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金属瓦;
所述第三连接板覆盖第一连接件的正山字型或倒山字型的开口,第七贴板与第一贴板的内侧面贴合,第四连接板与第一内延板的表面接触,第八贴板与第二贴板的侧面贴合,金属瓦与第三贴板的外侧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金属瓦的金属侧边经弯折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光伏瓦的左右边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金属瓦的左右边缘;相邻的光伏瓦的第一连接件的开口与相邻的金属瓦的第二连接件的开口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下方的导水板,且导水板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位于扣接后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外侧的至少一个阻水凸部。
CN202320119914.4U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Active CN21929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9914.4U CN219298604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9914.4U CN219298604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8604U true CN219298604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9914.4U Active CN219298604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8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9048B (zh) 自动排水型全密封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CN216920904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屋面强化结构
JP5025125B2 (ja) 太陽光利用機器用フレー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光利用機器の設置方法
CN201351337Y (zh) 自动排水型全密封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CN219298604U (zh)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用横向防水瓦组合体
CN212405761U (zh) 一种光伏屋顶的组件安装结构
CN216196121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屋面
CN210780636U (zh) 全结构式防水光伏支架
CN113482253A (zh)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用支架
CN110778031A (zh) Bipv防水系统
JP4738669B2 (ja) 太陽電池屋根材
CN112031282A (zh) 一种适用于双玻组件bipv的防水系统
CN219298623U (zh) 光伏建筑连接结构及建筑光伏系统
CN218323539U (zh) 一种搭接式太阳能光伏瓦
CN211341455U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7299537U (zh)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采光顶系统
CN216699926U (zh) 光伏装置
CN216196119U (zh)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
JP3390328B2 (ja) 太陽電池付屋根パネル
CN219938287U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导水系统
CN218714465U (zh) Bipv支架系统
CN216196120U (zh)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用支架
CN210780664U (zh) 防水用光伏组件
CN216516541U (zh) 一种适用于防水车棚的新型双玻组件结构
CN109889141A (zh) 一种光伏建筑排水支撑结构及光伏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