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7876U - 抗冻胀路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抗冻胀路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7876U
CN219297876U CN202222436913.0U CN202222436913U CN219297876U CN 219297876 U CN219297876 U CN 219297876U CN 202222436913 U CN202222436913 U CN 202222436913U CN 219297876 U CN219297876 U CN 219297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oadbed
geothermal energy
subgrade
frost he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69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培刚
何宝华
曹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Xinshuozhongchi Railway Shanxi Co ltd
Guoneng Xinshuo Railw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Xinshuozhongchi Railway Shanxi Co ltd
Guoneng Xinshuo Railw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Xinshuozhongchi Railway Shanxi Co ltd, Guoneng Xinshuo Railw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Xinshuozhongchi Railway Shan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69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7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7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7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冻胀路基系统,涉及铁路路基维护设备技术领域。该抗冻胀路基系统包括路基本体、散热装置以及地热能装置,散热装置嵌设于路基本体内,地热能装置设置于路基本体所在位置的地下,其用于收集地热能;散热装置与地热能装置之间设置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中具有热媒介质,循环管路用于使地热能装置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装置处。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铁路路基的环境温度过低时,地热能装置收集地热能并通过散热装置向路基本体散热,对路基本体进行加热,以使铁路路基的温度升高,避免冻胀。

Description

抗冻胀路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基维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抗冻胀路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寒冷与严寒气候区,路基冻胀会引起铁路轨道结构不平顺,不仅增大工务部门人力、物力的消耗,还会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尤其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当冻胀变形超出轨道扣件可调范围而无法通过扣件进行调整时,列车必须限速或停运,否则会引起列车掉道或倾覆。
因此,为了尽量避免路基冻胀病害的发生,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冻胀防控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抗冻胀路基系统,当铁路路基的环境温度过低时,地热能装置收集地热能并通过散热装置向路基本体散热,对路基本体进行加热,以使铁路路基的温度升高,避免冻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冻胀路基系统,所述抗冻胀路基系统包括:
路基本体;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嵌设于所述路基本体内;以及
地热能装置,所述地热能装置设置于所述路基本体所在位置的地下,其用于收集地热能;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与地热能装置之间设置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中具有热媒介质,所述循环管路用于使所述地热能装置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装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地热能装置包括地热套管、设于所述地热套管内并作为所述循环管路的一部分的吸热管以及填充于所述地热套管和所述吸热管之间的导热物料。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吸热管通过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地热套管内。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套管、设于所述散热套管内并作为所述循环管路的一部分的散热管以及填充于所述散热套管和所述散热管之间的导热物料。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化装置,所述转化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上,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地热能装置部分的所述循环管路的出口,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散热装置部分的所述循环管路的入口。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转化装置还包括电热膜,所述电热膜贴于所述压缩机外,其用于加热所述压缩机的润滑油。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通过电缆连接所述转化装置,以向所述转化装置中的用电部件供电。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柔性金属管段,所述柔性金属管段设置于所述转化装置的压缩机、所述地热能装置的吸热管以及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管三者中的两两之间,且所述柔性金属输热管段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通过光伏支架安装的光伏板以及与所述光伏板相连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控制器与所述转化装置相连。
上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路基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地基、路基本体、基床底层、基床表层以及泡沫轻质混凝土保温层,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床底层内。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冻胀路基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抗冻胀路基系统中,当铁路路基的环境温度过低时,地热能装置收集地热能并通过散热装置向路基本体散热,对路基本体进行加热,以使铁路路基的温度升高,避免冻胀。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冻胀路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冻胀路基系统的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冻胀路基系统的地热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冻胀路基系统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0-抗冻胀路基系统,110-路基本体,111-地基,112-路基本体,113-基床底层,114-基床表层,115-泡沫轻质混凝土保温层,120-散热装置,121-散热套管,122-散热管,123-节流阀,124-第二支架,130-太阳能装置,132-光伏板,133-蓄电池,134-逆变控制器,140-地热能装置,141-地热套管,142-吸热管,143-第一支架,150-转化装置,151-保温壳体,152-压缩机,153-电热膜,154-控制器,155-柔性金属输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冻胀路基系统100,以解决铁路路基的冻胀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冻胀路基系统100,该抗冻胀路基系统100包括路基本体110、太阳能装置130以及地热能装置140,路基本体110的基床底层113中设有散热装置120;太阳能装置130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地热能装置140与散热装置120相连,且与太阳能装置130通过转化装置150相连,太阳能装置130用于向转化装置150供电以使地热能装置140收集地热能并通过散热装置120向路基本体110散热。
该抗冻胀路基系统100中,太阳能装置130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当铁路路基的环境温度过低时,太阳能装置130向转化装置150供电以使地热能装置140收集地热能并通过散热装置120向路基本体110散热,对路基本体110进行加热,以使铁路路基的温度升高,避免冻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冻胀路基系统100,具体的,请参阅图2,转化装置150包括保温壳体151以及位于保温壳体151内的压缩机152,压缩机152的外侧套设有电热膜153,压缩机152和电热膜153均通过控制器154与太阳能装置130相连,压缩机152、地热能装置140以及散热装置120形成热媒循环通路。
请参阅图3,地热能装置140包括地热套管141、设于地热套管141内的吸热管142以及位于地热套管141和吸热管142之间的导热物料,压缩机152与吸热管142的一端相连通,其用于使热媒在吸热管142内吸收地热能并输送至散热装置120散热,吸热管142通过第一支架143安装于地热套管141内。
请参阅图4,散热装置120包括散热套管121、设于散热套管121内的散热管122以及位于散热套管121和散热管122之间的导热物料,压缩机152与散热管122的一端相连通,散热管122的另一端与吸热管142的另一端通过节流阀123相连通,散热管122为螺旋形,增大散热管122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管122的散热效率。散热管122通过第二支架124安装于散热套管121内,地热套管141和散热套管121的外侧均套设有导热层。
压缩机152是转化装置150的核心驱动部件,但由于压缩机152内部的润滑油在-30℃后会凝固导致压缩机152无法正常启动,因此在严寒天气下如何保证压缩机152的正常启动和运行非常重要。
本实用新型中,在压缩机152的外部贴设电热膜153,在严寒天气下当压缩机152由于低温无法启动时,通过电热膜153对压缩机152进行预热达到正常启动所需的温度后再启动运行。具体方案是,太阳能装置130通过电源导线与转化装置150的控制器154连接。控制器154分为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压缩机152和电热膜153连接。两个输出端以交替供电的方式工作,当电热膜153感知到压缩机152温度低于-30℃时,控制器154仅向电热膜153供电使其散热;当电热膜153感知的压缩机152温度升高至-30℃时,控制器154停止向电热膜153供电,改为向压缩机152供电。由此通过太阳能和地热能的联合应用,来保证在极端严寒天气下压缩机152也能够正常启动,整套系统能正常运行。
压缩机152、吸热管142以及散热管122依次通过柔性金属输热管155相连通,且柔性金属输热管155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对柔性金属输热管155进行保温。转化装置150的压缩机152通过做功分别在地热能装置140的吸热管142内部形成低压环境,在散热装置120的散热管122内部形成高压环境。热媒进入吸热管142时为气液两相流,在吸热管142内部的低压环境下会气化,气化过程伴随吸热效应,使吸热管142的壁面温度降低后逐渐使导热物料和地热套管141的温度降低,当地热套管141的外壁温度低于周围地基111土体时,地基111土体的热量就会通过导热层快速地传递至地热套管141的内部,由此实现对地基111深部地热能的收集,蕴含地热能的气态热媒随后进入压缩机152,在压缩机152的做功压缩下,气态热媒的储热密度增大,变为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态热媒随后进入散热管122,由于散热管122的周围为低温的路基环境,高温高压气态热媒会向外散发热量使路基升温,并最终降温液化为高压的液态热媒,高压液态热媒随后通过节流阀123,液态热媒在节流阀123中节流降压,变为气液混合的两相流,并再次进入吸热管142,并重复上述的相变流动过程,由此循环往复,实现对地热能的收集、转化与散热。
散热装置120的散热管122内部流动高温高压液态热媒时,会逐渐将热量传递给导热物料,接着使散热套管121的管壁温度升高,在温差驱动作用下,散热套管121的热量继续通过导热层向其周围的土体传递,使路基土体的温度逐渐升高,由此防控冻胀的产生。
太阳能装置130包括通过光伏支架安装的光伏板132以及与光伏板132相连的蓄电池133,蓄电池133通过逆变控制器134与转化装置150相连。在有太阳照射的白天,太阳光照射在光伏板132上产生直流电压,直流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33中。光伏板132使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即使在无太阳辐照的雨雪天气,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弱光发电效应。在需要供电时,不论在白天还是夜间,逆变控制器134都可以随时将蓄电池133储存的低压定频直流电转化为可以使用的调频调压电源。
路基本体11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地基111、路基本体112、基床底层113、基床表层114以及泡沫轻质混凝土保温层115。泡沫轻质混凝土保温层115实际上是阻冷和保温边界,一方面,防止路基内部的热量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过快的散失;另一方面,防止散热装置120的传递向路基本体110的热量散失至周围大气环境中,有利于路基温度的保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路基供热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统计路基的历史环境数据并获取所述路基的实时环境数据。
调查路基冻害情况,包括路基冬季最低气温、冬季平均气温、最大冻结深度、最大冻胀量、路肩和路基中心的冻结深度差值等。
采集路基冻结深度范围内的路基填料土样,结合路基所处地区气候条件,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冻胀地层热物性参数,计算每延米路基在冬季的逐时热负荷和最大瞬时热负荷。
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为:第一,结合逐时空气温度、地表综合换热系数,以地表目标控制温度0℃为计算基准,计算路基表面的空气对流热交换量;第二,结合太阳辐照热转化系数,计算路基表面辐射得热量;第三,将空气对流热交换量和辐射得热量之和乘以热负荷系数,计算逐时热负荷时程曲线,并确定最大瞬时热负荷。
热负荷系数的目的是:在对冻土路基进行人工主动热调控时,根据铁路的等级,需要对热调控效果储备一定的安全系数,因此还需对路基总传热量调控目标值进行修正后才可作为热负荷的最终计算结果。
优选地,对于高速铁路、客货共线铁路、货运铁路,热负荷系数分别取1.8、1.6、1.4。
步骤2:根据所述历史环境数据选型抗冻胀路基系统以及确定安装方式.
根据路基冻结深度和内部人工热源传热半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散热装置的散热套管在路基本体的横断面的埋置深度和沿纵断面(路基走向)的布置间距。结合步骤2得到的路基每延米最大瞬时热负荷,确定转化装置的供热容量。
转化装置的供热容量的计算方法为路基每延米最大瞬时热负荷乘以沿纵断面(路基走向)的布置间距。
路基附近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条件调查。确定路基所处区域的日照时间、太阳能辐照强度和辐照量,以及现场地形条件和遮挡情况;通过现场热响应测试确定路基附近地基地温梯度和地下储热条件。
转化装置的部件选型。根据转化装置的的设计供热容量,选择压缩机的型号;根据路基附近地基地温梯度条件,选择热媒的类型;根据当地最低气温,选择电热膜的类型,然后根据压缩机的型号和尺寸匹配其他部件。
太阳能装置的部件选型。根据压缩机和电热膜的耗电功率,结合路基所处区域太阳能资源条件,确定太阳能装置的光伏板的型号,然后匹配其他部件。
定地热能装置的布设位置及其部件选型。根据地下储热条件,确定地基钻孔的布设位置和数量,确定地热套管的高度、直径,然后,结合压缩机的型号,确定U型吸热管的铜管长度,根据地热套管的数量,确定多联接头的型号。
确定散热装置的布设位置及其部件选型。根据路基设计尺寸、最大冻结深度、路肩和路基中心的冻结深度差异值,确定散热装置的路基钻孔的入口位置、倾角和数量,确定散热套管的长度、直径、管材厚度。然后,结合压缩机的型号,确定螺旋型散热管的铜管长度。根据散热套管的数量,确定多联接头的型号。
根据地热能装置、转化装置、散热装置的位置,确定各个部件连接所需柔性金属输热管的数量和长度。
步骤3:根据所述路基的实时环境数据控制所述抗冻胀路基系统的运行模式。
当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抗冻胀路基系统采用定时间歇运行模式;当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或者所述路基出现有害冻胀时,控制所述抗冻胀路基系统采用连续运行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极端严寒天气的预测,确定转化装置的启动时机和运行时间。
1)从预防角度,当进入冬季后,通过逆变控制器来控制转化装置的运行模式,采用定时间歇运行模式,以3h为一个启停循环周期,0.5h为单位时长。运行模式为:
当某一天的平均热负荷为最大热负荷的0%~20%时,启停时间比例设置为0.5h:2.5h;
当某一天的平均热负荷为最大热负荷的20%~40%时,启停时间比例设置为1.0h:2.0h;
当某一天的平均热负荷为最大热负荷的40%~60%时,启停时间比例设置为1.5h:1.5h;
当某一天的平均热负荷为最大热负荷的60%~80%时,启停时间比例设置为2.0h:1.0h;
当某一天的平均热负荷为最大热负荷的80%~100%时,启停时间比例设置为2.5h:0.5h。
2)当天气预报极端低气温天气来临时,设置为连续运行模式。
3)当路基上部出现有害冻胀时,设置为连续运行模式。
例如,设计与实施地的主动供热抗冻胀铁路路基本体如下:
路基本体的工程条件为:货运铁路,基床表层104厚度为60cm,基床底层103厚度为190cm。冻害条件为:冻害段落长8m,最大冻结深度180cm,最大冷负荷200W/m,对应的冷负荷修正系数为1.4。
转化装置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为:选择一台供热容量为3.0kW的压缩机(200W/m×8.0m×1.4=2.24kW),耗电率为600W,热媒选用低温制冷剂R134a,最低制冷温度<-20℃。转化装置布置在距离路基坡脚1.0m的冻害段落中心位置。相应地,匹配一套能够满足耗电功率600W的太阳能装置。
地热能装置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为:通用机械化钻机在距离路基坡脚6m的地基的表面向下钻设向下竖直的地基钻孔,地基钻孔的数量为2个,沿路基走向的间距为4.0m,钻孔外侧各2.0m。钻孔501的直径为180mm,高度为8.0m。地热套管的具体尺寸为:直径为140mm,整体高度为8.0m,管材壁厚为2.0mm。地基钻孔施工完成后,将预制好的地热套管插入,并立即向钻孔内遗留空隙注入高导热速干砂浆料,凝固后形成厚度为20mm的导热层。地热套管的内部插入U型吸热管,并由直径为140mm的第一支架固定。U型吸热管的具体尺寸为:由累积长度150m、直径10mm铜管螺旋弯折而成,整体直径100mm,长度6.0m。插入U型吸热管后,随后向地热套管的内部倒入高导热蓄热颗粒材料。随后,用多联接头将两个U型吸热管的入口连接为1个入口,用多联接头将两个U型吸热管的出口连接为1个出口,最后,在地热套管的外端安装法兰。
散热装置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为:通用机械化钻机在路基顶面以下120cm的边坡位置钻设向下倾斜的路基钻孔,路基钻孔的数量为2个,沿路基走向的间距为4.0m,钻孔外侧各2.0m,由此供热效果可以完整地覆盖整个冻胀段落。钻孔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4.0m。散热套管的具体尺寸为:直径为80mm,整体长度为4.0m,壁厚为2.0mm。路基钻孔施工完成后,将预制好的散热套管插入,并立即向钻孔内遗留空隙注入高导热速干砂浆料,凝固后形成厚度为10mm的导热层。散热套管的内部插入螺旋形散热管,并由直径为80mm的第二支架固定。螺旋形散热管的具体尺寸为:由累积长度130m、直径6mm铜管螺旋缠绕而成,整体直径50mm,长度4.0m。插入螺旋形散热管后,随后向散热套管的内部倒入高导热蓄热颗粒材料。随后,用多联结构将两个螺旋形散热管的入口连接为1个入口,用多联接头将两个螺旋形散热管的出口连接为1个出口,并在出口处焊接节流阀,最后,在散热套管的外端安装法兰。
转化装置、地热能装置和散热装置设计与实施完成之后,采用柔性金属输热管,顺次将U型吸热管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压缩机的出口与螺旋型散热管的入口、螺旋型散热管的出口与节流阀的入口、节流阀的出口与U型吸热管的入口焊接密封,形成闭合循环回路。最后,向压缩机内部填充热媒,并进行各装置的联调联试,完成现场安装作业。
进入冬季后,按照精细化供热方法中所述步骤10的预设方案,通过逆变控制器204来灵活地调节热能转化及输运子系统4的运行模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胀路基系统包括:
路基本体;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嵌设于所述路基本体内;以及
地热能装置,所述地热能装置设置于所述路基本体所在位置的地下,其用于收集地热能;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地热能装置之间设置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中具有热媒介质,所述循环管路用于使所述地热能装置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装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能装置包括地热套管、设于所述地热套管内并作为所述循环管路的一部分的吸热管以及填充于所述地热套管和所述吸热管之间的导热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通过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地热套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套管、设于所述散热套管内并作为所述循环管路的一部分的散热管以及填充于所述散热套管和所述散热管之间的导热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化装置,所述转化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上,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地热能装置部分的所述循环管路的出口,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散热装置部分的所述循环管路的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装置还包括电热膜,所述电热膜贴于所述压缩机外,其用于加热所述压缩机的润滑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通过电缆连接所述转化装置,以向所述转化装置中的用电部件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柔性金属管段,所述柔性金属管段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通过光伏支架安装的光伏板以及与所述光伏板相连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控制器与所述转化装置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抗冻胀路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地基、路基本体、基床底层、基床表层以及泡沫轻质混凝土保温层,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床底层内。
CN202222436913.0U 2022-09-14 2022-09-14 抗冻胀路基系统 Active CN219297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6913.0U CN219297876U (zh) 2022-09-14 2022-09-14 抗冻胀路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6913.0U CN219297876U (zh) 2022-09-14 2022-09-14 抗冻胀路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7876U true CN21929787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6913.0U Active CN219297876U (zh) 2022-09-14 2022-09-14 抗冻胀路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7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4509B2 (en) Optimized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CN106223312B (zh) 一种提高浅层地热能利用效率的新型钢管能量桩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95924B (zh) 能量存储系统
WO2018014604A1 (zh) 一种冷热电联产灌注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68417B (zh) 一种冷热电联产高压旋喷插芯组合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25269B (zh) 一种冷热电联产pcc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18014607A1 (zh) 一种冷热电联产地下连续墙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WO2018014605A1 (zh) 一种冷热电联产预应力管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82014B (zh) 面向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装置和方法
CN104596122A (zh) 防治寒区含水路基冻胀灾害的方法及集束式低温热管
CN109577126A (zh) 针对路基冻胀的热管式太阳光热装置及路基防冻胀方法
CN107254818A (zh) 利用太阳能风能驱动压缩机制冷维护冻土地基热稳定的方法
Hu et al. Proposed application of a geothermal heat pump technique to address frost damage of embankments in cold regions
CN219297876U (zh) 抗冻胀路基系统
CN109853518B (zh) 一种适用冻土区的太阳能喷射式制冷装置及保护冻土方法
CN211872472U (zh) 一种重力式与水平式热管相结合的道路融雪化冰装置
CN105650781A (zh) 利用季节转换的冷热蓄能空调系统
CN209537965U (zh) 一种寒区路基传热量调节装置
CN115467206A (zh) 抗冻胀路基系统及路基供热方法
WO2020143468A1 (zh) 一种寒区路基传热量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24682U (zh) 一种季冻区路基冻胀防控的单体分离式供热管
RU2683059C1 (ru) Способ извлечения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геотермального тепла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грунтов вокруг тоннеле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JP3838194B2 (ja) 暖房システム
Kabus et al. Aquifer thermal energy stores in Germany
CN102226599A (zh) 高压自然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