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6045U - 防伪包装物 - Google Patents

防伪包装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6045U
CN219296045U CN202223460702.7U CN202223460702U CN219296045U CN 219296045 U CN219296045 U CN 219296045U CN 202223460702 U CN202223460702 U CN 202223460702U CN 219296045 U CN219296045 U CN 219296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counterfeiting
random pattern
pattern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07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大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j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j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j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j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07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6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6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6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伪包装物,包括:包装物本体,包装物本体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随机图案,包装物本体的表面还设有第一标签,第一标签为可识别标签;胶带,胶带上设有第二随机图案,胶带用于将包装物本体封口,胶带与第一随机图案交叉设置,第一随机图案与第二随机图案的重叠图案形成防伪标识。上述的防伪包装物,通过将第一随机图案和第二随机图案交叉设置,随机得到重叠图案,利用随机重叠图案的唯一性,将随机重叠图案作为防伪标识,既保证了物品的唯一性,也简化了防伪标识的制造;通过在包装物本体上设置第一标签,可对各种经过鉴定的物品进行防伪保护,保证了物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防伪包装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包装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购买正品已成为现代消费的主流。为了保证物品的品质以及真实性,不少产品上均设置有防伪标识。而对于一些服装、鞋子以及首饰等不好设置防伪标识的物品,目前尚缺乏一种有效的防伪方式,以保证物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伪包装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服装、鞋子等物品无法设置防伪标识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伪包装物,包括:包装物本体,所述包装物本体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随机图案,所述包装物本体的表面还设有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为可识别标签;胶带,所述胶带上设有第二随机图案,所述胶带用于将所述包装物本体封口,所述胶带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随机图案与所述第二随机图案的重叠图案形成防伪标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还包括第二标签,所述第二标签贴附于所述包装物本体上,所述第一标签设于所述第二标签上;第三标签,所述第三标签为所述包装物本体内所包装物品的鉴定证书,所述第三标签与所述第二标签配合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第二标签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齿形,所述第三标签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二齿形,所述第一齿形与所述第二齿形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第二标签的边缘设有第一图形,所述第三标签的边缘设有第二图形,所述第二标签与所述第三标签对接后,所述第一图形与所述第二图形拼接成完整的图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第一随机图案为数字、字母、符号或图形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第二随机图案为数字、字母、符号或图形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第一随机图案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胶带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长度方向粘贴于所述包装物本体上,所述第二随机图案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的重叠处形成所述防伪标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第一随机图案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胶带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宽度方向粘贴于所述包装物上,所述第二随机图案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的重叠处形成所述防伪标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第一标签包括条形码、二维码、无线通信NFC芯片或射频识别RFID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伪包装物,所述包装物本体包括:包装箱、包装盒和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包装物,通过将第一随机图案和第二随机图案交叉设置,随机得到重叠图案,利用随机重叠图案的唯一性,将随机重叠图案作为防伪标识,既保证了物品的唯一性,也简化了防伪标识的制造;通过在包装物本体上设置第一标签,可对各种经过鉴定的物品进行防伪保护,保证了物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伪包装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第一随机图案和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标签与第三标签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包装物本体;11:第一随机图案;20:胶带;30:第一标签;40:第二标签;41:第一齿形;50:防伪标识;60:第三标签;61:第二齿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物。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伪包装物包括:包装物本体10和胶带20。包装物本体10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随机图案11,包装物本体10的表面还设有第一标签30,第一标签30为可识别标签。胶带20上设有第二随机图案,胶带20用于将包装物本体10封口,胶带20与第一随机图案11交叉设置,第一随机图案11与第二随机图案的重叠图案形成防伪标识50。
具体来说,对于一些无法在其表面粘贴防伪标识的产品来说,在其包装盒上贴附防伪标识,一样可以对物品起到保护作用,如衣服、鞋子、首饰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包装物本体10根据其所要包装的物品不同,种类也可以为多种,如所要包装的物品为衣服,则包装物本体10可以为包装袋;如所要包装的物品为首饰,则包装物本体10可以为包装盒;再如所要包装的物品为电视等大件产品,则包装物本体10可以为包装箱等。
将物品放置于包装物本体10内,胶带20将包装物本体10的开口处封口。包装物本体10的表面上印刷有一列第一随机图案11,胶带20上印刷有第二随机图案,将胶带20沿与第一随机图案11垂直的方向贴附在包装物本体10上,胶带20与第一随机图案11相交的区域内会重叠有第一随机图案11和第二随机图案,将该区域内的第一随机图案11和第二随机图案作为防伪标识50,该防伪标识50具有唯一性。包装物本体10上还设有第一标签30,第一标签30为可识别标签,具体地,第一标签30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无线通信NFC芯片或射频识别RFID芯片,其与防伪标识50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一标签30可设置于包装物上,也可设置于胶带20上。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将防伪标识50拍摄后发送至云服务器,防伪标识50在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客户购买物品后,用手机扫描第一标签30,则可获取到存储在云服务器的防伪标识50的图片,客户可将获取到的图片与包装物本体10上的防伪标识50进行肉眼识别比对;同时,客户也可将包装物本体10上的防伪标识50再次拍摄后发送至云服务器,由云服务器进行对比,云服务器将对比结果发送至客户。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随机图案11和第二随机图案均为随机图案,其可以为数字、字母、符号或图形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如第一随机图案11可以为几何形状,第二随机图案可以为数字;又如第一随机图案11可以为水果蔬菜,第二随机图案可以为小动物;再如第一随机图案可以为字母,第二随机图案可以为标点符号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包装物,通过将第一随机图案和第二随机图案交叉设置,随机得到重叠图案,利用随机重叠图案的唯一性,将随机重叠图案作为防伪标识,既保证了物品的唯一性,也简化了防伪标识的制造;通过在包装物本体上设置第一标签,可对各种经过鉴定的物品进行防伪保护,保证了物品的品质。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随机图案11沿包装物本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胶带20沿包装物本体10的长度方向粘贴于包装物本体10上,第二随机图案与第一随机图案11的重叠处形成防伪标识50。可选地,第一随机图案11也可沿包装物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此时,胶带20沿包装物本体10的宽度方向粘贴于包装物本体10上,第二随机图案与第一随机图案11的重叠处形成防伪标识50。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随机图案11和第二随机图案交叉设置,使部分第一随机图案11和部分第二随机图案重叠,进而确定出防伪标识50。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伪包装物还包括第二标签40,第二标签40贴附于包装物本体10上,第一标签30设于第二标签40上。
具体来说,第二标签40用于标识包装物本体10内所装物品,第二标签40可用于记录包装物本体10内物品的名称、品牌、鉴定日期等。
进一步地,防伪包装物还包括第三标签60,第三标签60为包装物本体10内所包装物品的鉴定证书,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标签40可与第三标签60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标签40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齿形41,第三标签60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二齿形61,第一齿形41与第二齿形61相匹配。
具体来说,第二标签40粘贴于包装物本体10上,第三标签60可放置于包装物本体10内,当客户拿到物品后,客户可先通过手机扫描第一标签30,获取防伪标识50的存储在云服务器的图片,然后将该图片与防伪标识50进行肉眼比对。如客户对比对结果判断不准,还可再次将防伪标识50进行拍摄发送至云服务器,由云服务器进行比对后将比对结果发送至客户。除此之外,客户还可通过第二标签40与第三标签60对物品进行鉴定。
具体地,第二标签40的第一齿形41与第三标签60的第二齿形61相匹配,当将第一齿形41与第二齿形61相卡接时,第二标签40和第三标签60可连接成一张纸,客户可通过第一齿形41和第二齿形61是否匹配来判断包装物本体10内物品是否为已经鉴定过的正品。
进一步地,第一齿形41和第二齿形61可以为三角形齿,也可以为矩形齿,仅需满足二者可以相互匹配即可。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签40的边缘设有第一图形,第三标签60的边缘设有第二图形,第二标签40与第三标签60对接后,第一图形与第二图形拼接成完整的图形。
具体来说,在出厂前,在一张纸的左右两边分别印刷一个第一标签30,然后在该纸张的中间部位印刷一列完整的图形,然后将该纸张裁剪成两张纸,从而形成第二标签40和第三标签60,此时,第二标签40上留有完整图形的一部分,即为第一图形,第三标签60上留有完整图形的另一部分,即为第二图形。当客户收到物品后,可将第二标签40与第三标签60对接,此时,第一图形可与第二图形拼接成完整图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包装物,通过设置第二标签和第三标签,可通过第一齿形和第二齿形的匹配,以及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的对接来对物品的真伪进行鉴定,提高了物品的防伪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装物本体,所述包装物本体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随机图案,所述包装物本体的表面还设有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为可识别标签;
胶带,所述胶带上设有第二随机图案,所述胶带用于将所述包装物本体封口,所述胶带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随机图案与所述第二随机图案的重叠图案形成防伪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标签,所述第二标签贴附于所述包装物本体上,所述第一标签设于所述第二标签上;
第三标签,所述第三标签为所述包装物本体内所包装物品的鉴定证书,所述第三标签与所述第二标签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签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齿形,所述第三标签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二齿形,所述第一齿形与所述第二齿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签的边缘设有第一图形,所述第三标签的边缘设有第二图形,所述第二标签与所述第三标签对接后,所述第一图形与所述第二图形拼接成完整的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为数字、字母、符号或图形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机图案为数字、字母、符号或图形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胶带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长度方向粘贴于所述包装物本体上,所述第二随机图案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的重叠处形成所述防伪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胶带沿所述包装物本体的宽度方向粘贴于所述包装物上,所述第二随机图案与所述第一随机图案的重叠处形成所述防伪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签包括条形码、二维码、无线通信NFC芯片或射频识别RFID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包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物本体包括:包装箱、包装盒和包装袋。
CN202223460702.7U 2022-12-23 2022-12-23 防伪包装物 Active CN219296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0702.7U CN219296045U (zh) 2022-12-23 2022-12-23 防伪包装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0702.7U CN219296045U (zh) 2022-12-23 2022-12-23 防伪包装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6045U true CN219296045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2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0702.7U Active CN219296045U (zh) 2022-12-23 2022-12-23 防伪包装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6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4701C (zh) 将信息从制造包装材料的设备传递到填充机器的方法
WO2017088313A1 (zh) 一种组合识别码、使用组合识别码的产品及产品监控方法
AU2022200503B2 (en) Product diversion management
CN103971248A (zh) 基于二维码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
ES2924057T3 (es) Empaque de productos antifalsificación y antidesviación
CN219296045U (zh) 防伪包装物
CN111882327A (zh) 一种具备身份特征可主动向系统反馈信息的防伪溯源方法
KR20140040231A (ko) 태그 인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59675A (ko) 정보기록태그를 구비한 정품 보증 박스
CN209879571U (zh) 一种产品防伪溯源系统
CN107590663A (zh) 防伪系统
EP3264399A1 (en) Smart label system
US11790071B2 (en) Embedded trace capacitive signet stamp
CN104875936A (zh) 一种二维码印刷物
CN206984647U (zh) 一种内外分设鉴别标识的包装体
CN202632331U (zh) 一种电子标签
CN205881327U (zh) Rfid防伪防窜吊牌
CN210324258U (zh) 一种食品安全追溯标签
EP2774505B1 (en) Case for cards or the like
KR20130013731A (ko) 안테나 파단형 부착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CN109615399A (zh) 一种商品防伪控制管理方法与系统
TWM529218U (zh) 飲品瓶器包裝認證結構
CN211108925U (zh) 复合包装材料、包装片材组和密封包装组
CN203733156U (zh) 基于二维码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
CN211979694U (zh) 一种背面复验式二维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