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1459U - 一种加热循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循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1459U
CN219291459U CN202223451088.8U CN202223451088U CN219291459U CN 219291459 U CN219291459 U CN 219291459U CN 202223451088 U CN202223451088 U CN 202223451088U CN 219291459 U CN219291459 U CN 219291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 storage
upper plate
tight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10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pro Dva Insp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pro Dva Insp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pro Dva Insp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pro Dva Insp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10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1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1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1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热循环器,包括机体,机体上开设有用于储水腔,机体上电连接有加热件,机体上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和储水腔连通,机体上连接有盖体。本申请中盖体的设置,水蒸气不易从放置口排出,减少热量的损耗,加快储水腔内的水升温速度,从而提高机体的保温性能,同时水蒸气上升接触盖体外壁遇冷液化,液化的水受自身重力回落到储水腔内,实现水的循坏利用,减少水的损耗;连通孔和排气孔的设置,储水腔内的气体依次通过连通孔、隔热腔并从排气孔排出,使储水腔内的气压不易过大而爆炸;连通板和第三弹性件的设置,使排气孔的遮蔽效果消失,隔热腔内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使隔热腔内的气压不易过高挤压隔热腔内壁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循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热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循环器。
背景技术
加热循环器主要用于恒温加热和其它温度试验,是生物、遗传、病毒、水产、环保、医药、卫生、化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
授权公布号为CN105531555A的发明专利公布一种加热循环器,所述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浮子传感器和所述泵放置在配置为用于保持流体浴槽的室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加热器对室内进行加热时,室内水升温气化形成水蒸气,由于室敞口设置,水蒸气从室内溢出,从而导致室内的热量损失,使室内的水升温速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水升温速度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循环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热循环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循环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开设有储水腔,所述机体上电连接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储水腔内的水,所述机体上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和储水腔连通,所述机体上连接有用于启闭放置口的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循环器使用时,盖体盖合机体并封闭放置口,工作人员操控机体设置特定温度,加热件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储水腔内的水升温气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不易从放置口排出,减少热量的损耗,加快储水腔内的水升温速度,从而提高机体的保温性能,同时水蒸气上升接触盖体外壁遇冷液化,液化的水受自身重力回落到储水腔内,实现水的循坏利用,减少水的损耗;切水蒸气不易从放置口排出而烫伤工作人员,提高加热循环器的使用安全性;当储水腔内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工作人员打开盖体,并将产品放置在储水腔内进行控温。
可选的,所述盖体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连接,且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留有隔热腔,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机体上时,所述上板外壁抵接机体外壁,所述下板位于放置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手持盖板控制放置口的启闭,下板位于放置口内,并朝向储水腔内壁,使下板升温较快,下板将内能热传递给隔热腔内的空气,使空气再将内能热传递给上板时,内能逐渐递减,使上板上升的温度较小,当工作人员手持上板控制放置口的启闭时,不易被上板外壁温度而烫伤,从而提高加热循环器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下板上连接有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用于抵紧放置口内壁形成密封,所述下板朝向放置口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抵紧组件的抵紧槽,所述抵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抵紧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两端设置在抵紧槽内壁和抵紧块外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驱使抵紧块朝远离抵紧槽内壁的方向滑移的趋势;当所述盖体盖合机体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驱使抵紧块外壁抵紧放置口内壁形成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体盖合机体时,下板周向外壁朝向放置口周向内壁,第一弹性件弹力驱使抵接块外壁抵紧放置口内壁,实现盖体和机体的密封,储水腔内的水蒸气不易从盖体和机体的连接处溢出,从而使储水腔内的水稳定升温,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件对储水腔内的水的加热时间。
可选的,所述抵紧块为朝向放置口的外壁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的倾斜高度随到放置口的距离减小而减少,当所述盖体盖合机体时,所述导向面抵接放置口内壁,并导向抵紧块外壁抵紧放置口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体盖合机体时,导向面抵接放置口内壁,导向面导向抵紧块朝靠近抵紧槽的方向滑移,且抵紧块外壁抵接放置口内壁,第一弹性件弹力驱使抵紧块外壁抵紧放置口内壁实现密封,使工作人员将盖体盖合机体方便。
可选的,所述下板朝向储水腔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隔热腔,所述上板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隔热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腔内的水持续升温时,储水腔内的部分水升温形成水蒸气聚集在储水腔内,储水腔内的气压升高,储水腔内的水蒸气依次通过连通孔、隔热腔并从排气孔排出,使储水腔内的气压不易过大而爆炸。
可选的,所述下板朝向隔热腔的外壁上开设有抵紧孔,所述抵紧孔连通抵紧槽,当所述储水腔内的气体从连通孔进入时,所述隔热腔内气体通过抵紧孔进入抵紧槽,且气体挤压所述抵紧块抵紧放置口内壁形成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腔内的水升温气化时,储水腔内的气压增大,储水腔内的水蒸气通过连通槽进入隔热腔内,隔热腔内的气压增大,隔热腔内的气体部分从抵紧孔进入到抵紧槽内,抵紧槽内壁和抵紧块外壁之间的气压增大,气体驱使抵紧块外壁抵紧放置口内壁形成密封,使储水腔内的水蒸气不易从盖体和机体的连接处溢出烫伤工作人员,使储水腔内的水蒸气依次通过连通槽以及隔热腔并稳定从排气孔排出。
可选的,所述下板朝向隔热腔的外壁连接有控制块,所述下板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两端设置在下板和控制块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弹力驱使控制块朝靠近下板的方向滑移并遮蔽连通孔的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件刚开始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时,第二弹性件驱使控制块朝靠近下板的方向滑移,并遮蔽连通孔,使空气升温后不易从连通孔进入隔热腔内,减少储水腔内的热量散失,使加热件对水稳定供能,水稳定升温;当储水腔内的水加热一定温度时,部分水升温气化,储水腔内的气压升高,并驱使控制块朝远离下板的方向滑移,连通孔的封闭效果消失,储水腔内的气体从连通孔进入隔热腔内,使储水腔内的气压不易过大而爆炸,提高加热循环器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上板上连接连通板,所述上板上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两端设置在连通板外壁以及上板上,所述第三弹性件弹力驱使连通板朝靠近上板的方向滑移并遮蔽排气孔的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腔内升温的气体从连通孔进入隔热腔内,隔热腔内的气体温度升高,第三弹性件弹力驱使连通板朝靠近上板的方向滑移并遮蔽排气孔,升温后的气体聚集在隔热腔内不易排出,减少储水腔内的热量散失,使储水腔内的水稳定升温;当储水腔内的水不断从储水腔进入到隔热腔内时,隔热腔内的气压不断升高,隔热腔内的气体驱使连通板朝远离上板的方向滑移,使排气孔的遮蔽效果消失,隔热腔内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使隔热腔内的气压不易过高挤压隔热腔内壁而损坏。
可选的,所述上板上设置有热胀冷缩块,所述热胀冷缩块远离上板的端部抵接连通板外壁,当所述热胀冷缩块升温形变时,驱使所述连通板朝远离排气孔的方向滑移,并开启所述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腔内升温的气体从连通孔进入到隔热腔内,升温后的气体聚集在隔热腔内,气体将内能热传递给隔热腔内壁,上板吸收内能并升温,当上板升温到一定温度,上板将内能热传递给热胀冷缩块,热胀冷缩块升温形变,并驱使连通板朝远离排气孔的方向滑移,并开启排气孔,隔热腔内温度高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同时常温空气从排气孔进入隔热腔内,实现气体的回流,隔热腔内壁将内能热传递给空气,上板温度降低,使上板不易具有较高温度而烫伤工作人员。
可选的,所述上板远离下板的外壁设置有供工作人员手握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手握把手,使工作人员无需手握上板驱使盖体盖合或者脱离机体,使工作人员不易接触上板而烫伤,提高加热循环器的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盖体的设置,水蒸气不易从放置口排出,减少热量的损耗,加快储水腔内的水升温速度,从而提高机体的保温性能,同时水蒸气上升接触盖体外壁遇冷液化,液化的水受自身重力回落到储水腔内,实现水的循坏利用,减少水的损耗;
2.连通孔和排气孔的设置,储水腔内的气体依次通过连通孔、隔热腔并从排气孔排出,使储水腔内的气压不易过大而爆炸;
3.连通板和第三弹性件的设置,使排气孔的遮蔽效果消失,隔热腔内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使隔热腔内的气压不易过高挤压隔热腔内壁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储水腔。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的剖面图,主要展示控制块和第二弹性件。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盖体的剖面图,主要展示第三弹性件、连通板以及热胀冷缩块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储水腔;12、放置口;2、盖体;21、上板;211、排气孔;212、滑动孔;213、连接孔;214、容纳孔;22、下板;221、抵紧槽;222、抵紧孔;223、连通孔;224、滑移孔;23、隔热腔;3、加热件;4、把手;5、抵紧组件;51、第一弹性件;52、抵紧块;521、导向面;6、控制块;7、第二弹性件;8、连通板;9、第三弹性件;10、热胀冷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加热循环器。参照图1和图2,一种加热循环器包括机体1以及盖体2,机体1上开设有储水腔11,机体1顶壁开设有放置口12,放置口12连通储水腔11,产品通过放置口12进入储水腔11内,盖体2盖合机体1并封闭放置口12。
参照图2,机体1上电连接有加热件3,加热件3为加热管,加热管位于储水腔11内并对储水腔11内的水进行加热到检测温度,加热后的水对储水腔11内的产品稳定控温。
参照图3,盖体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上板21和下板22通过螺栓固定,上板21远离下板22的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把手4。上板21和下板22相互正对的外壁之间留有隔热腔23,且下板22周向边沿抵紧上板21外壁形成密封。
参照图3,下板22上连接有抵紧组件5,下板22周向侧壁上均开设有抵紧槽221,抵紧槽221内壁开设有抵紧孔222,抵紧孔222朝靠近隔热腔23的方向贯穿下板22外壁并连通隔热腔23。
参照图3,抵紧组件5包括第一弹性件51以及抵紧块52,第一弹性件51可以为扭簧或者压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1为压簧,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第一弹性件51弹力方向的两端固定在抵紧块52外壁和抵紧槽221内壁上,第一弹性件51弹力方向和抵紧孔222轴线相互平行,第一弹性件51弹力驱使抵紧块52朝远离下板22的方向滑移的趋势。抵紧块52远离第一弹性件51的端面为导向面521,导向面521的倾斜高度随到第一弹性件51的距离减少而增大。
参照图3,抵紧槽221远离导向面52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滑移槽为方形槽,滑移槽长度方向和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相互平行,抵紧块52朝向滑移槽的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滑移块,滑移块滑动连接在滑移槽内壁上,使抵紧块52不易脱落下板22,从而提高抵紧块52和下板22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当工作人员手握把手4并驱使盖体2盖合机体1时,上板21外壁抵接机体1外壁,位于下板22周向槽壁的抵紧块52一一对应朝向放置口12周向内壁,导向面521抵接放置口12内壁,并导向放置口12内壁驱使抵紧块52朝靠近隔热腔23的方向滑移,第一弹性件51弹力驱使抵紧块52外壁抵紧放置口12内壁形成密封,使储水腔11内的气体升温后不易从机体1和盖体2的连接处溢出,提高加热循环器的保温性能。
参照图3,下板22远离上板21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孔223,连通孔223朝靠近隔热腔23的方向贯穿下板22外壁,且连通孔223连通隔热腔23,连通孔223靠近隔热腔23的内壁同轴开设有滑移孔224,滑移孔224孔径大于连通孔223孔径,下板22连接有控制块6,控制块6为圆柱,控制块6直径等于滑移孔224孔径,控制块6滑动连接在滑移孔224内壁上,且控制块6外壁抵接滑移孔224内壁。
参照图3,下板22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7,第二弹性件7可以为扭簧或者压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7为压簧,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第二弹性件7弹力方向的两端固定在滑移孔224内壁和控制块6外壁上,第二弹性件7轴线和滑移孔224轴线重合,且第二弹性件7弹力驱使控制块6朝靠近储水腔11的方向滑移的趋势。
参照图3和图4,上板21远离下板22的外壁上开设有排气孔211,排气孔211轴线和连通孔223轴线相互平行,排气孔211沿自身轴线贯穿上板21,且排气孔211连通隔热腔23。排气孔211远离隔热腔23的内壁同轴开设有滑动孔212,滑动孔212孔径大于排气孔211孔径,上板21上连接有连通板8,连通板8为圆板,连通板8孔径等于滑动孔212孔径,连通板8滑动连接在滑动孔212内壁上,且连通板8外壁抵接滑动孔212内壁。
参照图4,上板21上连接有第三弹性件9,第三弹性件9可以为压簧或者扭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9为压簧,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滑动孔212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213,连接孔213轴线和滑动孔212轴线相互平行,第三弹性件9弹性方向的两端固定在连接孔213内壁和连通板8外壁上,第三弹性件9弹力方向和连接孔213轴线相互平行,第三弹性件9弹力驱使连通板8朝靠近上板21的方向滑移的趋势。
参照图4,滑动孔212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孔214,容纳孔214轴线和滑动孔212轴线相互平行,且容纳孔214和连接孔213位于排气孔211径向的两侧。上板21上连接有热胀冷缩块10,本申请实施例中热胀冷缩块10的材料为尼龙,具有较好的热膨胀系数。热胀冷缩块10为圆柱,热胀冷缩块10同轴在容纳孔214内壁,且热胀冷缩块10远离上板21的外壁抵接连通板8外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加热循环器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在机体1上设置水的检测温度,并控制加热件3对储水腔11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工作人员手握把手4驱使盖体2盖合机体1,第一弹性件51弹力驱使抵紧块52抵紧放置口12内壁形成密封,使储水腔11内升温的气体不易从盖体2和机体1的连接处溢出,从而提高加热循环器的保温性能,缩短储水腔11内水的加热时间;当储水腔11内的水达到检测温度时,工作人员手握把手4并驱使盖体2脱离机体1,使放置口12的封闭效果消失,工作人员将产品从放置口12放入储水腔11内,储水腔11内的水对产品进行控温检测,同时工作人员手持把手4驱使盖体2盖合机体1,减少储水腔11内水的内能散失。
当储水腔11内的水吸收内能气化时,储水腔11内的气压增大,当增大到一定值时,储水腔11内的气体驱使控制块6朝远离下板22的方向滑移,使控制块6对连通孔223的封闭效果消失,储水腔11内的气体从连通孔223进入到隔热腔23内,从而降低储水腔11内的气压。当隔热腔23内的气体增多,气压升高时,隔热腔23内的气体挤压连通板8,并驱使连通板8朝远离上板21的方向滑移,排气孔211的封闭效果消失,隔热腔23内的气体从排气孔211排出,使储水腔11内的气压不易过大挤压储水腔11内壁并损坏机体1,增加加热循环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循环器,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储水腔(11),所述机体(1)上电连接有加热件(3),所述加热件(3)用于加热储水腔(11)内的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放置口(12),所述放置口(12)和储水腔(11)连通,所述机体(1)上连接有用于启闭放置口(12)的盖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所述上板(21)和下板(22)连接,且所述上板(21)和下板(22)之间留有隔热腔(23),当所述盖体(2)盖合在机体(1)上时,所述上板(21)外壁抵接机体(1)外壁,所述下板(22)位于放置口(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2)上连接有抵紧组件(5),所述抵紧组件(5)用于抵紧放置口(12)内壁形成密封,所述下板(22)朝向放置口(12)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抵紧组件(5)的抵紧槽(221),所述抵紧组件(5)包括第一弹性件(51)以及抵紧块(52),所述第一弹性件(51)弹力方向的两端设置在抵紧槽(221)内壁和抵紧块(52)外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51)弹力驱使抵紧块(52)朝远离抵紧槽(221)内壁的方向滑移的趋势;当所述盖体(2)盖合机体(1)时,所述第一弹性件(51)弹力驱使抵紧块(52)外壁抵紧放置口(12)内壁形成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52)为朝向放置口(12)的外壁设置有导向面(521),导向面(521)的倾斜高度随到放置口(12)的距离减小而减少,当所述盖体(2)盖合机体(1)时,所述导向面(521)抵接放置口(12)内壁,并导向抵紧块(52)外壁抵紧放置口(12)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2)朝向储水腔(11)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孔(223),所述连通孔(223)连通隔热腔(23),所述上板(21)上开设有排气孔(211),所述排气孔(211)连通隔热腔(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2)朝向隔热腔(23)的外壁上开设有抵紧孔(222),所述抵紧孔(222)连通抵紧槽(221),当所述储水腔(11)内的气体从连通孔(223)进入时,所述隔热腔(23)内气体通过抵紧孔(222)进入抵紧槽(221),且气体挤压所述抵紧块(52)抵紧放置口(12)内壁形成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2)朝向隔热腔(23)的外壁连接有控制块(6),所述下板(22)连接有第二弹性件(7),所述第二弹性件(7)弹力方向的两端设置在下板(22)和控制块(6)上,所述第二弹性件(7)弹力驱使控制块(6)朝靠近下板(22)的方向滑移并遮蔽连通孔(223)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1)上连接连通板(8),所述上板(21)上连接有第三弹性件(9),所述第三弹性件(9)弹力方向的两端设置在连通板(8)外壁以及上板(21)上,所述第三弹性件(9)弹力驱使连通板(8)朝靠近上板(21)的方向滑移并遮蔽排气孔(211)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1)上设置有热胀冷缩块(10),所述热胀冷缩块(10)远离上板(21)的端部抵接连通板(8)外壁,当所述热胀冷缩块(10)升温形变时,驱使所述连通板(8)朝远离排气孔(211)的方向滑移,并开启所述排气孔(21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1)远离下板(22)的外壁设置有供工作人员手握的把手(4)。
CN202223451088.8U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加热循环器 Active CN219291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088.8U CN219291459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加热循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088.8U CN219291459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加热循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1459U true CN219291459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1088.8U Active CN219291459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加热循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1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6136B (zh) 一种石油天然气控温管道
CN219291459U (zh) 一种加热循环器
CN215574358U (zh) 一种油井安全阀生产用校验装置
CN210374715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换热器
CN210612551U (zh) 一种两级式高压灭菌型作业锅
CN204111762U (zh)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发酵的低温贮存装置
CN208771395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乙胺添加缓冲罐
CN220135747U (zh) 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燃气热水炉
CN216847638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色谱仪
CN221035861U (zh) 一种炉灶余热回收结构
CN215860388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路的保温结构
CN218993692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锅炉设备
CN220953664U (zh) 一种防水锤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16716190U (zh) 一种具有换热功能的燃气锅炉
CN216013087U (zh) 锅炉钢材腐蚀模拟装置
CN220892570U (zh) 一种闭式承压空气能系统顶部加热和进出水的水箱
CN218884290U (zh) 一种有机热载体炉安全卸压装置
CN213630962U (zh) 一种新型空气能即热式热水器
CN216402566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保温装置
CN217042666U (zh) 一种恒温水浴装置
CN212504061U (zh) 一种恒温恒湿箱自动进水装置
CN218154900U (zh) 一种煤矿井下快速降氧装置
CN219606301U (zh) 一种热力管道管口密封结构
CN215297389U (zh) 一种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
CN217560371U (zh) 石墨化炉串联送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