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0417U -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0417U
CN219290417U CN202223445231.2U CN202223445231U CN219290417U CN 219290417 U CN219290417 U CN 219290417U CN 202223445231 U CN202223445231 U CN 202223445231U CN 219290417 U CN219290417 U CN 219290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delivery
fixedly connected
delivery catheter
por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452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成菊
熊永英
邓荣苹
黄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2234452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0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0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0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包括装置主体、连接口、固定口,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装置主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口,装置主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套口,连接口的顶部嵌套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呼吸机,固定口的左端嵌入连接有固定套,连接口的左端嵌套连接有输药导管,输药导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输药导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雾化接口,雾化接口可以使得药物呈雾状输入患者体内,使得患者接收药物速度更快,通过连接机构可以使得装置在输药的同时可以保证患者氧气不断,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功能性,通过给药机构可以使得装置更好的对患者进行给药,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气管内给药是将某种药物直接注入气管内的给药方式。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516414.9,其可精确高效的将药液喷入气管内:采用给药导管给药,给药导管穿过气管导管或喉罩内部,药物从给药导管出口端的出药孔喷出,给药导管本身是一种细长的导管,其在给药时内壁上附着的药液相比于气管导管给药时的附着药液少;此外,通过雾化接口给药时,会产生喷射力,推动已经雾化的药液经给药导管喷出,然而其装置连接效果较差。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解决了装置主体实用性和功能性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包括装置主体、连接口、固定口,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套口,所述连接口的顶部嵌套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呼吸机,所述固定口的左端嵌入连接有固定套,所述连接口的左端嵌套连接有输药导管,所述输药导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输药导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雾化接口,所述套口的右端嵌套连接有套头,所述套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气管导管,所述输药导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药头,所述套口的内部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卡扣共设有两个,且卡扣以输药导管为轴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套和固定口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固定套的截面尺寸大于固定口的截面尺寸,所述连接口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口和连接管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连接口的截面尺寸大于连接管的截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套头的表面设有两道环形凸起,所述装置主体和输药导管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装置主体的截面尺寸大于输药导管的截面尺寸,所述输药导管采用软性材质,所述气管导管和输药导管均呈圆柱状,且气管导管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输药导管的底面直径,输药导管嵌在气管导管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将装置主体顶部的连接口接通呼吸机上的连接管,随后将输药导管从固定口插入装置主体内部,使用固定套套于固定口上转紧对输药导管进行固定,完毕后将气管导管接通氧气面罩,输药导管接通固定头和出药头对患者输药的同时使用气管导管对其进行供气,达到一个连接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给药机构,在雾化接口的上端连接注射器,下端连接输药导管,在急诊急救时将药物溶好抽入注射器内便可连接雾化接口的上端,此时,医生快速加压推动注射器就可使液体的药物经雾化接口形成雾化的药液,再给输药导管喷入肺内,避免了直接将液体药物给入气管内所造成的不利于呼吸的效应,达到一个给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放大图。
图中:1、装置主体;2、连接口;3、固定口;4、套口;5、连接管;6、呼吸机;7、固定套;8、输药导管;9、卡扣;10、雾化接口;11、套头;12、气管导管;13、固定头;14、出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包括装置主体1、连接口2、固定口3,装置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2,装置主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口3,装置主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套口4,连接口2的顶部嵌套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呼吸机6,固定口3的左端嵌入连接有固定套7,连接口2的左端嵌套连接有输药导管8,输药导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9,输药导管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雾化接口10,套口4的右端嵌套连接有套头11,套头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气管导管12,输药导管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13。
优选的,固定头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药头14,套口4的内部设有凹槽。
优选的,卡扣9共设有两个,且卡扣9以输药导管8为轴对称分布,固定套7和固定口3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固定套7的截面尺寸大于固定口3的截面尺寸,连接口2的表面设有螺纹,连接口2和连接管5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连接口2的截面尺寸大于连接管5的截面尺寸,由装置主体1、连接口2、固定口3、套口4、连接管5、呼吸机6、固定套7和输药导管8共同组成连接机构,现有的装置大都功能性不佳,在进行给药时不能同时进行供气,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将装置主体1顶部的连接口2接通呼吸机6上的连接管5,随后将输药导管8从固定口3插入装置主体1内部,使用固定套7套于固定口3上转紧对输药导管8进行固定,完毕后将气管导管12接通氧气面罩,输药导管8接通固定头13和出药头14对患者输药的同时使用气管导管12对其进行供气,通过连接机构可以使得装置在输药的同时可以保证患者氧气不断,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功能性。
优选的,套头11的表面设有两道环形凸起,装置主体1和输药导管8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装置主体1的截面尺寸大于输药导管8的截面尺寸,输药导管8采用软性材质,气管导管12和输药导管8均呈圆柱状,且气管导管12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输药导管8的底面直径,输药导管8嵌在气管导管12的内部,由装置主体1、雾化接口10、套头11、气管导管12、固定头13和出药头14共同组成给药机构,现有的装置大都功能性不佳,通过设置给药机构,在雾化接口10的上端连接注射器,下端连接输药导管8,在急诊急救时将药物溶好抽入注射器内便可连接雾化接口10的上端,此时,医生快速加压推动注射器就可使液体的药物经雾化接口10形成雾化的药液,再给输药导管8喷入肺内,避免了直接将液体药物给入气管内所造成的不利于呼吸的效应,通过给药机构可以使得装置更好的对患者进行给药,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将装置主体1顶部的连接口2接通呼吸机6上的连接管5,随后将输药导管8从固定口3插入装置主体1内部,使用固定套7套于固定口3上转紧对输药导管8进行固定,完毕后将气管导管12接通氧气面罩,输药导管8接通固定头13和出药头14对患者输药的同时使用气管导管12对其进行供气,在雾化接口10的上端连接注射器,下端连接输药导管8,在急诊急救时将药物溶好抽入注射器内便可连接雾化接口10的上端,此时,医生快速加压推动注射器就可使液体的药物经雾化接口10形成雾化的药液,再给输药导管8喷入肺内,避免了直接将液体药物给入气管内所造成的不利于呼吸的效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包括装置主体(1)、连接口(2)、固定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2),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口(3),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套口(4),所述连接口(2)的顶部嵌套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呼吸机(6),所述固定口(3)的左端嵌入连接有固定套(7),所述连接口(2)的左端嵌套连接有输药导管(8),所述输药导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9),所述输药导管(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雾化接口(10),所述套口(4)的右端嵌套连接有套头(11),所述套头(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气管导管(12),所述输药导管(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药头(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口(4)的内部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9)共设有两个,且卡扣(9)以输药导管(8)为轴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套(7)和固定口(3)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固定套(7)的截面尺寸大于固定口(3)的截面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2)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口(2)和连接管(5)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连接口(2)的截面尺寸大于连接管(5)的截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11)的表面设有两道环形凸起,所述装置主体(1)和输药导管(8)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且装置主体(1)的截面尺寸大于输药导管(8)的截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药导管(8)采用软性材质,所述气管导管(12)和输药导管(8)均呈圆柱状,且气管导管(12)内部设有圆柱状中空腔,同时圆柱状中空腔的底面直径大于输药导管(8)的底面直径,输药导管(8)嵌在气管导管(12)的内部。
CN202223445231.2U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Active CN219290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5231.2U CN219290417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5231.2U CN219290417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0417U true CN21929041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45231.2U Active CN219290417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0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0541B2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aerosol delivery feature
US20040011364A1 (en) Aerosol delivery apparatus III
CN206045127U (zh) 一种脉冲式双通道加药及可冲洗气管导管
US20050016542A1 (en) Intra-tracheal aerosol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9481810A (zh) 一种连续控释给药型气管导管
JP3500151B2 (ja) マーフィー・アイでエアロゾルが分流、供給される気管内挿入管
CN205268768U (zh) 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
CN219290417U (zh) 一种可接气管导管的三通给药接头
CN205019555U (zh) 多功能供氧给药管及利用其的气管插管和电子供氧给药器
CN105126224B (zh) 多功能供氧给药管及利用其的气管插管和电子供氧给药器
CN111617358A (zh) 一种可进行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CN202802437U (zh) 带麻醉喷雾机构的气管插管装置
CN215024512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装置
CN212939661U (zh) 一种便于喷射药剂的直接喉镜
CN219208658U (zh) 一种呼吸道深入给药装置
CN203280892U (zh) 经气管导管的喷雾给药装置
CN214678846U (zh) 气管镜注药管
CN212491057U (zh) 一种可进行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CN201101810Y (zh) 一次性呼吸道表面麻醉喷雾管
CN219001591U (zh) 一种给药装置
CN205903500U (zh) 一种带喷雾导管的双腔气管插管
CN211610194U (zh) 一种具有雾化给药功能的大鼠气管插管
CN215134298U (zh) 一种用于湿化气道的挤压式吸管
CN219878881U (zh) 一种导管内给药的气管导管
CN213724222U (zh) 一种连接沙丁胺醇喷雾器与气管插管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