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9846U - 超腕关节夹板 - Google Patents

超腕关节夹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9846U
CN219289846U CN202220881423.9U CN202220881423U CN219289846U CN 219289846 U CN219289846 U CN 219289846U CN 202220881423 U CN202220881423 U CN 202220881423U CN 219289846 U CN219289846 U CN 219289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eleton
plate
pocket
arm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14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红文
李海波
刘贵臻
刘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Outr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Out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Outr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Out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14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9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9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9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腕关节夹板,包括臂套、骨架板以及骨架套兜;臂套在腕关节处的周向尺寸小于臂套两端的尺寸;骨架套兜在臂套的外侧沿轴向设置,骨架套兜的开口方向与臂套的端口同方向设置,且骨架套兜的数量为多个,在臂套的周向间隔设置;骨架板呈长条状,骨架板能够穿设安装在相适配的骨架套兜内;骨架套兜内能够适配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骨架板。通过在骨折早期在骨架套兜内装有超腕关节的骨架板,确保骨折前期腕关节绝对固定,而在骨折中后期将超腕关节的骨架板从骨架套兜内取出,更换为较短尺寸的非超腕关节骨架板,在保留前臂固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腕部的活动度,以便于患者有意识的增加腕部的活动度、以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Description

超腕关节夹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腕关节夹板。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上固定使用石膏或者夹板两种形式,石膏超腕关节,夹板非超腕关节,二者在骨折不同时间各有优势,石膏超腕控制旋转,防止骨折后的旋转移位,但石膏固定通常使用石膏托,无法达到夹板全方位的稳定性,且骨折后期超腕固定限制肢体功能锻炼;传统夹板为四块,对骨折端的固定更立体,且骨折后期非超关节固定可在夹板保护下功能锻炼,优于石膏托,但骨折早期超关节固定更稳定,夹板固定绑带的调节需要多次并专业性较强,普通患者无法很好掌握。
比较传统的散板形式,临床上选择搭配使用,捆绑过程需要两人,操作复杂;另外一种是全包敷骨架形式,通常只有掌心侧一根骨架,抑或是掌心侧和掌背侧两根骨架,常用于腕部肌肉损伤的防护,骨伤科固定很少采用,特别是仅有一只骨架的形式,主要原因是不能很好的有效固定。
综上所述,石膏超腕关节无法达到夹板全方位的稳定性,骨折后期超腕固定限制肢体功能锻炼;夹板非超腕关节夹板对于固定绑带的调节需要多次并专业性较强,普通患者无法很好掌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超腕关节夹板,包括臂套、骨架板以及骨架套兜;所述臂套在腕关节处的周向尺寸小于所述臂套两端的尺寸;所述骨架套兜在所述臂套的外侧沿轴向设置,所述骨架套兜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臂套的端口同方向设置,且所述骨架套兜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臂套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骨架板呈长条状,所述骨架板能够穿设安装在相适配的所述骨架套兜内;所述骨架套兜内能够适配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所述骨架板,互相配合透过所述臂套支撑人体的前臂,或者多个所述骨架板能够产生形变,相互配合支撑人体的前臂与腕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衬;所述臂套具有沿手臂轴向切开的切口;所述连接衬设置在所述臂套的切口位置,且所述连接衬与所述臂套之间形成夹层;所述骨架板穿设安装在所述夹层或者所述骨架套兜内,所述臂套靠近手掌端的内侧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用以与人手拇指位置相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骨架板包括尺骨侧骨架板、桡骨侧骨架板、掌心侧骨架板以及掌背侧骨架板;所述尺骨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外壁的尺侧;所述桡骨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外壁的挠侧;所述掌心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外壁的下侧;尺骨侧骨架板、所述桡骨侧骨架板、所述掌心侧骨架板位于相适配的所述骨架套兜内;所述掌背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的上侧,且所述掌背侧骨架板位于所述夹层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尺骨侧骨架板贴合腕关节的位置向尺侧弯折的角度小于3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掌心侧骨架板贴合腕关节与手掌末端连接处位置具有凸弧形结构,所述掌心侧骨架板的最大弯折角度小于45°;所述掌背侧骨架板贴合腕关节的位置向掌心侧弯折的角度小于4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包括近端绑带、腕部绑带及远端绑带;所述近端绑带设置在所述臂套靠近手臂的端口位置处;所述腕部绑带设置在所述臂套靠近手腕的中段位置处;所述远端绑带设置在所述臂套靠近手掌的端口位置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掌心侧骨架板的宽度从手臂端至手掌端逐渐减小;所述尺骨侧骨架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掌背侧骨架板的宽度;所述桡骨侧骨架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掌背侧骨架板的宽度;所述尺骨侧骨架板的宽度与所述桡骨侧骨架板的宽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根所述绑带为魔术贴材质,且靠近所述魔术贴位置的所述绑带上设置有让位缺口,且位于每根所述绑带两端的所述让位缺口反向设置;所述骨架套兜在所述臂套的轴向长度与所述臂套的轴向长度比值为[5/10,7/10],且所述骨架套兜的近端靠近所述臂套近手臂的端口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骨架套兜缝制在所述臂套的外侧,所述连接衬缝制在所述臂套的切口内侧;所述连接衬为弹性材质;所述臂套的材质为棉质;所述骨架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或者可塑性塑料材质;所述腕部绑带的数量为[1,2]条。
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腕关节夹板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骨折初期,在患者受伤的前臂上套设所述臂套;将三个以上超腕关节的所述骨架板在所述患者受伤的前臂周向做适形贴合处理,并将每个所述骨架板分别放入至相对应的所述骨架套兜内,且每个所述骨架板在所述骨架套兜内固定处理;在骨折中期之后,从所述骨架套兜内取出超腕关节的所述骨架板,更换短腕关节长度的非超腕关节的所述骨架板,用以增加骨折中期后所述患者腕关节的活动范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骨折早期在骨架套兜内装有超腕关节的骨架板,确保骨折前期(大约4周左右)腕关节绝对固定不动,确保该装置的可靠性,而在骨折中后期将超腕关节的骨架板从骨架套兜内取出,更换为较短尺寸的非超腕关节骨架板,在保留前臂固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腕部的活动度,以便于患者有意识的增加腕部的活动度、以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进一步的,将臂套设计为两端端口周长较大,中段腕部周长较小的臂套,不仅对手臂等人体部位进行包覆,还避免了固定后臂套扭曲、褶皱等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等问题,中段小尺寸周长也对腕部等做出适形设计,更易于合理、科学的贴附人体,并且在臂套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骨架套兜,在骨架套兜内安装有起支撑作用的骨架板,并且骨架板能够产生形变,医疗人员可根据患者具体的身体及受伤情况,对骨架板进行适形调整,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不仅如此,将骨架板安装在臂套的骨架套兜内,从而使得骨架板、臂套一体化设计,医疗人员使用操作便捷、对患者的手臂达到更好的外固定效果,适形设计的臂套和适形骨架板设计,舒适性高,利于手臂受伤部位的血液运输顺畅度以及骨骼的愈合。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腕关节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腕关节夹板爆炸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腕关节夹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尺骨侧骨架板或者桡骨侧骨架板的最大可弯折角度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掌心侧骨架板或者掌背侧骨架板的最大可弯折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腕关节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腕关节夹板爆炸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超腕关节夹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尺骨侧骨架板或者桡骨侧骨架板的最大可弯折角度的示意图;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掌心侧骨架板或者掌背侧骨架板的最大可弯折角度的示意图。
如图1-图5所示,该超腕关节夹板,包括臂套11、骨架板以及骨架套兜;臂套1在腕关节处的周向尺寸小于臂套1两端的尺寸;骨架套兜在臂套1的外侧沿轴向设置,骨架套兜的开口方向与臂套1的端口同方向设置,且骨架套兜的数量为多个,在臂套1的周向间隔设置;骨架板呈长条状,骨架板能够穿设安装在相适配的骨架套兜内;骨架套兜内能够适配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骨架板,互相配合透过臂套1支撑人体的前臂,或者多个骨架板能够产生形变,相互配合支撑人体的前臂与腕部。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在骨折早期在骨架套兜内装有超腕关节的骨架板,确保骨折前期(大约4周左右)腕关节绝对固定不动,确保该装置的可靠性,而在骨折中后期将超腕关节的骨架板从骨架套兜内取出,更换为较短尺寸的非超腕关节骨架板,在保留前臂固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腕部的活动度,以便于患者有意识的增加腕部的活动度、以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进一步的,将臂套1设计为两端端口周长较大,中段腕部周长较小的臂套1,不仅对手臂等人体部位进行包覆,还避免了固定后臂套1扭曲、褶皱等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等问题,中段小尺寸周长也对腕部等做出适形设计,更易于合理、科学的贴附人体,并且在臂套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骨架套兜,在骨架套兜内安装有起支撑作用的骨架板,并且骨架板能够产生形变,医疗人员可根据患者具体的身体及受伤情况,对骨架板进行适形调整,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不仅如此,将骨架板安装在臂套1的骨架套兜内,从而使得骨架板、臂套1一体化设计,医疗人员使用操作便捷、对患者的手臂达到更好的外固定效果,适形设计的臂套1和适形骨架板设计,舒适性高,利于手臂受伤部位的血液运输顺畅度以及骨骼的愈合,进一步的,该超腕关节固定夹板在患者完成骨折较早期的整体固定后,可以通过更换或截短各个骨架板,配置成腕部可活动的外固定夹板,从而易于患者在骨折后期,能够在骨架板的辅助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架套兜内能够更换相对应的不同长度、不同厚度的骨架板。
进一步的,骨架板为根据患者手臂尺寸可以选择适应性更换的的长骨架板、短骨架板等,可以包括几种规格尺寸,具体不做限定,本领域实施人员只需根据人体手臂长度做出调整。
为便于描述,本文中所指的靠近人体手臂一端为近端,靠近人体手掌一端为远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图中本申请的超腕关节夹板仅为左手模式,右手模式则为相反的对称式设计,其余并未有所改动,故未示出右手模式的示意图。骨架板穿设安装在相适配的骨架套兜内,此处所指的“相适配”意为:由于骨架套兜在臂套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但根据尺骨侧手臂、桡骨侧手臂、掌心侧手臂以及掌背侧手臂的厚度不同,骨架板的宽度需做出适应性调整,不同侧的骨架套兜宽度也有所不同。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衬13,臂套1具有沿手臂轴向切开的切口,连接衬13设置在臂套1的切口位置,且连接衬13与臂套1之间形成夹层,骨架板穿设安装在夹层或者骨架套兜内。
在此实施例中,臂套1具有沿手臂轴向切开的切口,切口处通过连接衬13相连接,连接衬13与臂套1的连接通常为缝制,保证连接处较软,确保本申请的超腕关节夹板的佩戴舒适度。更具体的,连接衬13可以缝制在臂套1的外侧,也可以缝制在臂套1的内侧,只需确保连接衬13与臂套1形成夹层,其中一个骨架板能够穿设并固定在夹层内即可,具有切口及连接衬13的臂套1便于适配更多人体手臂。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臂套1的腕部最小截面周长为[120mm,230mm]。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架套兜在臂套1的轴向长度与臂套1的轴向长度比值为[5/10,7/10],且骨架套兜的近端靠近臂套1近手臂的端口设置。
优选的,骨架套兜在臂套1的轴向长度占臂套1轴向总长度的60%,且骨架套兜的近端靠近臂套1的手臂端端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绑带,绑带包括近端绑带3、腕部绑带4及远端绑带14,近端绑带3设置在臂套1靠近手臂的端口位置处,腕部绑带4设置在臂套1靠近手腕的中段位置处,远端绑带14设置在臂套1靠近手掌的端口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臂套1靠近手掌端的内侧开设有豁口15,豁口15用以与人手拇指位置相匹配。
在此实施例中,臂套1靠近手掌端的内侧为手臂靠近人体一侧,即手掌的拇指侧开设有豁口15,豁口15的设计使得本申请的超腕关节夹板更加人性化,并充分提高人体佩戴的舒适度。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架板包括尺骨侧骨架板9、桡骨侧骨架板6、掌心侧骨架板11以及掌背侧骨架板7,尺骨侧骨架板9贴附至臂套1外壁的内侧,桡骨侧骨架板6贴附至臂套1外壁的外侧,掌心侧骨架板11贴附至臂套1外壁的下侧,尺骨侧骨架板9、桡骨侧骨架板6、掌心侧骨架板11位于相适配的骨架套兜内,掌背侧骨架板7贴附至臂套1的上侧,且掌背侧骨架板7位于夹层内。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臂套1切口处的内侧贯通缝制连接衬13,这样臂套1可以很方便的撑开穿过患者手臂;在臂套1外侧靠近掌心侧、尺骨侧、桡骨侧分别缝制有掌心侧骨架套兜12、尺骨侧骨架套兜10和桡骨侧骨架套兜5,骨架套兜为开口结构,开口在患者近端方向;在相应的骨架套兜内分别插装有掌心侧骨架板11、尺骨侧骨架板9和桡骨侧骨架板6,骨架板可以为轻质铝合金条,便于临床使用时微调塑形,达成更好的外固定效果;掌背侧骨架板7放置在臂套1为开口与连接衬13形成的夹层内;远端绑带14和近端绑带3直接缝制在臂套1上,方便临床快速固定,腕部绑带4为两条,在臂套1不固定,根据需要可在臂套1上的合适位置捆绑一条或两条,绑带为魔术贴材质,端部带让位缺口设计,兼顾快速固定、调整和整体美观性要求。
在此实施例中,增设绑带能够辅助支撑用骨架板,在骨折后期,方便患者或者医疗人员调节将臂套1整体调节至适当的松紧度,辅助更换、截短后的骨架板,便于患者进行复健运动。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掌心侧骨架板11的宽度从手臂端至手掌端逐渐减小,尺骨侧骨架板9的宽度小于掌背侧骨架板7的宽度,桡骨侧骨架板6的宽度小于掌背侧骨架板7的宽度,尺骨侧骨架板9的宽度与桡骨侧骨架板6的宽度相同。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是超腕关节固定夹板,所以骨架板的设计采用适形、不等长、不等宽设计,最大限度满足临床固定之要求;具体为,尺骨侧骨架板9的宽度与桡骨侧骨架板6的宽度较短,二者的宽度尺寸相同,均小于掌心侧骨架板11和掌背侧骨架板7的宽度,并且掌心侧骨架板11的宽度,从手臂端至手掌端逐渐减小,由于掌心侧骨架板11对人体适形时,需要将掌心侧骨架板11靠近前端位置“窝”出弧形结构,远端较短宽度的掌心侧骨架板11在保证固定坚固的前提下,更易于进行轻微塑形。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尺骨侧骨架板9贴合腕关节的位置向尺侧弯折的角度小于30°。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掌心侧骨架板11贴合腕关节与手掌末端连接处位置具有凸弧形结构,掌心侧骨架板11的最大弯折角度小于45°;掌背侧骨架板7贴合腕关节的位置向内弯折的角度小于45°。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根绑带为魔术贴材质,且靠近魔术贴位置的绑带上设置有让位缺口,且位于每根绑带两端的让位缺口反向设置。
在此实施例中,腕部绑带4根据需要可在臂套1上的合适位置捆绑一条或两条,绑带为魔术贴材质,每根绑带靠近两端位置处均具有让位缺口,且一根绑带两端的让位缺口相对称,每个缺口占绑带宽度的一半,绑带上让位缺口的设计兼顾快速固定、调整和整体美观性要求。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架套兜缝制在臂套1的外侧,连接衬13缝制在臂套1的切口内侧,连接衬13为弹性材质,臂套1的材质为棉质,骨架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或者可塑性塑料材质,腕部绑带4的数量为[1,2]条。
在此实施例中,骨架板通常为具有可塑性的复合型材料,具体的,骨架板可以为轻质铝合金条,通过本领域实施人员采用扳手或者其余方式弯曲铝板达到临床使用时微调塑形效果;骨架板的材质也可以为可塑性塑料,通过加热设备,如感应加热器将骨架板加热后,对其塑型以适应其使用者,具体不做限定。
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腕关节夹板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骨折初期,在患者受伤的前臂上套设臂套;将三个以上超腕关节的骨架板在患者受伤的前臂周向做适形贴合处理,并将每个骨架板分别放入至相对应的骨架套兜内,且每个骨架板在骨架套兜内固定处理;在骨折中期之后,从骨架套兜内取出超腕关节的骨架板,更换短腕关节长度的非超腕关节的骨架板,用以增加骨折中期后患者腕关节的活动范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申请中所指的超腕关节的骨架板,为根据患者的前臂长度,其具体尺寸能够延伸并固定患者腕关节位置的骨架板,反之,非超腕关节为其具体尺寸不会延伸至患者腕关节位置的骨架板,也就是说,超腕关节的骨架板、非超腕关节的骨架板可以分为短、中、长等多种规格,通过患者的手臂长度,选择匹配当前患者所使用的超腕以及非超腕关节。还要指出的是,骨折早期具体可根据当前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骨折早期通常为4周左右的时间,即早期使用超腕关节的骨架板固定在臂套周向的骨架套兜内,确保腕关节绝对固定不动,而到骨折中期及后期则可将超腕关节的骨架板从骨架套兜内拆出,换成更短的非超腕关节的骨架板,确保其保留前臂的固定功能;取消腕部的活动度的限制、有意识的增加腕部的活动度、以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臂套、骨架板以及骨架套兜;
所述臂套在腕关节处的周向尺寸小于所述臂套两端的尺寸;
所述骨架套兜在所述臂套的外侧沿轴向设置,所述骨架套兜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臂套的端口同方向设置,且所述骨架套兜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臂套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骨架板呈长条状,所述骨架板能够穿设安装在相适配的所述骨架套兜内;
所述骨架套兜内能够适配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所述骨架板,互相配合透过所述臂套支撑人体的前臂,或者多个所述骨架板能够产生形变,相互配合支撑人体的前臂与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衬;
所述臂套具有沿手臂轴向切开的切口;
所述连接衬设置在所述臂套的切口位置,且所述连接衬与所述臂套之间形成夹层;
所述骨架板穿设安装在所述夹层或者所述骨架套兜内,所述臂套靠近手掌端的内侧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用以与人手拇指位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板包括尺骨侧骨架板、桡骨侧骨架板、掌心侧骨架板以及掌背侧骨架板;
所述尺骨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外壁的尺侧;
所述桡骨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外壁的挠侧;
所述掌心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外壁的下侧;
尺骨侧骨架板、所述桡骨侧骨架板、所述掌心侧骨架板位于相适配的所述骨架套兜内;
所述掌背侧骨架板贴附至所述臂套的上侧,且所述掌背侧骨架板位于所述夹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尺骨侧骨架板贴合腕关节的位置向尺侧弯折的角度小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心侧骨架板贴合腕关节与手掌末端连接处位置具有凸弧形结构,所述掌心侧骨架板的最大弯折角度小于45°;
所述掌背侧骨架板贴合腕关节的位置向掌心侧弯折的角度小于4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绑带;
所述绑带包括近端绑带、腕部绑带及远端绑带;
所述近端绑带设置在所述臂套靠近手臂的端口位置处;
所述腕部绑带设置在所述臂套靠近手腕的中段位置处;
所述远端绑带设置在所述臂套靠近手掌的端口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心侧骨架板的宽度从手臂端至手掌端逐渐减小;
所述尺骨侧骨架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掌背侧骨架板的宽度;
所述桡骨侧骨架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掌背侧骨架板的宽度;
所述尺骨侧骨架板的宽度与所述桡骨侧骨架板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绑带为魔术贴材质,且靠近所述魔术贴位置的所述绑带上设置有让位缺口,且位于每根所述绑带两端的所述让位缺口反向设置;
所述骨架套兜在所述臂套的轴向长度与所述臂套的轴向长度比值大于等于十分之五,所述骨架套兜在所述臂套的轴向长度与所述臂套的轴向长度比值小于等于十分之七,且所述骨架套兜的近端靠近所述臂套近手臂的端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腕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套兜缝制在所述臂套的外侧,所述连接衬缝制在所述臂套的切口内侧;
所述连接衬为弹性材质;
所述臂套的材质为棉质;
所述骨架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或者可塑性塑料材质;
所述腕部绑带的数量为1条或2条。
CN202220881423.9U 2022-04-15 2022-04-15 超腕关节夹板 Active CN219289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1423.9U CN219289846U (zh) 2022-04-15 2022-04-15 超腕关节夹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1423.9U CN219289846U (zh) 2022-04-15 2022-04-15 超腕关节夹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9846U true CN219289846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1423.9U Active CN219289846U (zh) 2022-04-15 2022-04-15 超腕关节夹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9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2620A (en) Hand and wrist joint orthosis
US5261871A (en) Orthopedic device
US8246560B2 (en) Hand brace for immobilizing and adjustably positioning one or more digits
US5356371A (en) Shapeable thumb support
US6293918B1 (en) Adjustable splint
US20080004555A1 (en) Immobilizing and Supporting Inflatable Splint Apparatus
JP2005512731A (ja) 骨折固定のための添え木兼用のギプス部材
US6913582B2 (en) Universal hand splint
WO2014194221A1 (en) Shoulder and arm restraint
US5807293A (en) Splint assembly for positioning of a disabled diseased, or injured hand and wrist
US20060264792A1 (en) Hand orthosis
US20120004586A1 (en) Elbow Brace
US885213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algesic immobilization of fractured ribs
CN219289846U (zh) 超腕关节夹板
RU2550049C2 (ru)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ной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пациентов с плегией в области предплечья и кисти
US6547752B2 (en) Orthotic device for treating contractures of either hand
RU2750356C2 (ru) Ортез для кисти руки
WO2004066868A2 (en) Wrist brace with metalcarpal phalangeal block
US20030163069A1 (en) Arm sling
CN112601470A (zh) 带插件的握力辅助装置
CN114748236A (zh) 超腕关节夹板及其使用方法
US20060258965A1 (en) Dynamic supinated splint
US20140031733A1 (en) Elbow brace
US20140083437A1 (en) Arm board device
CN215228963U (zh) 一种搭肩贴胸位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