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7515U -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7515U
CN219287515U CN202320236367.8U CN202320236367U CN219287515U CN 219287515 U CN219287515 U CN 219287515U CN 202320236367 U CN202320236367 U CN 202320236367U CN 219287515 U CN219287515 U CN 219287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nector
wireless
device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63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世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63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7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7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7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无线模块,所述设备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无线模块对应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设备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头通信连接的天线,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的插接,使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模块的连接,进而使所述设备本体获得无线收发功能。本方案中为无线模块收发信号的天线设置于设备本体上,将无线模块插接到设备本体上便可实现与天线的连接,本方案中设备本体具有更大的设置空间,可以为天线收发无线信号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强化天线的信号收发能力,优化显示设备的无线功能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传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大屏设备一般不带无线传输模块,当不方便连接网线时,只能通过插接无线收发器接收WIFI信号。现有技术中,在无线收发器内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天线单元,此方式中,受限于无线收发器的安装空间,同时受大屏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向的影响,容易导致无线收发器中的天线单元收发能力受影响,进而影响大屏设备的无线功能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与大屏设备连接的无线收发器中的天线单元收发能力弱,容易影响大屏设备的无线功能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无线模块,所述设备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无线模块对应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设备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头通信连接的天线,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的插接,使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模块的连接,进而使所述设备本体获得无线收发功能。
可选的,所述设备本体的至少两个对立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天线,所述天线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设备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天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头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底侧。
可选的,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部。
可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包括边框和安装于所述边框背侧的背板,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边框和所述背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背板对应所述天线的安装位置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天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边框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包括边框,所述天线固定于所述边框内部,且所述边框上对应所述天线的安装位置设置有信号传输窗口。
可选的,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后背外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接头为互相对应的SMA Plug转接头、BTB转接头或RF转接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外接的无线模块,将无线模块插接到设备本体上便可实现设备本体的无线收发功能;本方案中为无线模块收发信号的天线设置于设备本体上,将无线模块插接到设备本体上便可实现与天线的连接,本方案中设备本体具有更大的设置空间,可以为天线收发无线信号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强化天线的信号收发能力,优化显示设备的无线功能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无线模块和所述天线的布局图。
图中:
1、设备本体;11、第一接头;12、边框;13、背板;2、无线模块;21、第二接头;3、天线;31、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2,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和无线模块2,所述设备本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头11,所述无线模块2对应设置有第二接头21;所述设备本体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头11通信连接的天线3,通过所述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二接头21的插接,使所述天线3与所述无线模块2的连接,进而使所述设备本体1获得无线收发功能。
与传统的显示设备以及无线收发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相同,本方案设备本体1中具有用于控制显示的主控板,第一接头11与主控板连接,无线模块2中具有无线收发电路板,第二接头21与无线收发电路板连接,当将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21插接连接后,设备本体1的主控板通过第一接头11、第二接头与无线收发电路板通信连接,主控板为无线收发电路板供电。
无线模块2的正常工作还需要通过天线收发信号,本方案中将天线3设置于设备本体1上并与第一接头11连接,当无线模块2插接到设备本体1上时,天线3便与无线模块2连接,此时的无线模块2可通过设置在设备本体1上的天线3收发信号。其中,天线3与第一接头11的连接,可以是直接通过信号线31连接,也可以通过信号线31间接连接主控板后,再通过主控板与第一接头11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线路布置的便捷性自由选择连接方式。
本方案中,由于在设备本体1上已布置了天线3,故在无线模块2内部无需再设置天线。
在将无线模块2插接到设备本体1上后,设备本体1便获得了无线收发电信号的功能,如,此时的设备本体1可以连接WIFI访问互联网。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方案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将原本设置在无线模块2中的天线布置到设备本体1中,利用设备本体1的大空间优化天线3的布局,如更加便于布置尺寸更大的天线3和数量更多的天线3,进而达到强化天线3的收发能力的效果。本方案并未对无线传输原理以及设备本体1与无线模块2之间的电信传输做实质性改动,即,上述的设备本体1中设置的主控板以及无线模块2中设置的无线收发电路板均可从现有技术中直接结合应用。
综上,基于本实施例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将无线模块2插接到设备本体1上便可实现设备本体1的无线收发功能;本方案中为无线模块2收发信号的天线3设置于设备本体1上,将无线模块2插接到设备本体1上便可实现与天线3的连接,本方案中设备本体具有更大的设置空间,可以为天线3收发无线信号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强化天线3的信号收发能力,优化显示设备的无线功能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本体1的至少两个对立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天线3,所述天线3分别通过信号线31与所述第一接头11连接。
具体的,可以在设备本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天线3,也可以在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天线3,也可以在设备本体1的任意三侧或四周均设置有天线3。至少在设备本体1的两个对立侧设置有天线3,可以分别从设备本体1的两个对立侧收发信号,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最大的信号接收面域,达到最佳的信号收发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天线3。
在大部分显示设备中,横向宽度均会比纵向高度大,本方案将天线3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左右两侧,可以使两侧的天线3之间的距离最大化,以获得最大的信号接收面域,进而达到最佳的信号收发效果。其中,在设备本体1的每侧可以只设置一个天线3,也可以设置多个。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头11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底侧。
将第一接头11设置在设备本体1的底侧可以方便无线模块2的插接,同时方便天线3与设备本体1之间连接的信号线31的布线。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接头11设置于设备本体1底侧的中间位置,如此左右两侧的无线模块2连接的信号线31到第一接头11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生产时,只需准备一种长度的信号线31便可,可以减少线型种类,方便产品组装。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内部。
具体的,将天线3设置于设备本体1内部,可以利用设备本体1的外壳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天线3遭受破坏,同时又可避免天线3外露影响产品外观。
示例性的,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边框12和安装于所述边框12背侧的背板13,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边框12和所述背板13之间。
具体的,为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边框12优选为金属材质,如铝合金,但金属的边框12会屏蔽信号;而背板13一般为注塑结构,其质量轻,成本低。故,本方案将天线3设置于边框12和背板13之间,可以实现将天线3布置在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且天线3朝向背板13的一侧可正常收发信号,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优选的,所述背板13对应所述天线3的安装位置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天线3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边框12连接固定。
此结构中,天线3固定于边框12上,可以采用螺钉锁固,也可以采用铆钉铆固,利用边框12可以为天线3提供可靠支撑,在产品检修时,拆下背板13后不会动到天线3,避免天线3影响产品的拆装和检修;同时,设置于背板13上的容纳槽目的在于避让天线3,避免天线3的存在干涉背板13的安装,使安装后的背板13能够贴合边框12,确保背板13安装的可靠度。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边框12,所述天线3固定于所述边框12内部,且所述边框12上对应所述天线3的安装位置设置有信号传输窗口。
具体的,边框12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有一定安装空腔,将天线3安装装于边框12内,可以利用边框12内部空间,避免天线3的设置占用产品背部空间而导致产品厚度增加;同时为了解决金属屏蔽问题,在边框12的侧部对应天线3的位置开设可供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窗口,保证天线3的正常使用功能。优选的,在信号传输窗口上盖合有塑胶盖,可对信号传输窗口进行封堵,确保边框12外观的平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后背外侧。
将天线3设置于设备本体1后背外侧,即,天线3设置于背板13背侧,此时无需担心边框12屏蔽信号或天线3的设置干涉背板13的安装的问题。优选的,为对线路进行保护,天线3与第一接头11之间连接的信号线31隐藏于背板13内侧。
作为可选择的方式,所述第一接头11以及所述第二接头21为互相对应的SMA Plug转接头、BTB转接头或RF转接头。
具体的,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21对应设置,第一接头11为公头时,第二接头21即为母头,反之,第一接头11为母头时,第二接头21即为公头。
SMA Plug转接头、BTB转接头或RF转接头均为成熟稳定的信号传输接头,均具有连接可靠、传输稳定等优点。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申请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1)和无线模块(2),所述设备本体(1)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头(11),所述无线模块(2)对应设置有第二接头(21);所述设备本体(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头(11)通信连接的天线(3),通过所述第一接头(11)与所述第二接头(21)的插接,使所述天线(3)与所述无线模块(2)连接,进而使所述设备本体(1)获得无线收发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至少两个对立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天线(3),所述天线(3)分别通过信号线(31)与所述第一接头(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天线(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1)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底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边框(12)和安装于所述边框(12)背侧的背板(13),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边框(12)和所述背板(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3)对应所述天线(3)的安装位置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天线(3)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边框(12)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边框(12),所述天线(3)固定于所述边框(12)内部,且所述边框(12)上对应所述天线(3)的安装位置设置有信号传输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3)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后背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1)以及所述第二接头(21)为互相对应的SMA Plug转接头、BTB转接头或RF转接头。
CN202320236367.8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Active CN219287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6367.8U CN219287515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6367.8U CN219287515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7515U true CN219287515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0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6367.8U Active CN219287515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7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86893B1 (en) Antenna connector device for a handheld mobile phone
US10924841B2 (en) Bluetooth sport earphone
CN219287515U (zh) 一种带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设备
CN208572082U (zh) 射频传输模块、射频链路及通讯设备
CN208805616U (zh) 一体式头显设备
CN113809514A (zh) 天线设备及电子装置
CN103579758A (zh) 一种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
CN201584970U (zh) 微功率直放站
CN108598819B (zh) 具有天线功能的电源线以及显示终端
CN211208682U (zh) 高隔离度天线结构
CN216450854U (zh) 一种全链路屏蔽的电连接器
US20240064904A1 (en) Integrated module and intelligent device
CN210927690U (zh) 一种手机屏fpc的多功能兼容结构及手机
CN203800348U (zh) 一种手持式北斗卫星导航终端
CN210926392U (zh) 一种新型aisg连接器
CN212463355U (zh) 带无线、蓝牙、nfc三位一体芯片的卫星接收机
CN210640737U (zh) 一种通信供电一体化模块、具有该模块的设备及系统
CN209709222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抗干扰连接插座
CN202940390U (zh) 板端连接器
CN201160256Y (zh) 全系列变频器的面板通用结构
CN220122103U (zh) 一种带隔离枝节的wifi双天线结构
CN214754160U (zh) 移动通信建设中天线馈线快速连接装置
CN209544749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抗干扰连接插座
CN217562820U (zh) 移动终端天线系统和移动终端
CN201853911U (zh) 一种盲插转接板及射频拉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