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7176U -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7176U
CN219287176U CN202223587542.2U CN202223587542U CN219287176U CN 219287176 U CN219287176 U CN 219287176U CN 202223587542 U CN202223587542 U CN 202223587542U CN 219287176 U CN219287176 U CN 219287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odule
low
batter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75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正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y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y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y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y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75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7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7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7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采用了低功耗降压模块来控制电池降压模块的开闭状态,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由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电池降压模块的电流,在没有接负载时,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低功耗降压单元的电流值低于预设值时关闭电池降压模块,此时电池不对外供电,且电池降压模块不耗电,当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低功耗降压单元电流值高于预设值时才开启电池降压模对负载供电,减低了电路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电池供电的产品非常多,电子的供电方式根据负载不同,分为升压型和降压型供电方式,然而降压型供电方式的电子产品包括降压电路,电池本身自耗电很小,可以长期存放,而降压电路一般是电池将电池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转换对外提供大电流或较大电流的,因此其功耗会比较大,特别是针对电池来说功耗大就一直在耗电,直到将电池耗尽,因此降压电路的功耗会影响电池产品的长期存放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可降低功耗。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与电池模块连接,其包括:电池降压模块、低功耗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所述电池降压模块包括电池降压单元,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源接口模块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所述电池模块经电源降压模块降压后经电源接口模块的正负极对外供电,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包括低功耗降压单元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为低功耗降压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电池降压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的输出电流超过预设值时,开启电池降压模块。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还包括缓冲隔离模块,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通过所述缓冲隔离模块与电池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连接。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所述缓冲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池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所述缓冲隔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池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连接电源接口模块。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和低功耗降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连接电源接口模块。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连接电池模块。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还包括前置降压单元,所述前置降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前置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低功耗降压单元和/或电流检测控制单元。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所述电池降压模块还包括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的一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所述隔离单元的另一端连接电池降压单元。
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池模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采用了低功耗降压模块来控制电池降压模块的开闭状态,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由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电池降压模块的电流,在没有接负载时,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低功耗降压单元的电流值低于预设值时关闭电池降压模块,此时电池不对外供电,且电池降压模块不耗电,当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低功耗降压单元电流值高于预设值时才开启电池降压模对负载供电,减低了电路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电池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电池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缓冲隔离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缓冲隔离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缓冲隔离模块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缓冲隔离模块的还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一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二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二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三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三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四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四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五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五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六实施例的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六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低功耗降压模块的第六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实例的电路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充电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电源接口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电池模块1、电池单元11、电池保护单元12、电池降压模块2、电池降压单元21、隔离单元22、低功耗降压模块3、电源接口模块4、低功耗降压单元31、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前置降压单元33、缓冲隔离模块5、充电模块6、充电单元61、充电降压单元62、电池保护芯片U1、滤波电阻RC、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Q1、第三电阻R3、第二三极管Q2、第一MOS管Q3、第四电阻R4、第三三极管Q4、第五电阻R5、第二MOS管Q5、运算放大器A1第四三极管Q6、第六电阻R6、第三MOS管Q7、第七电阻R7、第一LDO芯片U2、第二LDO芯片U3、充电芯片U4、稳压器U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与电池模块1连接,用于给电池模块1充电,或者使电池模块1对负载(如所应用电子产品的用电电路)供电。所述低功耗降压电路可设置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用于给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蓝牙音箱等)的主板供电,也可通过充电器电子产品的电池充电。
所图所示,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包括:电池降压模块2、低功耗降压模块3和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1,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电源接口模块4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所述电池模块1经电源降压模块降压后经电源接口模块4的正负极对外供电。低功耗降压模块3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的控制输入端连接,由低功耗降压模块3控制电池降压模块2的开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包括电池降压单元21,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电池单元11,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3包括低功耗降压单元31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控制端为低功耗降压模块3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的控制输入端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电池降压模块2。具体地,当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检测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31的输出电流超过预设值时,则说明低功耗降压电路连接了负载(如手机等),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才开启电池降压模块2,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3的功耗可以做到uA级,甚至nA级,因此低功耗降压电路未供电时功耗极低,而且在检测到连接负载后,再开启电源降压模块再使电池模块1对外供电,减低了电路功耗。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电池保护单元12,所述电池单元11经电池保护单元12对外供电。所述电池保护单元12设置于电池模块1的负极和电池降压单元21之间,用于当电池模块1低于设定值(如3.7V)时关闭电池降压单元21,防止电池模块1过度放电,从而保护电池模块1不被损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然电池模块1也可不带保护单元,这样电池模块1成本更低。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保护单元12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滤波电阻RC、第一电容C1,所述电池模块11包括电池BAT,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可采用型号为XB5332B的芯片,具有电池应用中所需的所有保护功能,包括过充电、过放电、过流和负载短路保护等。
电池保护芯片U1的VDD端通过滤波电阻RC连接电池BAT的正极、电池降压单元21的输入端,也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M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的地,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池模块的正极。在电池供电时,电池电压经滤波电阻RC和第一电容C1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处理后,经电池保护芯片U1的VDD端进入电池保护芯片U1中,由电池保护芯片U1判断电池电压是否低于设定值,其VM端停止输出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使电池不再放电,防止电池过放电。当然,所述电池模块1也可不带保护单元,使电池成本更低。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还包括缓冲隔离模块5,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3通过所述缓冲隔离模块5与电池降压模块2和电源接口模块4连接,所述缓冲隔离模块5用于在电源接口模块4连接充电器时隔离从充电器处输入的电压和电流,防止电池充电器时,损坏低功耗降压模块3。
具体地,所述缓冲隔离模块5包括电阻和/或二极管,即缓冲隔离模块5可包括电阻、二极管及电阻与二极管结合构成。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缓冲隔离模块5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3,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池降压模块2和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主要起隔离作用,防止充电时的大电流损坏低功耗降压模块3。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缓冲隔离模块5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3,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降压模块2和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第一电阻R1主要起缓冲作用,防止充电时的大电流损坏低功耗降压模块3。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缓冲隔离模块5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3,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电池降压模块2和电源接口模块4,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结合起缓冲和隔离作用,防止充电时的大电流损坏低功耗降压模块3。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缓冲隔离模块5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3,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池降压模块2和电源接口模块4,同样可防止充电时的大电流损坏低功耗降压模块3。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31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也可采用多种方式连接,如图9所示,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1,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输出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31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的控制输入端。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31包括第一LDO芯片U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LDO芯片U2的输出端、也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电池模块1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池降压模块2,所述第一LDO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由第一LDO芯片U2检测负载,当负载电流达到设定值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打开电池降压模块2,使电池模块1输出的电压降压后,对负载供电。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DO芯片U2可由DC-DC降压芯片替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低功耗降压单元31还可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一MOS管Q3,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MOS管Q3的漏极和栅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
如图12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1和低功耗降压单元31,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输出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31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的控制输入端。本实施例与图9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低功耗降压单元31还连接电池模块1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输入端。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三三极管Q4,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31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二MOS管Q5和运算放大器A1,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电源端、也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电池模块1、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池降压模块2,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第二MOS管Q5的漏极和栅极,所述第二MOS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和电源接口模块4,当负载电流达到设定值时,第三三极管Q4、第二MOS管Q5均导通,打开电池降压模块2,使电池模块1输出的电压降压后,对负载供电。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31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二MOS管Q5和第三MOS管Q7,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6的集电极、也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电池模块1、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池降压模块2,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6的基极、第二MOS管Q5的漏极和栅极,所述第二MOS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当电源接口模块4接负载时,第四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平被拉低而导通,当负载电流达到设定值时,第三三极管Q4、第二MOS管Q5均导通,打开电池降压模块2,使电池模块1输出的电压降压后,对负载供电。
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和低功耗降压单元31的电路结构和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其它方式,请参阅图15,在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输入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31连接电池模块1,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的控制输入端。
如图16所示,在该实施例与图10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LDO芯片U2位于电池模块1和第二电阻R2之间,其工作方式与图10所示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7所示,在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31还可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三MOS管Q7,所述第三MOS管Q7的栅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三MOS管Q7的漏极、也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电池模块1,当第六电阻R6和第三MOS管Q7检测到负载,并且负载电流达到设定时,使第三三极管Q4Q4导通,开启电池降压模块2,从而使电池模块1经电池降压模块2给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3还可包括前置降压单元33,所述前置降压单元33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1,前置降压单元33的输出端连接低功耗降压单元31和/或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
具体地,所述前置降压单元33的输出端连接低功耗降压单元31,如图18所示,该实施例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低功耗降压单元31与电池模块1之间增设前置降压单元33;所述前置降压单元33输出端也可连接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如图21所示,该实施例为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低功耗降压单元31与电池模块1之间增设前置降压单元33;而且前置降压单元33输出端还可同时连接低功耗降压单元31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32,如图24所示,该实施例为图1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低功耗降压单元31与电池模块1之间增设前置降压单元33,通过前置降压单元33一次降压,再经低功耗降压单元31二次降压,进一步降压低功耗降压模块3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置降压单元33包括第七电阻R7,如图19和图22所示,第七电阻R7串联在电池模块1的正极和第二电阻R2之间,主要起分压降压的作用,所述第七电阻R7也可串联在电池模块1的正极和和第一LDO芯片U2之间,同样起降压作用。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置降压单元33也可包括第二LDO芯片U3,所述第二LDO芯片U3为降压型LDL,第二LDO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1,所述第二LDO芯片U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同样可起到降压的使用,如颗粒土20和图23所示。同样的,所述第二LDO芯片U3也可连接在第二LDO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1和第六电阻R6之间,同样起降压作用,如图26所示。
请参阅图27,在本实用新型的低功耗降压电路中,所述电池降压模块2还包括隔离单元22,所述隔离单元22的一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所述隔离单元2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降压单元21,所述隔离单元22可包括隔离二极管,隔离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池降压单元21,隔离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利用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从而在电源接口模块4处有电压和电流输出时,防止电压和电流通过电源接口模块4进入电池降压单元21。
请参阅图27,进一步地,所述低功耗降压电路还可包括充电模块6,所述充电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充电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电池模块,当电池电压低于预设值(如3.7V)时,开启所述充电模块6,并关闭电池降压模块2,使外部充电器输出的电压和电压通过充电模块6给电池模块1充电。
如图28所示,可选地,所述充电模块6包括充电单元61和充电降压单元62,所述充电降压单元62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4,充电降压单元62的输出端通过充电单元61连接电池模块。
所述充电单元61的输出端连接电池模块1的正极,充电单元61输入端通过充电降压单元62连接隔离单元22和电源接口模块4。由于充电模块6的输入端与电池降压模块2的输出端相连,虽然电池降压模块2输出电压低于充电输入电压,但充电模块6还是会有电流,为了减小这个电流,降低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自耗电,在电池供电时,电池端输出的电压经电池降压模块2降压,并经隔离单元22输出,电池降压模块2的输出电压经充电降压单元62降压后,可以大大减小这个电流,减少充电单元61的自耗电,从而低功耗降压电路中的功耗。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所述充电单元61包括充电芯片U4,所述充电降压单元62包括稳压器U5,稳压器U5的输入端连接隔离单元22和电源接口模块4,稳压器U5的输出端连接充电单元61,所述稳压器U5用于降低电池降压模块2到充电模块6的漏电流。所述稳压器U5可采用线性降压稳压器U5或开关降压稳压器U5,具体依据外部电源的输入电压及电池充电电压需求,选择相应的降压电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61可采用ME4054充电芯片U4,稳压器U5可采用ME6209的稳压芯片。
请一并参阅图30,所述电源接口模块4包括USB接口和/或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电源正极片和电源负极片。具体的,所述电源接口模块4可包括USB接口和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电源正极片和电源负极片,也可仅包括USB接口或电源正、负极片,只要能实现与负载或充电器连接,给负载供电,或给自身电池模块1充电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功耗降压电路,由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电池降压模块的电流,在没有接负载时,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低功耗降压单元的电流值低于预设值时关闭电池降压模块,此时电池不对外供电,且电池降压模块不耗电,当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低功耗降压单元电流值高于预设值时才开启电池降压模对负载供电,减低了电路功耗。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与电池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降压模块、低功耗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所述电池降压模块包括电池降压单元,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源接口模块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所述电池模块经电源降压模块降压后经电源接口模块的正负极对外供电,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包括低功耗降压单元和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为低功耗降压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电池降压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检测所述低功耗降压单元的输出电流超过预设值时,开启电池降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隔离模块,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通过所述缓冲隔离模块与电池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池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隔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低功耗降压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池降压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连接电源接口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和低功耗降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连接电源接口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低功耗降压单元连接电池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降压模块还包括前置降压单元,所述前置降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模块,前置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低功耗降压单元和/或电流检测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降压模块还包括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的一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所述隔离单元的另一端连接电池降压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模块,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池模块。
CN202223587542.2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Active CN219287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7542.2U CN21928717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7542.2U CN21928717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7176U true CN219287176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3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7542.2U Active CN21928717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7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5618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TWI539720B (zh) 具有低功耗狀態自動喚醒功能的動力電池組管理系統
CN202696242U (zh) 一种快充移动电源
CN101120618A (zh) 电源
KR20180104873A (ko) 리튬 배터리 보호 시스템
CN107979123B (zh) 一种电源自适应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CN219287176U (zh) 一种低功耗降压电路
CN102270877A (zh) 电源供电系统
CN201222649Y (zh) 一种可充电池的过放电保护电路
CN219627383U (zh) 一种升压型电源装置
CN213754015U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电路、充电盒及充电系统
CN219643608U (zh) 一种电池的电源管理电路
US11374422B2 (en) Single-interface charging-discharging switchable circuit
US20210050735A1 (en) Charging apparatus
CN114285128A (zh) 户外设备供电控制电路、户外设备供电系统及户外设备
CN210430980U (zh) 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
CN220066900U (zh) 一种电池升压电路
CN103779839B (zh) 一种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的自关断启动电路
CN209184290U (zh) 一种供电管理电路
CN216599111U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升压型后备电源
CN200983509Y (zh) 一种零空耗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
CN217590284U (zh) 一种低功耗移动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5071786U (zh) 便携式ups电源
CN204794176U (zh) 充电电池
WO2023184067A1 (zh) 供电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