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7034U -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7034U
CN219287034U CN202320148832.2U CN202320148832U CN219287034U CN 219287034 U CN219287034 U CN 219287034U CN 202320148832 U CN202320148832 U CN 202320148832U CN 219287034 U CN219287034 U CN 219287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driving
nut
conical sleeve
connecting block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88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阿青
王旭忠
李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chua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chua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chua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chua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88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7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7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7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线路拉线金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线UT型线夹,包括两个调节螺母、两个防松螺母、U型螺栓、锥形套和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两个螺母驱动组件、螺杆和连接块,两个螺母驱动组件分别与锥形套固定连接,调节螺母还与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且防松螺母还与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螺杆还与对应的螺母驱动组件键连接,通过将调节螺母与防松螺母放入螺母驱动组件内,再通过螺杆进行转动,有效地解决了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调节螺母与防松螺母在U型螺栓上进行旋转调节,该调节方法过于费时费力,不利于对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线路拉线金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线UT型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架空线路广泛使用NX楔形线夹和UT型线夹相互配合制作镀锌钢绞线拉线,用于稳固杆塔。NX楔形线夹和UT型线夹都采用楔形舌板结构,在制作拉线时,需要将镀锌钢绞线弯曲后穿入线夹内,用楔形舌板卡紧钢绞线,再将钢绞线尾线与主线用镀锌铁线缠绕。镀锌钢绞线刚性大,不容易弯曲,制作拉线费时费力,拉线安装后长度不便于调整。
现有技术专利CN206820428U公开了一种拉线UT型线夹,包含线夹本体、楔子、顶盖、U型螺栓、平垫圈、调节螺和防松螺母,所述楔子设置在线夹本体的内部,顶盖设置在线夹本体的底部,与线夹本体互相连接,镀锌钢绞线穿入线夹本体,卡紧设置在楔子内部,线头穿入设置在顶盖内,U型螺栓通过平垫圈、调节螺母、防松螺母与线夹本体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过采用多瓣楔块组成的锥形筒状楔子与镀锌钢绞线紧密接触,握着力大,不需将镀锌钢绞线打弯即可安装,同时便于调整拉线长度。
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调节螺母与防松螺母进行固定,并且当镀锌钢铰线较长时,还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调节螺母与防松螺母在U型螺栓上进行旋转调节,该调节方法过于费时费力,不利于对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UT型线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防松螺母进行固定,并且当镀锌钢铰线较长时,还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防松螺母在所述U型螺栓上进行旋转调节,该调节方法过于费时费力,不利于对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拉线UT型线夹,包括两个调节螺母、两个防松螺母、U型螺栓、锥形套和辅助机构,所述锥形套的两端具有定位孔,两个所述调节螺母分别与所述U型螺栓螺纹连接,并两两对称套设于所述U型螺栓上,两个所述防松螺母分别与所述U型螺栓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调节螺母的上方,所述U型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套抽动连接,并贯穿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且所述调节螺母抵持所述定位孔的周围,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螺母驱动组件、螺杆和连接块,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一侧具有通孔,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内部呈正六方形设置,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端面设置有固定门和卡接块,且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固定门卡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具有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通孔接通,两个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锥形套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锥形套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母还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内部,且所述防松螺母还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槽内,且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所述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螺母驱动组件之间,且所述螺杆还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键连接。
其中,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
其中,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和固定盒,所述齿轮与所述固定盒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盒分别与所述锥形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母还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防松螺母还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还与对应的所述齿轮键连接块。
其中,所述拉线UT型线夹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锥形套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锥形套的下方。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正六方螺帽和顶盖,所述正六方螺帽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与所述锥形套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线UT型线夹,通过拉动所述卡接块,使所述卡接块与箱门分离,从而打开所述固定门,将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防松螺母按顺序放入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内,再将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固定门卡接后,将所述U型螺栓的两端放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使所述U型螺栓与所述调节螺母接触,最后转动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键连接,从而驱动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进行转动,所述螺母驱动组件传动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防松螺母在所述U型螺栓上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对所述锥形套上的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以此方式解决了由于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防松螺母进行固定,并且当镀锌钢铰线较长时,还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防松螺母在所述U型螺栓上进行旋转调节,该调节方法过于费时费力,不利于对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101-调节螺母、102-防松螺母、103-U型螺栓、104-锥形套、105-定位孔、106-螺杆、107-连接块、108-通孔、109-固定门、110-卡接块、111-转动槽、112-转动盘、113-齿轮、114-固定盒、201-正六方螺帽、202-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线UT型线夹,包括两个调节螺母101、两个防松螺母102、U型螺栓103、锥形套104和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螺母驱动组件、螺杆106、连接块107和转动盘112,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包括齿轮113和固定盒114,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由于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进行固定,并且当镀锌钢铰线较长时,还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在所述U型螺栓103上进行旋转调节,该调节方法过于费时费力,不利于对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于调节镀锌钢铰线的长度的场景,还可以用于U型线夹存在转动螺母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的解决上。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锥形套104的两端具有定位孔105,两个所述调节螺母101分别与所述U型螺栓103螺纹连接,并两两对称套设于所述U型螺栓103上,两个所述防松螺母102分别与所述U型螺栓103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调节螺母101的上方,所述U型螺栓1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套104抽动连接,并贯穿对应的所述定位孔105,且所述调节螺母101抵持所述定位孔105的周围,通过所述调节螺母101可对所述锥形套104在所述U型螺栓103上进行固定,所述防松螺母102可防止所述调节螺母101出现松动的情况,所述U型螺栓103与所述锥形套104相互抽动连接,可对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所述锥形套104可便于安装镀锌钢铰线。
其中,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一侧具有通孔108,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内部呈正六方形设置,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端面设置有固定门109和卡接块110,且所述卡接块110与所述固定门109卡接,所述连接块107的内部具有转动槽111,且所述转动槽11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通孔108接通,两个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锥形套104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锥形套104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母101还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内部,且所述防松螺母102还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06与所述连接块107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槽111内,且所述螺杆106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107的一侧,所述连接块107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螺母驱动组件之间,且所述螺杆106还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键连接,通过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可对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进行传动,所述螺杆106可传动所述螺母驱动组件,所述连接块107可便于安装所述螺杆106,所述固定门109可限制所述防松螺母102的移动距离,所述卡接块110可与所述固定门109进行卡接。
其次,所述转动盘112与所述螺杆10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块107的一侧,通过所述转动盘112可便于转动所述螺杆106。
再次,所述齿轮113与所述固定盒114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盒114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盒114分别与所述锥形套10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母101还与所述齿轮113转动连接,所述防松螺母102还与所述齿轮11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07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11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06还与对应的所述齿轮113键连接,通过所述齿轮113与所述螺杆106键连接,从而驱动所述齿轮113内的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进行转动,所述固定盒114可便于所述齿轮113的安装。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所述锥形套104上的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拉动所述卡接块110,使所述卡接块110与箱门分离,从而打开所述固定门109,将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按顺序放入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内,再将所述卡接块110与所述固定门109卡接后,将所述U型螺栓103的两端放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105内,使所述U型螺栓103与所述调节螺母101接触,最后转动所述螺杆106,所述螺杆106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键连接,从而驱动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进行转动,所述螺母驱动组件传动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在所述U型螺栓103上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对所述锥形套104上的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以此方式解决了由于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进行固定,并且当镀锌钢铰线较长时,还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对所述调节螺母101与所述防松螺母102在所述U型螺栓103上进行旋转调节,该调节方法过于费时费力,不利于对镀锌钢铰线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第二实施例为: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UT型线夹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正六方螺帽201和顶盖202。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锥形套104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锥形套104的下方,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可对镀锌钢铰线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正六方螺帽201与所述顶盖2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盖202上,所述顶盖202与所述锥形套104螺纹连接,通过所述正六方螺帽201可便于对所述顶盖202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顶盖202对镀锌钢铰线进行固定。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拉线UT型线夹,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可对镀锌钢铰线进行固定,所述正六方螺帽201可便于对所述顶盖202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顶盖202对镀锌钢铰线进行固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拉线UT型线夹,包括两个调节螺母、两个防松螺母、U型螺栓和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两端具有定位孔,两个所述调节螺母分别与所述U型螺栓螺纹连接,并两两对称套设于所述U型螺栓上,两个所述防松螺母分别与所述U型螺栓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调节螺母的上方,所述U型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套抽动连接,并贯穿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且所述调节螺母抵持所述定位孔的周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助机构;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两个螺母驱动组件、螺杆和连接块,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一侧具有通孔,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内部呈正六方形设置,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端面设置有固定门和卡接块,且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固定门卡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具有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通孔接通,两个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锥形套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锥形套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母还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的内部,且所述防松螺母还与所述螺母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槽内,且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所述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螺母驱动组件之间,且所述螺杆还与对应的所述螺母驱动组件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UT型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UT型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和固定盒,所述齿轮与所述固定盒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盒分别与所述锥形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母还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防松螺母还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还与对应的所述齿轮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线UT型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线UT型线夹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锥形套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锥形套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线UT型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正六方螺帽和顶盖,所述正六方螺帽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与所述锥形套螺纹连接。
CN202320148832.2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Active CN219287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832.2U CN219287034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832.2U CN219287034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7034U true CN219287034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8832.2U Active CN219287034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7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87034U (zh) 一种拉线ut型线夹
CN210724135U (zh) 一种镀银铜合金绞线用张线夹
CN112227709A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210404561U (zh) 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安装用紧线器
ZA201100756B (en) Wire clamp
CN111030022B (zh) 一种导线防震锤防滑装置
CN204492012U (zh) 一种钢筋连接器件
CN218216622U (zh) 一种电力施工横担托线器
CN221075099U (zh) 一种钢绳对接器
CN206272152U (zh) 一种便携式配电线路紧线器
CN219549309U (zh) 一种组合螺丝
CN218226466U (zh) 空中线路维修使用的螺栓拧紧工具
CN218766306U (zh) 一种疲劳试验机固定夹具
CN216214712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线安装的扭面工具
CN220928904U (zh) 一种电力拉线金具
CN21635588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耐张线夹
CN217106414U (zh) 一种防止横担紧固螺栓转动的工具
CN214100768U (zh) 自阻尼导线组装式耐张线夹
CN113488784B (zh) 一种旁路电缆接线方法
CN216608806U (zh) 一种在狭小空间使用的扳手
CN216488583U (zh) 一种新型挂接角度可变的输电线路检修接地线
CN115189313B (zh) 卡线器
CN216478694U (zh) 一种摆头花兰
CN217238488U (zh) 8字型光缆用悬垂线夹
CN214835258U (zh) 一种10kV线路直线杆中相横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