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3688U -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3688U
CN219283688U CN202320841372.1U CN202320841372U CN219283688U CN 219283688 U CN219283688 U CN 219283688U CN 202320841372 U CN202320841372 U CN 202320841372U CN 219283688 U CN219283688 U CN 219283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heat pump
integrated modul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13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Lippman New Energy Equipment Sa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Lippman New Energy Equipment Sa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Lippman New Energy Equipment Sa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Lippman New Energy Equipment Sa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13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3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3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3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包括水罐体、水泵罐体、水泵和送水管接头,所述水罐体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罐体上,所述水罐体内腔为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到室内制热设备的回水管接头,所述储水腔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接头;所述水泵罐体的内腔为设备腔,所述水泵设置在设备腔内,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出水管接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到送水管接头,所述送水管接头设置所述设备腔的侧壁上并连通到热泵主机的入水口。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中间设备一体化设置,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节省现场安装工作量,同时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附属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泵机组就是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能全天提供使用所需的热水需求,同时消耗的能源又较少。为此,人们开始普通使用空气能热泵机组来供热水。公告号为CN205505178U的实用新型专利了公开了一种家庭供暖系统,包括空气能热泵系统和制热水箱,所述制热水箱连接空气能热泵系统,以构成制热主机,所述制热水箱的热水出口与保温缓冲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制热水箱的冷水进口连接供水管路;空气能热泵系统电连接可视监控器;所述制热水箱的水循环加热接口连接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太阳能集热器上的加热水管,所述保温缓冲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末端室内制热系统。该专利技术方案中和现有技术的情况一致,均设置有缓冲水箱、阀门、水泵等设备。然而,现在有的技术这些在制热主机和末端室内制热系统之间的缓冲水箱、阀门、膨胀水箱、水泵等都是分开安装,然后再通过繁杂的配备电线和各种规格水管进行布线和连接,对安装人员技术要求高,施工工程量大,容易出现因安装不规范带来的用电安全、管路不美观、水泵因安装不规范带来的寿命短和易漏水等问题。评价热泵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有着三分看设备七分靠安装的说法,可见现场施工部分的重要性。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中间设备一体化设置,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节省现场安装工作量,同时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包括水罐体、水泵罐体、水泵和送水管接头,所述水罐体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罐体上,所述水罐体内腔为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到室内制热设备的回水管接头,所述储水腔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接头;所述水泵罐体的内腔为设备腔,所述水泵设置在设备腔内,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出水管接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到送水管接头,所述送水管接头设置所述设备腔的侧壁上并连通到热泵主机的入水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表、放气阀和泄压阀,所述压力表、放气阀和泄压阀设置在所述主罐体的顶部且根部连通到所述储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放气阀的内管底端探入所述储水腔的深度不低于15厘米。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外端法兰连接在所述回水管接头上,所述过滤器内端探入到所述储水腔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内端采用圆筒状过滤网筒过滤器,所述过滤网筒过滤器的长度不小于15厘米。
进一步的,还包括镁棒,所述镁棒从所述主罐体外壁插入,所述镁棒内端探入到所述储水腔底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出水管接头到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之间的外部管道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之间管道底部设置有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的另一端口连接用于排放的所述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阀门和注水斗,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之间管道顶部设置有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朝上的端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所述注水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门的外端口连接弯头管件,所述弯头管件另一端连接排水管件或者注水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通过设置水平隔板将主罐体内腔分隔为上部的储水腔和下部的设备腔,储水腔作为缓冲水箱,设备腔作为循环驱动水泵的安装腔,一体化模块化设置,现场作业不需要单独设置水泵安装托架,也不需要二者之间重新安装管道。节省了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工,工厂预制的管道连接整齐一致,保证了现场整洁美观。同时,隐藏式安装水泵,避免了室外雨淋,降低了运行噪声。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中间设备一体化设置,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节省现场安装工作量,同时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此外,通过合理设置放气阀的内管底端探入深度,保证储水腔内在顶部一致存在压缩空气,这样无需再单独设置膨胀水箱,能够实现带压自动补水。通过设置加长的过滤网筒过滤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端面滤网过滤器,能够大幅提高滤水效率,降低堵塞的频率,使得检修维护周期加长。通过在储水腔底部密封插入镁棒,能够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降低水垢的产生量,避免循环水在空气能热泵主机内结垢。通过第一阀门的设置,能够在对水泵检修时对储水腔进行封闭,避免水外流损失;平时第二阀门可以作为排放阀使用,例如对储水腔内清洗污水进行排放;通过增加第三阀门和注水斗,能够方便的完成打压试验,对整个水循环系统进行检漏;通过注水斗设置为可拆卸方式,可以单独存放注水斗,便于运输,避免出现丢失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外型美观,施工便捷,规范安装,集成过滤,压缩空气自膨胀补偿,便于打压。循环泵防雨降噪,过滤网加长防止频繁清理,大幅减少由于安装不规范而造成空气源热泵系统故障,同时节省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罐体;101、回水管接头;102、出水管接头;103、储水腔;104、备用口;2、水泵罐体;201、设备腔;202、设备腔盖板;3、第一阀门;4、水泵;5、送水管接头;6、压力表;7、放气阀;8、镁棒;9、第二阀门;10、注水斗;11、过滤器;12、泄压阀;13、第三阀门;14、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中间设备一体化设置,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节省现场安装工作量,同时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主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主视示意图。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包括水罐体1、水泵罐体2、水泵4和送水管接头5。水罐体1同轴可拆卸安装在水泵罐体2上,显而易见的,水罐体1和水泵罐体2也可以为一体的罐体中间采用隔板进行密封分隔。水罐体1的内腔为储水腔103。储水腔103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到室内制热设备的回水管接头101,所述室内制热设备一般指室内的地暖盘管、暖气片组或者暖风机盘管,储水腔103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接头102。水泵罐体2的内腔为设备腔201,水泵4设置在设备腔201内,设备腔2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覆盖有设备腔盖板103,设备腔盖板103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检修门上。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出水管接头102,部分管道设置在水罐体1外。水泵4的出水口连通到送水管接头5,送水管接头5设置设备腔201的侧壁上并连通到热泵主机的入水口。
通过设置在一起的水罐体1和水泵罐体2,储水腔103作为缓冲水箱,设备腔201作为循环驱动水泵4的安装腔,一体化模块化设置,现场作业不需要单独设置水泵4安装托架,也不需要二者之间重新安装管道。节省了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工,工厂预制的管道连接整齐一致,保证了现场整洁美观。同时,隐藏式安装水泵4,避免了室外雨淋,降低了运行噪声。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中间设备一体化设置,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节省现场安装工作量,同时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还包括压力表6、放气阀7和泄压阀14,压力表6、放气阀7和泄压阀14设置在水罐体1的顶部且根部连通到储水腔103。
通过压力表6的设置,便于观察储水腔103内的气压,气压过大时通过放气阀7可以进行手动放气,通过泄压阀14的设置,当储水腔103内气压超出安全范围时,泄压阀14启动自动泄压到安全范围内,保证了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放气阀7的内管底端探入储水腔103的深度不低于15厘米。
通过合理设置放气阀7的内管底端探入深度,保证储水腔103内在顶部一致存在压缩空气,这样无需再单独设置膨胀水箱,能够实现带压自动补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还包括过滤器11,过滤器11外端法兰连接在回水管接头101上,过滤器11内端探入到储水腔103上部。过滤器11对回水进行过滤,避免固体颗粒杂质进入到储水腔103内再进入到空气能热泵主机。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过滤器11内端采用圆筒状过滤网筒过滤器,所述过滤网筒过滤器的长度不小于15厘米。
通过设置加长的过滤网筒过滤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端面滤网过滤器,能够大幅提高滤水效率,降低堵塞的频率,使得检修维护周期加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还包括镁棒8,镁棒8从水罐体1外壁插入,镁棒8内端探入到储水腔103底部。
通过在储水腔103底部密封插入镁棒8,能够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降低水垢的产生量,避免循环水在空气能热泵主机内结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一阀门3,第一阀门3设置在出水管接头102到水泵4的进水口之间的外部管道上。具体的,第一阀门3直接连接在出水管接头102上,在通过外部管道连接到水泵4的进水口。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二阀门9,第一阀门3和水泵4的进水口之间管道底部设置有三通管件,三通管件的另一端口连接第二阀门9,第二阀门9的另一端连接排水龙头。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三阀门13和注水斗10,第一阀门3和水泵4的进水口之间管道顶部设置有三通管件,三通管件朝上的端口连接用于补水或者初始灌水的注水斗10。注水斗10采用可拆卸的管螺纹连接或者快速活接头方式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阀门9的外端口连接弯头管件,所述弯头管件排水时连接排水管件。同时,所述弯头管件还可以拆卸排水管件后连接注水斗10,利用该排水管道进行打压补水。
通过第一阀门3的设置,能够在对水泵4检修时对储水腔103进行封闭,避免水外流损失;平时第二阀门9可以作为排放阀使用,例如对储水腔103内清洗污水进行排放;通过增加第三阀门13和注水斗10,能够方便的完成打压试验,对整个水循环系统进行检漏;通过注水斗10设置为可拆卸方式,可以单独存放注水斗10,便于运输,避免出现丢失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水罐体1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具体为岩棉板或者聚氨酯壳体。储水腔103在回水管接头101的对侧还设置有备用口104,能够作为临时接口使用。
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工作原理: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阀门3打开,第二阀门9和第三阀门13关闭,操控本实用新型设备一旁的电控箱内电闸,水泵4开始工作。水泵4从储水腔103抽取回流水并泵送到空气能热泵主机。循环水在空气能热泵主机内增温后,继续流入到所述室内制热设备。室内散热后,循环水的温度降低,并汇集回流通过回水管接头101和过滤器11进入到储水腔103。储水腔103内的镁棒8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进行补水打压试验时,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9关闭,第三阀门13打开,第三阀门13外端连接注水斗10,注水斗10内注水并开启水泵4进行打压。观察压力表6的压力达到试验规程规定的范围停止打压,观察是否迅速泄压,如果泄压快,需要沿着管路寻找是否有泄漏点。打压试验结束后,放气阀7放气,关闭第二阀门9和第三阀门13,打开第一阀门3,开启水泵4重新进入到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通过设置水平隔板将水罐体1内腔分隔为上部的储水腔103和下部的设备腔201,储水腔103作为缓冲水箱,设备腔201作为循环驱动水泵4的安装腔,一体化模块化设置,现场作业不需要单独设置水泵4安装托架,也不需要二者之间重新安装管道。节省了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工,工厂预制的管道连接整齐一致,保证了现场整洁美观。同时,隐藏式安装水泵4,避免了室外雨淋,降低了运行噪声。本实用新型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中间设备一体化设置,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节省现场安装工作量,同时质量稳定可靠,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此外,通过合理设置放气阀7的内管底端探入深度,保证储水腔103内在顶部一致存在压缩空气,这样无需再单独设置膨胀水箱,能够实现带压自动补水。通过设置加长的过滤网筒过滤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端面滤网过滤器,能够大幅提高滤水效率,降低堵塞的频率,使得检修维护周期加长。通过在储水腔103底部密封插入镁棒8,能够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降低水垢的产生量,避免循环水在空气能热泵主机内结垢。通过第一阀门3的设置,能够在对水泵4检修时对储水腔103进行封闭,避免水外流损失;平时第二阀门9可以作为排放阀使用,例如对储水腔103内清洗污水进行排放;通过增加第三阀门13和注水斗10,能够方便的完成打压试验,对整个水循环系统进行检漏;通过注水斗10设置为可拆卸方式,可以单独存放注水斗10,便于运输,避免出现丢失情况。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罐体(1)、水泵罐体(2)、水泵(4)和送水管接头(5),所述水罐体(1)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罐体(2)上,所述水罐体(1)内腔为储水腔(103),所述储水腔(103)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到室内制热设备的回水管接头(101),所述储水腔(103)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接头(102);所述水泵罐体(2)的内腔为设备腔(201),所述水泵(4)设置在设备腔(201)内,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出水管接头(102),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连通到送水管接头(5),所述送水管接头(5)设置所述设备腔(201)的侧壁上并连通到热泵主机的入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6)、放气阀(7)和泄压阀(14),所述压力表(6)、放气阀(7)和泄压阀(14)设置在所述水罐体(1)的顶部且根部连通到所述储水腔(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阀(7)的内管底端探入所述储水腔(103)的深度不低于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11),所述过滤器(11)外端法兰连接在所述回水管接头(101)上,所述过滤器(11)内端探入到所述储水腔(103)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1)内端采用圆筒状过滤网筒过滤器,所述过滤网筒过滤器的长度不小于1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镁棒(8),所述镁棒(8)从所述水罐体(1)外壁插入,所述镁棒(8)内端探入到所述储水腔(103)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3),所述第一阀门(3)设置在所述出水管接头(102)到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之间的外部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阀门(9),所述第一阀门(3)和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之间管道底部设置有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的另一端口连接用于排放的所述第二阀门(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阀门(13)和注水斗(10),所述第一阀门(3)和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之间管道顶部设置有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朝上的端口通过所述第三阀门(13)连接所述注水斗(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9)的外端口连接弯头管件,所述弯头管件另一端接排水管件或者注水斗(10)。
CN202320841372.1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Active CN219283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1372.1U CN219283688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1372.1U CN219283688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3688U true CN219283688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1372.1U Active CN219283688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3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7865U (zh) 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供水系统
CN201050894Y (zh) 一种嵌入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3114504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水势能发电和热回收系统
CN219283688U (zh) 一种热泵用缓冲水箱集成模块
CN103104009A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水势能发电和热回收系统
CN205536500U (zh) 一种新型电热水器
CN207230963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电磁锅炉
CN202485278U (zh) 温泉泡池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1302216Y (zh) 太阳能地暖取暖装置
CN111678252A (zh) 一种末端热水器多装置系统
CN204301172U (zh) 多功能室内热交换机及室内热交换装置
CN2306459Y (zh) 自然循环分体式热管-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
CN200968736Y (zh)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节水室内储水箱
CN201058998Y (zh) 高楼接力式无负压变频给水设备
CN203940522U (zh) 高层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
CN209877097U (zh) 一种由太阳能与热泵组成的复合热源生活热水供应系统
CN206959375U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供热系统
CN110986352A (zh) 一种具有水量伺服功能的中央热水系统
CN2388565Y (zh) 太阳能集热墙热水器
CN212157378U (zh) 一种严寒地区用污水源热泵复合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17379211U (zh) 一种装配式卫生间水电集成墙体模块
CN21397963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结构
CN219103361U (zh) 一种适应于超低温环境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20541203U (zh) 一种太阳能采暖室内供暖系统
CN217537154U (zh) 一种区域响应恒压供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