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1663U - 一种地质卡层钻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卡层钻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81663U CN219281663U CN202222390297.XU CN202222390297U CN219281663U CN 219281663 U CN219281663 U CN 219281663U CN 202222390297 U CN202222390297 U CN 202222390297U CN 219281663 U CN219281663 U CN 219281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ing
- drill bit
- teeth
- geological
- direct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卡层钻头,涉及石油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包括钻头基体和设置在钻头基体上的多个刀翼,相邻两个刀翼之间构成排屑通道,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刀翼内端设有复合取芯齿,多个刀翼内端共同形成复合取芯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地质卡层钻头在复合钻进的同时实现岩样取芯,从而使复合钻进过程中不需要更换钻头即可实现取芯,使取芯更加简单,达到随钻取芯的目的,避免了因更换钻头影响钻井周期;同时通过定向取芯孔、定向取芯齿和取芯通道,地质卡层钻头在滑动定向钻进时也可实现岩心取样,使地质卡层钻头能满足复合钻进工况和滑动定向钻进工况都能岩心取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质卡层钻头。
背景技术
滑动钻进就是定向钻进,就是有目的的钻进,在钻进时上部钻具不旋转,只有地质卡层钻头在动力钻具(有一定角度)的作用下旋转,施加钻压直接朝着预定方向打过去,简称滑动钻进,一般用于调整井身轨迹(增降井斜、增降方位)。复合钻进是指在带有定向钻进设备,同时转动动力钻具进行钻进,地质卡层钻头在动力钻具的作用下旋转,而动力钻具又随着钻具的旋转一起转。但无论是在滑动定向钻进还是复合钻进中,为了了解地层地质情况,均需要对所钻地层进行岩石取样,以测定地层内的矿物组分情况和地层岩石性质参数等地质分析,因此准确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完整的、高质量岩芯样本是关键。
申请号为200920144472.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微取心PDC钻头,该钻头主要由钻头基体、刀翼、PDC切削齿、喷嘴、流道和排屑槽组成,喷嘴安装在钻头基体上,刀翼固定在钻头基体上,PDC切削齿布置在刀翼上;钻头中心区域没有布置PDC切削齿;钻头基体中心区域有一个允许钻头钻进时形成的微岩芯进入的凹槽,与凹槽平滑连接为一体的大流道比其它流道深,而且其周向尺寸是随着钻头径向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的;排屑槽在钻头径向上的宽度大于微岩芯的直径。该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微岩芯与其它普通岩屑一起排到地面,因此在地面上能够获取尺寸比普通岩屑大得多的微岩芯,可供地质工作者作岩石信息鉴定之用。
申请号为201320086144.4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微取芯钻头,该钻头包括接头、基体、保径、刀翼和切削齿,接头与基体连接,刀翼为多个,分布于基体的圆周上,相邻的刀翼之间形成排屑通道;基体上位于所有切削齿之间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获取微小岩芯的取芯孔,取芯孔下部的孔壁上设置有用于使微小岩芯断裂的断裂片。该钻头通过在钻头中心位置设置取芯孔,使取芯孔内会随着钻头的钻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半径和高度的岩芯,在断裂片的作用下,该岩芯断裂并随钻井液通过排屑通道排出,达到获取微小岩芯的目的。
上述钻头虽均能实现取芯,但均只能在滑动定向钻进过程中取芯,当进入到复合钻进时,由于钻头的中心与钻杆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使钻头的转进时以钻杆的中心轴线进行摆动,从而使形成的岩芯直径大大减小甚至完全被切削粉碎,使形成的岩芯并不符合取样要求,因此,在复合钻进过程中,当需要进行取芯时,工作人员仍需将原有的钻头取下后更换牙轮钻头,由于牙轮钻头敲击破碎出的岩屑颗粒较大,大岩屑颗粒可用于矿物组分情况和地层岩石性质参数等地质分析,但此种方式需要在岩屑取样或地质卡层的时候,起钻更换牙轮钻头,取完岩样后再起钻换回PDC钻头,严重影响了钻井周期。
因此,现急需一种适合复合钻进的地质卡层钻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卡层钻头,通过在刀翼内侧设置复合取芯齿,并使多个刀翼的内侧共同构成复合取芯孔,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旋转时,地质卡层钻头上的复合取芯齿在切削过程中形成岩芯,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该岩芯进入到复合取芯孔,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继续钻进,使复合取芯孔内的岩芯被撞击断裂,使地质卡层钻头钻进的同时实现岩样取芯,从而使符合钻进过程中不需要更换钻头即可实现取芯,使取芯更加简单,避免影响钻井周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质卡层钻头,包括钻头基体和设置在钻头基体上的刀翼,相邻两个刀翼之间构成排屑通道,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刀翼内端设有复合取芯齿,多个刀翼内端共同形成复合取芯孔。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刀翼内端端面还设置有折断齿。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取芯孔孔底还设有定向取芯齿,且复合取芯孔孔底中心处开设有定向取芯孔,排屑通道底部还开设有连通定向取芯孔的取芯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取芯齿为多组,多组定向取芯齿沿定向取芯孔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取芯孔孔底呈倒置的圆锥状或下凹的弧面状,且每组中的定向取芯齿均为多个,同一组中的多个定向取芯齿沿复合取芯孔的半径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取芯孔孔壁还设有顶芯齿。
进一步的,所述折断齿的顶面和顶芯齿的顶面均为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折断齿、顶芯齿为PDC复合齿、热稳定聚晶齿或硬质合金齿。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基体的内部还开设有内流道和与内流道连通的水眼,且水眼位于排屑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取芯孔直径为40~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刀翼内侧设置复合取芯齿,并使多个刀翼的内侧共同构成复合取芯孔,使地质卡层钻头在复合钻进时,地质卡层钻头上的复合取芯齿在切削过程中形成岩芯,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该岩芯进入到复合取芯孔,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继续钻进,使复合取芯孔内的岩芯被撞击断裂,使地质卡层钻头钻进的同时实现岩样取芯,从而使符合钻进过程中不需要更换钻头即可实现取芯,使取芯更加简单,避免影响钻井周期。
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刀翼内侧端面设置折断齿,使地质卡层钻头在取芯过程中,折断齿能将岩芯折断,使取芯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复合取芯孔孔底设置定向取芯齿,并在复合取芯孔孔底中心处开设有定向取芯孔,在排屑通道底部开设连通定向取芯孔的取芯通道,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滑动定向钻进时,定向取芯孔孔底的定向取芯齿能进一步对岩芯进行切削,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定向取芯孔内会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形成具有一定半径和高度的小岩芯,随着小岩芯的高度增加,定向取芯孔的孔壁对岩芯撞击,使小岩芯被折断,折断的小岩芯通过取芯通道排出,从而在滑动定向钻进时实现岩芯取样。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质卡层钻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质卡层钻头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复合钻进下的工况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复合钻进下的横剖工况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复合钻进下的纵剖工况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滑动定向钻进下的工况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钻头基体,2、刀翼,3、切削齿,4、排屑通道,5、复合取芯孔,6、折断齿,7、复合取芯齿,8、定向取芯齿,9、定向取芯孔,10、顶芯齿,11、取芯通道,12、水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质卡层钻头,包括钻头基体1和设置在钻头基体1上的刀翼2,刀翼2为3~10个,多个刀翼2与钻头基体1为一体结构,且刀翼2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刀翼2的具体数量可为5个、6个或其他个数,且多个刀翼2沿钻头基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使相邻两个刀翼2之间构成了一个通道,该通道为排屑通道4。所述刀翼2上还具有两排切削齿3,两排切削齿3分别为前排切削齿和后排切削齿,同一刀翼2上的前排切削齿和后排切削齿沿刀翼2切削轮廓面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前排切削齿和后排切削齿均为多个,前排切削齿和后排切削齿中的多个切削齿3均沿刀翼2切削轮廓面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为了保证切削效果,前排切削齿和后排切削齿可呈错位排布,即前排切削齿中的切削齿3与后排切削齿中的相邻两个切削齿3之间的间隔对应,还可将前排切削齿布置在刀翼2的旋切棱边上,此处的旋切棱边是指地质卡层钻头在旋转钻进时最先参与岩层切削的棱边。
多个刀翼2的内侧均向钻头基体1冠部的中心延伸,此处,刀翼2的内侧是指刀翼2靠近钻头基体1冠部中心的一端,具体的,多个刀翼2内侧的延伸长度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即多个刀翼2的内侧可以在钻头基体1为中心的同一圆环上,多个刀翼2的内侧也可不在以钻头基体1为中心的同一圆环上。以多个刀翼2中的部分刀翼2内侧最靠近钻头基体1中心为例,此时,以内侧最靠近钻头基体1中心的刀翼2为基础,该刀翼2内侧与钻头基体1中心之间的间距为半径,在该半径下形成的圆孔则为复合取芯孔5;当多个刀翼2内侧的延伸长度一致时,则多个刀翼2内侧均在以钻头基体1为中心的同一圆环上,多个刀翼2内侧共同形成复合取芯孔5。由于刀翼2位于钻头基体1上,因此,复合取芯孔5的孔壁则为以刀翼2内侧端面为基础所形成的圆周面,复合取芯孔5的孔底则为钻头基体1的冠部。
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刀翼2内端设有复合取芯齿7,具体的,复合取芯齿7优先设置在刀翼2前端面、刀翼2内端端面与刀翼2外表面的汇聚处,当然,复合取芯齿7也可设置在刀翼2前端面与刀翼2外表面的衔接处的任意位置,由于复合取芯齿7凸出刀翼2外表面,因此地质卡层钻头在旋转时复合取芯齿7仍能满足取芯要求,而此处的刀翼2前端面为刀翼2在旋转时朝向旋转方向的端面,刀翼2外表面为刀翼2的切削轮廓面。通过设置复合取芯齿7,使地质卡层钻头在复合钻进时,复合取芯齿7旋切形成岩芯,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继续旋转钻进,岩芯被撞击折断,从而实现取芯。
当地质卡层钻头在复合钻进时,多个刀翼2随钻头基体1同步转动,多个刀翼2上的切削齿3共同对岩层进行旋切,而刀翼2上的复合取芯齿7则在齿旋切时形成岩芯,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复合取芯孔5内会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形成具有一定直径和高度的岩芯,随着岩芯的高度增加,岩芯被撞击折断,而的岩芯通过地质卡层钻头转动时的离心力使岩芯进入到排屑通道4内,并通过排屑通道4排出,从而在复合钻进时实现岩芯取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多个刀翼2内侧的延伸长度相等时,多个刀翼2的内侧端面或其中一部分刀翼2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折断齿6;同理,当多个刀翼2的内侧不在以钻头基体1为中心的同一圆环上时,刀翼2内侧延伸长度最长的刀翼2内侧端面上设置折断齿6。所述折断齿6位于复合取芯孔5高度方向的中部,保证了取芯的长度。当然,当多个刀翼2的内侧不在以钻头基体1为中心的同一圆环上时,折断齿6也可位于刀翼2内侧延伸长度最短或较短的刀翼2内侧端面上,此时折断齿6的长度需加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取芯孔5孔底安装有定向取芯齿8,即该定向取芯齿8固定在钻头基体1的冠部,且钻头基体1的冠部中心还开设有定向取芯孔9,使定向取芯孔9位于复合取芯孔5孔底的中心,而定向取芯孔9的半径即为定向取芯齿8内端与钻头基体1中心之间的间距;同时,排屑通道4内还开设有取芯通道11,取芯通道11的路径与排屑通道4的路径一致,且取芯通道11的一端与定向取芯孔9连通,取芯通道11的另一端贯穿排屑通道4的底面。
当地质卡层钻头在滑动定向钻进时,多个刀翼2随钻头基体1同步转动,多个刀翼2上的切削齿3共同对岩层进行旋切,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复合取芯孔5内会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形成具有一定半径和高度的岩芯,由于地质卡层钻头在钻进过程中不会摆动,因此,刀翼2内侧端面上的折断齿6不会对岩芯折断,此时岩芯会抵拢复合取芯孔5的孔底,而复合取芯孔5孔底的定向取芯齿8则会对岩芯进行进一步的切削,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继续钻进,定向取芯孔9内会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形成具有一定直径和高度的小岩芯,随着小岩芯的高度增加,定向取芯孔9的孔壁内安装的顶芯齿10对小岩芯撞击,使小岩芯被折断,折断的小岩芯通过取芯通道11排出,从而在滑动定向钻进时实现岩芯取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向取芯齿8为多组,多组定向取芯8齿沿定向取芯孔9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组定向取芯齿8之间的夹角可相等也可不等,通过多组定向取芯齿8的共同配合,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滑动定向钻进时,多组定向取芯齿8能共同配合实现切削和取芯,使切削和取芯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取芯孔5孔底呈倒置的圆锥状或下凹的弧面状,且每组中的定向取芯齿8均为多个,同一组中的多个定向取芯齿8沿复合取芯孔5孔底的半径方向间隔布置,此时,同一组中位于最内侧的定向取芯齿8位于定向取芯孔9的上边缘,该定向取芯齿8主要用于实现定向取芯,而同一组中的其他定向取芯齿8则主要是起到切削作用,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滑动定向钻进过程中能将通过复合取芯齿7切削形成的大直径岩芯进一步切削形成小直径岩芯,从而使滑动定向钻进中得到的岩芯符合取芯要求。由于复合取芯孔5孔底呈倒置的圆锥状或下凹的弧面状,且同一组中的多个定向取芯齿8沿复合取芯孔5孔底的半径方向间隔布置,从而使同一组中的多个定向取芯齿8呈阶梯排布,使地质卡层钻头滑动定向钻进过程中,定向取芯齿8能全面覆盖,使滑动定向钻进效果更好。为了进一步提升滑动定向钻进效果,相邻两个组中的多个定向取芯齿8呈错位排布,即前一组中的定向取芯齿8与后一组中相邻两个定向取芯齿8之间的间隔对应,从而保证凹槽7内的定向取芯齿8的覆盖更加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向取芯孔9孔壁还设有顶芯齿10,顶芯齿10的延伸方向与定向取芯孔9的孔壁垂直,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滑动定向钻进过程中,当通过定向取芯齿8对岩芯进行进一步切削后形成的小岩芯在接触到顶芯齿10时,顶芯齿10能快速的将小岩芯折断,使小岩芯的折断更快速,保证滑动定向钻进时地质卡层钻头的转动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断齿6的顶面和顶芯齿10的顶面均为曲面,具体的,折断齿6和顶芯齿10的顶面可以为锥形、球面状等,使折断齿6和顶芯齿10在对岩芯折断时的效率更好,使岩芯的折断更加快速,保证地质卡层钻头在钻进过程中更加平稳,防止地质卡层钻头在钻进时产生抖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断齿6、顶芯齿10均可为PDC复合齿、热稳定聚晶齿或硬质合金齿中的其中一种,具体的,折断齿6和顶芯齿10的具体材质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当然,折断齿6的材质与顶芯齿10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钻头基体1的冠部中心具有凹槽7,凹槽7的中心与复合取芯孔5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且凹槽7为圆形,凹槽7的直径小于复合取芯孔5的直径,使复合取芯孔5孔底形成阶梯状;所述定向取芯齿8位于凹槽7内,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滑动定向钻进时,定向取芯齿8的切削效果得到保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钻头基体1内还开设有内流道(图中未示出)和与内流道连通的水眼12,且水眼12位于排屑通道4内,使地质卡层钻头在钻进过程中泥浆可通过水眼12喷射处,从而对进入到排屑通道4内的岩芯和进入到取芯通道11内的小岩芯能通过泥浆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取芯孔5直径为40~100mm,螺杆钻具的弯度为1~1.5°,螺杆钻具弯点与地质卡层钻头冠部之间的长度为1.2m,岩芯直径为20mm。
本实用新型在复合钻进和滑动定向钻进时均能实现取芯,且在钻进取芯过程中,地质卡层钻头始终保持平稳,有效避免地质卡层钻头受到损伤。
为实现定向钻进、增斜或降斜的目的,现如今钻井时,螺杆钻具基本上采用弯螺杆,弯螺杆的弯点以下是螺杆钻具的传动轴。在复合钻进或滑动定向钻进时,将地质卡层钻头安装在螺杆钻具的传动轴上,复合钻进时,地质卡层钻头在螺杆钻具传动轴提供的动力下绕自身轴线自转,同时,地面动力设备顶驱或转盘的转动又带动整个井下钻具转动,即,地质卡层钻头随螺杆钻具绕井眼轴线公转,而两个轴线不重合,并在弯螺杆的弯点处有一定夹角,使得地质卡层钻头在两种转动方式叠加下进行摆动切削地层。滑动定向钻进时,地面动力设备顶驱或转盘不转动,只有井下的螺杆钻具为地质卡层钻头提供动力,地质卡层钻头绕自身轴线旋转切削地层。此时,地质卡层钻头上的切削齿3、复合取芯齿7、定向取芯齿8、折断齿6、顶芯齿10同步旋转,而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地质卡层钻头上的切削齿3旋切形成井孔。
在复合钻进时,地质卡层钻头在两种转动(自转和公转)叠加下,产生摆动,此时,由于地质卡层钻头上的复合取芯齿7同步摆动,从而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旋转时复合取芯齿7同时旋切形成岩芯,但由于复合取芯齿7旋切过程中产生的摆动,使岩芯的直径小于复合取芯孔5的直径,而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继续钻井,岩芯可伸入至复合取芯孔5内,使岩芯逐渐变长,当岩芯达到一定的长度时,刀翼2内端的折断齿6则将岩芯撞击断裂,但由于地质卡层钻头在钻进的同时水眼12会同时喷射泥浆,从而使断裂的岩芯随泥浆同时随排屑通道4排出。
在滑动定向钻进时,地质卡层钻头始终以螺杆钻具传动轴的中心线进行旋转,使地质卡层钻头在旋转时始终定向旋转,因此,复合取芯齿7在随地质卡层钻头同步旋转时,复合取芯齿7旋切形成的大岩芯直径与复合取芯孔5的直径配合,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大岩芯进入复合取芯孔5,由于大岩芯的直径较大,因此,刀翼2内端的折断齿6并不能将大岩芯折断,随着取样地质卡层钻头的继续钻进,复合取芯孔5孔底的定向取芯齿8则继续对大岩芯进行旋切,从而形成与定向取芯孔9配合的小岩芯,随着地质卡层钻头的钻进,小岩芯逐渐变长进入定向取芯孔9,当小岩芯达到一定的长度时,定向取芯孔9孔壁上的顶芯齿10将小岩芯撞断,但由于地质卡层钻头在钻进的同时水眼12会同时喷射泥浆,从而使断裂的小岩芯随泥浆同时随取芯通道11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复合钻进和滑动定向钻进时均能实现取芯,且在钻进取芯过程中,地质卡层钻头始终保持平稳,有效避免地质卡层钻头受到损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基体(1)和设置在钻头基体(1)上的刀翼(2),相邻两个刀翼(2)之间构成排屑通道(4),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刀翼(2)内端设有复合取芯齿(7),多个刀翼(2)内端共同形成复合取芯孔(5);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刀翼(2)内侧端面还设置有折断齿(6);所述复合取芯孔(5)孔底还设有定向取芯齿(8),且复合取芯孔(5)孔底中心处开设有定向取芯孔(9),排屑通道(4)底部还开设有连通定向取芯孔(9)的取芯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取芯齿(8)为多组,多组定向取芯齿(8)沿定向取芯孔(9)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取芯孔(5)孔底呈倒置的圆锥状或下凹的弧面状,且每组中的所述定向取芯齿(8)均为多个,同一组中的多个定向取芯齿(8)沿复合取芯孔(5)的半径方向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取芯孔(9)孔壁还设有顶芯齿(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齿(6)的顶面和顶芯齿(10)的顶面均为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齿(6)、顶芯齿(10)为PDC复合齿、热稳定聚晶齿或硬质合金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基体(1)内部还开设有内流道和与内流道连通的水眼(12),且水眼(12)位于排屑通道(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质卡层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取芯孔(5)直径为40~1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0297.XU CN219281663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地质卡层钻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0297.XU CN219281663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地质卡层钻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81663U true CN219281663U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6905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90297.XU Active CN219281663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地质卡层钻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81663U (zh) |
-
2022
- 2022-09-08 CN CN202222390297.XU patent/CN2192816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61729B2 (en) | Casing bit and casing reamer designs | |
US4892159A (en) | Kerf-cu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drilling rates | |
US4440247A (en) | Rotary earth drilling bit | |
GB2227509A (en) | A combination drill bit | |
US20120125687A1 (en) | Hard Rock Rotary Drill Bit and Method of Drilling Using Crowned Cutter Elements | |
US10597946B2 (en) | Drill bits with internally tapered blade and trimming cutting elements | |
AU3507001A (en) | Centered-leg roller cone drill bit | |
US10570665B2 (en) | Drill bit | |
US7757789B2 (en) | Drill bit and insert having bladed interface between substrate and coating | |
EP2910727A1 (en) | Frac plug mill bit | |
WO2013029349A1 (zh) | 一种以旋切方式破岩的轮式钻头 | |
CN219281663U (zh) | 一种地质卡层钻头 | |
CN115637931B (zh) | 一种复合钻进钻头及随钻取芯方法 | |
EP3363988B1 (en) | Impregnated drill bit including a planar blade profile along drill bit face | |
CN203114180U (zh) | 微取芯钻头 | |
US20140262536A1 (en) | Downhole cutting tools having hybrid cutting structures | |
WO2015038698A1 (en) | Fixed cutter drill bit with multiple cutting elements at first radial position to cut core | |
CN112282657A (zh) | 基于易破碎区优先破岩的混合结构气体钻井钻头 | |
WO2014028152A1 (en) | Downhole cutting tools having hybrid cutting structures | |
CN212317859U (zh) | 一种旋挖钻机入岩钻头和旋挖钻机 | |
CN111456642A (zh) | 一种微心复合钻头 | |
CN222066650U (zh) | 适用于水平相交孔硬岩钻进的金刚石取心钻头及钻进装置 | |
CN111042742A (zh) | 一种用于全面钻进的金刚石钻头 | |
CN205743721U (zh) | 适用于泥岩地层的pdc钻头 | |
CN113153161B (zh) | 一种随钻跟管桩用的硬质岩切削钻头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