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0868U -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0868U
CN219280868U CN202223500213.XU CN202223500213U CN219280868U CN 219280868 U CN219280868 U CN 219280868U CN 202223500213 U CN202223500213 U CN 202223500213U CN 219280868 U CN219280868 U CN 219280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inner shell
rod
drain cover
buil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02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Shuif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Shuif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Shuif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Shuif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02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0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0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0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属于建筑领域,包括预埋在安装面下方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水槽,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内侧壁位于水槽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环架,所述内壳体的上方安装有地漏盖,所述地漏盖的底部位于内壳体的内侧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筒,且地漏盖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地漏盖上升的顶起机构,所述内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水槽的底部连通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地漏盖的顶起机构,方便使建筑面的积水通过过滤筒上的滤孔过滤后流入内壳体的管道内部,进而方便进行排水处理,且能够有效的起到防臭味反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
现有的预埋防渗漏地漏结构设计不佳,设置的地漏盖与地漏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每次在使用时都需要打开,但是打开后会导致管道中的异味反冲至室内,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通过设置对地漏盖的顶起机构,方便使建筑面的积水通过过滤筒上的滤孔过滤后流入内壳体的管道内部,进而方便进行排水处理,且能够有效的在使用时起到防臭味反冲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包括预埋在安装面下方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水槽,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内侧壁位于水槽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环架,所述内壳体的上方安装有地漏盖,所述地漏盖的底部位于内壳体的内侧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筒,且地漏盖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地漏盖上升的顶起机构,所述内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水槽的底部连通的排水孔,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位于过滤筒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地漏盖的上方安装有压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环架的边缘处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焊接固定,且过滤环架的内部呈环形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顶起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上连接在内壳体顶部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地漏盖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且升降杆的底端位于内壳体的内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对应升降板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收缩腔,所述收缩腔的内部位于升降板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对应升降杆的外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与地漏盖的底部之间通过不锈钢螺钉固定连接或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连接在内壳体的内壁靠近排水孔所在内侧下方位置的隔板,所述隔板水平所在,且隔板的上方设置有与内壳体内壁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所在,且固定杆的底部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筒,每个固定筒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浮动杆,每个浮动杆的底端均连接有浮球,所述隔板的内部对应每个浮球的底部均设置有结构相匹配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内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隔板的边缘处与内壳体的内壁之间无缝焊接,所述固定筒的顶端与固定杆的底部之间焊接固定,且固定筒的内部对应浮动杆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收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地漏盖顶部的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外侧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下方位于地漏盖所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上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置有吸盘,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对应竖杆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滚珠,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位于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套筒的内部对应活动板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部位于活动板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顶起机构,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当地漏盖的顶部为受压力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将升降杆顶起,进而带动地漏盖进行升起,此时,建筑面的积水通过过滤筒上的滤孔过滤后流入内壳体的管道内部,方便进行排水处理;
2、通过设置排水机构,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设置的隔板和浮球能够有效的起到防臭味反冲效果,且当内壳体的内部由水槽和经过滤筒过滤后流入的水进入隔板的上方后,浮球随着水位上升,设置的固定筒配合浮动杆能够对浮球进行限位,使浮球只能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浮球受浮力上升后,流入内壳体内部的水通过缺口出流入排水管道,当水位降低时,浮球随之下降,直至再次对缺口出进行堵塞封闭;
3、通过设置压紧机构,方便在使用时对地漏盖进行施压,压紧机构的一端部通过吸盘吸附住安装面,转动杆能够在竖杆的顶部转动,在需要关闭地漏时,只需将压板向上拉动时第一弹簧压缩,然后将压板转动至地漏盖的上方,松开压板,第一弹簧推动活动杆下降,并带动压板对地漏盖进行施压,由于设置的第一弹簧整体大小和张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大小和张力,能够推动地漏盖下降对地漏的顶部进行封闭,设置的滚珠用于在需要打开地漏盖时,能够非常方便的是压板在地漏盖的顶部移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起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水槽;4、过滤环架;5、排水孔;6、升降杆;7、地漏盖;8、密封圈;9、过滤筒;10、隔板;11、固定杆;12、浮球;13、缺口;14、固定筒;15、浮动杆;16、压板;17、活动杆;18、套筒;19、转动杆;20、竖杆;21、吸盘;22、轴承;23、滚珠;24、活动板;25、活动腔;26、第一弹簧;41、滤网;61、升降板;62、收缩腔;6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6所示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包括预埋在安装面下方的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2,内壳体2与外壳体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水槽3,外壳体1的顶部内侧壁位于水槽3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环架4,内壳体2的上方安装有地漏盖7,地漏盖7的底部位于内壳体2的内侧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筒9,且地漏盖7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8,内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地漏盖7上升的顶起机构,内壳体2的内壁设置有与水槽3的底部连通的排水孔5,内壳体2的内部位于过滤筒9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机构,地漏盖7的上方安装有压紧机构。
如附图1-2所示,过滤环架4的边缘处与外壳体1的内壁之间焊接固定,且过滤环架4的内部呈环形设置有滤网41,便于过滤环架4的安装固定,且便于提高滤网41对流入水槽3内部的水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底部排水孔5堵塞。
如附图1和附图5所示,顶起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上连接在内壳体2顶部的升降杆6,升降杆6的顶部与地漏盖7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且升降杆6的底端位于内壳体2的内部连接有升降板61,内壳体2的内部对应升降板61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收缩腔62,收缩腔62的内部位于升降板61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弹簧63,其中,内壳体2的顶部对应升降杆6的外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升降杆6的顶端与地漏盖7的底部之间通过不锈钢螺钉固定连接或焊接固定,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当地漏盖7的顶部为受压力时,在第二弹簧63的作用下将升降杆6顶起,进而带动地漏盖7进行升起,此时,建筑面的积水通过过滤筒9上的滤孔过滤后流入内壳体2的管道内部,方便进行排水处理。
如附图1和附图3-4所示,排水机构包括连接在内壳体2的内壁靠近排水孔5所在内侧下方位置的隔板10,隔板10水平所在,且隔板10的上方设置有与内壳体2内壁连接的固定杆11,固定杆11水平所在,且固定杆11的底部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筒14,每个固定筒14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浮动杆15,每个浮动杆15的底端均连接有浮球12,隔板10的内部对应每个浮球12的底部均设置有结构相匹配的缺口13,其中,固定杆11的两端与内壳体2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隔板10的边缘处与内壳体2的内壁之间无缝焊接,固定筒14的顶端与固定杆11的底部之间焊接固定,且固定筒14的内部对应浮动杆15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收纳槽,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设置的隔板10和浮球12能够有效的起到防臭味反冲效果,且当内壳体2的内部由水槽3和经过滤筒9过滤后流入的水进入隔板10的上方后,浮球12随着水位上升,设置的固定筒14配合浮动杆15能够对浮球12进行限位,使浮球只能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浮球12受浮力上升后,流入内壳体2内部的水通过缺口13出流入排水管道,当水位降低时,浮球12随之下降,直至再次对缺口13出进行堵塞封闭。
如附图1和附图6所示,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地漏盖7顶部的压板16,压板16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杆17,活动杆17的顶部外侧连接有套筒18,套筒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端部下方位于地漏盖7所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上连接有竖杆20,竖杆20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置有吸盘21,转动杆19的底部对应竖杆20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轴承22,其中,压板1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滚珠23,活动杆17的顶端位于套筒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4,套筒18的内部对应活动板24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活动腔25,活动腔25的内部位于活动板24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弹簧26,设置的压紧机构用于在使用时对地漏盖7进行施压,压紧机构的一端部通过吸盘21吸附住安装面,转动杆19能够在竖杆20的顶部转动,在需要关闭地漏时,只需将压板16向上拉动时第一弹簧26压缩,然后将压板16转动至地漏盖7的上方,松开压板16,第一弹簧26推动活动杆17下降,并带动压板16对地漏盖7进行施压,由于设置的第一弹簧26整体大小和张力大于第二弹簧63的大小和张力,能够推动地漏盖7下降对地漏的顶部进行封闭,设置的滚珠23用于在需要打开地漏盖7时,能够非常方便的是压板16在地漏盖7的顶部移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顶起机构,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当地漏盖7的顶部为受压力时,在第二弹簧63的作用下将升降杆6顶起,进而带动地漏盖7进行升起,此时,建筑面的积水通过过滤筒9上的滤孔过滤后流入内壳体2的管道内部,方便进行排水处理;且通过设置排水机构,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设置的隔板10和浮球12能够有效的起到防臭味反冲效果,且当内壳体2的内部由水槽3和经过滤筒9过滤后流入的水进入隔板10的上方后,浮球12随着水位上升,设置的固定筒14配合浮动杆15能够对浮球12进行限位,使浮球只能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浮球12受浮力上升后,流入内壳体2内部的水通过缺口13出流入排水管道,当水位降低时,浮球12随之下降,直至再次对缺口13出进行堵塞封闭;并通过设置压紧机构,方便在使用时对地漏盖7进行施压,压紧机构的一端部通过吸盘21吸附住安装面,转动杆19能够在竖杆20的顶部转动,在需要关闭地漏时,只需将压板16向上拉动时第一弹簧26压缩,然后将压板16转动至地漏盖7的上方,松开压板16,第一弹簧26推动活动杆17下降,并带动压板16对地漏盖7进行施压,由于设置的第一弹簧26整体大小和张力大于第二弹簧63的大小和张力,能够推动地漏盖7下降对地漏的顶部进行封闭,设置的滚珠23用于在需要打开地漏盖7时,能够非常方便的是压板16在地漏盖7的顶部移出。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8)

1.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包括预埋在安装面下方的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与外壳体(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水槽(3),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内侧壁位于水槽(3)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环架(4),所述内壳体(2)的上方安装有地漏盖(7),所述地漏盖(7)的底部位于内壳体(2)的内侧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筒(9),且地漏盖(7)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内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地漏盖(7)上升的顶起机构,所述内壳体(2)的内壁设置有与水槽(3)的底部连通的排水孔(5),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位于过滤筒(9)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地漏盖(7)的上方安装有压紧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环架(4)的边缘处与外壳体(1)的内壁之间焊接固定,且过滤环架(4)的内部呈环形设置有滤网(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上连接在内壳体(2)顶部的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的顶部与地漏盖(7)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且升降杆(6)的底端位于内壳体(2)的内部连接有升降板(61),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对应升降板(61)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收缩腔(62),所述收缩腔(62)的内部位于升降板(61)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弹簧(6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顶部对应升降杆(6)的外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升降杆(6)的顶端与地漏盖(7)的底部之间通过不锈钢螺钉固定连接或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连接在内壳体(2)的内壁靠近排水孔(5)所在内侧下方位置的隔板(10),所述隔板(10)水平所在,且隔板(10)的上方设置有与内壳体(2)内壁连接的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水平所在,且固定杆(11)的底部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固定筒(14),每个固定筒(14)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浮动杆(15),每个浮动杆(15)的底端均连接有浮球(12),所述隔板(10)的内部对应每个浮球(12)的底部均设置有结构相匹配的缺口(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1)的两端与内壳体(2)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隔板(10)的边缘处与内壳体(2)的内壁之间无缝焊接,所述固定筒(14)的顶端与固定杆(11)的底部之间焊接固定,且固定筒(14)的内部对应浮动杆(15)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收纳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地漏盖(7)顶部的压板(16),所述压板(16)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杆(17),所述活动杆(17)的顶部外侧连接有套筒(18),所述套筒(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端部下方位于地漏盖(7)所在的外侧沿竖直方向上连接有竖杆(20),所述竖杆(20)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置有吸盘(21),所述转动杆(19)的底部对应竖杆(20)的顶部位置处安装有轴承(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滚珠(23),所述活动杆(17)的顶端位于套筒(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4),所述套筒(18)的内部对应活动板(24)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活动腔(25),所述活动腔(25)的内部位于活动板(24)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弹簧(26)。
CN202223500213.X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Active CN219280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0213.XU CN219280868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0213.XU CN219280868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0868U true CN219280868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0213.XU Active CN219280868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0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80868U (zh) 一种预埋防渗漏地漏建筑结构
CN209494025U (zh) 一种w结构防臭地漏
CN112081225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净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005041A (zh) 一种地漏
CN208072594U (zh) 一种侧排水地漏
CN217734292U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防异味地漏
CN21627607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排水结构
CN219251960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气水分离装置
CN219327164U (zh) 一种方便快速排水的路面结构
CN2843600Y (zh) 膜过滤器
CN219733463U (zh) 一种矿井瓦斯抽采管放水器
CN219862903U (zh) 薄壁结构的组装式下排水组件
CN208792473U (zh) 一种带网框防堵塞地漏
CN214551697U (zh) 一种市政排水过滤装置
CN2719943Y (zh) 密封式自控止逆地漏
CN216689689U (zh) 面源污染处理器箱体
CN115095003A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防异味地漏
CN213143348U (zh) 一种调蓄池
CN213508513U (zh) 一种建筑地下室抗浮泄压减压排水装置用防堵装置
CN220266790U (zh) 一种通用型污水井
CN215669977U (zh) 一种易清理的地漏
CN213174086U (zh) 一种卫生间地漏
CN215367714U (zh) 便于清理维护的集水井
CN219033477U (zh) 一种新型防臭地漏
CN220100159U (zh) 一种高水位地区地下室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