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8240U - 一种新型易拉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易拉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8240U
CN219278240U CN202320828671.1U CN202320828671U CN219278240U CN 219278240 U CN219278240 U CN 219278240U CN 202320828671 U CN202320828671 U CN 202320828671U CN 219278240 U CN219278240 U CN 219278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mounting seat
sealing ring
closing plate
eas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86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晓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zhou Zhuorong Produc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inzhou Zhuorong Produc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inzhou Zhuorong Produc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inzhou Zhuorong Produc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86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8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8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8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易拉盖,包括有易拉盖本体、开盖组件和密封组件,易拉盖本体上设有矩形开口,开盖组件和密封组件分别设置在矩形开口的上方和下方;开盖组件包括有安装座和启闭板;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用于液体通过的开口,安装座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拨片,拨片的底部设有卡扣部;启闭板设置在安装座的内部,启闭板的一端设有抵接块,启闭板的另一端设有立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设置在易拉盖顶端的安装座上的拨片,使其远离安装座底部的启闭板,之后推动启闭板,使得安装座的开口与易拉罐内部连通,从而可以喝到易拉罐内部的液体,喝完后可以反推启闭板,以此隔断安装座的开口,使易拉罐内部回归密封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易拉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易拉盖。
背景技术
易拉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的液体盛器,通常在罐顶上开设一个由刻痕线形成的饮用口,再在饮用口上固定铆接一个与管体材料一致的拉环,需要打开饮用口时通过拉动拉环将饮用口揭下即可。
中国专利CN217533634U公开了一种便启且不易伤手的罐体易拉盖,包括盖体、连接柱和启拉部,盖体上设置有由刻痕线形成的饮用口,启拉部通过连接柱固定于所述盖体表面,所述启拉部与所述饮用口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启且不易伤手的罐体易拉盖,通过对传统易拉罐拉环连接方式的改进,不仅提高了开罐的成功率,同时也避免了在开启拉罐时伤到手指,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用性更强;但是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拉罐一旦开启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喝完,不然易拉罐内部的液体极容易变质,并且随着开启的时间流逝,口味方便也会变得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特提出一种新型易拉盖,通过拨动设置在易拉盖顶端的安装座上的拨片,使其远离安装座底部的启闭板,之后推动启闭板,使得安装座的开口与易拉罐内部连通,从而可以喝到易拉罐内部的液体,喝完后可以反推启闭板,以此隔断安装座的开口,使易拉罐内部回归密封状态。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包括有易拉盖本体、开盖组件和密封组件,易拉盖本体上设有矩形开口,开盖组件和密封组件分别设置在矩形开口的上方和下方;开盖组件包括有安装座和启闭板;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用于液体通过的开口,安装座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拨片,拨片的底部设有卡扣部;启闭板设置在安装座的内部并且与安装座滑动连接,启闭板的一端设有与卡扣部相互配合的抵接块,启闭板的另一端设有立板,在工作状态下,立板位于安装座的开口中并且从安装座内部伸出至安装座外部。
优选的,安装座上靠近拨片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扣;启闭板上靠近抵接块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扣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扣;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之间虚接。
优选的,启闭板上靠近立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安装座上设有与第一凸块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
优选的,安装座的底部并且靠近拨片的一侧设有矩阵排布的辅助块;辅助块与启闭板的顶端相互抵接。
优选的,安装座上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坡口。
优选的,密封组件包括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顶端与易拉罐内部的顶端相互抵接,第一密封圈与安装座之间实现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密封圈的顶端并且贴合到易拉罐内部的顶端。
优选的,第一密封圈上设有插入安装座内部的凸台,凸台上设有矩阵排布的导向柱,导向柱与安装座间隙配合,凸台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凸块;安装座上设有与第二凸块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
优选的,第一密封圈的顶端设有环形结构的凹槽;第二密封圈的底端设有与凹槽相互配合的连接块。
优选的,第一密封圈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第二密封圈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设置在易拉盖顶端的安装座上的拨片,使其远离安装座底部的启闭板,之后推动启闭板,使得安装座的开口与易拉罐内部连通,从而可以喝到易拉罐内部的液体,喝完后可以反推启闭板,以此隔断安装座的开口,使易拉罐内部回归密封状态,并且安装座和第一密封圈之间通过第二凸块和第二卡槽进行快速固定,使得整体装置安装速度较快,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易拉盖设置到易拉罐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新型易拉盖设置到水杯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一种新型易拉盖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4是一种新型易拉盖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5是一种新型易拉盖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6是一种新型易拉盖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7是一种新型易拉盖的剖视图。
图中:
1为易拉盖本体;
2为开盖组件;21为安装座;211为拨片;212为卡扣部;213为第一连接扣;214为第一卡槽;215为辅助块;216为坡口;217为第二卡槽;22为启闭板;221为抵接块;222为立板;223为第二连接扣;224为第一凸块;
3为密封组件;31为第一密封圈;311为凸台;312为导向柱;313为第二凸块;314为凹槽;32为第二密封圈;321为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易拉盖,包括有易拉盖本体1、开盖组件2和密封组件3,易拉盖本体1上设有矩形开口,开盖组件2和密封组件3分别设置在矩形开口的上方和下方;开盖组件2包括有安装座21和启闭板22;安装座21的一端设有用于液体通过的开口,安装座21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拨片211,拨片211的底部设有卡扣部212;启闭板22设置在安装座21的内部并且与安装座21滑动连接,启闭板22的一端设有与卡扣部212相互配合的抵接块221,启闭板22的另一端设有立板222,在工作状态下,立板222位于安装座21的开口中并且从安装座21内部伸出至安装座21外部。
当用户需要开启易拉罐的时候,首先将拨片211提起,使得拨片211底部的卡扣部212远离启闭板22,之后推动立板222,以此驱使启闭板22进行线性移动,从而将启闭板22从安装座21内部向外推出,直至安装座21上的开口与易拉罐内部连通,从而使得内部的液体能够通过开口流出,以此使得用户能够喝到易拉罐内部的液体,当用户将易拉罐开启并且没有将易拉罐内部的液体喝完的时候,可以反向推动立板222,通过启闭板22对安装座21的开口进行隔断,使得易拉罐内部回到密封状态,以此延长易拉罐内的液体的保存时间,同时,所述抵接块221上靠近立板222的一侧设有斜面,以此在反推立板222的时候,拨片211底部的卡扣部212能够沿着抵接块221的斜面移动到抵接块221的尾部,以此勾住抵接块221,从而确保启闭板22稳定的维持易拉罐内部的密封,避免易拉罐在摇晃的时候启闭板22自行打开,而导致易拉罐内部的液体流出,同时这种开盖装置除了应用于易拉罐上,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水杯上;使用时,还能直接通过两个手指分别按压拨片211和立板222即可起到开盖效果,按压过程中拨片211就可以抬起脱扣。
如图3所示:安装座21上靠近拨片2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扣213;启闭板22上靠近抵接块22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扣213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扣223;第一连接扣213和第二连接扣223之间虚接。
为了确保安装座21和启闭板22之间的相对尺寸,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安装座21和启闭板22同时进行制作,而安装座21和启闭板22上的第一连接扣213和第二连接扣223之间相互铰接,以此在没有进行安装的时候,安装座21和启闭板22之间可以相互展开,当开盖组件2安装到易拉罐本体的顶端时,安装座21和启闭板22相互合拢,之后通过提起拨片211并且稍微用力推动立板222,以此将第一连接扣213和第二连接扣223之间的虚连推断,使得启闭板22可以从安装座21内部推出,从而可以喝到易拉罐内部的液体,同时第一连接扣213和第二连接扣223之间的虚连,可以方便用户识别当前的易拉罐是否被开启过。
如图5~图7所示:启闭板22上靠近立板222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224;安装座21上设有与第一凸块224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214。
当卡扣部212通过勾住抵接块221将启闭板22固定在安装座21内部的时候,启闭板22上设置的第一凸块224插入安装座21内部的第一卡槽214内部,从而进一步的确保启闭板22不会因为易拉罐的摇晃而发生位移,以此使得易拉罐内部的液体不会发生外泄,确保了易拉罐整体的密封性。
如图6所示:安装座21的底部并且靠近拨片211的一侧设有矩阵排布的辅助块215;辅助块215与启闭板22的顶端相互抵接。
当启闭板22设置在安装座21底部的时候,安装座21底端设置的辅助块215抵接到启闭板22上,从而在安装座21固定到易拉罐顶端的时候,通过辅助块215将启闭板22完全贴合到易拉罐的顶端,从而确保易拉罐内部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安装座21上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坡口216。
当启闭板22被推开,使得安装座21上的开口与易拉罐内部连通的时候,安装座21上设置的坡口216能够使用户轻松的喝到易拉罐内部的液体,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密封组件3包括有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与易拉罐内部的顶端相互抵接,第一密封圈31与安装座21之间实现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第二密封圈32设置在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并且贴合到易拉罐内部的顶端。
第二密封圈32设置在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并且通过第一密封圈31和安装座21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密封圈32完全贴合到易拉罐内部的顶端,从而避免易拉罐内部的液体从第一密封圈31与易拉罐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上设有与安装座21的开口连通的过孔,从而使得启闭板22从安装座21内部推出的时候,易拉罐内部的液体通过相互连通的过孔流到开口处,以此使得用户能够喝到易拉罐内部的液体。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圈31上设有插入安装座21内部的凸台311,凸台311上设有矩阵排布的导向柱312,导向柱312与安装座21间隙配合,凸台311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凸块313;安装座21上设有与第二凸块313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217。
安装座21放置到易拉盖本体1的顶端时,第一密封圈31上的凸台311从易拉盖本体1的开口伸出,直至将凸台311矩阵排布的导向柱312插入安装座21内部,同时凸台311外侧设置的第二凸块313逐渐靠近安装座21底部的第二卡槽217,之后第二凸块313卡入第二卡槽217内部,以此将开盖组件2和密封组件3固定到易拉盖本体1上。
实施例2:
相较于实施例1,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设有环形结构的凹槽314;第二密封圈32的底端设有与凹槽314相互配合的连接块321。
第二密封圈32通过底部的连接块321固定到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以此使得第二密封圈32不会自行发生位移,从而确保易拉罐内部的密封性,使得易拉罐内部的液体不会发生外泄。
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圈31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第二密封圈32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由于第一密封圈31需要与安装座21实现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所以第一密封圈31采用硬质材料进行制作,而第二密封圈32需要在第一密封圈31和安装座21之间固定连接的时候,确保易拉罐内部的液体不会从第一密封圈31和易拉罐之间的缝隙处流出,所以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从而使得第二密封圈32在第一密封圈31的挤压下,完全贴合到易拉盖本体1的底端,从而保证易拉罐内部的密封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易拉盖,包括有易拉盖本体(1)、开盖组件(2)和密封组件(3),易拉盖本体(1)上设有矩形开口,开盖组件(2)和密封组件(3)分别设置在矩形开口的上方和下方;
其特征在于,开盖组件(2)包括有安装座(21)和启闭板(22);
安装座(21)的一端设有用于液体通过的开口,安装座(21)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拨片(211),拨片(211)的底部设有卡扣部(212);
启闭板(22)设置在安装座(21)的内部并且与安装座(21)滑动连接,启闭板(22)的一端设有与卡扣部(212)相互配合的抵接块(221),启闭板(22)的另一端设有立板(222),在工作状态下,立板(222)位于安装座(21)的开口中并且从安装座(21)内部伸出至安装座(2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安装座(21)上靠近拨片(2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扣(213);
启闭板(22)上靠近抵接块(22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扣(213)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扣(223);
第一连接扣(213)和第二连接扣(223)之间虚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启闭板(22)上靠近立板(222)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224);
安装座(21)上设有与第一凸块(224)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安装座(21)的底部并且靠近拨片(211)的一侧设有矩阵排布的辅助块(215);
辅助块(215)与启闭板(22)的顶端相互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安装座(21)上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坡口(2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3)包括有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
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与易拉罐内部的顶端相互抵接,第一密封圈(31)与安装座(21)之间实现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
第二密封圈(32)设置在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并且贴合到易拉罐内部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31)上设有插入安装座(21)内部的凸台(311),凸台(311)上设有矩阵排布的导向柱(312),导向柱(312)与安装座(21)间隙配合,凸台(311)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凸块(313);
安装座(21)上设有与第二凸块(313)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2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31)的顶端设有环形结构的凹槽(314);
第二密封圈(32)的底端设有与凹槽(314)相互配合的连接块(32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易拉盖,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31)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第二密封圈(32)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CN202320828671.1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易拉盖 Active CN219278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8671.1U CN219278240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易拉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8671.1U CN219278240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易拉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8240U true CN219278240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8671.1U Active CN219278240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易拉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8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78240U (zh) 一种新型易拉盖
CN110053864A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式防漏饮料杯盖
CN209871300U (zh) 一种松香施胶剂存储装置
CN210930708U (zh) 一种咖啡杯上盖及咖啡杯
CN210479534U (zh) 一种茶饮杯盖
CN208485027U (zh) 桶盖及桶装水桶
CN214963263U (zh) 一种一键式开盖运动杯
CN111713942A (zh) 基于储能的自动关闭杯盖
CN219422583U (zh) 一种多开口式翻盖保温杯杯盖
CN217695931U (zh) 一种具有弹盖自锁提手功能杯盖及保温杯
CN201169411Y (zh) 新式易拉罐
CN216494697U (zh) 直饮杯盖
CN220832587U (zh) 一种易于携带翻盖的杯盖
CN219720319U (zh) 一种单手操作可便携开闭的弹盖杯子
CN220212560U (zh) 一种翻盖式咖啡杯盖
CN219109154U (zh) 一种弹跳双饮杯盖及杯子
CN214207980U (zh) 一种饮水杯
CN210311699U (zh) 一种书型酒盒
CN209642771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6651950U (zh) 一种双饮杯盖及包括其的双饮杯
CN218932652U (zh)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CN216453819U (zh) 一种用于化妆品包装容器的滑动盖
CN207890284U (zh) 桶装水的内盖及桶盖
CN214016997U (zh) 一种密封防漏可快速安全开启的容器盖
CN215958743U (zh) 一种扁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