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7708U -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7708U
CN219277708U CN202320292802.9U CN202320292802U CN219277708U CN 219277708 U CN219277708 U CN 219277708U CN 202320292802 U CN202320292802 U CN 202320292802U CN 219277708 U CN219277708 U CN 219277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ousing
handle sleeve
sleeve assembl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28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lo Pratt&whitn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lo Pratt&whitn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lo Pratt&whitn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lo Pratt&whitn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28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7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7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7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把套组件包括外壳组件、扩张件和连接组件。外壳组件用于限定外壳容腔。扩张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容腔中,所述扩张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所述外壳组件设置。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本申请的把套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不易与把杆脱开的优点。

Description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把套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头组件中的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轮等车辆的车头上通常设有把杆以及套设在把杆上的把套组件,以方便握持等。但是现有的包套组件结构较为复杂,配置安装较为复杂,并且,其在与把杆配合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导致用户体验感下降等。基于市场需求,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具有良好防脱功能的把套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把套组件,其包括外壳组件、扩张件和连接组件。外壳组件用于限定外壳容腔。扩张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容腔中,所述扩张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所述外壳组件设置。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靠件,所述抵靠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容腔中。所述连接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抵靠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扩张件运动,并抵靠所述扩张件。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扩张件包括至少两个爪部和扩张件基部。当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扩张件基部运动,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抵靠件抵靠所述爪部。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爪部包括连接部和自由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扩张件基部连接。当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抵靠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扩张件基部运动,所述抵靠件抵靠所述自由部。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外壳组件和所述扩张件,并与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抵靠件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把套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抵靠件上。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抵靠件的连接过程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抵靠件相向运动。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件螺纹和设置在所述抵靠件上的抵靠件螺纹。所述连接件螺纹能够与所述抵靠件螺纹相配合。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把套组件还包括引导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扩张件上,从而引导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运动。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把套组件还包括引导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的抵靠件和所述扩张件上,从而引导所述抵靠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运动。
可选地,上述的把套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所述把套组件还包括周向限位结构和/或轴向限位结构。周向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的周向壁面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从而阻碍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把套组件的周向的相对运动。轴向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的周向壁面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从而阻碍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把套组件的轴向的相对运动。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车头组件。车头组件包括把杆和上述把套组件。所述把杆具有把杆中空部。所述把杆容纳在所述外壳容腔中,并且所述扩张件位于所述把杆中空部中。所述连接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扩张件的至少一部分抵靠所述把杆中空部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第一,本申请的把套组件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防脱功能。具体来说,本申请的把套组件包括外壳组件、扩张件和连接组件。通过将扩张件设置为其至少一部分朝向外壳组件,使得连接组件在连接外壳组件和扩张件时扩张件能够抵接把杆,从而在结构简单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脱功能。
第二,本申请的把套组件操作便捷。具体来说,本申请的连接组件包括抵靠件。当连接组件连接扩张件和外壳组件时,抵靠件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扩张件运动,并抵靠扩张件。操作人员只需进行连接这一个操作步骤即可使抵靠件抵靠扩张件,从而实现连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的车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车头组件的从左侧视角看的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的车头组件的从右侧视角看的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的扩张件的从左侧视角看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的抵靠件的从右侧视角看的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的把套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把杆10、把杆中空部11、抵靠件20、第一端21、第二端22、抵靠件孔23、引导部24、扩张件30、扩张件基部31、爪部32、导槽33、第三通孔34、外壳容腔40、第一外壳41、第一通孔410、第一轴向筋条411、第一周向筋条412、第二外壳42、第二通孔420、第二轴向凹部421、连接件50、头部51以及杆部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内”、“外”等描述本申请中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这些术语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性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头组件包括把杆10和把套组件。把杆10大致为管状,并沿左右方向设置。把杆10具有把杆中空部11,其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把套组件套设在把杆10的左右两端,骑行者可以握持把套组件,从而控制车头的朝向。在本申请中,仅示出把杆10的右端和套设在右端上的把套组件,并以其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1-3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把套组件大致为圆柱状,其具有中心轴线X。把套组件包括扩张件30、外壳组件和连接组件。外壳组件限定外壳容腔40。把杆10容纳在外壳容腔40中。扩张件30设置在把杆中空部11中。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扩张件30和外壳组件。其中,外壳组件具有向左的外壳开口。外壳开口与外壳容腔40相连通。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41和第二外壳42。第一外壳41和第二外壳42均为桶状,并具有向左的开口。第二外壳42套设在第一外壳41的外侧,并与第一外壳41连接。在本申请中,第一外壳41由塑料制成。第二外壳42由PVC制成。作为一个示例,第二外壳42通过二次注塑与第一外壳41连接。第一外壳41和第二外壳42的右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通孔410和第二通孔420。第一通孔410的半径小于第二通孔420的半径,从而使得第一通孔410的外缘和第二通孔420的外缘形成台阶部。连接组件能够穿过第一通孔410和第二通孔420。第二外壳42的外侧的周向壁面上设有数个凸起,从而使得当骑行者手握第二外壳42时,手掌能够与第二外壳42的外侧的周向壁面具有一定摩擦,以防止打滑。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把套组件还包括周向限位结构。周向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外壳41的外侧周向壁面和第二外壳42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从而阻碍第一外壳41和第二外壳42沿把套组件的周向的相对运动。具体来说,如图2-3和图6所示,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壳41的外侧的周向壁面上的第一轴向筋条411和设置在第二外壳42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的第二轴向凹部421。第一轴向筋条411突出于第一外壳41的外侧的周向壁面,并且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方向(即,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轴向凹部421从第二外壳42的内侧的周向壁面向外凹陷形成,并且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方向延伸形成。当第一外壳41和第二外壳42安装到位时,第一轴向筋条411容纳在第二轴向凹部421中。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把套组件还包括轴向限位结构。轴向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外壳41的外侧周向壁面和第二外壳42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从而阻碍第一外壳41和第二外壳42沿把套组件的轴向的相对运动。具体来说,如图2-3和5所示,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壳41的外侧的周向壁面上的第一周向筋条412和设置在第二外壳42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的第二周向凹部(未示出)。第一周向筋条412突出于第一外壳41的外侧的周向壁面,并且沿把套组件的周向延伸一段距离形成。第二周向凹部从第二外壳42的内侧的周向壁面向外凹陷形成,并且沿把套组件的周向延伸一段距离形成。当第一外壳41和第二外壳42安装到位时,第一周向筋条412容纳在第二周向凹部中。
虽然本申请中以设置在第一外壳41上的筋条和设置在第二外壳42上的凹部为例对周向限位结构和轴向限位结构进行介绍,但可以理解,能够阻碍第一外壳41相对于第二外壳42沿轴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相对运动的周向限位结构和/或轴向限位结构(例如,设置在第一外壳41上的凹部和设置在第二外壳42上的筋条)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如图2-4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扩张件30设置在外壳容腔中。扩张件3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外壳组件设置。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扩张件30包括扩张件基部31和四个爪部32。扩张件基部31大致为圆盘状。四个爪部32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部和自由部。连接部位于右端,并且自由部位于左端。连接部与扩张件基部31连接,并且大致沿扩张件基部31的外边缘均匀间隔设置。四个爪部32大致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延伸形成。换句话说,四个爪部32从扩张件基部31向左延伸形成。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爪部32之间具有导槽33。导槽33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延伸形成。四个爪部32具有形变能力。当对四个爪部32的自由部施加向外的外力时,自由部相对于扩张件基部31向外运动。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的扩张件30由金属材质制成。此外,扩张件基部31上设有第三通孔34。连接组件能够穿过第三通孔34。
如图2-3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抵靠件20。抵靠件20设置在外壳容腔中。连接组件被配置为:当连接组件连接扩张件30和外壳组件时,抵靠件20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扩张件30运动,并抵靠扩张件30。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抵靠件20大致为圆锥台状。其具有半径较大的第一端21和半径较小的第二端22,从而使得抵靠件20的周向壁面倾斜于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抵靠件20具有抵靠件孔23。其从第二端22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抵靠件孔23的内壁上设有抵靠件螺纹(例如,内螺纹)。此外,抵靠件20上还设有两个引导部24。引导部24设置在抵靠件20的周向壁面上,并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延伸形成。两个引导部24沿抵靠件20的周向相对设置,并且被设置为能够插入四个爪部32之间的两个导槽33中,从而引导抵靠件20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相对于扩张件30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把套组件包括引导结构,其设置在抵靠件20和扩张件30上,从而引导抵靠件20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相对于扩张件30运动。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引导结构包括设置在抵靠件20上的引导部24和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爪部32之间的导槽33。
虽然本申请中以设置在抵靠件20上的引导部24和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爪部32之间的导槽33为例对引导结构进行介绍,但可以理解,能够引导抵靠件20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相对于扩张件30运动的引导结构(例如,设置在抵靠件20上的导槽和设置在爪部32上的引导部)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如图2-3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50。连接件50能够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穿过外壳组件和扩张件30,并与连接组件中的抵靠件20连接。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50大致为螺栓。具体来说,连接件50包括相连接的头部51和杆部52。头部51的半径大于杆部52的半径,并且头部51的半径大于第一通孔410的半径并且小于第二通孔420的半径。当连接件50从右侧插入外套组件中时,头部51能够被保持在第二通孔420中,并且不穿过第一通孔410。杆部52的远离头部51的端部设有连接件螺纹(例如,外螺纹)。其能够与抵靠件螺纹相配合,从而使得连接件50和抵靠件20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把套组件包括连接结构,其设置在连接件50和抵靠件20上,以使得连接件50和抵靠件20相连接。连接结构被配置为:在连接件50和抵靠件20的连接过程中,连接件50和抵靠件20相向运动。在本申请中,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件50上的连接件螺纹和设置在抵靠件20上的抵靠件螺纹,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被配置为在连接件50和抵靠件20的连接过程中,连接件50和抵靠件20相向运动的连接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下面参考图6来说明把套组件中各部件的预安装关系。如图6所示,安装人员可以先将抵靠件20的第一端21朝向左侧,第二端22朝向右侧。安装人员将抵靠件20的第二端22插入四个爪部32所围合形成的空间中。随后,安装人员将抵靠件20和扩张件30放入外壳组件中。安装人员将连接件50依次穿过第二外壳42的第二通孔420、第一外壳41的第一通孔410和扩张件30的第三通孔34后插入抵靠件20的抵靠件孔23,并稍微拧动连接件50,从而使得抵靠件20和连接件50通过抵靠件螺纹和连接件螺纹连接。由此,把套组件预安装完成。
当安装人员需要将把套组件安装至把杆10时,安装人员将把套组件套在把杆10上。具体来说,安装人员将把杆10从外壳组件左侧的外壳开口插入外壳容腔40中,并使得把杆10位于第一外壳41和扩张件30之间。当把杆10的端部部(即,右端部)位于外壳容腔40的底右端部后,安装人员拧动连接件50。抵靠件螺纹和连接件螺纹进一步啮合。由于连接件50的头部51容纳在第二通孔420中并且不能穿过第一通孔410,因此抵靠件螺纹和连接件螺纹的啮合会使得抵靠件20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向右运动。抵靠件20抵靠爪部32的自由部,并使得自由部远离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X向外运动(例如,自由部沿把套组件的径向向外运动),直到爪部32的自由部抵靠把杆中空部11的内壁。由此,爪部32的自由部从把杆10的内部抵靠把杆10,从而避免把套组件与把杆10脱开。
本申请的把套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第一,本申请的把套组件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防脱功能。具体来说,本申请的把套组件包括外壳组件、扩张件和连接组件。通过将扩张件设置为其至少一部分朝向外壳组件,使得连接组件在连接外壳组件和扩张件时扩张件能够抵接把杆,从而在结构简单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脱功能。
第二,本申请的把套组件操作便捷。具体来说,本申请的连接组件包括抵靠件。当连接组件连接扩张件和外壳组件时,抵靠件沿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扩张件运动,并抵靠扩张件。操作人员只需进行连接这一个操作步骤即可使抵靠件抵靠扩张件,从而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中示出了具体数量为四个的爪部32,但至少两个爪部32的其他实施例也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组件,用于限定外壳容腔;
扩张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容腔中,所述扩张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朝向所述外壳组件设置;以及
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靠件,所述抵靠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容腔中;
所述连接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抵靠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扩张件运动,并抵靠所述扩张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件包括至少两个爪部和扩张件基部;
当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扩张件基部运动时,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抵靠件抵靠所述爪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爪部包括连接部和自由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扩张件基部连接;
当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抵靠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朝向所述扩张件基部运动,所述抵靠件抵靠所述自由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外壳组件和所述扩张件,并与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抵靠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抵靠件上;
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抵靠件的连接过程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抵靠件相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件螺纹和设置在所述抵靠件上的抵靠件螺纹;
所述连接件螺纹能够与所述抵靠件螺纹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导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扩张件上,从而引导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导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的抵靠件和所述扩张件上,从而引导所述抵靠件沿所述把套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套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
所述把套组件还包括:
周向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的周向壁面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从而阻碍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把套组件的周向的相对运动;和/或
轴向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的周向壁面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的周向壁面上,从而阻碍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把套组件的轴向的相对运动。
11.一种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杆,所述把杆具有把杆中空部;以及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把套组件,所述把杆容纳在所述外壳容腔中,并且所述扩张件位于所述把杆中空部中;
所述连接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扩张件和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扩张件的至少一部分抵靠所述把杆中空部的内壁。
CN202320292802.9U 2023-02-23 2023-02-23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Active CN219277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2802.9U CN21927770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2802.9U CN21927770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7708U true CN219277708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2802.9U Active CN21927770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7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2234A (en) Coaxial plug connector fo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in motor vehicles
KR100380187B1 (ko) 척 및 관조인트
EP2390966B1 (en) Connector
US8764473B2 (en) Ball-lock connector
US6416233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5671310A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having an adjustable engaging extent
JP3149685U (ja) 光コネクタ
JPH07151278A (ja) 波形管用継手
US8485736B2 (en) Optical connector
CN219277708U (zh) 把套组件和车头组件
US20050260895A1 (en) Holding device
EP1770310A2 (en) Speed changing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2001289381A (ja) コネクタ
JP4966678B2 (ja) 壁孔への固定具
JP6177650B2 (ja) 連結装置
JP6614681B2 (ja) コネクタ
US20210382246A1 (en) Fiber optical connector
KR102278345B1 (ko) 차량용 유압튜브 커넥터
WO2021171871A1 (ja) コネクタ
US5926597A (en) Connector for optical fiber
JP2008193793A (ja) 壁孔への固定具
KR100332307B1 (ko) 콘넥터
US2007027559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383412B1 (ko) 자동차용 동력 연결 유닛
US7416348B2 (en) Optical connector excellent in assemblability and dimensional accura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