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2067U -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2067U
CN219272067U CN202223138237.5U CN202223138237U CN219272067U CN 219272067 U CN219272067 U CN 219272067U CN 202223138237 U CN202223138237 U CN 202223138237U CN 219272067 U CN219272067 U CN 219272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ankle pump
plate
strength exercis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82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yun Nan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yun Nan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yun Nan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yun Nan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82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2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2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2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单元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踩踏单元,底座单元上对称的设有两个滑动组件,两个滑动组件上设有踩踏单元,其中一个滑动组件连接角度编码器,另一个滑动组件上连接被踩踏单元牵引的伸缩组件。优点,踝关节主动运动,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训练,提供脚跟前后移动所需的空间。

Description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背景技术
对于长期卧床、骨科大手术、深静脉创伤及下肢术后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静脉血栓,目前临床上预防静脉血栓的主要措施有:全身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应用足底静脉泵、穿有压力差的弹力袜,对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指导,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进行改善下肢血栓,对患者的恢复都有积极的作用。
公告号CN214485016U公开了一种辅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装置,包括底板、限位机构、竖板、固定机构、拉动机构以及回位机构,所述底板左右水平设置,且底板能够用于支撑小腿和脚踝,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底板上,且限位机构能够限制小腿和脚踝前后滑动,所述竖板竖直设置,且竖板铰接在底板的左端,所述竖板能够贴合右侧的脚底板上,且竖板翻转时能够带动脚底板进行左右摆动以实现踝泵运动。该实用新型提出了下肢受伤卧床的患者需要进行踝关节运动,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该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竖板与底板转动连接,通过拉动机构来实现踝关节的主动训练。该实用新型的不足是,在主动训练时,由于底板和竖板的铰接点为固定的,在踝关节运动时,没有脚跟前后移动所需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行脚部踝关节屈伸力量训练。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单元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踩踏单元,底座单元上对称的设有两个滑动组件,两个滑动组件上设有踩踏单元,其中一个滑动组件连接角度编码器,另一个滑动组件上连接被踩踏单元牵引的伸缩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采用的是将底座单元水平放置,底座单元上增加两个滑动组件,踩踏单元的两端与两个滑动组件固定,踩踏单元随滑动组件上的移动,踩踏单元带动伸缩组件运动,进一步,采用的是主动训练,踝关节主动运动时,能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训练,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患者的脚部始终与踏板贴合,踩踏单元带动脚部运动,踩踏单元在滑动组件上移动,消除了患者在做踝泵运动时脚跟前后移动导致膝盖弯曲的问题,滑动组件移动很好的适应了脚跟前后移动所需的空间。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底座单元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架体和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底座架体的一端,支撑板与底座架体连接,底座架体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滑动组件,两个滑动组件上均设有垫板。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踩踏单元与垫板连接,踩踏单元包括转轴和设在转轴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座与垫板连接,转轴两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防护罩罩住轴承座,防护罩与垫板连接,转轴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两个踏板。防护罩提高美观度。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转轴在其径向沿长度方向上开设连接孔和腰形孔,两个踏板分别与连接孔和腰形孔连接,踏板上设有约束带,踏板下端连接脚跟板,其中一个踏板在远离脚面的一面设有第一U形座,转轴与踏板的接触面为平面。转轴上的平面增加踏板与转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约束带起到将脚部与踏板束缚。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其中一个垫板的一端设有横板,横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U形座,另一个垫板上连接有L形板,L形板连接角度编码器,另一个垫板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采用PLC或者单片机,控制器与角度编码器电性连接,角度编码器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垫板起到连接作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伸缩组件的两端与第一U形座和第二U形座连接,伸缩组件包括外筒、内杆、固定端和阻力件,内杆套入外筒内可滑动,内杆一端连接第一U形座,外筒连接固定端一端,固定端另一端连接第二U形座,内杆另一端连接阻力件,另一端连接固定端。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阻力件为三个滑轮和拉力绳,其中一个滑轮与内杆另一端通过支架连接,剩余两个滑轮设在第二U形座上,拉力绳一端缠绕在其中一个滑轮上,拉力绳另一端穿过外筒连接重力块,拉力绳搭在剩余两个滑轮上。两个滑轮起到导向作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阻力件为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内杆,另一端连接固定端。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阻力件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内杆,另一端连接固定端。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板与底座架体通过多个圆柱套连接。多个圆柱套起到垫高的作用,将腿部抬高,提高训练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是将底座单元水平放置,底座单元上增加两个滑动组件,踩踏单元的两端与两个滑动组件固定,踩踏单元随滑动组件上的滑块移动,踩踏单元带动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踩踏单元带动运动,踩踏单元的踏板带动转轴转动,角度编码器对转轴的角度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另一个踏板能在转轴上进行位置调整,适用不同人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训练时患者的脚部始终与踏板贴合,提高踝关节及小腿的肌肉力量,提供脚跟前后移动所需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训练器的右轴测第一示意图。
图2为训练器的右轴测第二示意图。
图3为转轴剖视图。
图4为转轴局部示意图。
图5为阻力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阻力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阻力件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单元1,底座单元1包括底座架体11和支撑板12。
如图1所示,底座架体11包括两个长杆、三个短杆和多个固定块14,长杆与短杆的交接处与固定块14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4为三角形状。
如图4所示,支撑板12与支撑架体11之间通过螺栓或者螺钉13固定,支撑板12安装在底座架体11的一端,支撑板12采用5mm的亚克力板。
如图1、2和3所示,底座单元1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滑动组件2,两个滑动组件2分别设在两个长杆上,两个滑动组件2均包括导杆21、两个滑块22和两个限位块23,两个滑块22套在导杆21上,滑块22在导杆21上滑动,两个限位块23设在导杆21的两端,其中一个限位块23与支撑板12接触,两个限位块23与长杆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
如图2和3所示,滑块22相对于导杆21可以前后移动,两个滑块22与垫板24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固定。
如图2、3和5所示,转轴31两端的轴承座35分别与垫板24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轴承座35与垫板24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防护罩36罩住轴承座35,防护罩36与垫板24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其中一个防护罩36为一侧封闭,另一侧敞开,便于转轴31穿过,另一个防护罩36为两侧均敞开,便于转轴31和角度编码器7穿过。
如图7所示,转轴31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有两个踏板32,转轴31的两端与轴承座35转动连接,转轴31的两端开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位于转轴31与轴承座35连接处,环槽沟槽内放置有挡圈,挡圈对转轴31起到轴向的限位作用。
如图2、5和6所示,转轴31在其径向沿长度方向上开设两个连接孔和腰形孔31b,两个踏板32分别与两个连接孔和腰形孔31b连接,另一个踏板在腰形孔31b内滑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的情况对另一个踏板32进行位置调整,适应不同人群使用。
如图1和2所示,两个踏板32上开设多个与转轴31固定的第一孔,通过第一孔可以调整踏板32与转轴31的位置,两个踏板32的下端与脚跟板34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脚跟板34的截面为L形,脚跟板34上开设与踏板32连接的孔,踏板32和脚跟板34与皮肤接触的表面均设有一层海绵垫或者一层硅胶垫。
如图2所示,踏板32的上端连接有约束带,约束带采用魔术贴材质,约束带与脚面接触面增加乳胶垫,提高舒适度,约束带对脚和踏板32进行约束,踏板32在长度上方向上开设对称的第二孔,约束带的两端穿过踏板32上的第二孔后进行魔术贴粘贴,或者采用约束带的一端与踏板32固定,约束带的另一端穿过踏板32上的第二孔后与约束带本身魔术贴粘贴,或者约束带采用现有卡扣调节方式进行连接,或者其他现有技术中约束带的连接方式。
如图3和4所示,其中一个踏板32在远离脚面的一面与第一U形座33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第一U形座33开设有与伸缩组件8连接的孔。
如图2和3所示,其中一个垫板24的一端与横板25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横板25的另一端与第二U形座27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第二U形座27上开设有与伸缩组件8连接的孔,另一个垫板24与L形板26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另一个垫板24与控制器9连接。
如图2和3所示,角度编码器7与L形板26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角度编码器7通过联轴器4与转轴31连接,角度编码器7对转轴31转动的角度进行检测。
如图1所示,控制器9采用PLC或者单片机,控制器9与角度编码器7电性连接,控制器9与另一个垫板24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控制器9上连接有显示屏,控制器9外接220V电源。
使用时,踏板32带动转轴31转动,角度编码器7进行角度检测,即角度编码器7检测患者踝关节的屈伸角度,角度编码器7将检测的数值返回给控制器9并在显示屏上显示。
如图5所示,内杆82套入外筒81内滑动,内杆81一端连接第一U形座33,外筒81连接固定端83一端,固定端83另一端连接第二U形座27,内杆81另一端连接阻力件84一端,阻力件84另一端连接固定端83。
如图5所示,固定端83一端与外筒81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连接,固定端83另一端有两个耳板,两个耳板与第二U形座27转动连接,固定端83上开设拉力绳穿过的孔。
如图5所示,其中一个滑轮与内杆81另一端连接,滑轮通过支架连接,支架与滑轮为转动连接,支架呈U形状,支架的一端与内杆81通过螺钉连接,支架的开口端朝向滑轮,并与滑轮转动连接。
如图5所示,另外两个滑轮通过螺栓与第二U形座27转动连接,拉力绳一端缠绕在其中一个滑轮上,拉力绳另一端穿过固定端83上的孔连接重力块,拉力绳搭在剩余两个滑轮上,剩余两个滑轮起到导向。
使用时,踏板32与底座单元1垂直为初始状态,患者的双脚放置在踏板32上,患者的双脚用力下踩或者上勾,带动踏板32转动,踏板32带动内杆82、拉力绳和重力块运动,对患者的踝关节和小腿的肌肉进行力量训练,同时角度编码器7对转轴角度进行检测,将检测值发送给控制器9。
实施例2
阻力件84为拉力弹簧,拉力弹簧受轴向拉力后形变,拉力弹簧使用时,踏板32与底座单元1垂直为初始状态,患者的脚部用力上勾,增加患者踝关节及小腿肌肉力量训练。
拉力弹簧的初始位置是拉力弹簧未受力的状态,患者做脚部上勾,拉力弹簧受力形变。内杆82和固定端83与拉力弹簧连接端均有固定环,方便与拉力弹簧连接。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伸缩组件8中的阻力件84可以是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具有受力后形变,压缩弹簧受压时,踏板32与底座单元1垂直为初始状态,患者的脚部用力下踩,增加患者的踝关节及小腿肌肉力量训练。
压缩弹簧的初始位置是压力弹簧未受力的状态,患者做脚部下踩,压力弹簧受力形变。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基础上,支撑板12与支撑架体11之间放置多个圆柱套13,本实施例中圆柱套13采用了四个,圆柱套13起到将支撑板12垫高作用,支撑板12的采用厚度5mm的亚克力板。
使用时,踏板32带动转轴31转动,转轴31通过轴承座35与垫板24连接,垫板24与滑块22连接,滑块22在导杆21上滑动,即踩踏单元3在滑动组件2上移动,训练时,脚部与踏板32贴合,做下绷脚尖时,脚后跟向后移,踏板32跟随脚后跟,使踩踏单元3在滑动组件2上后移,训练时保持膝盖不弯曲,做上勾脚尖时,脚后跟向前移,踏板32跟随脚后跟,使踩踏单元3在滑动组件2上前移,能做到训练要求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运动过程:底座单元放置与患者病床上,将双脚放在踏板32上,用约束带将双脚约束,双脚牵引伸缩组件8,患者双脚做踝关节屈伸运动。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单元(1)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踩踏单元(3),其特征在于:底座单元(1)上对称的设有两个滑动组件(2),两个滑动组件(2)上设有踩踏单元(3),其中一个滑动组件(2)连接角度编码器(7),另一个滑动组件(2)上连接被踩踏单元(3)牵引的伸缩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底座单元(1)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架体(11)和支撑板(12),支撑板(12)位于底座架体(11)的一端,支撑板(12)与底座架体(11)连接,底座架体(11)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滑动组件(2),两个滑动组件(2)上均设有垫板(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踩踏单元(3)与垫板(24)连接,踩踏单元(3)包括转轴(31)和设在转轴(31)两端的轴承座(35),轴承座(35)与垫板(24)连接,转轴(31)两端与轴承座(35)转动连接,防护罩(36)罩住轴承座(35),防护罩(36)与垫板(24)连接,转轴(31)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有两个踏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转轴(31)在其径向沿长度方向上开设连接孔和腰形孔(31b),两个踏板(32)分别与连接孔和腰形孔(31b)连接,踏板(32)上设有约束带,踏板(32)下端连接脚跟板(34),其中一个踏板(32)在远离脚面的一面设有第一U形座(33),转轴(31)与踏板(32)的接触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垫板(24)的一端设有横板(25),横板(2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U形座(27),另一个垫板(24)上连接有L形板(26),L形板(26)连接角度编码器(7),另一个垫板(24)连接控制器(9),控制器(9)采用PLC或者单片机,控制器(9)与角度编码器(7)电性连接,角度编码器(7)通过联轴器(4)与转轴(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伸缩组件(8)的两端与第一U形座(33)和第二U形座(27)连接,伸缩组件(8)包括外筒(81)、内杆(82)、固定端(83)和阻力件(84),内杆(82)套入外筒(81)内可滑动,内杆(82)一端连接第一U形座(33),外筒(81)连接固定端(83)一端,固定端(83)另一端连接第二U形座(27),内杆(82)另一端连接阻力件(84)一端,阻力件(84)另一端连接固定端(8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阻力件(84)为三个滑轮和拉力绳,其中一个滑轮与内杆(82)另一端通过支架连接,剩余两个滑轮设在第二U形座(27)上,拉力绳一端缠绕在其中一个滑轮上,拉力绳另一端穿过外筒(81)连接重力块,拉力绳搭在剩余两个滑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阻力件(84)为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内杆(82),另一端连接固定端(8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阻力件(84)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内杆(82),另一端连接固定端(83)。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2)与底座架体(11)通过多个圆柱套(13)连接。
CN202223138237.5U 2022-11-24 2022-11-24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Active CN219272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8237.5U CN219272067U (zh) 2022-11-24 2022-11-24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8237.5U CN219272067U (zh) 2022-11-24 2022-11-24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2067U true CN219272067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2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8237.5U Active CN219272067U (zh) 2022-11-24 2022-11-24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2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7054B2 (ja) 下肢機能訓練装置
US20100222180A1 (en) Lower limb function training device
CN107997927B (zh) 一种脚部康复训练器
CN110478850B (zh) 一种床旁化膝关节活动度训练装置
CN212548128U (zh) 踝泵运动训练设备
CN110559612B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2451310B (zh) 一种骨科关节肌力锻炼恢复器
CN113940853B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下肢护理设备
CN219272067U (zh) 踝泵力量运动训练器
CN210845162U (zh) 一种躯干肌肉激活康复训练装置
CN211273391U (zh) 一种利用上肢拉力辅助下肢锻炼的康复健身器
CN219001035U (zh) 踝泵运动训练器
CN109820694A (zh) 一种腿部锻炼装置
CN201192444Y (zh) 腰椎运动康复床
CN112891829A (zh) 一种脚部康复理疗设备
CN217660614U (zh) 踝泵运动训练装置
CN115813707A (zh) 踝泵运动训练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6803519U (zh) 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脚踝自动回弹装置及外骨骼机器人
CN213609643U (zh) 膝关节置换后训练器
CN217661323U (zh) 一种脚踝背屈运动器
CN216222800U (zh) 一种用于病人的外科康复装置
CN218853029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床
CN21756731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CN216319788U (zh) 一种膝关节术后恢复度训练装置
CN216908535U (zh) 一种康复科用腿部恢复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