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1271U -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1271U
CN219271271U CN202222651548.5U CN202222651548U CN219271271U CN 219271271 U CN219271271 U CN 219271271U CN 202222651548 U CN202222651548 U CN 202222651548U CN 219271271 U CN219271271 U CN 219271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e
supporting rod
hollow annular
annular tooth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15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冬冬
赵喜冰
张现师
常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89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89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89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89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26515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1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1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1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包括,穿戴式固定器、用于支撑患肢的托举板、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穿戴式固定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举板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托举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穿戴式固定器固定在患者身上,托举板上放置患肢,支撑件用于支撑患肢,本实用新型使患者腹部皮瓣术后患肢下方具有硬性支撑,减少了患者皮瓣蒂受压,方向扭转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皮瓣是自身体上切取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在切取过程中保留一部分组织与身体相连,保留的部分呈蒂,切取下来被转移到它处的部分呈皮瓣。腹部皮瓣是带蒂皮瓣中常见的一种,腹部带蒂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应用广泛。
腹部皮瓣的营养由蒂部提供,因此,术后应注意蒂的方向、张力、以及包扎固定时的压力与扭转,保护好皮瓣蒂部。保护皮瓣蒂部最确切的方法就是术后妥善固定与制动患肢,防止肢体活动致皮瓣血运障碍,甚至造成皮瓣撕脱。
对于术后患肢的固定,既往有很多方法,但大部分以软固定为主,很难确保皮瓣蒂部不受压、方向不扭转,并且患者患肢下方缺少硬性支撑,患肢处于悬空状态,致使患者非常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腹部皮瓣术后的患肢下方缺少硬性支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包括,穿戴式固定器、用于支撑患肢的托举板、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穿戴式固定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举板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托举板。
可选的,所述穿戴式固定器外侧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另一端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托举板。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连接第一托举板,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第三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连接有第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连接第二托举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底座、调节部分;
所述固定底座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另一端设置有沿所述底座径向的第一空心环状齿,所述调节部分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的一端,相向设有第二空心环状齿,第一空心环状齿和第二空心环状齿相互咬合,所述第二空心环状齿中间开有容纳弹簧的凹槽,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环状齿中心部分,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滑动连接柱,所述滑动连接柱细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环状齿中心部分,所述滑动连接柱粗端连接于所述凹槽底部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与所述凹槽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直径小于所述滑动腔的直径;
所述调节部分径向开有容纳所述支撑件一端的通孔,所述调节部分远离所述第二空心环状齿的一侧,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通孔贯通,所述螺纹孔内连接锁紧螺栓。
可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卡扣,所述滑轨截面为T形,沿所述穿戴式固定器的外周设置,所述卡扣为C形,所述卡扣扣合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卡扣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可选的,所述第三转动机构为套筒,所述套筒中心开有容纳第一支杆的通孔,所述套筒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的方向开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设有第二锁紧螺栓。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为万向接头。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穿戴式固定器外侧。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举板各有两套分别安装在所述穿戴式固定器的左右两侧。
可选的,所述穿戴式固定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举板的硬性支撑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包括穿戴式固定器、用于支撑患肢的托举板、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穿戴式固定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举板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托举板。使患者腹部皮瓣术后患肢下方具有硬性支撑。减少了患者皮瓣蒂受压,方向扭转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实施例的支撑件和托举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实施例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实施例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部分剖面图。
其中:1-穿戴式固定器,2-第二托举板,3-第一托举板,4-第二支杆,5-第一支杆,6-第一角度调节机构,7-第二角度调节机构,8-卡扣,9-滑轨,10-第一转动机构,11-第二转动机构,12-第三转动机构,13-固定底座,14-调节部分,15-第一空心环状齿,16-第二空心环状齿,17-弹簧,18-滑动连接柱,19-锁紧螺栓,20-凹槽,21-滑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包括,穿戴式固定器1、用于支撑患肢的托举板、支撑件,支撑件一端与穿戴式固定器1相连接,另一端与托举板连接,用于支撑托举板。
作为一种示例,穿戴式固定器1可以为腰部固定器、双肩式固定器,单肩式固定器等可穿戴式的固定器,穿戴式固定器1设有用于支撑件和托举板的硬性支撑物,硬性支撑物可以是金属或者塑料等硬性、韧性的材料,支撑件的形状不做限制,支撑件可以为杆状、片状、不规则形状或者具有支撑能力的机械装置,支撑件可以有伸缩性或者可弯折可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穿戴式固定器1外侧设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连接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支撑件一端连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另一端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连接托举板。
作为一种示例,滑动机构设于穿戴式固定器1外侧腰部位置的硬性支撑物上,第一角度调节结构6可以进行360度角度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4,第一支杆5一端连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转动机构10,第一转动机构10连接第一托举板3,第一支杆5上设有第三转动机构12,第三转动机构12连接有第二角度调节机构7,第二角度调节机构7连接第二支杆4的一端,第二支杆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机构11,第二转动机构11连接第二托举板2。
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和第二角度调节结构7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分别设置,同时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和第二角度调节结构7调节角度时当转动过一定角度后可以固定角度,可以多次调节角度,固定角度的力大于患肢正常活动时产生的力,第二支杆4通过第三转动机构12转动后可以进行固定,第一托举板3经第一转动机构10可以缓慢转动和第二托举板2经第二转动机构11可以缓慢转动。第一托举板3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其他柱形、弧形,用于支撑在患者的腋下,第二托举板2可以为弧形板、平板、圆筒、半圆板,与患肢贴合的人体工学形状的托举板等起到托举作用的结构均为第二托举板2,第二托举板2用于支撑患臂,更多为小臂。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4为伸缩杆,第一支杆5的固定部分一侧与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第一支杆5的伸缩部分的一侧顶部通过第一转动机构10与第一托举板3连接,第二支杆4的固定部分一侧与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第二角度调节结构与第一支杆5的固定部分连接,第二支杆4的伸缩部分的一侧顶部通过第二转动机构11与第二托举板2连接,伸缩杆具有伸缩一定长度后固定伸缩部分的功能。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支杆5通过第一转动机构10连接在第一托举板3顶部中心位置,也可以连接在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底座13、调节部分14;
固定底座13一端固定设置在滑动机构上,另一端设置有沿底座径向的第一空心环状齿15,调节部分14与固定底座13连接的一端,相向设有第二空心环状齿16,第一空心环状齿15和第二空心环状齿16相互咬合,第二空心环状齿16中间开有容纳弹簧17的凹槽20,弹簧17一端连接于第一空心环状齿15中心部分,弹簧17另一端连接于凹槽20底部,弹簧17套接于滑动连接柱18,滑动连接柱18细端连接于第一空心环状齿15中心部分,滑动连接柱18粗端连接于凹槽20底部的滑动腔21,滑动腔21与凹槽20具有连接孔,连接孔直径小于滑动腔21的直径;
调节部分14径向开有容纳支撑件一端的通孔,调节部分14远离第二空心环状齿16的一侧,开有螺纹孔,螺纹孔与通孔贯通,螺纹孔内连接锁紧螺栓19。
锁紧螺栓19拧紧,将第一支杆5进行固定,锁紧螺栓19松开,第一支杆5可以在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的调节部分14的通孔中上下滑动。
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使用时,向外拔出调节部分14,弹簧17拉长,滑动连接柱18的粗端在滑动腔21中滑动,调节部分14转动,角度调节后,在弹簧17的作用力下,第一空心环状齿15和第二空心环状齿16再次咬合,实现角度的调节和调节之后的角度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滑动机构包括:滑轨9、卡扣8,滑轨9截面为T形,沿穿戴式固定器1的外周设置,卡扣8为C形,卡扣8扣合在滑轨9上,卡扣8在滑轨9上滑动,滑轨9两端设有阻隔板,用于防止卡扣8脱轨,卡扣8具有调节卡扣松紧度的功能,方便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三转动机构12为套筒,套筒中心开有容纳第一支杆5的通孔,套筒垂直于第一支杆5的方向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设有第二锁紧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转动机构11为万向接头,万向接头可以设置于第二托举板2底部,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托举板2侧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支撑件可拆卸式连接在穿戴式固定器1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支撑件和托举板各有两套分别安装在穿戴式固定器的左右两侧。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9)

1.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戴式固定器(1);所述穿戴式固定器(1)外侧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
用于支撑患肢的托举板;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另一端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托举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4),所述第一支杆(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转动机构(10),所述第一转动机构(10)连接第一托举板(3),所述第一支杆(5)上设有第三转动机构(12),第三转动机构(12)连接有第二角度调节机构(7),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机构(7)连接所述第二支杆(4)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杆(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机构(11),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1)连接第二托举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底座(13)、调节部分(14);
所述固定底座(13)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另一端设置有沿所述底座径向的第一空心环状齿(15),所述调节部分(14)与所述固定底座(13)连接的一端,相向设有第二空心环状齿(16),第一空心环状齿(15)和第二空心环状齿(16)相互咬合,所述第二空心环状齿(16)中间开有容纳弹簧(17)的凹槽(20),所述弹簧(17)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环状齿(15)中心部分,所述弹簧(1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凹槽(20)底部;
还包括滑动连接柱(18),所述弹簧(17)套接于滑动连接柱(18),所述滑动连接柱(18)细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空心环状齿(15)中心部分,所述滑动连接柱(18)粗端连接于所述凹槽(20)底部的滑动腔(21),所述滑动腔(21)与所述凹槽(20)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直径小于所述滑动腔(21)的直径;
所述调节部分(14)径向开有容纳所述支撑件一端的通孔,所述调节部分(14)远离所述第二空心环状齿(16)的一侧,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通孔贯通,所述螺纹孔内连接锁紧螺栓(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9)、卡扣(8),所述滑轨(9)截面为T形,沿所述穿戴式固定器(1)的外周设置,所述卡扣(8)为C形,所述卡扣(8)扣合在所述滑轨(9)上,所述卡扣(8)在所述滑轨(9)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机构(12)为套筒,所述套筒中心开有容纳第一支杆(5)的通孔,所述套筒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5)的方向开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设有第二锁紧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1)为万向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穿戴式固定器(1)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举板各有两套分别安装在所述穿戴式固定器(1)的左右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固定器(1)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举板的硬性支撑物。
CN202222651548.5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271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548.5U CN21927127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548.5U CN21927127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1271U true CN219271271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3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1548.5U Active CN21927127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1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38600A (en) Adjustable splint
JP2003526470A (ja) 回内/回外・屈曲両用治療運動装置
JP2015536198A (ja) 頸部固定器
US854065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CN207429146U (zh) 一种矫正矫形指掌骨支架
CN108670530B (zh) 一种医疗骨科病房用临床固定装置
US7857780B2 (en) Discretely adjustable orthopedic traction using constant-force springs
EP0277663B1 (en) Adjustable splint
CN106361420A (zh) 一种骨外固定矫形支架
CN219271271U (zh) 一种腹部皮瓣术后患肢固定装置
CN210932574U (zh) 一种肘关节训练装置
CN213284145U (zh) 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用拉伸器
CN210784883U (zh) 一种下肢多功能固定器
CN214157629U (zh) 一种穿戴式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217286229U (zh) 一种可拆卸解剖型上肢外支撑支具
CN212650968U (zh) 一种骨科临床体位可调控支架
CN219166992U (zh) 一种腕关节训练器
CN104323837A (zh) 一种手部骨固定器
CN219594932U (zh) 一种关节损伤辅助治疗设备
CN210020986U (zh) 一种骨折术后痉挛康复训练器材
CN216365469U (zh) 一种骨科护理关节限位装置
CN213283651U (zh) 一种用于轻微骨折的支撑支架
CN219110777U (zh) 一种手部训练器
CN211460458U (zh) 一种四肢骨折包扎固定用支架
CN211273405U (zh) 一种骨科上肢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