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1850U - 便携式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1850U
CN219261850U CN202223517248.4U CN202223517248U CN219261850U CN 219261850 U CN219261850 U CN 219261850U CN 202223517248 U CN202223517248 U CN 202223517248U CN 219261850 U CN219261850 U CN 219261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late
positioning
internal thread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172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鹏
郭清华
逄利华
朱保甲
徐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t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t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t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ngt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172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1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1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1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支撑装置,属于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双向内螺纹筒,所述双向内螺纹筒内部对称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柱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板外表面四边均通过合页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双向内螺纹筒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省力机构,所述省力机构包括定位板、定位柱和转动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省力机构,能够对转动条进行定位,降低了转动条的定位难度,防止转动条产生转动的问题出现,并且通过转动条,能够便于双向内螺纹筒的转动,降低了双向内螺纹筒的转动难度,从而便于支撑柱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便携式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便携式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支撑装置是对两者物体之间进行支撑,利用一个固定物体和支撑装置的配合对另外一个悬空或者底端受力面积过小的物体进行支撑,而支撑装置广泛运用到建筑行业,例如建筑改造过程中的支撑架与房屋建设过程中的支撑架。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改造用便携式支撑装置,申请号202221642871.X,当需要将支撑装置拆卸运输时,操作人员操作可拆连接结构将两个支撑柱分离,然后驱使锁止结构解除对支撑板的锁止,最后通过驱动组件将支撑板折叠起来,完成整个支撑装置的拆卸和折叠过程,减小了支撑装置的空间占用,改善了支撑装置不便于运输和携带的问题。
虽然该申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问题如下,由于该装置对物体进行支撑过程中利用驱动双向内螺纹筒转动,双向内螺纹筒转动时带动两个支撑柱相对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物体进行相互支撑,但是由于支撑柱两端的支撑板和两个物体相对贴合时,此时双向内螺纹筒转动吃力,导致双向内螺纹筒转动不便的问题出现,进一步使得该支撑装置对物体支撑不稳定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该装置对物体进行支撑过程中利用驱动双向内螺纹筒转动,双向内螺纹筒转动时带动两个支撑柱相对移动,从而使得两个物体进行相互支撑,但是由于支撑柱两端的支撑板和两个物体相对贴合时,此时双向内螺纹筒转动吃力,导致双向内螺纹筒转动不便的问题出现,进一步使得该支撑装置对物体支撑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支撑装置,包括双向内螺纹筒,所述双向内螺纹筒内部对称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柱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板外表面四边均通过合页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双向内螺纹筒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省力机构,所述省力机构包括定位板、定位柱和转动条;
所述双向内螺纹筒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双向内螺纹筒外表面位于定位板内部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外表面位于定位板内壁位置处转动连接转动条;
所述支撑板外侧安装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矩形块立柱、固定套和凸型柱;
所述支撑板外侧对称安装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一端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端焊接有凸型柱。
所述省力机构还包括弧形板、弹簧杆、固定条和挡板;
所述定位板一端焊接有弧形板,所述定位柱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一端焊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背面焊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一端边部开设有圆角,所述挡板内壁和转动条一端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一端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弹簧杆位于定位孔内部。
所述稳定机构还包括螺钉、矩形条、连接块和弹簧柱;
所述立柱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一端焊接有矩形条,所述固定套外表面边部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固定焊接有弹簧柱。
优选的,所述弹簧柱一端和转动板一端面相互贴合,所述固定套和立柱之间通过螺钉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省力机构,能够对转动条进行定位,降低了转动条的定位难度,防止转动条产生转动的问题出现,并且通过转动条,能够便于双向内螺纹筒的转动,降低了双向内螺纹筒的转动难度,从而便于支撑柱相对移动。
2.通过稳定机构,能够调节了凸型柱的位置,进一步能够对支撑物不同位置处进行支撑,并且能够增加支撑物和该装置之间的受力范围,进一步增加了支撑物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向内螺纹筒;2、支撑柱;3、支撑板;4、驱动组件;5、转动板;
6、省力机构;601、定位板;602、弧形板;603、定位柱;604、弹簧杆;605、固定条;606、挡板;607、转动条;
7、稳定机构;701、矩形块;702、立柱;703、螺钉;704、矩形条;705、固定套;706、凸型柱;707、连接块;708、弹簧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便携式支撑装置,包括双向内螺纹筒1,双向内螺纹筒1内部对称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一端焊接有支撑板3,支撑柱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组件4,支撑板3外表面四边均通过合页连接有转动板5,驱动组件4和转动板5之间通过旋转条连接,双向内螺纹筒1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省力机构6,省力机构6包括定位板601、定位柱603和转动条607;
双向内螺纹筒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601,双向内螺纹筒1外表面位于定位板601内部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柱603,定位柱603外表面位于定位板601内壁位置处转动连接转动条607;
支撑板3外侧安装有稳定机构7,稳定机构7包括矩形块701立柱702、固定套705和凸型柱706;
支撑板3外侧对称安装有矩形块701,矩形块701一端焊接有立柱702,立柱70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705,固定套705一端焊接有凸型柱706。
省力机构6还包括弧形板602、弹簧杆604、固定条605和挡板606;
定位板601一端焊接有弧形板602,定位柱603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杆604,定位柱603一端中部开设有定位孔,弹簧杆604位于定位孔内部,便于对弹簧杆604进行安装,降低了弹簧杆604的安装难度,弹簧杆604一端焊接有固定条605,固定条605背面焊接有挡板606,挡板606一端边部开设有圆角,挡板606内壁和转动条607一端面相互贴合,便于对转动条607进行定位,降低了转动条607的定位难度。
稳定机构7还包括螺钉703、矩形条704、连接块707和弹簧柱708;
立柱702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钉703,螺钉703一端焊接有矩形条704,固定套705外表面边部焊接有连接块707,连接块707一端固定焊接有弹簧柱708,弹簧柱708一端和转动板5一端面相互贴合,固定套705和立柱702之间通过螺钉703限位,便于固定套705的定位,降低了固定套705的定位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通过驱动组件4驱动转动板5转动,使得转动板5顶端和支撑板3顶端边部重合,然后人员转动拉动凸型柱706,凸型柱706移动时带动固定套705沿着立柱702外侧移动,从而调节了凸型柱706的位置,进一步能够对支撑物不同位置处进行支撑,并且能够增加支撑物和该装置之间的受力范围,进一步增加了支撑物体的稳定性,而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时,此时只需转动矩形条704,矩形条704转动时带动螺钉703和立柱702一端脱落,即能够对凸型柱706进行拆卸。
接着人员拉动固定条605,固定条605移动时带动弹簧杆604拉伸的同时带动挡板606和转动条607一端分离,然后旋转转动条607,转动条607转动时沿着定位柱603外表面转动,接着人员利用弹簧杆604的拉伸力而带动挡板606进入到转动条607一端,并且使得转动条607另一端和定位板601贴合,即能够对转动条607进行定位,降低了转动条607的定位难度,防止转动条607产生转动的问题出现,并且通过转动条607,能够便于双向内螺纹筒1的转动,降低了双向内螺纹筒1的转动难度,从而便于支撑柱2相对移动,进一步便于支撑柱2顶端的支撑板3对支撑物进行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便携式支撑装置,包括双向内螺纹筒(1),所述双向内螺纹筒(1)内部对称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一端焊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柱(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组件(4),所述支撑板(3)外表面四边均通过合页连接有转动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内螺纹筒(1)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省力机构(6),所述省力机构(6)包括定位板(601)、定位柱(603)和转动条(607);
所述双向内螺纹筒(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601),所述双向内螺纹筒(1)外表面位于定位板(601)内部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柱(603),所述定位柱(603)外表面位于定位板(601)内壁位置处转动连接转动条(607);
所述支撑板(3)外侧安装有稳定机构(7),所述稳定机构(7)包括矩形块(701)立柱(702)、固定套(705)和凸型柱(706);
所述支撑板(3)外侧对称安装有矩形块(701),所述矩形块(701)一端焊接有立柱(702),所述立柱(70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705),所述固定套(705)一端焊接有凸型柱(7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省力机构(6)还包括弧形板(602)、弹簧杆(604)、固定条(605)和挡板(606);
所述定位板(601)一端焊接有弧形板(602),所述定位柱(603)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杆(604),所述弹簧杆(604)一端焊接有固定条(605),所述固定条(605)背面焊接有挡板(6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06)一端边部开设有圆角,所述挡板(606)内壁和转动条(607)一端面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603)一端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弹簧杆(604)位于定位孔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7)还包括螺钉(703)、矩形条(704)、连接块(707)和弹簧柱(708);
所述立柱(702)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钉(703),所述螺钉(703)一端焊接有矩形条(704),所述固定套(705)外表面边部焊接有连接块(707),所述连接块(707)一端固定焊接有弹簧柱(7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708)一端和转动板(5)一端面相互贴合,所述固定套(705)和立柱(702)之间通过螺钉(703)限位。
CN202223517248.4U 2022-12-28 2022-12-28 便携式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261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7248.4U CN21926185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便携式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7248.4U CN21926185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便携式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1850U true CN219261850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5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17248.4U Active CN21926185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便携式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18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6513A (zh) * 2023-09-26 2023-12-29 广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路桥抢险应急施工的无定向支护方法及支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6513A (zh) * 2023-09-26 2023-12-29 广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路桥抢险应急施工的无定向支护方法及支护装置
CN117306513B (zh) * 2023-09-26 2024-04-09 广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路桥抢险应急施工的无定向支护方法及支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61850U (zh) 便携式支撑装置
CN113086370A (zh)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钢卷运输用底架
CN21130535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焊接固定装置
CN211067848U (zh) 一种居家养老用行走辅助装置
CN210734768U (zh) 一种led显示屏码放架
CN112594510A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会议平板及其控制系统
CN112244497A (zh) 一种具有安装拆卸功能的建筑工程设计用绘图架
CN210581722U (zh) 一种滑动式建筑设计绘画板支撑架
CN2238871Y (zh) 框架支撑装置
CN216662127U (zh) 一种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电梯
CN218208590U (zh) 一种烟雾报警器的安装座机构
CN213065273U (zh) 一种拼接屏幕用前维护支架
CN219016787U (zh) 带有定型结构的幕布
CN220731118U (zh) 一种展示栏
CN209798622U (zh) 一种基于建筑经济的可重复使用护栏
CN220491574U (zh) 一种便携式宣传展牌装置
CN220955405U (zh) 一种快拆形变纱窗框
CN214152363U (zh) 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展示装置
CN219553177U (zh) 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液晶拼接显示单元
CN213479664U (zh) 一种中职英语教学用便捷式投影仪支撑装置
CN220910869U (zh) 一种可调式拼装显示屏安装架
CN219639946U (zh) 便于举升定位安装的室内小间距高清全彩显示屏
CN219773675U (zh) 装配式钢结构固定设备
CN220081043U (zh) 一种建筑用可快速展开的临时隔离围栏
CN220203593U (zh) 施工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