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1471U - 热塑膜定位器 - Google Patents

热塑膜定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1471U
CN219251471U CN202320121946.8U CN202320121946U CN219251471U CN 219251471 U CN219251471 U CN 219251471U CN 202320121946 U CN202320121946 U CN 202320121946U CN 219251471 U CN219251471 U CN 219251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thermoplastic film
outer shell
positioning rod
film pos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19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远湖
王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uanjing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uanjing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uanjing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uanjing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19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1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1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1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塑膜定位器,包括外壳体和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外壳体在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的定位结构,其中,外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使外壳体与待放置位相贴的定位面,定位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定位面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面,并在定位面上设定位结构,从而能够通过在待放置位上作标记,将定位结构的位置与标记重合,即可利用定位结构确定出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实现在每次使用时都能够将热塑膜定位器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形成人造体表骨性标志,使得在再次放置热塑膜的时候,能够基于该热塑膜定位器找到上一次的安装位置,实现快速精准安装热塑膜,保证每次放疗进行热塑膜摆位时,减少热塑膜摆位误差,提高热塑膜的重复摆位和固定效率。

Description

热塑膜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塑膜定位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放射治疗时,为了保证肿瘤靶区不偏移和确保放疗的精确性,通常都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定位。其中,热塑膜固定因简单实用且容易实施,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常用的放疗身体定位方案。在使用热塑膜对患者进行身体定位时,需要先制备与该患者外周轮廓相匹配的特定形状的热塑膜,其制备方法通常是包括:将体膜放置到70℃左右的水中,待体膜软化后覆盖到患者的身体上并固定热塑膜;待热塑膜冷却固化,以形成与该患者的外周轮廓相适应的定型热塑膜。由此,制得的热塑膜便可以固定患者,以防止其体位移动,实现对患者的身体定位。在制得出热塑膜之后,以后每次再次进行放射治疗时,只需将热塑膜再次固定到患者身体上即可实现对患者的再次身体定位。其中,在再次进行身体定位时,为了使摆位精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保证将热塑膜每次都固定在患者身体上的相同位置,即热塑膜的固定位置应保持不变。可见,热塑膜的重复固定效果和摆位效率已成为影响热塑膜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实际上,目前常用的热塑膜的重复固定效果和摆位效率均不理想,特别是要实现精准定位是比较困难的,很容易引起摆位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发明人致力于对热塑膜的固定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期至少提高热塑膜的固定效果和摆位效率。为了达到这样的发明目的,发明人经过对目前常用的热塑膜进行研究发现:常用的热塑膜主要分为用于固定头部的头膜、用于固定头部、颈部和肩部的头颈肩膜和用于固定躯干和四肢的体膜,而这些热塑膜的固定效果和重复性主要取决于固定部位有无体表骨性标志及其是否明显,固定的部位不同,对应的体表骨性标志不同,固定效果和重复性就相应不同;其中,头膜固定效果和重复性最好,是因为头部体表骨性标志很多而且还很明显,有鼻梁、鼻尖、颧骨凸起、眉弓、下颌骨边线等,使得头膜凹凸明显、立体感强;相比头膜,头颈肩膜固定效果和重复性整体会差一些,头颈肩膜的头部固定效果和重复性跟头膜差不多,但是颈部、肩部的固定效果和重复性会比较差,是因为颈部和肩部的体表骨性标志少且不明显,同时肩膀的活动性较大;而对于体膜的固定,按照病人的睡姿区分主要分为仰卧位固定和俯卧位固定,按照固定部位区分主要分为胸部段固定和腹部段固定,对于仰卧位固定,胸腹部前侧的体表骨性标志有肋弓、髂骨、髂窝、耻骨联合、肚脐等,这些体表骨性标志主要集中在腹部段,胸部段缺乏体表骨性标志,所以仰卧位胸段体膜固定的固定效果和重复性不好;并且,发明人还发现,这些体表骨性标志的明显程度取决于人体的肥胖度,人体越瘦则体表骨性标志越明显,越胖则越不明显,所以患者越胖,不管是胸部段还是腹部段,体膜的固定效果和重复性都不好;而对于俯卧位固定,由于胸腹部背侧即背部和臀部缺乏体表骨性标志,所以不管是胸部段固定还是腹部段固定,不管患者是胖还是瘦,体膜的固定效果和重复性都不好。基于这一发现,发明人构思通过研发出一种能够用于模拟体表骨性标志的装置,来辅助实现热塑膜的精准定位和重复固定。
基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塑膜定位器,其能够被设置在人体上以用于模拟人体的体表骨性标志,从而保证在重复利用热塑膜进行人体固定时的热塑膜摆位效率和重复固定效果,实现快速精准安装热塑膜,减少热塑膜的摆位误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塑膜定位器,包括外壳体和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外壳体在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的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使外壳体与所述待放置位相贴的定位面,所述定位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热塑膜定位器利用外壳体上设置定位面,并在定位面上设置定位结构,从而能够通过在待放置位(如人体皮肤)上作标记,将定位结构的位置与标记重合,即可利用定位结构确定出热塑膜定位器在带放置位的安放位置,实现在每次使用时(如每次放疗的时候)都能够将热塑膜定位器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其中,精准放置在相同位置的外壳体能够被用作人造体表骨性标志,使得在再次放置热塑膜的时候,能够基于该热塑膜定位器找到上一次的安装位置,实现快速精准安装热塑膜,保证每次放疗进行热塑膜摆位时,减少热塑膜的摆位误差,提高热塑膜的重复摆位和固定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棒,所述定位棒沿着朝向外壳体内部的方向滑动设置在定位面上,且所述定位棒能够完全伸入外壳体内部。
由此,通过利用能够可滑动地伸入伸出外壳体的定位棒,将定位棒的端部与在待放置位(如人体皮肤)上所作的标记精准对准,之后只需要将定位棒的端部与标记相抵,并将定位棒整体滑动至伸入外壳体内后,即能够实现将热塑膜定位器准确放置在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上,以实现准确定位出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定位面上的定位部和设置在外壳体上的用于观察定位部的安放位置的观察结构。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利用观察结构能够观察到外壳体上的定位部所在的位置,从而能够有利于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将热塑膜定位器的定位部的位置与标记重合,定位出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的外形为旋转体。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热塑膜定位器在利用定位棒设置在人体皮肤上时,无需考虑摆放方向与角度的问题,使得在使用时能够更加便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的外形为圆锥体。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采用圆锥体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热塑膜在定型时对热塑膜定位器的横向作用力,避免热塑膜定位器脱离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上设有抓持结构。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热塑膜定位器结构能够更易于抓起拿取,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定位面的中心点处。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热塑膜定位器能够仅通过单个定位部即可实现确定热塑膜定位器的设置位置,简化定位器的结构和制造成本,且能够减少标记的数量,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内设有与定位棒滑动连接的槽结构,所述定位棒的第一端伸入外壳体内并伸入至槽结构内。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利用槽结构与定位棒自身的结构配合,以实现限制定位棒的活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棒与外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定位棒完全脱离掉出外壳体外的限位结构。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定位棒能够利用限位结构避免完全脱离外壳体,防止在拿起的时候定位棒脱离掉出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上设有能够将外壳体固定在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上的固定结构。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热塑膜定位器能够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待放置位如人体的皮肤上,避免患者运动或安放位置倾斜等影响热塑膜定位器的使用,令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等情况,进而影响对热塑膜放置的定位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体内侧与定位棒之间设有用于将定位棒推出外壳体的弹性件。
由此,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热塑膜定位器在使用完后,定位棒能够自动复位,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定位棒伸出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定位棒伸入外壳体内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定位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半圆球型外壳体结构示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圆柱形外壳体结构示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圆柱形与半圆球形组合结构示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定位部为孔结构,观察结构为观察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定位部为孔结构,外壳体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定位部为孔结构,观察结构为长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外壳体为方形结构,定位部与定位棒设有两个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外壳体为不规则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外壳体的定位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11、定位面;12、通孔;13、抓持结构;2、定位结构;21、定位部;22、观察孔;23、定位棒;231、第一端;232、第二端;233、限位结构;3、槽结构;31、凸台;32、深槽;4、弹性件;5、固定结构;61、上盖;6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塑膜定位器的结构,参照图1所示,该热塑膜定位器包括有外壳体1和用于辅助确定外壳体1在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的定位结构2,外壳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放置位相贴的定位面11,定位结构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定位面11上,进而使得利用定位结构2与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对准,即可将该热塑膜定位器准确地重复安放在相同的位置处,形成人造体表骨性标志,进而令再次放置热塑膜的时候能够基于该热塑膜定位器找到上一次的安装位置,实现快速精准安装热塑膜的效果。其中,待放置位具体可以为如人体皮肤等,即可通过将热塑膜定位器利用定位结构2确定在人体皮肤上,以形成人造体表骨性标志,实现快速安装热塑膜进行放疗的效果。
对于外壳体1上设置的定位面11,其可以为规则面,也可以为不规则面,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选用规则面,这样能够更有利于与皮肤相贴。对于规则面的定位面11,其可以为向外壳体1的外侧凸起的圆弧面,也可以为向外壳体1的内侧凹入的圆弧面,也可以为平面,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平面作为外壳体1的定位面11,进而能够与尽可能与各个部位的皮肤相贴,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参照图5至图12,对于外壳体1的形状结构,其并无特殊限制,可以为任意的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作为优选的方案,外壳体1的形状结构可以采用旋转体的结构,旋转体的结构能够有利于产品摆放,由于旋转体的结构特性,使得在安装放置产品的时候无需考虑摆放方向与角度的问题,令产品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加便利,具体的,参照图5至图7所示,旋转体的结构可以为圆柱体、圆锥体、半圆球、圆球以及将任意旋转体相结合形成的组合旋转体结构等,在此不过多列举。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外壳体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圆锥体,圆锥体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热塑膜在定型时对热塑膜定位器的横向作用力,进而能够有效避免热塑膜定位器在使用的时候脱离其安放位置,提高使用效果。参照图1、图11和图13,对于设置在定位面11上的定位结构2,其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只需要能够准确定位出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即可,对于非旋转体的外壳体1结构,定位结构2优选设置为两个以上,以能够在定位出其安放位置以外,还能够确定出其具体的安放方向角度,而对于旋转体的外壳体1结构,定位结构2则可以在定位面11上的中心点上只设置一个,由于旋转体在安放的时候无需考虑摆放的方向与角度的问题,因而只需要通过定位面11上的中心点即可确定出其准确的安放位置。对于定位结构2,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结构2具体可以是在定位面11上的一个点图形,又或是凸点结构、孔结构、或是其他由多个零部件组合形成的结构等,其只需要能够标示出在定位面11上的一个位置即可能够通过该定位结构2与待放置位上的标记对应,以确定出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因而对于定位结构2的具体结构并没有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2可以包括设置在定位面上的定位部21和设置在外壳体1上的用于观察定位部21的安放位置的观察结构,该观察结构根据外壳体1的结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设置方式。示例性地,以外壳体1的结构为实心结构为例,若定位部21仅为在定位面11上的一个点图形等非实体结构,则可以将外壳体1设置为由具有一定透明度的材料制成的结构,进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外壳体1的方向都能够观察到定位面11上的点图形的位置,从而能够辅助使用者对准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参照图8所示,若定位部21为孔结构,则观察结构则可以为以孔结构为基础形成的贯穿外壳体1的长穿孔,进而使得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透过长穿孔观察到作为定位部21的孔结构的位置,以能够辅助使用者对准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进一步的,以外壳体1的结构为空心结构为例,若定位部21仅为在定位面11上的一个点图形,则可以将外壳体1的定位面11设置为由具有一定透明度的材料制成的结构,定位面11以外的部分可以也同样设置为具有一定透明度,抑或是设置有用于观察定位部21位置的观察孔22,以使得使用者能够透过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外壳体1或外壳体1上的观察孔22观察到定位面11上的点图形的位置,从而能够辅助使用者对准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参照图9和图10所示,若定位部21为孔结构,则同样的可以将定位面11以外的部分设置为具有一定透明度,抑或是设置有用于观察定位部21位置的观察孔22,以使得使用者能够透过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外壳体1或外壳体1上的观察孔22观察到作为定位部21的孔结构的位置,以能够辅助使用者对准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具体的观察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示例,只要能够利用该观察结构观察到定位面11上的定位部21的安放位置即可,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2还可以包括有定位棒23,定位棒23沿着朝向外壳体1的内部的方向滑动设置在定位面11上,并且定位棒23能够完全伸入外壳体1内部,以使得能够利用定位棒23的端部对准皮肤上的标记,对准后即可利用定位棒23与外壳体1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定位棒23完全伸入至外壳体1内,以使得热塑膜定位器能够准确地安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定位棒23能够完全伸入外壳体1内的状态,应理解为定位棒23不会凸出至外壳体1的外部,进而能够保证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影响外壳体1的安放设置。参照图11和图13所示,与定位结构2的数量对应,定位棒23的设置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由于定位棒23的作用是用于将外壳体1辅助确定在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上,因而根据外壳体1的具体形状结构的不同,定位棒23的设置数量也可以有所不同。对于定位棒23的结构,其一般设置为刚性的直长条形结构,因而定位棒23与外壳体1之间的滑动方向可以为定位棒23的长度方向,若定位棒23为弧形,则定位棒23的滑动方向则可以为沿着定位棒23的弧形的曲线方向。进一步的,定位棒23还可以为可形变的材料等,定位棒23只需要能够沿着朝向外壳体1的内部的方向滑动设置在定位面11上,并且定位棒23能够完全伸入外壳体1内即可。为了便于说明,在后文的实施例中,将以定位棒23为刚性的直长条形结构为例继续对整体的热塑膜定位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具体定位棒23的设置方向,优选地可以设置为垂直定位面11的样式,对于定位棒23与外壳体1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则根据外壳体1的结构的不同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结构,以使得定位棒23的第一端231位于外壳体1内,利用定位棒23与外壳体1之间的滑动连接关系,使得定位棒23的第二端232也能够收入至外壳体1内。具体的,若外壳体1为实心结构,则外壳体1上可以利用在定位面11上开设盲孔,以形成槽结构3,定位棒23的第一端231伸入槽结构3内,以利用定位棒23的结构与槽结构3相互配合,令定位棒23能够沿着槽结构3在外壳体1上滑动设置,槽结构3的深度应不小于定位棒23的长度,以使得定位棒23能够完全伸入外壳体1内。若外壳体1为空心结构,参照图2所示,则外壳体1的定位面11上设置定位结构2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通孔12,以使得定位棒23的第一端231能够穿过通孔12伸入外壳体1的内部,外壳体1的内侧可以设置有沿着与定位面11垂直的方向朝向定位面11延伸的凸台31,凸台31上开设有深槽32,以形成槽结构3,定位棒23的第一端231穿过定位面11上的通孔12后伸入外壳体1内并伸入槽结构3内,以利用定位棒23的结构与槽结构3相互配合,令定位棒23能够沿着槽结构3在外壳体1上滑动设置。对于定位棒23与外壳体1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除了上述的示例以外,还可以为其他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如滑块滑槽等结构,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定位棒23与外壳体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用于限制定位棒23完全脱离掉出外壳体1外的限位结构233,以避免在使用的时候出现定位棒23脱离掉出的情况。具体的限位结构233,根据外壳体1与定位棒23之间的具体滑动连接结构的不同而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结构。若外壳为实心结构,可以在槽结构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并在定位棒23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滑槽的两端均在外壳体1内侧,以通过滑槽与滑块的结构限制定位棒23无法脱离掉出外壳体1外。参照图2至图4所示,若外壳体1为空心结构,则可以在定位棒23的侧面上凸设有凸起,并且使凸起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凸起的长度大于定位棒23与通孔12之间的间隙,以能通过凸起限制定位棒23无法脱离掉出外壳体1外。具体的,凸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对此并无限制,只需要能够限制定位棒23无法脱离掉出外壳体1外即可。示例性地,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凸起设置为沿着定位棒23的侧面一周设置的一圈凸边,此时,凸起的长度应理解为凸边的内外半径差。
为了避免本实用新型的热塑膜定位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可以在外壳体1上设有能够将外壳体1固定在皮肤上的固定结构5,以使得热塑膜定位器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固定在皮肤上,避免患者运动或安放位置倾斜等影响热塑膜定位器的使用,令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等情况,进而影响对热塑膜放置的定位精度。具体的,该固定结构5具体可以设置在定位面11上,如在定位面11上设置有用于利用负压吸附在皮肤上的吸盘结构等,也可以设置在外壳体1的其他面上,如在其他面上利用透明胶等将热塑膜定位器贴在皮肤上,固定结构5只需要能够将热塑膜定位器固定在皮肤上即可,上述列举的示例并不对固定结构5的具体结构样式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5可以为设置在定位面11上与人体皮肤相贴的粘性层,参照图2和图3所示,利用该粘性层能够在热塑膜定位器确定好安放位置并安放设置在该位置上后,利用粘性层将热塑膜定位器粘在该位置上,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具体的,该粘性层可以为常用的粘胶或双面胶等,只需要能够黏在人体皮肤上即可。
更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3所示,还可以在外壳体1的内侧与定位棒23之间设置用于将定位棒23推出外壳体1的弹性件4,从而使得热塑膜定位器在使用完后,定位棒23能够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复位,以便于下一次的使用。以前文所述空心结构的外壳体1为示例,弹性件4可以采用弹簧,继续参照图2所示,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棒23上设置的凸起相抵、另一端与外壳体1的内侧相抵,以套设在定位棒23和凸台31的外侧,使得弹簧能够将定位棒23朝向推出外壳体1的方向推动。对于弹性件4的选择,除了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弹簧以外,还可以为橡皮筋、橡胶、弹性膜、弹片等其他常用的部件,本实施例并不对此作限制。
对于外壳体1的结构,可以设置为由可拆卸连接的上盖61和底板62组合形成,以上述的圆锥体结构的空心外壳体1,定位结构2包括有定位棒23的热塑膜定位器结构为例,参照图2和图3所示,外壳体1可以分为可拆卸连接的圆锥面的上盖61和圆形的底板62,定位面11设置在底板62上,为图示中的底板62的底面,底板62上设置有通孔12,定位棒23的第一端231穿过通孔12伸入上盖61的内侧,上盖61的内侧设置有凸台31,凸台31上开设有深槽32,以形成槽结构3,作为弹性件4的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棒23上设置的凸边相抵,另一端与上盖61的内侧相抵,套设在定位棒23和凸台31的外侧,以使得定位棒23的第二端232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外壳体1的外部。上盖61与底板6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为卡块卡扣等常用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外壳体1在抓起拿取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外壳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抓持结构13。具体的,抓持结构13的具体设置位置优选设置在外壳体1上的定位面11以外的面上,如设置圆锥体结构的圆锥面上,以使得圆锥体的热塑膜定位器能够更易于抓起拿取。具体的抓持结构13可以为在外壳体1上的凹槽,也可以设置为在外壳体1上的凸起、在外壳体1的表面的防滑纹等,具体抓持结构13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现有的相关结构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抓取结构具体为设置在圆锥体结构的外壳体1的圆锥面上的一圈环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热塑膜定位器利用外壳体1上设置定位面11,并在定位面11上设置定位结构2,从而能够通过在待放置位(如人体皮肤)上作标记,将定位结构2的位置与标记重合,即可利用定位结构2确定出热塑膜定位器的安放位置,实现在每次使用时(如每次放疗的时候)都能够将热塑膜定位器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其中,精准放置在相同位置的外壳体1能够被用作人造体表骨性标志,使得在再次放置热塑膜的时候,能够基于该热塑膜定位器找到上一次的安装位置,实现快速精准安装热塑膜,保证每次放疗进行热塑膜摆位时,减少热塑膜的摆位误差,提高热塑膜的重复摆位和固定效率。
参照图14所示,在使用的时候,优选为同时使用三个或以上,通过在皮肤上作标记,然后利用热塑膜定位器上的定位结构2确定出热塑膜定位器的具体安放位置,之后再将热塑膜覆盖在安放设置有热塑膜定位器上的皮肤位置进行放疗,在再次使用的时候,即可利用皮肤上的标记和定位结构2快速确定出上一次的热塑膜定位器的具体安放位置,从而利用热塑膜定位器在第一次设置热塑膜时在热塑膜上形成的人造体表骨性标志快速确定出热塑膜的安装位置,以实现快速精确安装热塑膜,保证每次放疗进行热塑膜摆位时,减少热塑膜的摆位误差,并提高放疗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用于辅助确定所述外壳体(1)在待放置位的放置位置的定位结构(2),其中,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使外壳体(1)与所述待放置位相贴的定位面(11),所述定位结构(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定位面(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2)包括定位棒(23),所述定位棒(23)沿着朝向外壳体(1)内部的方向滑动设置在定位面(11)上,且所述定位棒(23)能够完全伸入外壳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2)包括设置在定位面(11)上的定位部(21)和设置在外壳体(1)上的用于观察定位部(21)的安放位置的观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形为旋转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抓持结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定位面(11)的中心点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与定位棒(23)滑动连接的槽结构(3),所述定位棒(23)的第一端(231)伸入外壳体(1)内并伸入至槽结构(3)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棒(23)与外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定位棒(23)完全脱离掉出外壳体(1)外的限位结构(23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能够将外壳体(1)固定在待放置位上的固定结构(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侧与定位棒(23)之间设有用于将定位棒(23)推出外壳体(1)的弹性件(4)。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形为圆锥体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结构(13)为在外壳体(1)上设置的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塑膜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为设置在定位面(11)上的粘性层。
CN202320121946.8U 2023-01-31 2023-01-31 热塑膜定位器 Active CN219251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1946.8U CN219251471U (zh) 2023-01-31 2023-01-31 热塑膜定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1946.8U CN219251471U (zh) 2023-01-31 2023-01-31 热塑膜定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1471U true CN219251471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1946.8U Active CN219251471U (zh) 2023-01-31 2023-01-31 热塑膜定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1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6536B1 (en) Breast lift
WO2011130567A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tient- based computer assisted surgical procedures
US10463321B2 (en) Appliance for dental navigation
JP2006506197A5 (zh)
JP2001523514A (ja) 皮膚下に位置決めされたインプラントを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50075560A1 (en) Stereotactic fram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stereotactic frame
CN219251471U (zh) 热塑膜定位器
CN106137395B (zh) 应用于无标记点光学手术导航系统的全自动病人注册方法
CN107260375B (zh) 一种耳廓塑形固定器
WO2018146367A1 (es) Dispositivo de inmovilización para radioterapia
US20160250040A1 (en)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US6491700B1 (en) Method for readjusting medical images on a patient and associated device
JP2016540557A5 (zh)
US99869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iding extremity ultrasonography
CN105832386B (zh) 穿刺用3d打印模板的固定装置
CN211985766U (zh) 配准辅助装置
CN217853293U (zh) 一种妇科激光治疗刀头卡接结构
CN210992675U (zh) 一种手臂肿瘤放疗固定装置
CN213910567U (zh) 一种用于髋关节手术的髋臼窝定位工具
TWI704901B (zh) 復位鉗快速定位用醫療輔具
CN203400211U (zh) 一种无创性导航手术定位装置
CN213963366U (zh) 一种造口测量尺
CN215781306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锻炼装置
US20220280260A1 (en) Mark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10114748U (zh) 一种体位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