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0359U -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0359U
CN219250359U CN202222889419.XU CN202222889419U CN219250359U CN 219250359 U CN219250359 U CN 219250359U CN 202222889419 U CN202222889419 U CN 202222889419U CN 219250359 U CN219250359 U CN 219250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arterial
needle
solid piston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94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昌理
薄禄龙
卞金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28894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0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0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0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包括导管底座,所述导管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导管,导管内设置有贯穿的钢针,钢针远离导管底座的一端位于储血器内;钢针位于导管底座及储血器之间的外圈设置有实心活塞,实心活塞上设置有推动机构的一端,推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储血器的外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活塞及推动结构,当动脉导管随穿刺针刺入动脉后,向下按压按压板即可将动脉导管向前推送至动脉内,完成单手置管操作,操作者的左手能够一直触摸动脉搏动或者握持超声探头,保持动脉位置的相对固定或维持可视化,仅使用右手完成穿刺和置管,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动脉穿刺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动脉穿刺针是动脉穿刺中必不可少的器械之一。某些手术患者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患者常需要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是指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随后连接动脉测压装置而直接测量动脉压力的有创操作方法。位置表浅、相对固定、易于触摸的桡动脉、足背动脉等常被选择作为穿刺血管。以桡动脉穿刺置管为例,患者仰卧,上肢外展平伸,手掌朝上,腕关节垫高5~8cm并保持轻度过伸。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放至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摸清动脉搏动及走行,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0.5cm(第二腕横纹),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握持穿刺针,针尖朝向近心端,针体与皮肤夹角一般为30~45°,当发现针芯回血时,压低穿刺针并再向前推进2~3mm,针芯仍有回血时左手将穿刺针上的动脉导管推入动脉,而后拔出针芯,将导管与血压监测装置连接。对于小儿或穿刺困难的患者,也可选择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左手握持超声探头,采用平面内或平面外的方法,观察到穿刺针进入动脉或观察到针芯回血后,左手放开超声探头,将动脉导管推入动脉。然而,由于动脉管壁较厚且易滑动,动脉置管难度较高,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当操作者经验不足或患者血管条件较差时,操作者左手离开触摸的动脉去推动导管可造成针芯受动脉搏动影响或操作者动作不稳而出现针芯从血管中退出或穿透,最终造成置管失败;2)、对于超声引导下的动脉穿刺置管,如操作者使用左手去推动导管,则无法握持超声探头而造成超声图像丢失,也会降低穿刺成功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带有推动结构、仅使用右手完成穿刺和置管的动脉穿刺针,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包括导管底座,所述导管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导管,导管内设置有贯穿的钢针,钢针远离导管底座的一端位于储血器内;钢针位于导管底座及储血器之间的外圈设置有实心活塞,实心活塞上设置有推动机构的一端,推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储血器的外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活塞及推动结构,当动脉导管随穿刺针刺入动脉后,向下按压按压板即可将动脉导管向前推送至动脉内,完成单手置管操作;操作者的左手能够一直触摸动脉搏动或者握持超声探头,保持动脉位置的相对固定或维持可视化,仅使用右手完成穿刺和置管,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优选,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储血器连接的按压板,按压板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储血器的外圈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一螺柱,第一螺柱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螺母旋合,U型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远离储血器的一面设置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结构的按压板,按压按压板的封板时,按压板绕着第一螺柱旋转,防滑条在按压时增加了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第一螺母对按压板在第一螺柱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心活塞与导管底座未接触时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心活塞与导管底座接触时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板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中:1.导管底座;2.实心活塞;3.支撑板;4.按压板;5.储血器;6.透气防水膜;7.塑料塞;8.钢针;401.第一通孔;402.封板;403.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6,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仍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参考图1、图2,包括导管底座1,所述导管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导管,导管内设置有贯穿的钢针8,钢针8远离导管底座1的一端位于储血器5内;钢针8位于导管底座1及储血器5之间的外圈设置有实心活塞2,实心活塞2上设置有推动机构的一端,推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储血器5的外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活塞及推动结构,当动脉导管随穿刺针刺入动脉后,向下按压按压板即可将动脉导管向前推送至动脉内,完成单手置管操作;操作者的左手能够一直触摸动脉搏动或者握持超声探头,保持动脉位置的相对固定或维持可视化,仅使用右手完成穿刺和置管,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5、图6,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储血器5连接的按压板4,按压板4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401,储血器5的外圈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一螺柱,第一螺柱穿过第一通孔401后与第一螺母旋合,U型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封板402,封板402远离储血器5的一面设置有防滑条。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结构的按压板,按压按压板的封板时,按压板绕着第一螺柱旋转,防滑条在按压时增加了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第一螺母对按压板在第一螺柱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与实心活塞2连接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按压板4铰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板连接实心活塞及按压板,支撑板的另一端能绕着按压板旋转。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参考图3、图4,所述实心活塞2的外圈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二螺柱,支撑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螺柱穿过第二通孔后通过第二螺母旋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支撑板上设置第二通孔,将支撑板与第二螺柱连接,第二螺母对支撑板在第二螺柱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封板402的底面设置有两组耳板403,任意一组耳板403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支撑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内设置有销轴。本实用新型采用销轴连接耳板及支撑板的另一端,支撑板的另一端能绕着销轴旋转,实现了支撑板与按压板的铰接。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实心活塞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实心活塞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沉孔,导管底座1靠近实心活塞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沉孔,第一凸台能运动到第二沉孔内;储血器5靠近实心活塞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一沉孔对应布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活塞的第一凸台与导管底座的第二沉孔配合,推动实心活塞沿着钢针运动。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储血器5远离钢针8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塞7,储血器5内靠近塑料塞7的一端设置有透气防水膜6;储血器5为加长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穿刺针基础上加长储血器,既可以增加储血量,又可在穿刺时让储血器越过右手虎口,有利于稳固抓握穿刺针。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右手大拇指和中指从侧面捏紧储血器5近端,右手食指轻轻搭在按压板4上,储血器5轻轻置于右手虎口处,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动脉搏动或者左手握持超声探头,找准穿刺点后缓慢进针,当穿刺针刺入动脉储血器5可见回血后,稍压低穿刺针向前进2~3mm,仍可见回血后,右手食指向下按压按压板4,按压板4带动支撑板3沿着钢针8向前活动,从而推动实心活塞2和导管向前运动,最终将导管置入血管内,实现了单手置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包括导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导管,导管内设置有贯穿的钢针(8),钢针(8)远离导管底座(1)的一端位于储血器(5)内;钢针(8)位于导管底座(1)及储血器(5)之间的外圈设置有实心活塞(2),实心活塞(2)上设置有推动机构的一端,推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储血器(5)的外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储血器(5)连接的按压板(4),按压板(4)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开口端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401),储血器(5)的外圈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一螺柱,第一螺柱穿过第一通孔(401)后与第一螺母旋合,U型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封板(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与实心活塞(2)连接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按压板(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活塞(2)的外圈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二螺柱,支撑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螺柱穿过第二通孔后通过第二螺母旋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402)的底面设置有两组耳板(403),任意一组耳板(403)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支撑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内设置有销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活塞(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实心活塞(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沉孔,导管底座(1)靠近实心活塞(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沉孔,第一凸台能运动到第二沉孔内;储血器(5)靠近实心活塞(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一沉孔对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血器(5)远离钢针(8)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塞(7),储血器(5)内靠近塑料塞(7)的一端设置有透气防水膜(6)。
CN202222889419.X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Active CN219250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9419.XU CN219250359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9419.XU CN219250359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0359U true CN219250359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9419.XU Active CN219250359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0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2764B1 (ja) 静脈血流を減少させ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JP4772263B2 (ja) 切開装置用のキャップ
JP2001299928A (ja) 自己鈍化型安全カテーテル
CN201578340U (zh) 弧形静脉穿刺留置针
CN219250359U (zh) 一种带有推动结构的动脉穿刺针
CN201958997U (zh)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引导装置
CN206577202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
CN201375541Y (zh) 静脉穿刺压脉带
CN211187292U (zh) 一种新型头皮针式静脉采血针
CN204601346U (zh) 一种动静脉留置装置
CN205459156U (zh) 方便超声探头进行体内异物定位的辅助装置
CN211798019U (zh) 一种留置针
CN210472201U (zh) 一种血管封堵装置
CN210228864U (zh) 新生儿弯曲针头一体式负压中心静脉穿刺套件
CN201005744Y (zh) 医用卡扣式止血器
CN209032388U (zh) 便携式安全型动脉采血固定垫
CN203710310U (zh) 桡动脉穿刺支撑垫
CN201602778U (zh) 一种粘贴式静脉采血针
CN212066815U (zh) 一种超声实时引导中心静脉穿刺装置
Cheng et al. SDOP: A smart handheld device for over puncture prevention during pediatric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ization
CN211583410U (zh) 一种带胶布的穿刺针具
CN210020647U (zh) 新型穿刺套管针
CN201052160Y (zh) 一种止血钳
CN215305932U (zh) 一种五面穿刺采血针
CN216136471U (zh) 一种防针刺伤的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