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9906U -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9906U
CN219249906U CN202320082143.6U CN202320082143U CN219249906U CN 219249906 U CN219249906 U CN 219249906U CN 202320082143 U CN202320082143 U CN 202320082143U CN 219249906 U CN219249906 U CN 219249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
air guide
pot
side wall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21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灿
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21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9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9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9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其中,锅体组件包括:锅本体,锅本体具有锅侧壁和锅底壁,锅侧壁和锅底壁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多个导风筋,设置在锅侧壁的内侧,导风筋的底端向下延伸至圆弧过渡部并至少横向延伸至圆弧过渡部与锅底壁的连接处,多个导风筋沿锅侧壁周向间隔分布;其中,导风筋在锅侧壁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为迎风面,另一侧为背风面,迎风面能够向锅底壁的中部引导热风。多个导风筋的多个迎风面从多个方向向锅底壁的中部送风,在锅本体内放置烤盘的情况下,有利于热风顺畅进入烤盘底部中心区域,避免食材的底部中心位置和其他位置出现生熟不均匀的情况。

Description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体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热风将食物炸熟的烹饪器具,有别于传统的油炸方式,空气炸锅以其绿色健康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现有的空气炸锅通常由顶部离心风扇将发热管产生的热风吹向锅体内烤盘上的食物,对风的导流是影响食物烹饪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工作时,离心风扇转动,将热风以旋风的方式向锅体底部输送,旋风的方向与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同向,但当前内锅中的热风在流动至烤盘底部区域时,仅是在烤盘底部边缘打转,无法顺畅进入烤盘底部中心区域,使得烤盘底部温度由外侧向中心区域递减,导致食材受热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体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解决热风无法顺畅进入烤盘底部中心区域,而导致食材受热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锅体组件包括:锅本体,锅本体具有锅侧壁和锅底壁,锅侧壁和锅底壁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多个导风筋,设置在锅侧壁的内侧,导风筋的底端向下延伸至圆弧过渡部并至少横向延伸至圆弧过渡部与锅底壁的连接处,多个导风筋沿锅侧壁周向间隔分布;其中,导风筋在锅侧壁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为迎风面,另一侧为背风面,迎风面能够向锅底壁的中部引导热风。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锅体组件,在锅本体的锅侧壁的内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导风筋,使导风筋的底端向下延伸至圆弧过渡部处,并至少横向延伸到圆弧过渡部和锅底壁的连接处,则位于导风筋一侧的迎风面也会从锅侧壁向下延伸至圆弧过渡部并横向向锅底壁的中部延伸,如至少延伸到圆弧过渡部与锅底壁的连接处,从而在热风围绕锅本体的中心线旋转下移的情况下,延伸至锅侧壁的迎风面可以更好地引导一部分热风向锅底壁所在方向移动,并沿着迎风面横向向锅底壁的中部快速送风,具体多个导风筋的多个迎风面从多个方向向锅底壁的中部送风,在锅本体内放置烤盘的情况下,有利于热风顺畅进入烤盘底部中心区域,避免食材的底部中心位置和其他位置出现生熟不均匀的情况。而且,在不受烤盘遮挡的情况下,向上延伸至锅侧壁并高出烤盘的一部分迎风面也可以引导一部分热风向烤盘上方中心区域流动,从而使热风在烤盘的上方和下方均可以由外至内顺地畅循环流动,提高对食材的烹饪效果。
其中,导风筋在锅侧壁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个为迎风面,另一侧为背风面。这里可依据锅体组件应用在烹饪器具中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而定,导风筋迎向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的一侧面为迎风面,另一侧则为背风面。
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整体相对于锅侧壁沿锅底壁的径向向内凸出,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正对锅底壁的中部。方便引导热风准确吹向锅底壁的中部,而且方便导风筋准确地按设定方位加工或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整体相对于锅侧壁沿偏离锅底壁的径向方向向内凸出,并且锅底壁的中部位于迎风面背离背风面的一侧。这里导风筋外凸的一端相对于热风的来风方向后退一定距离,减小风阻,使热风可以借助离心风扇的离心推力快速沿迎风面吹向锅底壁的中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风面和背风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导风筋导致呈平板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风面和背风面的间距从锅侧壁所在方向至锅底壁的中部方向逐渐减小。则在俯视锅体组件的情况下,迎风面和背风面大致呈三角形分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导风筋的结构强度,提高导风筋和锅侧壁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迎风面的风阻,从而有利于热风借助离心风扇的离心推力快速沿迎风面吹向锅底壁的中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风面为斜面或内凹的弧形面。其中在迎风面为内凹的弧形面的情况下,热风可以更好地借助离心风扇吹出的离心推力沿着弧形面快速地吹向锅底壁的中部,风阻小,烹饪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风面为斜面或内凹的弧形面或外凸的弧形面。背风面可以和迎风面轴对称分布,也可以一凸一凹等等。在背风面和迎风面轴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在搭配烹饪器具的离心风扇时,可以无需考虑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避免出现装反的情况,还可以适用于能够双向旋转的离心风扇的烹饪器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锅底壁的竖向中心线和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的竖向中心线作基准面,迎风面和基准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0°至60°。若迎风面和基准面的夹角过大,则迎风面背离锅侧壁的一端会过度靠近锅侧壁,导致迎风面很难将热风输送至锅底壁的中部,而仅是使热风在靠近锅侧壁的区域打转流动。因此,将迎风面和基准面的锐角夹角控制在0°和60°之间,向锅底壁中部的导风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风面靠近锅侧壁的边缘和背风面靠近锅侧壁的边缘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则在沿锅底壁的径向方向观察导风筋时,导风筋整体可以大致呈三角形,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导风筋底端和圆弧过渡部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导风筋顶部的占用空间,从而使锅本体内可以为食材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的顶部在锅底壁径向上的宽度小于导风筋的底部在锅底壁径向上的宽度。则在导风筋的迎风侧或背风侧观察导风筋时,风筋整体可以大致呈三角形,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导风筋底端和圆弧过渡部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导风筋顶部的占用空间,从而使锅本体内可以为食材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而且,有利于在锅本体内下放烤盘至导风筋所在高度,避免烤盘过高而导致烤盘上方容纳食材的空间过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一侧用于支撑烤盘。使导风筋除向锅底壁的中部导风外,还兼具支撑烤盘的作用,无需在烤盘上或锅本体上额外增设支撑结构,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而且,多个导风筋沿锅侧壁周向间隔分布,有利于平稳支撑烤盘。而且采用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一侧来支撑烤盘,一方面可以利用导风筋撑起锅侧壁和烤盘之间的空间,方便热风经该空间顺畅流向烤盘底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烤盘在水平方向大幅度窜动,使烤盘能够居中放置在锅本体中,避免烤盘大幅度偏移而阻碍该处热风无法顺畅进入烤盘底部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从上至下逐渐向锅底壁的中部所在方向倾斜。方便烤盘下放在导风筋的任一高度处而不会与导风筋的顶部发生磕碰或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用于支撑烤盘。直接由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来支撑烤盘,结构简单,而且配合该端面从上至下逐渐向锅底壁的中部所在方向倾斜的情况,还可以支撑不同尺寸的烤盘,提高锅体组件的适用性。而且在烤盘下放到位后,多个导风筋的该端面会向中部挤压烤盘,可以确保烤盘处于锅本体的中部而不易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台阶面,台阶面用于支撑烤盘。有利于平稳支撑烤盘,使烤盘处于水平状态,避免烤盘局部翘起。而且台阶面外侧内凹的侧壁还可以对烤盘进行限位,避免烤盘在水平方向上大幅度晃动,使烤盘保持在居中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上连接有外凸的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烤盘。有利于平稳支撑烤盘,使烤盘处于水平状态,避免烤盘局部翘起。同时,可以利用导风筋背离锅侧壁的端面对烤盘进行限位,避免烤盘在水平方向上大幅度晃动,使烤盘保持在居中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锅体组件还包括烤盘,在烤盘放置在导风筋上的情况下,导风筋的高度G、锅侧壁的高度H和烤盘的高度F的关系满足:F+3≤G≤0.75H,单位为毫米。在这种情况下,使热风吹向迎风面后,经实验可得,一部分可以沿迎风面吹向烤盘上方的中部,另一部分可以沿迎风面吹向烤盘下方的中部,使烤盘上的食材在上、下、外周和中部多个方位均匀受热,提高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与锅本体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独立加工成型。而且,导风筋可以为金属件,如与锅本体同材质,也可以不为金属件,如耐高温塑料件、硅胶件等等。导风筋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其它形式固定在锅本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由锅本体的一部分壁面向内凸出构造而成。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加工方便,提高导风筋和锅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锅体组件;发热件,设置在锅体组件的顶部;离心风扇,设置在发热件的顶部。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锅体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内部热风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筋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导风筋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导风筋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5附图标号说明:
10机体,
20锅体组件,
210锅侧壁,
220锅底壁,
230圆弧过渡部,
240导风筋,241迎风面,242背风面,243基准面,244插孔,245支撑块,2451插舌,
250烤盘,
30发热件,
40离心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多个”代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中的任一数量。
本申请中的“上方”、“下方”、“顶部”和“底部”等方位词的限定,除特别说明以图示中方位为准外,均是基于产品处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以下,以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锅体组件20应用于空气炸锅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锅体组件20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烹饪设备,如烤箱、烤炉等等,不限于空气炸锅。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5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锅体组件20和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20,该锅体组件20应用于空气炸锅,可以为开盖式空气炸锅,也可以为抽屉式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0、位于机体10内的发热件30和位于发热件30顶部的离心风扇40,锅体组件20设置在机体10内,并位于发热件30的下方,离心风扇40能够将发热件30产生的热空气吹向锅体组件20内,以实现对锅体组件20内部食材的加热。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锅体组件20包括:锅本体,锅本体具有锅侧壁210和锅底壁220,锅侧壁210和锅底壁220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230;多个导风筋240,设置在锅侧壁210的内侧,导风筋240的底端向下延伸至圆弧过渡部230并至少横向延伸至圆弧过渡部230与锅底壁220的连接处,多个导风筋240沿锅侧壁210周向间隔分布;其中,导风筋240在锅侧壁210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为迎风面241,另一侧为背风面242,这里可依据离心风扇40的旋转方向而定,导风筋240迎向离心风扇40的旋转方向的一侧面为迎风面241,另一侧则为背风面242。迎风面241能够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引导热风。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锅体组件20,在锅本体的锅侧壁210的内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导风筋240,使导风筋240的底端向下延伸至圆弧过渡部230处,并至少横向延伸到圆弧过渡部230和锅底壁220的连接处,则位于导风筋240一侧的迎风面241也会从锅侧壁210向下延伸至圆弧过渡部230并横向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延伸,如至少延伸到圆弧过渡部230与锅底壁220的连接处,从而在热风围绕锅本体的中心线旋转下移的情况下,延伸至锅侧壁210的迎风面241可以更好地引导一部分热风向锅底壁220所在方向移动,并沿着迎风面241横向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快速送风。图6示出了锅体组件20内部热风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热风流动方向,离心风扇40吹出的旋风在吹向多个迎风面241后,多个迎风面241可以从多个方向向锅底壁220的中部送风,从而在锅本体内放置烤盘250的情况下,有利于热风顺畅进入烤盘250底部中心区域,避免食材的底部中心位置和其他位置出现生熟不均匀的情况。而且,在不受烤盘250遮挡的情况下,向上延伸至锅侧壁210并高出烤盘250的一部分迎风面241也可以引导一部分热风向烤盘250上方中心区域流动,从而使热风在烤盘250的上方和下方均可以由外至内顺地畅循环流动,提高对食材的烹饪效果。当然,在烤盘250的外周具有向上的翻边的情况下,受翻边的阻挡,也会有一部分热风沿翻边快速向锅底壁220流动。
进一步地,多个导风筋240沿锅侧壁210周向等间距分布或围绕锅底壁220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参考图5所示,导风筋240的数量为4个,围绕锅底壁220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为使导风筋240准确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导风,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风筋240整体相对于锅侧壁210沿锅底壁220的径向向内凸出,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正对锅底壁220的中部。方便引导热风准确吹向锅底壁220的中部,而且方便导风筋240准确地按设定方位加工或安装。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热风快速沿迎风面241吹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区域,进一步地,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的间距从锅侧壁210所在方向至锅底壁220的中部方向逐渐减小。则在俯视锅体组件20的情况下,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大致呈三角形分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导风筋240的结构强度,提高导风筋240和锅侧壁210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迎风面241的风阻,从而有利于热风借助离心风扇40的离心推力快速沿迎风面241吹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区域。
作为示例,如图3、图5和图7所示,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均为斜面,方便加工,导风效果好。
作为示例,如图8所示,迎风面241为内凹的弧形面,背风面242为外凸的弧形面。热风可以更好地借助离心风扇40吹出的离心推力沿着内凹的弧形面快速地吹向锅底壁220的中部,风阻小,烹饪效果好。
作为示例,如图9所示,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均为内凹的弧形面,一方面导风效果好,另一方面在背风面242和迎风面241轴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在搭配空气炸锅的离心风扇40时,可以无需考虑离心风扇40的旋转方向,避免出现装反的情况,还可以适用于能够双向旋转的离心风扇40的空气炸锅。
当然,也可以考虑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导风筋240导致呈平板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240整体相对于锅侧壁210沿偏离锅底壁220的径向方向向内凸出,并且锅底壁220的中部位于迎风面241背离背风面242的一侧。这里导风筋240外凸的一端相对于热风的来风方向后退一定距离,减小风阻,使热风可以借助离心风扇40的离心推力快速沿迎风面241吹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风筋240外凸的一端相对于热风的来风方向已经后退一定距离,可以使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的间距从锅侧壁210所在方向至锅底壁220的中部方向保持不变。如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导风筋240导致呈平板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集合导风筋240整体的凸出方向导风效果好。
当然,也可以使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的间距从锅侧壁210所在方向至锅底壁220的中部方向逐渐减小。则在俯视锅体组件20的情况下,迎风面241和背风面242大致呈三角形分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导风筋240的结构强度,提高导风筋240和锅侧壁210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迎风面241的风阻,从而有利于热风借助离心风扇40的离心推力快速沿迎风面241吹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区域。
作为示例,迎风面241为斜面或内凹的弧形面。
作为示例,背风面242为斜面或内凹的弧形面或外凸的弧形面。
为提高导风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过锅底壁220的竖向中心线和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的竖向中心线作基准面243,迎风面241和基准面243的锐角夹角α1范围为0°至60°。若迎风面241和基准面243的夹角α1过大,则迎风面241背离锅侧壁210的一端会过度靠近锅侧壁210,导致迎风面241很难将热风输送至锅底壁220的中部,而仅是使热风在靠近锅侧壁210的区域打转流动。因此,将迎风面241和基准面243的锐角夹角α1控制在0°和60°之间,向锅底壁220中部的导风效果好。
图7、图8和图9中示出的导风筋240相对于锅侧壁210沿锅底壁220的径向向内凸出,锅底壁220的竖向中心线和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的竖向中心线均位于锅底壁220的直径上,因此,该基准面243为一条沿直径延伸的竖向面,图中虚线代表基准面243。迎风面241和基准面243的锐角夹角α1在0°和60°之间,导风效果好。图中还示出了背风面242和基准面243的锐角夹角α2,α2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在0°和60°之间,减小导风筋240背风侧所占空间,从而避免过度占用锅本体内部空间。
在具体应用中,迎风面241和基准面243的锐角夹角α1为5°、20°或40°等等,对应的风面和基准面243的锐角夹角α2为5°、10°或45°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2和图13所示,迎风面241靠近锅侧壁210的边缘和背风面242靠近锅侧壁210的边缘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则在沿锅底壁220的径向方向观察导风筋240时,导风筋240整体可以大致呈三角形,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导风筋240底端和圆弧过渡部230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导风筋240顶部的占用空间,从而使锅本体内可以为食材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导风筋240的顶部在锅底壁220径向上的宽度小于导风筋240的底部在锅底壁220径向上的宽度。则在导风筋240的迎风侧或背风侧观察导风筋240时,风筋整体可以大致呈三角形,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导风筋240底端和圆弧过渡部230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导风筋240顶部的占用空间,从而使锅本体内可以为食材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而且,有利于在锅本体内下放烤盘250至导风筋240所在高度,避免烤盘250过高而导致烤盘250上方容纳食材的空间过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0所示,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一侧用于支撑烤盘250。使导风筋240除向锅底壁220的中部导风外,还兼具支撑烤盘250的作用,无需在烤盘250上或锅本体上额外增设支撑结构,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而且,多个导风筋240沿锅侧壁210周向间隔分布,有利于平稳支撑烤盘250。而且采用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一侧来支撑烤盘250,一方面可以利用导风筋240撑起锅侧壁210和烤盘250之间的空间,方便热风经该空间顺畅流向烤盘250底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烤盘250在水平方向大幅度窜动,使烤盘250能够居中放置在锅本体中,避免烤盘250大幅度偏移而阻碍该处热风无法顺畅进入烤盘250底部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10所示,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从上至下逐渐向锅底壁220的中部所在方向倾斜。方便烤盘250下放在导风筋240的任一高度处而不会与导风筋240的顶部发生磕碰或干涉。
进一步地,导风筋240的底端横向延伸至锅底壁220上,但与锅底壁220中部的距离保持在锅底壁220的半径的三分之二以上,如位于与锅底壁220中部的距离为锅底壁220的半径的十分之七处、五分之四处或十分之九处等等。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的顶端与锅侧壁210相连接,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的底端与锅底壁220相连接,此处忽略圆角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用于支撑烤盘250。直接由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来支撑烤盘250,结构简单,而且配合该端面从上至下逐渐向锅底壁220的中部所在方向倾斜的情况,还可以支撑不同尺寸的烤盘250,提高锅体组件20的适用性。而且在烤盘250下放到位后,多个导风筋240的该端面会向中部挤压烤盘250,可以确保烤盘250处于锅本体的中部而不易偏移。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台阶面,台阶面用于支撑烤盘250。有利于平稳支撑烤盘250,使烤盘250处于水平状态,避免烤盘250局部翘起。而且台阶面外侧内凹的侧壁还可以对烤盘250进行限位,避免烤盘250在水平方向上大幅度晃动,使烤盘250保持在居中位置。
在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上连接有外凸的支撑块245,支撑块245用于支撑烤盘250。有利于平稳支撑烤盘250,使烤盘250处于水平状态,避免烤盘250局部翘起。同时,可以利用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对烤盘250进行限位,避免烤盘250在水平方向上大幅度晃动,使烤盘250保持在居中位置。
作为示例,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其中图13示出了导风筋240和支撑块245沿箭头方向组装在一起的装配过程,图14和图15分别示出了导风筋240和支撑块245的连接结构。导风筋240背离锅侧壁210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孔244,支撑块245朝向导风筋240的一侧设置有插舌2451,插舌2451插入插孔244中,以实现二者的稳定连接。插舌2451远离支撑块245的端部具有限位凸筋,限位凸筋用于与插孔244四周的内壁面限位配合,避免插舌2451轻易脱离插孔244。支撑块245可以为金属块或橡胶块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锅体组件20还包括烤盘250,在烤盘250放置在导风筋240上的情况下,导风筋240的高度G、锅侧壁210的高度H和烤盘250的高度F的关系满足:F+3≤G≤0.75H,单位为毫米。在这种情况下,使热风吹向迎风面241后,经实验可得,一部分可以沿迎风面241吹向烤盘250上方的中部,另一部分可以沿迎风面241吹向烤盘250下方的中部,使烤盘250上的食材在上、下、外周和中部多个方位均匀受热,提高烹饪效果。
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烤盘250的高度或导风筋240的高度,当G比H的值变小时,对烤盘250下方中部的加热效果更好,对烤盘250上方中部的加热效果减弱。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240与锅本体为分体式结构。图11示出了导风筋240和锅本体沿箭头方向组装在一起的装配过程。方便锅本体和导风筋240独立加工成型,无需更改锅本体的结构。而且,导风筋240可以为金属件,如与锅本体同材质,也可以不为金属件,如耐高温塑料件、硅胶件等等。导风筋240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其它形式固定在锅本体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筋240由锅本体的一部分壁面向内凸出构造而成。图3、图4、图12和图13中示出了锅本体的底部边角处具有内凹结构,对应内部形成导风筋240结构,导风筋240由锅本体的一部分壁面向内凸出构造而成。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加工方便,提高导风筋240和锅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锅体组件20;发热件30,设置在锅体组件20的顶部;离心风扇40,设置在发热件30的顶部。具体地,该烹饪器具可以是空气炸锅、烤箱等。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锅体组件20,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20)包括:
锅本体,所述锅本体具有锅侧壁(210)和锅底壁(220),所述锅侧壁(210)和所述锅底壁(220)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230);
多个导风筋(240),设置在所述锅侧壁(210)的内侧,所述导风筋(240)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圆弧过渡部(230)并至少横向延伸至所述圆弧过渡部(230)与所述锅底壁(220)的连接处,多个所述导风筋(240)沿所述锅侧壁(210)周向间隔分布;
其中,所述导风筋(240)在所述锅侧壁(210)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为迎风面(241),另一侧为背风面(242),所述迎风面(241)能够向所述锅底壁(220)的中部引导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240)整体相对于所述锅侧壁(210)沿所述锅底壁(220)的径向向内凸出,所述导风筋(240)背离所述锅侧壁(210)的端面正对所述锅底壁(220)的中部;或者
所述导风筋(240)整体相对于所述锅侧壁(210)沿偏离所述锅底壁(220)的径向方向向内凸出,并且所述锅底壁(220)的中部位于所述迎风面(241)背离所述背风面(24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241)和所述背风面(242)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或者
所述迎风面(241)和所述背风面(242)的间距从所述锅侧壁(210)所在方向至所述锅底壁(220)的中部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迎风面(241)为斜面或内凹的弧形面,所述背风面(242)为斜面或内凹的弧形面或外凸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过所述锅底壁(220)的竖向中心线和所述导风筋(240)背离所述锅侧壁(210)的端面的竖向中心线作基准面(243),所述迎风面(241)和所述基准面(243)的锐角夹角范围为0°至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241)靠近所述锅侧壁(210)的边缘和所述背风面(242)靠近所述锅侧壁(210)的边缘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240)的顶部在所述锅底壁(220)径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导风筋(240)的底部在所述锅底壁(220)径向上的宽度;
所述导风筋(240)背离所述锅侧壁(210)的一侧用于支撑烤盘(2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240)背离所述锅侧壁(210)的端面从上至下逐渐向所述锅底壁(220)的中部所在方向倾斜:
所述导风筋(240)背离所述锅侧壁(210)的端面用于支撑所述烤盘(250),或者
所述导风筋(240)背离所述锅侧壁(210)的端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用于支撑所述烤盘(250),或者
所述导风筋(240)背离所述锅侧壁(210)的端面上连接有外凸的支撑块(245),所述支撑块(245)用于支撑所述烤盘(2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20)还包括烤盘(250),在所述烤盘(250)放置在所述导风筋(240)上的情况下,所述导风筋(240)的高度G、所述锅侧壁(210)的高度H和所述烤盘(250)的高度F的关系满足:F+3≤G≤0.75H,单位为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240)与所述锅本体为分体式结构;或者
所述导风筋(240)由所述锅本体的一部分壁面向内凸出构造而成。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组件(20);
发热件(30),设置在所述锅体组件(20)的顶部;
离心风扇(40),设置在所述发热件(30)的顶部。
CN202320082143.6U 2023-01-12 2023-01-12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249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143.6U CN219249906U (zh) 2023-01-12 2023-01-12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143.6U CN219249906U (zh) 2023-01-12 2023-01-12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9906U true CN219249906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2143.6U Active CN219249906U (zh) 2023-01-12 2023-01-12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9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15450B1 (en) Air fryer applicable for cooking pizza
CN210124638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CN104136853A (zh) 被提供用于对流式热传递的烹饪烤箱
CN217137661U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7524729U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9249906U (zh)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US6069344A (en) Convection feature for use in ovens
WO2023165498A1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KR20040088031A (ko) 강제 공기 순환식 오븐
CN115054134A (zh) 烹饪器具
CN214841037U (zh) 用于烹饪设备的搁架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11374567B (zh) 烘烤器具
CN220124513U (zh) 炸篮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7090420U (zh) 一种均温电烤箱
CN114587159B (zh) 一种烹饪桶及空气炸锅
CN219126088U (zh) 炸板、炸篮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1722845U (zh) 一种热风道结构、锅盖及其空气炸锅
CN110652224A (zh) 烹饪器具
CN213909835U (zh) 食物支撑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777481U (zh) 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017180U (zh) 防焦式烤盘及空气炸锅
CN114587157B (zh) 一种空气炸锅及烹饪桶
CN217907422U (zh) 烹饪器具
CN220937749U (zh) 空气炸锅
CN22093776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