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9664U - 折叠午睡枕 - Google Patents

折叠午睡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9664U
CN219249664U CN202320419424.6U CN202320419424U CN219249664U CN 219249664 U CN219249664 U CN 219249664U CN 202320419424 U CN202320419424 U CN 202320419424U CN 219249664 U CN219249664 U CN 219249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pillow
connecting piece
folded
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94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94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9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9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9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叠午睡枕,包括连接件和两个枕主体。两个所述枕主体的同一侧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枕主体均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向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面能够抵接,两个所述第二面能够抵接,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高于第一凸起。通过将两个枕主体用连接件连接,使得两个枕主体可以组合出多种使用方式,满足使用者趴睡或侧睡的需求同时,当两个枕主体展开使用时还能够用做靠腰,避免了使用者还需要单独收纳的麻烦。

Description

折叠午睡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午睡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较大的压力人们通常选择在午休时间进行午睡,以调整精神和身体状态。
折叠午睡枕是人们在学校或办公室中常用来提高午睡质量的用品,但是现有的折叠午睡枕所占面积较大,在办公室或学校等地方收纳折叠午睡枕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方便收纳;且传统的折叠午睡枕通常只能满足一种单一睡姿,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午睡习惯的情况,传统的折叠午睡枕难以进一步提高午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午睡枕,以解决传统午睡占用收纳空间大,只能满足单一睡姿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折叠午睡枕,包括:
连接件;
两个枕主体,两个所述枕主体的同一侧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枕主体均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向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面能够抵接,两个所述第二面能够抵接,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高于第一凸起。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面包括包裹部和第一承托部,所述包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托部的周侧。
作为优选地,所述包裹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承托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托部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贯通所述包裹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包裹部与所述第一承托部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面还包括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二承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面抵接时,两个所述第二承托部之间能够形成缓冲腔。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承托部之间平滑过渡。
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一端与一个所述枕主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枕主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弹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枕主体由记忆棉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午睡枕,包括连接件和两个枕主体。两个枕主体的同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使两个枕主体可以折叠使用或展开使用,同时方便于收纳。当折叠午睡枕折叠使用且两个第一面抵接时,一个第二面与桌面抵接,另一个第二面用于承托人的头部,两个第一凸起位于同一位置,两个第二凸起位于同一位置,由于第二凸起高于第一凸起,使得此时承托头部的第二面相对于桌面具有一定斜度,在使用者头部转向一侧时,两个第二凸起位于脑后,两个第一凸起位于脸朝向的位置,具有斜度的第二面能够更符合头部合适的转动角度,更符合人机关系;当折叠午睡枕折叠使用且两个第二面抵接时,一个第一面与桌面抵接,另一个第一面用于承托人的头部,此时两个第二凸起位于使用者的头顶,两个第一凸起位于下巴或颈部,此时更适合使用者进行脸部朝下的趴睡。当两个折叠午睡枕展开使用时,可以用做座椅上的靠腰,较高的第二凸起位于两侧,较低的第一凸起位于中间,可以很好的包裹腰部。通过将两个枕主体用连接件连接,使得两个枕主体可以组合出多种使用方式,满足使用者趴睡或侧睡的需求同时,当两个枕主体展开使用时还能够用做靠腰,避免了使用者还需要单独收纳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二面抵接时折叠午睡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二面抵接时折叠午睡枕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二面抵接时折叠午睡枕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第一面抵接时折叠午睡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第一面抵接时使用者头部承托于第二承托部的配合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第一面抵接时使用者头部承托于第二承托部的配合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午睡枕在展开使用时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午睡枕在展开使用时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午睡枕在展开使用时的示意图三。
图中:
100、头部;101、脸部;102、脑部;
1、枕主体;11、第一面;111、第一承托部;112、包裹部;12、第二面;121、第一凸起;122、第二凸起;123、第二承托部;13、缓冲腔;
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折叠午睡枕是人们在学校或办公室中常用来提高午睡质量的用品,但是现有的传统折叠午睡枕所占面积较大,在办公室或学校等地方收纳折叠午睡枕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方便收纳;且传统的折叠午睡枕通常只能满足午睡的需求且能够支撑支持的睡姿单一,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午睡习惯的情况,传统的折叠午睡枕难以进一步提高午睡质量。
参考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午睡枕,包括连接件2和两个枕主体1,两个枕主体1的同一侧通过连接件2连接使两个枕主体1可以折叠使用或展开使用,使折叠午睡枕拥有多种使用方式,能够在午睡时承托不同睡姿的使用者的头部100或在坐立时供腰部依靠,满足不同人群的午睡需求同时在不需要午睡时当做靠腰,节省了收纳问题。
两个枕主体1的同一侧通过连接件2连接,两个枕主体1均包括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第一面11与第二面12向背设置,两个第一面11能够抵接,两个第二面12能够抵接,第二面12靠近连接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121,第二面12远离连接件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122,第二凸起122高于第一凸起121,通过将两个枕主体1用连接件2连接,使得两个枕主体1可以组合出多种使用方式,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的设置能够使使用者在午睡时更加舒适,在能够满足使用者趴睡或侧睡需求的同时,当两个枕主体1展开使用时还能够用做靠腰,避免了使用者还需要单独收纳的麻烦。
具体地,连接件2一端与一个枕主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和/或,连接件2另一端与另一个枕主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枕主体1和连接件2可以分为单独的个体,方便使用者单独使用其中一个枕主体1,同时也方便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或单独对某一部分进行清洗。
在此对枕主体1的材质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枕主体1由记忆棉制成,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和回弹性,在长期使用后还能保持原有的形态,延长了折叠午睡枕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乳胶或海绵等制成。
参考图1-图3,当折叠午睡枕折叠使用且两个第二面12抵接时,一个第一面11与桌面抵接,另一个第一面11的第一承托部111用于承托人的头部100,此时两个第二凸起122位于使用者的头顶,两个第一凸起121位于下巴或颈部,此时更适合使用者进行脸部101朝下的趴睡。
第一面11包括包裹部112和第一承托部111,包裹部112设置于第一承托部111的周侧,承托部用于承托使用者的头部100,当使用者的头部100与第一承托部111时,第一承托部111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包裹部112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部100进行包裹支撑,避免在午睡中头部100乱动,使午睡过程更平稳。
具体地,包裹部112凸出于第一承托部111,能够更好地对头部100进行包裹支撑,加强对头部100的稳固。
进一步地,第一承托部111远离连接件2的一侧贯通包裹部112,包裹部112被第一承托部111隔断,以使第一承托部111也能够对颈部进行支撑,使用者可以用来当做头枕进行仰卧的午睡,进一步扩大折叠午睡枕的适用范围,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使用场景。
进一步地,包裹部112与第一承托部111的连接处平滑过渡,避免包裹部112与第一承托部111的连接处让使用者产生异物感,保证使用者在趴睡时能够更舒适。
参考图3-图6,当折叠午睡枕折叠使用且两个第一面11抵接时,一个第二面12与桌面抵接,另一个第二面12用于承托人的头部100,两个第一凸起121位于同一位置,两个第二凸起122位于同一位置,由于第二凸起122高于第一凸起121,使得此时承托头部100的第二面12相对于桌面具有一定斜度,在使用者头部100转向一侧时,两个第二凸起122位于脑部102后,两个第一凸起121位于脸部101朝向的位置,具有斜度的第二面12能够更符合侧睡时头部100合适的转动角度,更符合人机关系。
具体地,第二面12还包括第二承托部123,第二承托部123设置于第一凸起121和第二凸起122之间,当两个第二面12抵接时,两个第二承托部123之间能够形成缓冲腔13,缓冲腔13能够在使用者进行午睡时对头部100的下压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午睡时的舒适程度。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121、第二凸起122和第二承托部123之间平滑过渡,同样起到避免使用者在午睡中有异物感的作用,保证使用者在进行侧睡时的舒适度。
参考图7-图9,当两个折叠午睡枕展开使用时,可以用做座椅上的靠腰,较高的第二凸起122位于两侧,较低的第一凸起121位于中间,可以很好的包裹腰部。通过将两个枕主体1用连接件2连接,使得两个枕主体1可以组合出多种使用方式,满足使用者趴睡或侧睡的需求同时,当两个枕主体1展开使用时还能够用做靠腰,避免了使用者还需要单独收纳的麻烦。
进一步地,连接件2具有弹性,使得两个枕主体1的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节,配合连接件2和枕主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可以根据座椅和自身身体条件自行调节两个枕主体1之间的距离。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2);
两个枕主体(1),两个所述枕主体(1)的同一侧通过所述连接件(2)连接,两个所述枕主体(1)均包括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所述第一面(11)与所述第二面(12)向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面(11)能够抵接,两个所述第二面(12)能够抵接,所述第二面(12)靠近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121),所述第二面(12)远离所述连接件(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122),所述第二凸起(122)高于第一凸起(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11)包括包裹部(112)和第一承托部(111),所述包裹部(112)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托部(111)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部(112)凸出于所述第一承托部(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111)远离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贯通所述包裹部(1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部(112)与所述第一承托部(111)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12)还包括第二承托部(123),所述第二承托部(123)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121)和所述第二凸起(122)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面(12)抵接时,两个所述第二承托部(123)之间能够形成缓冲腔(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21)、所述第二凸起(122)和所述第二承托部(123)之间平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一端与一个所述枕主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连接件(2)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枕主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具有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主体(1)由记忆棉制成。
CN202320419424.6U 2023-03-08 2023-03-08 折叠午睡枕 Active CN219249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9424.6U CN219249664U (zh) 2023-03-08 2023-03-08 折叠午睡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9424.6U CN219249664U (zh) 2023-03-08 2023-03-08 折叠午睡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9664U true CN219249664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8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9424.6U Active CN219249664U (zh) 2023-03-08 2023-03-08 折叠午睡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9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73532Y (zh) 新式椅子
CN219249664U (zh) 折叠午睡枕
CN210520537U (zh) 一种方便生产和使用的休闲椅
CN204930979U (zh) 一种办公座椅填充海绵垫及办公座椅
CN209694628U (zh) 一种新型沙发
CN213605419U (zh) 一种组合式靠枕
CN206933816U (zh) 一种转椅
CN218515456U (zh) 一种多用途枕
CN217547622U (zh) 一种可调午睡枕
CN219020749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枕
CN220713570U (zh) 一种双芯一体成型记忆海绵枕头
CN204970419U (zh) 组合式沙发
CN205338290U (zh) 椅子
CN212326034U (zh)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健康护颈防护套枕
CN217243630U (zh) 提高睡眠质量的肩枕
CN214905292U (zh) 一种多用午睡枕
CN218500323U (zh) 一种集靠垫和午睡功能的多功能枕
CN21974228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三层床垫
CN220832454U (zh) 一种可伸缩调节午睡枕
CN217547621U (zh) 一种可调午睡枕
CN203815108U (zh) 午睡枕
CN213282272U (zh) 一种多功能可平躺睡椅
CN213488172U (zh) 一种新型头枕
CN219613441U (zh) 一种午睡枕
CN202698472U (zh) 带折叠床的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