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9573U - 置物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置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9573U
CN219249573U CN202223509967.1U CN202223509967U CN219249573U CN 219249573 U CN219249573 U CN 219249573U CN 202223509967 U CN202223509967 U CN 202223509967U CN 219249573 U CN219249573 U CN 219249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system
plate
middle layer
clamp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99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锋
李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99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9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9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9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系统,包括底架、支撑框架及至少一个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框架的中间层板,支撑框架包括连接于底架的第一折叠部和成第二折叠部,置物系统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中间层板位于支撑框架的中部;中间层板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及/或第二折叠部靠拢,以使支撑框架的中部形成让位空间,中间层板能够跟随第一折叠部及/或第二折叠部转动,第一折叠部及第二折叠部能够经由让位空间向底架靠拢,使置物系统切换为收纳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系统的支撑框架的中部能够形成让位空间,便于置物系统在第一使用状态及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可有效降低置物系统收纳后的整体体积,同时保证置物系统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储物能力。

Description

置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置物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可折叠的多层置物系统,往往是在相邻的两个层板之间设置有交式的折叠支撑机构,这种交叉式的折叠支撑机构在收折后会在相邻两个层板之间占用一定的空间,使得中间层板与其相邻的两个层板之间无法完全贴合,导致置物系统在收纳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存放时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面积,搬运不便且包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置物系统。
一种置物系统,包括:底架;支撑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杆及若干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架,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第一折叠部,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形成第二折叠部;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层板,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置物系统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及收纳状态;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底架之间具有一定的倾角,且所述中间层板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所述中间层板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或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以使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形成让位空间,所述中间层板能够跟随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或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所述第二折叠部能够经由所述让位空间转动至与所述底架靠拢,所述第一折叠部能够经由所述让位空间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以使所述置物系统切换为所述收纳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中间层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中间层板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顶部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凸设于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背离的两侧边,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滑道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段、过渡段及滑动段,所述定位段及所述过渡段均位于所述滑动段顶部,所述滑动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相对靠近底部的一侧,所述滑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段的长度;所述中间层板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中部时,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定位段;所述第一滑块能够经由所述过渡段滑动至所述滑动段,并使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铰接杆,每个所述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中间层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铰接杆与所述中间层板之间以及所述铰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均具有倾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背离的两侧边分别凸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伸入所述第二滑道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滑道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板为两层,其中一层所述中间层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这一层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顶部的一端;另一层所述中间层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这一层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二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所述第一端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二折叠部靠近顶部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共面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层叠设置并一起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板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板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滑出,并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连接;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分离,所述第二板体滑动至与所述第一板体层叠,且所述第二板体随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共面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并随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至与所述底架靠拢,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并随所述第一折叠部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第一卡接结构及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中的一者设置在中间层板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折叠部上;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固定,以使所述中间层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板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朝向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块并形成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朝向所述中间层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并形成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当所述置物系统由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切换为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能够跟随所述中间层板的转动从所述定位孔内脱出;当所述置物系统由所述收纳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能够跟随所述中间层板的转动进入并卡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孔内,以使所述中间层板保持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开关件、第一卡接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底座固设于所述中间层板,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第一开关件伸入所述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槽中滑动,所述第一开关件及所述第一弹性件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底座内,所述第一开关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内壁,另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卡接件能够随所述第一开关件运动并远离所述第二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分离解锁;所述第一卡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卡接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及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中的一者设置在中间层板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一折叠部上;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能够相互卡接固定,以使所述中间层板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后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叠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侧边,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当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时,所述第一凸块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开关件、第四卡接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底座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开关件及所述第四卡接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二开关件或所述第四卡接件;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伸出所述第二底座并伸入所述间隙内,所述中间层板在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时,所述第三卡接件能够进入所述间隙内;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随所述第二开关件运动并远离所述第三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三卡接件与所述第四卡接件相互分离解锁;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与所述第三卡接件相互卡接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系统还具有第二使用状态,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中间层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叠部上,所述置物系统呈L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设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折叠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厚度相匹配;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至平行并贴合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折叠部转动至平行并贴合于所述第二折叠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锁定结构具有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固定至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在所述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折叠部折叠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相互靠拢后,所述锁定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固定;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结构能够允许所述第一折叠部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相对靠近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接块,所述支架相对远离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凸设有第二抵接块,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脚踏杆及第三弹性件,所述脚踏杆能够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三弹性件连接并弹性作用于所述脚踏杆;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脚踏杆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背离所述第二抵接块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块;在所述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脚踏杆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背离所述第二抵接块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为圆弧形;及/或,所述脚踏杆上还设有止挡凸起,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脚踏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支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凸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套设所述转动轴,另一端套设所述脚踏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系统的中间层板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或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以在支撑框架的中部形成让位空间,进而能够使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及中间层板能够经由该让位空间向底板转动折叠,使置物系统能够从第一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且在该收纳状态下,第一折叠部、中间层板、第二折叠部均能够依次或者间接的与底板贴合,有效降低置物系统收纳后的整体体积,使置物系统在第一使用状态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储物能力,同时在收纳状态下能够便于存放及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置物系统第一个实施例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置物系统第一个实施例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置物系统第一个实施例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置物系统第二个实施例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置物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H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置物系统在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J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K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3中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11中置物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2中置物系统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33中在N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3中在O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3中在P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33中在Q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38中在R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图38中在S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图11中置物系统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中置物系统在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申请提供的置物系统第五个实施例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图43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申请提供的置物系统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图45中置物系统在其中一个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7为本申请提供的置物系统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置物系统;10、底架;20、支撑框架;201、让位空间;21、第一折叠部;211、第一支撑杆;2111、第一凹槽;212、第一滑道;2121、定位段;2122、过渡段;2123、滑动段;213、第二滑道;214、第二连接杆;215、第二抵接块;22、第二折叠部;221、第二支撑杆;2211、定位孔;222、第一连接杆;223、第二凹槽;30、中间层板;30a、第一端;30b、第二端;31、第一凸块;32、第二凸块;33、第一板体;34、第二板体;35、转动连接件;40、底板;50、顶板;51、第三凸块;60、连接结构;61、第一滑块;62、铰接杆;63、第二滑块;71、第一卡接结构;711、第一底座;712、第一开关件;713、第一卡接件;714、第一弹性件;715、滑槽;72、第二卡接结构;721、第二卡接件;81、第一定位结构;811、第三卡接件;82、第二定位结构;821、第二底座;822、第二开关件;823、第四卡接件;824、第二弹性件;825、间隙;91、支架;911、第一抵接块;912、滑动槽;92、锁定结构;921、脚踏杆;9211、凹形段;9212、直杆段;922、第三弹性件;923、止挡凸起;924、转动轴;93、滚轮;94、推拉组件;941、连接件;942、握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可折叠的多层置物系统,往往是在相邻的两个层板之间设置有交叉式的折叠支撑机构,这种交叉式的折叠支撑机构在收折后会在相邻两个层板之间占用一定的空间,使得中间层板与其相邻的两个层板之间无法完全贴合,导致置物系统在收纳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存放时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面积,搬运不便且包装成本高。
基于此,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置物系统100第一个实施例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系统100,该置物系统100常见的应用领域为工具储放及转运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物品的储放及转运,其中其他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快递、衣物、蔬果等。
请再次参见图1,且一并参见图2至图10,图2为图1中置物系统100在其中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置物系统100在其中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置物系统100在其中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置物系统100第一个实施例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置物系统100第一个实施例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置物系统100包括底架10、支撑框架20及至少一个中间层板30;支撑框架20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杆211及若干个第二支撑杆221,第一支撑杆211及第二支撑杆221均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架10,若干个第一支撑杆211形成第一折叠部21,若干个第二支撑杆221形成第二折叠部22;中间层板30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框架20。
置物系统100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及收纳状态;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一支撑杆211及第二支撑杆221均与底架10之间具有一定的倾角,且中间层板30位于支撑框架20的中部;中间层板30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及/或第二折叠部22靠拢,以使支撑框架20的中部形成让位空间201,且中间层板30能够跟随第一折叠部21及/或第二折叠部22转动;第二折叠部22能够经由让位空间201转动至与底架10靠拢,第一折叠部21能够经由让位空间201转动至与第二折叠部22靠拢,以使置物系统100切换为收纳状态。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系统100的中间层板30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及/或第二折叠部22靠拢,以在支撑框架20的中部形成让位空间201,进而能够使第一折叠部21、中间层板30及第二折叠部22能够经由该让位空间201向底板40转动折叠,使置物系统100能够从第一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且在该收纳状态下,第一折叠部21、中间层板30及第二折叠部22均能够依次或者间接地与底架10贴合,有效降低置物系统100收纳后的整体体积,使置物系统100在第一使用状态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储物能力,同时在收纳状态下能够便于存放及搬运,以及降低包装及运输成本。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折叠部21和第二折叠部22可相对互换,只要不影响置物系统100的使用及折叠即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间层板30是指设置在支撑框架20非顶底层的层板,并不仅限定于位于支撑框架20正中间层的层板。此外,支撑框架20的中部是指,支撑框架20顶部与底部之间的位置,并不仅现定于支撑框架20的正中间。
示例性地,请再次参见图1至图10,在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置物系统100包括一个中间层板30,底架10上还设置有底板40,支撑框架20的顶部设置有顶板50;可选的,底板40、中间层板30及顶板50的形状均为矩形。
其中,顶板5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折叠部22,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折叠部21的顶部。
参见图1及图2,在置物系统100从第一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的过程中,顶板50可选向外翻转至第二折叠部22的外侧,其中第二折叠部22的外侧指第二折叠部22相对远离第一折叠部21的一侧。换言之,顶板50可选向远离第一折叠部21的一侧翻转,翻转后的顶板50能够收叠至第二折叠部22。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从第一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时,顶板50也可向内翻转收拢至第二折叠部22内侧。具体的,可先将顶板50抬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将中间层板30翻转靠拢至第一折叠部21,形成让位空间201后,再将顶板50转动至第二支撑杆221的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均与第二支撑杆221相同,且两个第一支撑杆211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第二支撑杆221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及图5,置物系统100还包括连接结构60,中间层板30通过连接结构6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11,中间层板30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30a及第二端30b,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能够通过连接结构60转动至第一折叠部21靠近底部的一端,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能够转动至第一折叠部21靠近顶部的一端。
参见图1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结构60包括两个第一滑块61,两个第一滑块61分别凸设于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相对背离的两侧边,第一支撑杆211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杆211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滑道212,第一滑道212沿第一支撑杆211的纵向延伸,两个第一滑块61分别伸入第一滑道212内并能够沿第一滑道212滑动。
进一步的,第一滑道212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段2121、过渡段2122及滑动段2123,定位段2121及过渡段2122均位于滑动段2123顶部,滑动段2123位于第一支撑杆211的相对靠近底部的一侧,滑动段2123的长度大于定位段2121的长度;中间层板30位于支撑框架20中部时,第一滑块61位于定位段2121;第一滑块61能够经由过渡段2122滑动至滑动段2123,并使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滑动至第一折叠部21靠近底部的一端。如此设置,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仅需通过转动改变第一滑块61对应在第一滑道212上的位置,即可使中间层板30从水平方向转向竖向方向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12的形状呈倒钩状,滑动段2123及定位段2121均沿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方向延伸,过渡段2122沿第一支撑杆211的宽度方向延伸,用于连接滑动段2123及定位段2121。
进一步可选的,在第一使用状态下,滑动段2123及定位段2121均垂直于底架10,过渡段2122平行于底架10,且过渡段2122相对靠近底架10的一侧具有弧度,以提高第一滑块61在过渡段2122处的滑动顺畅性,提高折叠或者打开中间层板30的速度。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不影响置物系统100在不同使用状态及收纳状态下的切换,每一侧的第一滑块61及第一滑道2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以加强中间层板30与第一折叠部21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图6、图7、图8,置物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卡接结构71及第二卡接结构72,第一卡接结构71与第二卡接结构72相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第一卡接结构71与第二卡接结构72中的一者设置在中间层板30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折叠部22上;
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一卡接结构71与第二卡接结构72相互卡接固定,以使中间层板30固定在支撑框架20的中部。
进一步的,中间层板30在第一使用状态下朝向第二折叠部22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块32并形成第一卡接结构71,第二支撑杆221朝向中间层板3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2211并形成第二卡接结构72;当置物系统100由第一使用状态切换为收纳状态时,第二凸块32能够跟随中间层板30的转动从定位孔2211内脱出;当置物系统100由收纳状态切换为第一使用状态时,第二凸块32能够跟随中间层板30的转动进入并卡接固定于定位孔2211内,以使中间层板30保持在支撑框架20的中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71也即第二凸块32,第二卡接结构72也即定位孔221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也可通过其他结构与第二折叠部22固连,例如通过锁定件进行锁定连接。
请再次参见图3、图6、图7及图8,进一步的,定位孔2211为葫芦状的孔,在第一使用状态下,定位孔2211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径部和小径部,其中,小径部相对更靠近底架10。换言之,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也即置物系统100完全展开的状态下,中间层板30的两个第二凸块32分别卡设于葫芦孔的小径部,在中间层板30需要向第一折叠部21靠拢时,两个第二凸块32从小径部移动至大径部,两个第一滑块61分别从两个第一滑道212的定位段2121经过过渡段2122沿滑动段2123向底架10所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两个第二凸块32从大径部脱出,待两个第一滑块61滑动至滑动段2123最底端时,中间层板30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贴合。
可以理解,第二凸块32与定位孔2211的设置位置可以相对互换,只要不影响两者配合固定中间层板30即可。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置物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定位结构81及第二定位结构82,第一定位结构81与第二定位结构82相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第一定位结构81与第二定位结构82中的一者设置在中间层板30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一折叠部21上;第一定位结构81与第二定位结构82能够相互卡接固定,以使中间层板30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后固定在第一折叠部21上。
请再次参见图3及图6,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81包括第一凸块31,第一凸块31设置于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的侧边,第二定位结构82包括第一凹槽2111,第一凹槽2111开设于第一支撑杆211的顶部,当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在转动至靠近第一支撑杆211的顶部时,第一凸块31能够卡接在第一凹槽2111内。可以理解,只要能够使中间层板30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后固定在第一折叠部21上,第一凸块31及第一凹槽2111也可分别开设在中间层板30及第一支撑杆211的其他位置,例如在第一支撑杆211的侧壁开设类似倒L形的固定滑槽715,第一凸块31可以从侧方进入该固定滑槽715的平行部分进而卡接于该固定滑槽715的竖直部分。可以理解,第一凸块31的个数以及第一凹槽2111的个数可更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不影响中间层板30固连于第一折叠部21,第一凸块31与第一凹槽2111的位置关系可互换。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层板30的长度等于或者略大于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如此能够在保证中间层板30可置物长度的同时,使第一凸块31能够更方便的卡接于第一凹槽2111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层板30的长度可根据需求自由设定。第一凸块31的第一凹槽2111的位置可根据中间层板30的长度与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层板30与第一折叠部21之间的固连也可通过其他结构进行定位,例如锁定件进行锁接。
请再次参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顶板50用于与第一折叠部21连接的一端相对的两个侧壁还凸设有第三凸块51,当置物系统100需要从收纳状态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时,两个第三凸块51能够分别卡入第一折叠部21顶部的两个第一凹槽2111中,使顶板50能够稳定的架设在第一折叠部21。
请再次参见3及图4,进一步的,置物系统100还包括支架91,支架91固设于底架10,第一折叠部21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架91,支架91的高度与第二折叠部22的厚度相匹配;在收纳状态下,第二折叠部22转动至平行并贴合于底架10,第一折叠部21转动至平行并贴合于第二折叠部22。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中间层板30及/或顶板50的厚度大于第二折叠部22的厚度时,支架91的高度可相应增高。进一步的,可以理解,当增设中间层板30的数量时,支架91的高度也可以与第二折叠部22、顶板50及/或中间层板30的厚度相互匹配。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中间层板30为两个时,其中一个中间层板30可向第一折叠部21靠拢贴合,另一个中间层板30可向第二折叠部22靠拢贴合;具体的,可先将顶板50向外翻转贴合在第二折叠部22相对远离第一折叠部21的一侧,进一步的将两个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分别从第一折叠部21和第二折叠部22上拆卸,并分别转动贴合于第一折叠部21和第二折叠部22,进而将第二折叠部22及第一折叠部21依次向底板40方向转动靠拢,直至置物系统100从第一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增加的该中间层板30靠拢至第二折叠部22后可以位于两个第二支撑腿之间,且厚度可不突出第二折叠部22,以使支架91的高度可仍与第二折叠部22的厚度相匹配。
请再次参见图3及图4,进一步的,置物系统100还包括锁定结构92,锁定结构92安装在支架91上,锁定结构92具有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在第一锁定状态下,锁定结构92能够将第一折叠部21固定至第一使用状态;在第二锁定状态下,第一折叠部21折叠转动至与第二折叠部22相互靠拢后,锁定结构92能够将第一折叠部21固定;在解锁状态下,锁定结构92能够允许第一折叠部21转动。
可以理解,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一折叠部21与底架10垂直。当然,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一折叠部21与底架10之间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支架91相对靠近第二折叠部22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接块(未标号),支架91相对远离第二折叠部22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912,第一支撑杆211上凸设有第二抵接块(未标号),锁定结构92包括脚踏杆921及第三弹性件922,脚踏杆921能够在滑动槽912内滑动,第三弹性件922连接并弹性作用于脚踏杆921;在第一锁定状态下,脚踏杆921在第三弹性件922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第二抵接块,第一支撑杆211相对背离第二抵接块的一侧抵接于第一抵接块;在第二锁定状态下,脚踏杆921在第三弹性件922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第一支撑杆211相对背离第二抵接块的一侧。可以理解,在从第二锁定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时,仅需施力转动第一折叠部21至大致竖直状态即可。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211与支架91之间通过转动轴924转动连接,转动轴924凸设于支架91,第三弹性件922的一端套设转动轴924,另一端套设脚踏杆921。如此设置,转动轴924能够为第一支撑杆211提供转动支点,保证第一支撑杆211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歪斜,同时能够保证转动后第一折叠部21的位置能够相对固定,保持与第二折叠部22对应。
进一步的,可以理解,只要不影响脚踏锁定结构92的作用,脚踏杆921可以为直杆,也可具有部分弯折段;可选的,在实施例中,脚踏杆921包括凹形段9211,凹形段9211的两端延伸有部分直杆段9212,两个直杆段9212能够分别在两个滑动槽912内滑动,第三弹性件922连接于直杆段9212,凹形段9211能够便于使用人员踩压,以控制脚踏杆921在滑动槽912中滑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槽912的开设方向及凹形段9211的设置方向均与底板40具有一定的倾角,以便于使用人员更容易对脚踏杆921施力以形成解锁状态。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槽912的开设方向也可以垂直于底板40或者底架10,脚踏杆921的形状也可根据需求进行变化,只要不影响锁定结构92的作用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1,进一步的,置物系统100还包括多个滚轮93,滚轮93设置于底板40的底部;进一步的,置物系统100还包括推拉组件94,推拉组件94包括连接件941及握持件942,握持件942通过连接件941固连于第一折叠部21。可以理解,连接件941与握持件942可一体成型也可分体成型。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941与握持件942一体成型,连接件941与握持件942之间形成倾角,以使握持件942与第一折叠部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便于人员握持握持件942以推拉置物系统100。可以理解,滚轮93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便于置物系统100移动即可。
进一步的,滚轮93可选为带有锁止结构的万向轮,万向轮能够便于置物系统100灵活转向,万向轮上的锁止结构能够保证置物系统100在所需的停放的位置不易移动。
参见图3及图9,进一步的,置物系统100还具有第二使用状态,在第二使用状态下,中间层板30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并固定在第一折叠部21上,置物系统100呈L形。具体的,可通过中间层板30第二端30b两侧的第一凸块31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211顶部的第一凹槽2111卡接,进而将靠拢至第一折叠部21的中间层板30固定;然后将顶板50翻转至第二折叠部22外侧,顶板50再跟随第二折叠部22向底架10转动靠拢,如此使得置物系统100保持在第二使用状态,形成L形的推车结构。在该使用状态下,使用人员可拉去货物体积较大或者货物高度较高的物品。
请参见图11至图42,进一步的,本申请还提供有第二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部分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连接结构60包括两个铰接杆62,每个铰接杆6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中间层板30与第一支撑杆211,在第一使用状态下,铰接杆62与中间层板30之间以及铰接杆62与第一支撑杆211之间均具有倾角。
进一步的,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相对背离的两侧边分别凸设有第二滑块63,第一支撑杆211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杆211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二滑道213,第二滑道213沿第一支撑杆211的纵向延伸,两个第二滑块63分别伸入第二滑道213内并能够沿第二滑道213滑动。如此设置,第二滑道213能够与第二滑块63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便于中间层板30向第一折叠部21转动靠拢;具体的,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从第二折叠部22拆卸后,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的第二滑块63可沿第二滑道213下滑,使中间层板30能够向第一折叠部21转动靠拢并同时下降,使中间层板30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后,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能够最大程度靠近第一折叠部21相对远离底架10的一端,避免第二端30b过于突出而造成不便,可以理解,中间层板30的长度需要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可以大于、等于或者小于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但当中间层板30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时,中间层板30靠拢至第一折叠部21后,第二端30b将高于第一支撑杆211的顶部。
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两个铰接杆62能够将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悬挂固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道213仅具有滑动段2123,第二滑道213的开设方向与第一支撑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第二滑道213可选垂直于底架10。
请再次参见图11,且一并参见图18至图2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叠部22包括第一连接杆222,第一连接杆222固设于两个第二支撑杆221之间且位于支撑框架20的中部,第二卡接结构72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22上。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结构72与第一卡接结构71为锁定配合。
示例性地,第一卡接结构71包括第一底座711、第一开关件712、第一卡接件713及第一弹性件714,第一底座711固设于中间层板30,第一底座711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滑槽715,第一开关件712伸入滑槽715内并能够在滑槽715中滑动,第一开关件712及第一弹性件714均容置于第一底座711内,第一开关件712固定连接于第一卡接件713,第一弹性件714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底座711的内壁,另一端弹性作用于第一卡接件713;第二卡接结构72包括第二卡接件721,第二卡接件721固设于第一连接杆222;第一卡接件713能够随第一开关件712运动并远离第二卡接件721,使得第一卡接件713与第二卡接件721相互分离解锁;第一卡接件713能够在第一弹性件714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与第二卡接件721相互卡接锁定。如此,在第一卡接件713与第二卡接件721相互卡接锁定时,中间层板30能够被水平固定在第一折叠部21与第二折叠部22之间;在第一卡接件713与第二卡接件721相互分离解锁时,中间层板30能够脱离第二折叠部22向第一折叠部21转动靠拢。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714也可省略,改成开关档位,第二卡接件721也可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21上,只有不影响第二卡接件721与第一卡接件713相互配合连接中间层板30和第二折叠部22即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部21包括第二连接杆214,第二连接杆214固设于两个第一支撑杆211之间且位于支撑框架20的顶部,第二定位结构82设置在第二连接杆214上。
可选的,请参阅图18、图19、图33、图37、图38、图40、图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81包括第三卡接件811,第二定位结构82包括第二底座821、第二开关件822、第四卡接件823及第二弹性件824,第二底座821固设于第二连接杆214且第二底座821与第一支撑杆211之间具有间隙825;第二开关件822及第四卡接件823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二底座821,第二弹性件824能够弹性作用于第二开关件822或第四卡接件823;第四卡接件823能够伸出第二底座821并伸入间隙825内,中间层板30在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时,第三卡接件811能够进入间隙825内;第四卡接件823能够随第二开关件822运动并远离第三卡接件811,使得第三卡接件811与第四卡接件823相互分离解锁;第四卡接件823能够在第二弹性件824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与第三卡接件811相互卡接锁定。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层板30靠拢至第一折叠部21后通过锁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折叠部21上,如此设置,能够更牢靠更安全的固定中间层板30,且可降低对中间层板30的长度限制,无论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凸出于第一折叠部21多高的高度第二定位结构82只需要设置在中间层板30对应于第一定位结构81处即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也可省略,可将其改成开关档位。可以理解,只要能够使中间层板30固定在第一折叠部21内侧,第二定位机构也可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1上。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底座821与第一支撑杆211之间也可以不设置间隙825,只要第三卡接件811与第四卡接件823之间能够形成挡位关系,可以相互卡接锁定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卡接件811与第四卡接件823形成档位关系的位置在中间层板30的两侧边。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挡位关系的位置也可以仅在中间层板30的一个侧边;或者在中间层板30一端的中部凸设第四卡接件823,第二连接杆214的中部对应设置第三卡接件811。
请再次参见图38至图42,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四卡接件823伸入间隙825内;在从第一使用状态切换至第二使用状态或者收纳状态时,操作第二开关件822使第四卡接件823向远离间隙825的方向移动,中间层板30转动靠拢至第一折叠部21,第三卡接件811可卡入间隙825内,第四卡接件823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与第三卡接件811卡接锁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均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定位机构相对设置,以使两个第二开关件822相邻,两个第四卡接件823的伸出方向相反,便于使用人员能够同时操作两个第二操作件进而带动两个第四卡接件823移动,两组第三卡接件811分别设置在中间层板30相对的两侧,能够分别卡接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杆211对应处的间隙825内,更牢固稳定的固定中间层板30。
请再次参见图17,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相对靠近底架10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凹槽223,在顶板50翻转靠拢至第二支撑部外侧时,顶板50上的两个第三凸块51可卡入第二凹槽223内,以将顶板50固定在第二支撑部的外侧。
请参见图23至图4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91相对靠近第二折叠部22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接块911,支架91相对远离第二折叠部22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912,第一支撑杆211上凸设有第二抵接块215,锁定结构92包括脚踏杆921及第三弹性件922,脚踏杆921能够在滑动槽912内滑动,第三弹性件922连接并弹性作用于脚踏杆921;在第一锁定状态下,脚踏杆921在第三弹性件922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第二抵接块215,第一支撑杆211相对背离第二抵接块215的一侧抵接于第一抵接块911;在第二锁定状态下,脚踏杆921在第三弹性件922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第一支撑杆211相对背离第二抵接块215的一侧。可以理解,在从第二锁定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时,仅需施力转动第一折叠部21至竖直状态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27,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1的底部为圆弧形。如此设置,第一折叠部21向底架10转动靠拢时,第一支撑杆211的底部为圆弧形能够使第一支撑杆211相对脚踏杆921更易转动,提高第一折叠部21折叠转动的顺畅性。
请再次参加图26,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脚踏杆921为直杆,不具有凹形段,脚踏杆921上还设有止挡凸起923,第三弹性件922与脚踏杆921的连接处位于止挡凸起923与支架91之间。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三弹性件922在脚踏杆921上滑移,能够保证第三弹性件922弹性作用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再次参见图30至图32,此外,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层板30及顶板50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两个第一支撑杆211之间的距离,中间层板30及顶板50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支撑杆211或者第二支撑杆221的厚度,以使两个第一支撑杆211之间的空间能够容纳中间层板30,两个第二支撑杆221之间的空间能够容纳顶板50及/或中间层板30。如此设置,顶板50在翻转后会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杆221之间,不会增加第二折叠部22折叠至底架10上的厚度和宽度。进一步的,中间层板30在向第一折叠部21转动靠拢后,能够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211之间,也即中间层板30靠拢至第一折叠部21后也不会增加第一折叠部21向底架10折叠后的厚度和宽度。
请再次参见图1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推拉组件94的握持件942与连接件941为分体设置,握持件942为圆杆,连接件941为带有折弯的金属铁片,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件941连接于第一折叠部21,且具有折弯的连接件941能够使圆杆与第一折叠部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使用人员握持圆杆推拉置物系统100移动。
本申请还提供有第三个实施例(图未示),第三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及第二个实施例属于同一个实用新型构思,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其连接结构60与第二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60相同,其余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
本申请还提供有第四个实施例(图未示),第四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属于同一个实用新型构思,且大部分结构相同或者部分结构可等作用替换,区别在于:
中间层板30为两层,其中一层中间层板30通过连接结构6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11,这一层中间层板30的第一端30a能够通过连接结构60转动至第一折叠部21靠近底部的一端,第二端30b能够转动至第一折叠部21靠近顶部的一端;另一层中间层板30通过连接结构6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杆221,这一层中间层板30的第二端30b能够通过连接结构60转动至第二折叠部22靠近底部的一端,第一端30a能够转动至第二折叠部22靠近顶部的一端。
本申请还提供有第五个实施例,第五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属于同一个实用新型构思,且大部分结构相同或者部分结构可等作用替换,区别在于:
请参见图43及图44,中间层板3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33及第二板体34,第一板体33通过转动连接件35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11,第二板体34转动连接于第一板体33,第二板体34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杆221;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一板体33与第二板体34共面并位于支撑框架20的中部;在收纳状态下,第一板体33与第二板体34层叠设置并一起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
本申请还提供有第六个实施例,第六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属于同一个实用新型构思,且大部分结构相同或者部分结构可等作用替换,区别在于:请参见图45及图46,中间层板30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板体33及第二板体34,第一板体33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221,第二板体34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杆221;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二板体34相对于第一板体33滑出,并且第二板体34与第二支撑杆221相连接;在收纳状态下,第二板体34与第二支撑杆221相互分离,第二板体34滑动至与第一板体33层叠,且第二板体34随第一板体33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
可以理解,第二板体34滑动至与第一板体33层叠代表第二板体34可以滑动至第一本体的上方、下方或者内部进而与第一板体33层叠。
本申请还提供有第七个实施例,第七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属于同一个实用新型构思,且大部分结构相同或者部分结构可等作用替换,区别在于:如图47所示,中间层板3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体33及第二板体34,第一板体33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11,第二板体34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杆221;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一板体33与第二板体34共面并位于支撑框架20的中部;在收纳状态下,第二板体34转动至与第二折叠部22靠拢,并随第二折叠部22转动至与底架10靠拢,第一板体33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靠拢,并随第一折叠部21转动至与第二折叠部22靠拢。
可以理解,根据需求也可对上述不同实施例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重组或者等作用替换,以形成置物系统100其他可实施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系统100的中间层板30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折叠部21及/或第二折叠部22靠拢,以在支撑框架20的中部形成让位空间201,进而能够使第一折叠部21、第二折叠部22及中间层板30能够经由该让位空间201向底板40转动折叠,使置物系统100能够从第一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且在该收纳状态下,第一折叠部21、中间层板30、第二折叠部22均能够依次或者间接的与底板40贴合,有效降低置物系统100收纳后的整体体积,使置物系统100在第一使用状态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储物能力,同时在收纳状态下能够便于存放及搬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4)

1.一种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支撑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杆及若干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架,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第一折叠部,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形成第二折叠部;以及,
至少一个中间层板,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
所述置物系统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及收纳状态;
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底架之间具有一定的倾角,且所述中间层板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
所述中间层板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或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以使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形成让位空间,所述中间层板能够跟随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或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所述第二折叠部能够经由所述让位空间转动至与所述底架靠拢,所述第一折叠部能够经由所述让位空间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以使所述置物系统切换为所述收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中间层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中间层板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顶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凸设于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背离的两侧边,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滑道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段、过渡段及滑动段,所述定位段及所述过渡段均位于所述滑动段顶部,所述滑动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相对靠近底部的一侧,所述滑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段的长度;
所述中间层板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中部时,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定位段;所述第一滑块能够经由所述过渡段滑动至所述滑动段,并使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铰接杆,每个所述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中间层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铰接杆与所述中间层板之间以及所述铰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均具有倾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背离的两侧边分别凸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伸入所述第二滑道内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滑道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板为两层,其中一层所述中间层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这一层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一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顶部的一端;
另一层所述中间层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这一层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二折叠部靠近底部的一端,所述第一端能够转动至所述第二折叠部靠近顶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共面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层叠设置并一起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板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板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滑出,并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连接;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分离,所述第二板体滑动至与所述第一板体层叠,且所述第二板体随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共面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并随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至与所述底架靠拢,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并随所述第一折叠部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靠拢。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第一卡接结构及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中的一者设置在中间层板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折叠部上;
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固定,以使所述中间层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板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朝向所述
第二折叠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块并形成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朝向所述中间层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并形成所述第二卡接结构;
当所述置物系统由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切换为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能够跟随所述中间层板的转动从所述定位孔内脱出;
当所述置物系统由所述收纳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能够跟随所述中间层板的转动进入并卡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孔内,以使所述中间层板保持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开关件、第一卡接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底座固设于所述中间层板,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第一开关件伸入所述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槽中滑动,所述第一开关件及所述第一弹性件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底座内,所述第一开关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内壁,另一端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卡接件能够随所述第一开关件运动并远离所述第二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分离解锁;
所述第一卡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卡接锁定。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及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匹配并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中的一者设置在中间层板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一折叠部上;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能够相互卡接固定,以使所述中间层板能够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后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叠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侧边,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当所述中间层板的所述第二端在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时,所述第一凸块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开关件、第四卡接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底座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开关件及所述第四卡接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二开关件或所述第四卡接件;
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伸出所述第二底座并伸入所述间隙内,所述中间层板在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时,所述第三卡接件能够进入所述间隙内;
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随所述第二开关件运动并远离所述第三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三卡接件与所述第四卡接件相互分离解锁;
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与所述第三卡接件相互卡接锁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具有第二使用状态,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中间层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拢,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叠部上,所述置物系统呈L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设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折叠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厚度相匹配;
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至平行并贴合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折叠部转动至平行并贴合于所述第二折叠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锁定结构具有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
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固定至所述第一使用状态;
在所述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折叠部折叠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相互靠拢后,所述锁定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固定;
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结构能够允许所述第一折叠部转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相对靠近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接块,所述支架相对远离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凸设有第二抵接块,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脚踏杆及第三弹性件,所述脚踏杆能够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三弹性件连接并弹性作用于所述脚踏杆;
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脚踏杆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背离所述第二抵接块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块;
在所述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脚踏杆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背离所述第二抵接块的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为圆弧形;及/或,
所述脚踏杆上还设有止挡凸起,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脚踏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支架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凸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套设所述转动轴,另一端套设所述脚踏杆。
CN202223509967.1U 2022-12-28 2022-12-28 置物系统 Active CN219249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9967.1U CN21924957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置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9967.1U CN21924957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置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9573U true CN219249573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9967.1U Active CN21924957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置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9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4871B1 (en) Three-fold three-wheel golf bag cart folding device
EP3626577B1 (en) Foldable cart frame
US6422587B1 (en) Baby carriage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folding baby carriage
CN215958995U (zh) 折叠式置物架及其组合置物架
US20040187749A1 (en) Folding table
CN110934428A (zh) 可折叠储物架
CN106690800B (zh) 桌子及桌柜
US11412841B2 (en) Folding table
GB2506977A (en) Locking joint assembly
JP2024063258A (ja) チャイルドキャリア
CN205769517U (zh) 儿童推车
CN219249573U (zh) 置物系统
US20020180184A1 (en) Foldable pushcart
CN118252330A (zh) 置物系统
CN212678647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
KR200492853Y1 (ko) 접이식 운반용 카트
CN203666878U (zh) 隐藏式折叠机构
CN210672522U (zh) 多功能折叠桌
CN220884430U (zh) 脚轮可折叠的板车
KR20110003025U (ko) 절첩식 탁자의 절첩장치
CN217524451U (zh) 一种用于尿布台的可折叠支架
CN213308251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折叠架
CN218348323U (zh) 一种折叠脚架结构及其收纳箱
TWI829521B (zh) 可收折兒童載具
CN211833415U (zh) 可折叠储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