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7635U -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7635U
CN219247635U CN202223567172.6U CN202223567172U CN219247635U CN 219247635 U CN219247635 U CN 219247635U CN 202223567172 U CN202223567172 U CN 202223567172U CN 219247635 U CN219247635 U CN 219247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ade
upper bracket
motor
fa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71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庆
秦云峰
胡计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Jiangsu Kingclean Intelligent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671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7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7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7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该装置包括上支架组件和电机;上支架组件包括第一风扇和上支架,上支架包含上支架本体和刷管组件,刷管组件包括安装座、支臂和刷管,支臂连接上支架本体与安装座,安装座与上支架本体之间具有进风口,刷管设置在支臂上且位于进风口的旁侧;第一风扇具有风扇环体和环绕风扇环体外周设置的叶片;电机包括电机轴、定子、转子和碳刷,电机轴依次穿过风扇环体、上支架本体和转子,转子位于定子内并与定子之间形成风道,碳刷插入刷管后与转子接触;其中,上支架的宽度不大于风扇环体的直径,第一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穿过上支架的外侧和进风口进入电机的风道,对电机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当前为匹配电器设备的功能需求,电机具有高转速化趋势,然而电机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其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的向外传递,对电机的耐久与寿命造成较大影响,因而对电机散热提出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通过对电机散热风道进行改进,提升电机散热性能。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包括:
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架和第一风扇;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架本体和刷管组件,所述刷管组件包括安装座、支臂和刷管,所述支臂连接所述上支架本体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上支架本体之间具有进风口,所述刷管设置在所述支臂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旁侧;所述第一风扇具有风扇环体和环绕所述风扇环体外周设置的多个叶片;
电机,包括电机轴、定子、转子和碳刷,所述定子连接所述上支架,所述电机轴依次穿过所述风扇环体、所述上支架本体和所述转子,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内并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碳刷插入所述刷管后与所述转子接触;
其中,所述上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旋转对称的所述刷管组件,所述第一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穿过所述上支架的外侧和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电机的风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刷管设置在支臂上,以尽可能多的暴露进风口,同时减小上支架宽度使上支架宽度小于或等于风扇环体的直径,如此,第一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进风口和上支架外侧进入电机的风道,在不增加电机散热装置体积的情况下,增加进入风道的气流,提高电机散热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风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风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风扇的叶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支架和齿轮箱的结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风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在电机散热装置内的流向示意图。
图中:
100、上支架组件,101、上支架,102、第一风扇,103、上支架本体,104、刷管组件,105、安装座,106、支臂,107、刷管,108、进风口,109、风扇环体,110、叶片,111、外周面,112、碳刷通道,113、散热口,114、集风罩,115、连接部,116、上表面,117、下表面,118、第一连接部,119、第二连接部,120、叶片根部,121、叶片尾部,122、叶片前缘,123、叶片后缘,124、叶片上缘,125、叶片下缘,126、第一风扇轴孔,127、卡槽,128、卡口,129、凸起,130、第一轴孔,
200、电机,201、电机轴,202、定子,203、转子,204、碳刷,205、风道,
300、下支架组件,301、下支架,302、第二风扇,303、风扇基座,304、扇叶,305、第二风扇轴孔,306、基座上表面,307、基座下表面,308、第一出风口,309、第二出风口,310、下支架本体,311、连接臂,312、齿轮箱,313、齿轮,314、第二轴孔,315、前缘,316、后缘,317、下缘,318、上缘,319、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散热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支架组件100、电机200和下支架组件300,电机200位于上支架组件100与下支架组件300之间。其中,上支架组件100包括上支架101、第一风扇102和集风罩114,所述集风罩114与所述上支架101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风扇102位于所述集风罩114内。电机200包括电机轴201、定子202、转子203和碳刷204,下支架组件300包括下支架301和第二风扇302,电机轴201依次穿过第一风扇102、上支架101、转子203、第二风扇302和下支架301,定子202设置在转子203外部并分别与上支架101和下支架301相连,定子202与转子203之间形成风道205,碳刷204设置在上支架101上并与转子203接触。电机散热装置通过电源线接通电源,电流经碳刷204到达转子203给转子203通电,定子202提供磁场,带电转子203绕组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而旋转,带动电机轴201以及连接在电机轴201上的第一风扇102和第二风扇302旋转,第一风扇102旋转使外部气流穿过上支架101进入风道205,第二风扇302旋转使风道205内气流排出,实现从电机200装置外部引入气流对电机200进行散热。
上支架101包括上支架本体103和刷管组件104,所述刷管组件104包括安装座105、支臂106和刷管107,所述支臂106连接所述上支架本体103与所述安装座105,所述安装座105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之间具有进风口108,所述刷管107设置在所述支臂106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08的旁侧,碳刷204插入所述刷管107后与所述电机200的转子203接触。所述上支架101在与所述电机轴201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形,所述上支架101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直径,所述第一风扇102产生的气流能够穿过所述上支架101的外侧和所述进风口108进入所述电机200的风道205,对所述电机200进行散热。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臂106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相连,所述支臂106的另一端向所述下支架301延伸并与所述安装基座相连,所述刷管107位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之间。所述安装基座通过两个所述支臂106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相连,所述安装基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支臂106,所述安装基座、所述上支架本体103和两个所述支臂106围合形成所述进风口108,所述刷管107设置在两个所述支臂106中的任一支臂106上。所述刷管107内设有碳刷通道112,所述刷管107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碳刷通道112的散热口113,所述碳刷204容置在所述碳刷通道112内。所述刷管107的长轴与过所述上支架本体103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安装座105的中心轴线的切面形成锐角,所述锐角为20.5°~24.5°。
请参见图3-图5,上支架101包括上支架本体103和两个刷管组件104,上支架本体103设有第一轴孔130,两个刷管组件104位于上支架本体103两侧,并绕上支架本体103旋转对称,即任意一个刷管组件104绕上支架本体103旋转180°后能与另一个刷管组件104重合。每个刷管组件104具有安装基座、两个支臂106和一个碳刷204,安装基座通过两个支臂106与上支架本体103相连,安装基座、支臂106以及上支架本体103之间围合形成进风口108,碳刷204设置在两个支臂106中的其中一个支臂106上。请参见图5,所述刷管107的长轴X与过所述上支架本体103的中心轴线Y和所述安装座105的中心轴线Z的切面形成锐角α,其中α可以为22.5°。集风罩114与上支架101的刷管组件104相连,具体的,支臂106上设有凸起129,集风罩114上设有卡口128和卡槽127,集风罩114的卡口128与刷管组件104的安装基座卡接配合,支臂106上的凸起129进入卡槽127,从而将集风罩114固定在上支架101上。第一风扇102旋转使外部气流进入电机200,集风罩114能够集中风力和风向,使更多气流进入定子202与转子203之间的风道205。
本实施例中,上支架101面向第一风扇102的一侧呈长条形,并且上支架10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风扇102的风扇环体109,如此上支架101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变小,使气流能够尽可能多的通过上支架101的旁侧流向定子202与转子203之间的风道205。此外,还在刷管组件104上设进风口108,通过使安装基座与上支架本体103之间形成高度差扩大进风口108,并通过将刷管107倾斜设置在支臂106上,确保在不增加上支架101宽度的基础上减小对进风口108的遮挡,使气流能够穿过进风口108流向风道205。第一风扇102转动,加速外部气流从第一风扇102的一侧进入另一侧,由于本实施例上支架101的结构设计,使气流能够同时穿过上支架101的旁侧和进风口108进入风道205,加大进入风道205的风量,提升对电机200的散热效果。
所述第一风扇102具有风扇环体109和环绕所述风扇环体109外周设置的多个叶片110,所述叶片110与所述风扇环体109之间的连接部115位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和下表面117,此设计在不减小叶片110长度的前提下增大了风扇环体109直径,使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之间的连接长度增加,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连接处的凸出部分能够对叶片110形成支撑作用,增加叶片110强度。本实施例通过对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连接处的改进设计,使叶片110不仅与风扇环体109的外周面111相连,还与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和下表面117相连,从而增加了第一风扇102的强度,能够满足电机200高转速下对风扇结构强度的要求。
进一步的,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相连一端的长度大于风扇环体109的厚度,所述叶片110相对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中轴线倾斜,并且所述叶片110上与风扇环体109相连的部分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中轴线形成扭转角度β,所述扭转角度β可以为41.5°~42.5°。扭转所述叶片110使所述扭转角度β为90°时,此时叶片110的横截面与风扇环体109的横截面平行,相邻两个叶片110上靠近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一端之间的间距,这种设计可以减小相邻两个叶片110之间的间距,使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之间连接部115位长度增大,从而增强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之间的连接强度。
图6-图9示出了第一风扇102的一种结构,多个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的外周面111固定连接,并且每个叶片110的叶片根部120相对于风扇环体109的中轴线倾斜。所述风扇环体109的外周面111上具有与所述叶片110一一对应的连接部115,该连接部115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18和第二连接部119,所述第一连接部118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所述第二连接部119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下表面117,所述第一连接部118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9相互错开。所述叶片110包括叶片根部120、叶片尾部121、叶片前缘122、叶片后缘123、叶片上缘124和叶片下缘125,所述叶片前缘122连接所述叶片根部120和所述叶片尾部121的一侧,所述叶片后缘123连接所述叶片根部120和所述叶片尾部121的另一侧,所述叶片前缘122位于所述风扇转动方向的前侧,所述叶片后缘123位于所述风扇转动方向的后侧,叶片上缘124靠近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叶片下缘125靠近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下表面117。需要说明的是,叶片前缘122指的是叶片110在第一风扇102转动方向前侧的棱边,叶片后缘123指的是叶片110在第一风扇102转动方向后侧的棱边。所述叶片根部120与所述连接部115相连,具体的,所述叶片根部120上靠近所述叶片前缘122的一侧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8相连,所述叶片根部120上靠近所述叶片后缘123的一侧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9相连。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与所述叶片上缘124上靠近所述叶片前缘122的一侧曲面过渡,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下表面117与所述叶片下缘125上靠近所述叶片后缘123的一侧曲面过渡,风扇环体109与叶片110连接处曲面过渡,能够延长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连接部115位长度,增强连接强度。
请参见图9,第一风扇102中每个叶片110的叶片根部120相对于风扇环体109的中轴线倾斜,使叶片根部120的中轴线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中轴线形成扭转角度β,所述扭转角度β为42°±0.5°。通常,叶片110相对于风扇环体109的倾斜角度与气流强度正相关,但倾斜角度越大,工作中叶片110所受空气阻力越大,对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的连接强度要求就更高,常规的风扇设计中,叶片110仅通过风扇环体109的外周面111与风扇环体109相连,使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连接强度不高,故该倾斜角度一般为30°左右。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10与所述风扇环体109之间的连接部115位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和下表面117,叶片110不仅与风扇环体109的外周面111相连,还与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和下表面117相连,故能大幅提高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叶片110相对于风扇环体109的倾斜角度可以被调大,实现增大风量的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风扇102中的叶片110与所述风扇环体109一体成型。具体的,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制备得到:S1、在板材上冲凹槽,并在凹槽中心加工第一风扇轴孔126;S2、使用压力机从板材上分离出胚料,该胚料是以第一风扇轴孔126为中心的圆形板材;S3、对胚料进行切割,形成具有风扇环体109和叶片110的胚体;S4、将胚体放入轧制成型模具中进行至少两次轧制,使叶片110与风扇环体109之间的连接部115位的两端分别凸出于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和下表面117。
所述第二风扇302包括风扇基座303和至少两片扇叶304,所述风扇基座303上具有供所述电机轴201穿过的第二风扇轴孔305,所述至少两片扇叶304设置在所述风扇基座303上靠近所述转子203的一侧并环绕所述第二风扇轴孔305均匀排列。
请参见图11和图12,风扇基座303具有基座上表面306和基座下表面307,第二风扇302安装于电机200装置后,基座上表面306朝向转子203,基座下表面307朝向下支架301的底部。风扇基座303上开设有第二风扇轴孔305,风扇基座303的基座上表面306设有环绕第二风扇轴孔305的环体319,扇叶304围绕第二风扇轴孔305均匀分布于风扇基座303的上表面116,扇叶304的前缘315与环体319的外壁相连,扇叶304的后缘316延伸至风扇基座303的外沿,扇叶304的下缘317与基座上表面306相连,扇叶304的上缘318远离环体319的部分向转子203凸出。本实施例中扇叶的结构可以增大扇叶的表面积,增大第二风扇扰流作用,利于快速排出风道内的气流。并且,使扇叶与环体和风扇基座相连,可以确保扇叶的连接强度,能够满足电机高转速下对风扇结构强度的要求。
下支架301上设有第一出风口308和第二出风口309,第一出风口308设置在所述下支架301的侧面,第二出风口309设置在下支架301的底面,第二风扇302的至少部分扇叶304从第一出风口308暴露,所述第二出风口309与所述第二风扇302至少部分错开,第二风扇302工作可以引导风道205中大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308排出,其余气流则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309排出。通过两路排风,可以提高气流流通速度,增大电机200出风量,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请参见图10,所述下支架301包括下支架本体310和两个连接臂311,下支架本体310为长条形,两个连接臂311分别与下支架本体310的两端固定,下支架本体310上设有第二轴孔314和第二出风口309,电机轴201穿过第二风扇轴孔305后进入所述第二轴孔314内,第二风扇302位于两个连接臂311之间,所述第一出风口308位于所述连接臂311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散热装置还包括齿轮箱312,所述下支架301集成在所述齿轮箱312上,所述第二出风口309与所述齿轮箱312至少部分错开。如图10所示,齿轮箱312与下支架本体310上远离连接臂311的一侧相连,齿轮箱312不完全遮挡第二出风口309。
请参见图13,本实施例电机200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电机200装置通电,电流经碳刷204达到转子203,带电转子203受电磁力作用旋转,带动电机轴201以及连接在电机轴201上的第一风扇102和第二风扇302旋转,第一风扇102旋转使外部气流分别穿过上支架101的旁侧和进风口108进入风道205,第二风扇302旋转加速风道205内气流从第一出风口308和第二出风口309排出,实现从电机200装置外部引入气流对电机200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通过对上支架和下支架进行改进设计,增大了进风处进风面积和出风处出风面积,通过在进风处设第一风扇,在出风处设第二风扇,并对第一风扇进行结构改进提高风量,加速了电机内气流流动,提高了电机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从上支架进入气流可直接作用于定子和转子的表面进行冷却,冷却面积约为1679.45mm2,相对于现有技术冷却面积增加15%以上;下支架出风面积约为312mm2,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出风面积增加20.5%,电机散热效果显著提高。该技术方案可应用于体积小、功率密度高、转速高的串激电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洗机,该清洗机包含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散热装置,电机散热装置的结构详见前述描述,在此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5)

1.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支架组件(100),包括上支架(101)和第一风扇(102);所述上支架(101)包括上支架本体(103)和刷管组件(104),所述刷管组件(104)包括安装座(105)、支臂(106)和刷管(107),所述支臂(106)连接所述上支架本体(103)与所述安装座(105),所述安装座(105)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之间具有进风口(108),所述刷管(107)设置在所述支臂(106)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08)的旁侧;所述第一风扇(102)具有风扇环体(109)和环绕所述风扇环体(109)外周设置的多个叶片(110);
电机(200),包括电机轴(201)、定子(202)、转子(203)和碳刷(204),所述定子(202)连接所述上支架(101),所述电机轴(201)依次穿过所述风扇环体(109)、所述上支架本体(103)和所述转子(203),所述转子(203)位于所述定子(202)内并与所述定子(202)之间形成风道(205),所述碳刷(204)插入所述刷管(107)后与所述转子(203)接触;
其中,所述上支架(101)包括至少两个旋转对称的所述刷管组件(104),所述第一风扇(102)产生的气流能够穿过所述上支架(101)的外侧和所述进风口(108)进入所述电机(200)的风道(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管(107)的长轴与过所述上支架本体(103)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安装座(105)的中心轴线的切面形成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为20.5°~2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106)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相连,所述支臂(106)的另一端向下支架(301)延伸并与安装基座相连,所述刷管(107)位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管(107)内设有碳刷通道(112),所述刷管(107)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碳刷通道(112)的散热口(113),所述碳刷(204)容置在所述碳刷通道(1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通过两个所述支臂(106)与所述上支架本体(103)相连,所述安装基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支臂(106),所述安装基座、所述上支架本体(103)和两个所述支臂(106)围合形成所述进风口(108),所述刷管(107)设置在两个所述支臂(106)中的任一支臂(10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01)包括两个所述刷管组件(104),两个所述刷管组件(104)以所述上支架本体(103)旋转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01)在与所述电机轴(201)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组件(100)还包括集风罩(114),所述集风罩(114)与所述上支架(101)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风扇(102)位于所述集风罩(11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10)与所述风扇环体(109)之间的连接部(115)位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和下表面(11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10)沿所述风扇环体(109)的外周面(111)均匀排列,所述风扇环体(109)的外周面(111)上具有与所述叶片(110)一一对应的连接部(115);
所述连接部(115)包括第一连接部(118)和第二连接部(119),所述第一连接部(118)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所述第二连接部(119)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下表面(117),所述第一连接部(118)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9)相互错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10)包括叶片根部(120)、叶片尾部(121)、叶片前缘(122)和叶片后缘(123),所述叶片前缘(122)连接所述叶片根部(120)和所述叶片尾部(121)的一侧,所述叶片后缘(123)连接所述叶片根部(120)和所述叶片尾部(121)的另一侧,所述叶片前缘(122)位于所述风扇转动方向的前侧,所述叶片后缘(123)位于所述风扇转动方向的后侧;
所述叶片根部(120)与所述连接部(115)相连,并且所述叶片根部(120)上靠近所述叶片前缘(122)的一侧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8)相连,所述叶片根部(120)上靠近所述叶片后缘(123)的一侧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9)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10)还包括靠近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的叶片上缘(124)和靠近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下表面(117)的叶片下缘(125),
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上表面(116)与所述叶片上缘(124)上靠近所述叶片前缘(122)的一侧曲面过渡,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下表面(117)与所述叶片下缘(125)上靠近所述叶片后缘(123)的一侧曲面过渡。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10)与所述风扇环体(109)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10)相对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中轴线倾斜设置,所述叶片根部(120)与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中轴线形成扭转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角度为41.5°~42.5°。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扭转所述叶片(110)使所述扭转角度为90°时,相邻两个叶片(110)上靠近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风扇环体(109)的一端之间的间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装置还具有下支架组件(300),所述下支架组件(300)包括下支架(301)和第二风扇(302),所述定子(202)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架(101)相连,所述定子(202)的下端与所述下支架(301)相连,所述电机轴(201)穿过所述转子(203)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风扇(302)和所述下支架(30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302)包括风扇基座(303)和至少两片扇叶(304),所述风扇基座(303)具有基座上表面(306)、基座下表面(307)以及贯穿所述基座上表面(306)与所述基座下表面(307)的第二风扇轴孔(305),所述电机轴(201)穿过所述第二风扇轴孔(305),所述基座上表面(306)朝向所述转子(203),所述至少两片扇叶(304)固定在所述基座上表面(306)并环绕所述第二风扇轴孔(305)均匀排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表面(306)设有环绕所述第二风扇轴孔(305)的环体(319),所述扇叶(304)的前缘(315)与所述环体(319)的外壁相连,所述扇叶(304)的后缘(316)延伸至所述风扇基座(303)的外周,所述扇叶(304)的下缘(317)与所述基座上表面(306)相连,所述扇叶(304)的上缘(318)远离所述环体(319)的部分向所述转子(203)凸出。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01)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308),所述第二风扇(302)的至少部分扇叶(304)从所述第一出风口(308)暴露,所述第二风扇(302)用于引导所述风道(205)中的至少部分气流从所述第一出风口(308)排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01)的底面设有第二出风口(309),所述第二出风口(309)与所述第二风扇(302)至少部分错开,所述风道(205)中的至少部分气流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风扇(302)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309)排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01)包括下支架本体(310)和与所述下支架本体(310)相连的连接臂(311),所述连接臂(311)与所述定子(202)相连,所述第一出风口(308)位于所述连接臂(311)的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309)设置在所述下支架本体(310)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装置还包括齿轮箱(312),所述下支架(301)集成在所述齿轮箱(312)上,所述第二出风口(309)与所述齿轮箱(312)至少部分错开。
25.一种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包括权利要求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散热装置。
CN202223567172.6U 2022-12-30 2022-12-30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Active CN219247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7172.6U CN219247635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7172.6U CN219247635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7635U true CN21924763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7172.6U Active CN219247635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7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3883B (zh) 可對馬達散熱之打氣機設備組構造
CN107044432B (zh) 一种散热风量大的静音破壁料理机
CN219247635U (zh)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CN207884438U (zh) 电机、机座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118282128A (zh) 电机散热装置及清洗机
CN101862156B (zh) 电动送风机和使用该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CN107017735A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专用内冷却电机
CN109713831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动机
CN216122038U (zh) 一种改良的无刷马达
CN210041526U (zh) 一种电机及其机壳
CN212935661U (zh) 一种具有风冷结构的电机
CN210612005U (zh) 一种高速吸尘器马达
CN209994202U (zh) 一种碟式电机的电机结构
CN21864869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低噪音电机
CN113374716A (zh) 高速电机以及吹风机
CN111245144A (zh) 一种高效的三相异步电机
CN216399527U (zh) 一种电动工具散热装置
CN214480022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
CN111049321A (zh) 具有双风扇冷却系统的电机
CN220325398U (zh) 一种吸尘器用高效低噪电机
CN218940824U (zh) 一种纺织电机专用不积尘风罩
CN110855080A (zh) 一种五相异步感应电机的通风散热系统
CN220190624U (zh) 一种自散热型封闭式变频电机
CN117639390B (zh) 一种吸尘器用无刷直流电机
CN211648576U (zh) 一种吸尘器风机的动叶轮及其吸尘器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